影響三國局勢的8個大人物,竟然有4個來自江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在《三國演義》的「煮酒論英雄」一節里,曹操曾說過一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這演義雖然是文學,但羅貫中替曹操說的這句話並沒有毛病。
他和劉備兩人確實是影響三國局勢的兩個人。
不過作為英雄輩出的時代,僅僅有曹操和劉備兩個表演是遠遠不夠的。
一起跟小編去看看都有哪些人夠得上資格去影響三國局勢。
首先第一位是曹操,這個幾乎是沒有爭議的。
曹操集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於一身,群雄割據以來,曹操一直是爭霸的主角,最終統一了北方、挾天子以令諸侯,戎馬一生。
曹操生前諡武王,曹丕稱帝後,追尊他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
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
所以說三分天下這實力最強的曹魏一方是由曹操一手開創的,他第一沒有人會覺得不妥。
第二人應該是周瑜
歷史上的周瑜比演義里厲害多了。
作為直接導致了天下三分的赤壁主帥同,周瑜自幼與孫策交好,孫策於袁術麾下初崛起時曾隨之掃蕩江東。
後來回去鎮守丹陽。
袁術心慕周瑜的才幹,欲聘周瑜為將,但是周瑜以袁術難成大事而拒絕。
其後設法投奔孫策,為中郎將,後娶小喬與孫策連襟。
孫策遇刺身亡後,周瑜與張昭一起共同輔佐孫權,為中護軍,執掌軍政大事。
赤壁大戰期間,力主拒曹,而指揮全軍在烏林迎擊曹軍取得勝利。
周瑜性情開朗,氣度寬宏,深得維恩顯著。
精通樂律,即使在醉酒時也能聽出音律的錯誤。
第三人劉備
白手起家的劉備,雖然沒有像曹操,周瑜那樣對當時格局帶來決定性的改變,但畢竟建了蜀漢,成為第三也是說得過去的。
劉備少年喪父,與母親販鞋織草蓆為生。
黃巾起義時,劉備組織義兵,隨政府軍剿除黃巾,有功,任安喜縣尉,不久因鞭打督郵棄官。
後諸侯割據,劉備勢力弱小,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幾經波折,卻仍無自己的地盤。
赤壁之戰之際,劉備聯吳抗曹,取得勝利,從東吳處「借」到荊州,迅速發展起來,吞併益州,占領漢中,建立蜀漢政權。
後關羽戰死,荊州被孫權奪取,劉備於稱帝後伐吳,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擊敗,病逝於白帝城,臨終託孤於諸葛亮。
第四人孫權
雖然歷史上有「生子當如孫仲謀」之說,但實際上孫權確實是三國領袖中能力比較差的,而且晚年還幾乎成了昏君一個。
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聯劉抗曹,然後又聯魏拒劉,把三國格局的天平架起來後又給推倒了。
孫權先是擊敗了黃祖,後聯合劉備,於赤壁擊潰了曹操軍。
並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殺死關羽、大破劉備的討伐軍。
曹丕稱帝後孫權先向北方稱臣,後自己建吳稱帝,遷都建業。
第五人諸葛亮
諸葛亮是劉備死後蜀漢的實際統治者,雖然《三國演義》把他吹成了神讓人覺得反感,但他在內政軍事等方面的實力確實屬於一流水平。
歷史上諸葛亮被譽為「千古良相」的典範。
父母早亡,跟了劉備以後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策動孫、劉聯盟,於赤壁之戰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蜀漢建立,拜為丞相。
劉備伐吳失敗,受託孤於永安,輔佐幼主,外聯東吳,內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強魏。
為完成統一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先後五次進攻魏國,在治國、治軍等方面發揮了非凡的才能,更為可貴的是其「鞠躬盡力,死而後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敬仰和懷念。
第六人司馬懿
司馬懿對三國其實沒有什麼貢獻,他最大的作用就是掌握了曹魏政權,讓他的子孫最後奪位當上皇帝。
當然,司馬懿還有一個貢獻就是拖死了諸葛亮。
曹操稱魏王后,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與陳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團的主要人物。
曹丕代漢後,司馬懿節節高升,開始掌握重權。
曹叡繼位後,司馬懿坐鎮宛城,督荊、豫二州軍事,主持荊州對吳攻戰,後接替曹真總管對蜀漢的防禦任務,數次成功防禦諸葛亮北伐。
在淮南和上邽的屯田成效顯著,為魏軍屯的創辦人。
後出兵平公孫淵。
曹芳繼位後,司馬懿、曹爽共同輔政。
司馬懿受曹爽排擠,後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國大權。
第七人孫策
孫權雖然當了東吳的第一個皇帝,但是大夥都知道,東吳的根據地是他哥哥孫策打下來的,所以孫策對歷史格局是有貢獻的。
195年孫策徵得袁術許可,準備東渡長江,橫江進攻樊能、於糜,又在當利口襲擊張英。
孫策來到曲阿並以曲阿為據點,與揚州刺史劉繇進行決戰曲阿之戰,大敗劉繇。
196年孫策率兵進攻會稽王朗和吳郡嚴白虎。
197年袁術僭越稱帝後,孫策與袁術決裂。
197年夏天,曹操下詔書給孫策,要孫策討伐袁術,任命他為騎都尉,襲父爵烏程侯,兼任會稽太守,曹操奏許朝廷任命策為討逆將軍,並封為吳侯,後孫策統一江東。
第八人陸遜
一代梟雄劉備就敗亡於他手,他指揮的夷陵之戰可以說是使三國進入後期的關鍵,也是三國三大戰役之一。
公元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
222年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在夷陵火燒連營擊敗劉備,一戰成名。
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的勝利。
孫權稱帝後,以陸遜為上大將軍、輔佐太子孫登並掌管陪都武昌事宜。
陸遜跟隨孫權四十餘年,統領吳國軍政十餘年,深得孫權器重。
深謀遠慮,忠誠耿直。
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
東漢末年,為何最終天下三分?周瑜可謂功不可沒!
由於《三國演義》對東吳的弱化,導致東吳將領大多被世人曲解。事實上,東吳的大都督周瑜不僅不是氣量小的人物,更是一個有雄才大略之人。要知道周瑜可是能與蜀漢的諸葛亮,曹魏的荀彧比肩的當世巨才,若東吳沒...
以通鑑編年體方式看司馬懿一生大事件,司馬代曹天命昭昭
風雲動盪人才濟濟的三國時代,司馬懿無疑是笑到最後的大贏家。都知道司馬懿活的時間很長,但你真的知道司馬懿究竟有多能活嗎?本文以通鑑編年體方式總覽司馬懿一生時代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從中你是否能發現一些...
孫權其實比曹操和劉備更厲害
喜歡三國的朋友,很多都喜歡曹魏的曹操和蜀漢的劉備,而很多忽略了東吳的孫權。其實我覺得孫權的智慧和謀略絕不亞於曹孟德和劉玄德。作為三分天下有其一,誰也吃不掉誰的東吳,孫權的聰明才智和過人品質起了...
三國時期六大軍事天才,諸葛亮只排第二
三國時期,群雄逐鹿。在黃巾起義的公元184年至280年晉滅吳國的近百年間,湧現出了無數英雄豪傑,在這其中,有幾位家喻戶曉的軍事奇才。第六位:陸遜所屬方:東吳實力指數:成就:夷陵破劉備,石亭敗曹休
三國三大戰役為何兩次發生在荊州這一個地方
三國三大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赤壁大戰和夷陵之戰,這三大戰役,不僅耗時長,參戰的人員多,而對三國發展的走勢也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這兒有一個問題,為什麼後兩次戰役都發生在荊州地區呢?除了這兩次大...
盤點三國里5大儒將,有一人因謀反而被殺,還一人後來被追諡皇帝
儒將,指的就是有學識、風度儒雅的將帥;這類將領雖然比例很少,但是在中國古代的頻繁戰事和龐大的基數下,仍然誕生了不少有名的儒將,僅在三國時期,就有五大儒將青史留名。TOP、5 諸葛亮
三國只在意諸葛亮,曹操?東吳無人問?簡談東吳俊男,實力圈粉!
東吳可以說是三國中最不受待見的一部分,大概的原因就是沒有賄賂三國圈最大的IP《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的緣故,搞得戲份少也就算了,還一直被抹黑。南方蠻夷之地的刻板映像還扣了不少印象分,實在可憐。...
俗話說「上陣父子兵」三國中真正能排上名的父子只有這幾位!
第一對:孫堅、孫策父子,為東吳奠定了基礎,經過兩人的治理,使得東吳在三國中有了立足之地。而孫策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
呂蒙魯肅周瑜陸遜——哪位是東吳最強大都督?
老羅的《三國演義》中孫吳沒有武藝特別驚世駭俗的武將。只有孫策、太史慈、甘寧能勉強稱上武藝一流。若論統兵,孫吳中當屬四任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四位大都督中,哪位最強?
讀史記之古代那些皇帝們-三國孫權
與亂世奸雄曹操、仁義無雙劉備相比,同為三國君主的孫權存在感就弱了很多,但是能夠在不足弱冠之年繼承父兄基業,內穩朝政,外定周邊,獨占江東,建吳稱帝,孫權也可謂無愧起仲謀之名。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
三國的謀士到底有多神,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事跡吧
三國是指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
三國時期十大名將,有兩位名將比諸葛亮厲害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及孫吳三個政權。開始的時間廣義是從公元184年黃巾之亂開始。公元220年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立國號為魏,史稱曹魏。隔年劉備...
三國謀士,此人高居榜首,連諸葛亮也不是對手。
排名第一的當屬司馬懿,為什麼這麼排呢,看這一段,司馬懿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三代的託孤輔政之重臣,後期成為掌控魏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
你不了解的孫權 開疆拓土三分天下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在南宋詞人辛棄疾的筆下,...
滾滾長江東逝水,數不盡的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烽火連天,百姓生靈塗炭,漢帝國起起伏伏最終走向衰亡,各地起義不斷,群雄割據,大軍閥曹操在混戰中,實力不斷增強,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憑藉雄厚的軍事實力逐漸統一北...
三國十大頂級統帥前期看曹操周瑜,中期陸遜諸葛亮,後期鄧艾陸抗
三國十大頂級統帥,總體來看主要有曹操、周瑜、孫策、諸葛亮、司馬懿、呂蒙、陸遜、鄧艾、姜維、陸抗十位,排名不分先後。其中若論對時局的影響力而言,大概有六位有著全局性的影響,是對三國大局的形成、發展...
孫權稱帝比劉備晚了8年,卻恰恰體現了人生大智慧!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而稱帝;公元221年,劉備作為漢室宗親,效仿光武帝劉秀的例子而稱帝。孫權雖然統治地域、麾下軍力都強於劉備,但他想要稱帝,卻完全不合法統,名不正言不順。江東孫氏出身...
三國中的「賭神」是誰?不是諸葛亮,更不是司馬懿,而是此人
一般所說的賭神,指的就是那些在賭場上叱吒風雲的高手,曾經發哥所演的賭神,更是深入人心。但在歷史上的三國時期,也曾有一位賭神,在兩次面臨國破家亡時,都運用了他那爐火純青的「賭技」,實現了逆轉,進而...
影響《三國演義》格局的八個人裡面都有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豪傑。」在《三國演義》的「煮酒論豪傑」一節里,曹操曾說過一句話:「世界豪傑,唯使君與操耳。」這演義固然是文學,但羅貫中替曹操說的這句話並沒有毛病。他和劉備兩人確切是影響...
影響三國格局的8個人,除了曹操劉備還有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三國演義》的「煮酒論英雄」一節里,曹操曾說過一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演義雖然是文學,但羅貫中替曹操說的這句話並沒有毛病。他和劉備兩人確實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