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個人對三國歷史影響最大,諸葛亮屈居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讀史知天下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時間無法倒流,歷史不可改變,但值得我們品讀。
三國時期這一段歷史足以在我國的史冊上冉冉生輝,讓後人不斷去品讀和回味。
文能治國,武能安邦,三國從來不缺英雄豪傑和智者謀士,那麼在三國這群雄紛爭的亂世,有哪些人對三國歷史影響最大呢?
六、周瑜
周瑜是東吳的大都督,也是赤壁之戰的總指揮,沒有赤壁之戰的勝利,也就沒有後來的三分天下,可以這麼說,周瑜才是決定三分天下的關鍵人物。
有人會說三分天下是諸葛亮的功勞,當然諸葛亮有功,只是諸葛亮起到了促進作用,使得孫劉聯盟抗曹,不過嚴格意義來說還是要歸功於周瑜的,畢竟主動權都在東吳這邊。
若沒有赤壁之戰的大勝,曹操早已平定江南,一統天下,也就不會存在三國這一說了。
三國鼎立形勢促成之後,三方又割據了七十年,所以周瑜絕對是造就三分天下的第一功臣。
五、司馬懿
說到三國歷史,就不得不提到司馬懿,他是諸葛亮一生中最強的對手,最後也取得了勝利,完全取代了曹魏政權,司馬家族改變了三國的歷史,最後他的後代完成統一大業,走上人生巔峰。
把司馬懿排在第五是因為他一生中輝煌事跡確實不多,跟諸葛亮鬥智鬥法被完虐,雖然最後取勝笑到最後,但我感覺司馬懿唯一的優勢就是壽命長,熬死了曹操、曹丕,也熬死了諸葛亮。
況且他抵擋諸葛亮基本都是靠著魏國本身的實力雄厚,若非國力支撐,恐怕也難以阻擋諸葛亮北伐。
四、孫權
孫權雖然一輩子就喜歡安邦固本,靜靜的坐享一邦之主,但是他卻有謀略,不論是他和劉備抗曹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還是和魏國聯手的夷陵之戰都取得了勝利。
一生不急功近利,但能守住疆土也是大才也。
割據江東,最後成就帝業,就連一代梟雄曹操也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三、劉備
劉備本是一介布衣,從和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開始,然後招兵買馬,遍請賢才,一步一步逐漸發展壯大,最後建立了蜀漢稱帝,可見其雄才大略。
劉備的性格也是有缺陷的,尤其是稱帝之後狂妄自大,不聽取諸葛亮的建議。
觀其一生也未能像曹操、周瑜那樣對三國局勢帶來決定性的改變,晚年為了報仇在夷陵之戰中慘敗,葬送了蜀國的基業,含恨而終。
二、諸葛亮
第二這個位置應該歸一代名臣諸葛亮,未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引導並促成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智慧遠見非常人所能及,連周瑜小兒也自嘆不如。
諸葛亮作為託孤重臣,其實是劉備死後蜀漢的實際統治者,為蜀國的內政和軍事做出重大貢獻,平定南夷和出師北伐戰功赫赫,進一步鞏固了蜀漢政權,延長了三國割據的局面,可以說諸葛亮是三國後期乃至整個三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縱然在2000年後的今天,諸葛亮被後人尊稱為「智聖」,受到了世人的敬仰,得以千古流芳。
他的影響力,千秋萬代依然影響深遠。
一、曹操
曹操在三國歷史上絕對是光芒四射,一代梟雄可不是吹出來的。
從群雄割據開始,曹操始終都是爭霸的主角,官渡之戰又一舉擊敗了袁紹,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實力,成為三國中最強的一股勢力,挾天子以令諸侯,借著丞相之名,卻行使著皇帝的權力,傲視群雄。
而且曹操也是才華橫溢,是三國首屈一指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
文武兼備,更擁有那種捨我其誰的王者霸氣。
曹操雖然沒能完成統一大業,但是已經是功勳卓著,他一手打造了三國中實力最強的曹魏政權,統治了北方廣大地區,同時也為後來的統一全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把曹操排在第一位是實至名歸。
蜀漢被神化的2000年,吳國才具有與曹魏正面對抗的實力
在文學作品中,特別是《三國演義》中,蜀漢政權被嚴重的美化,文章用了很長的篇幅來介紹蜀漢政權的強大,以及蜀漢政權如何取得對曹魏戰爭勝利,其實這都是文學作品的美化,蜀漢政權真有這樣的實力嗎?
本以為劉備不是個短命皇帝呢,三國魏蜀吳各家的皇帝都做了多久?
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時期之一,更是有三國演義這本小說來述說,從東漢末年到蜀吳覆滅,這是一個英雄豪傑並立於世多姿多彩的時代,恨不能親身經歷,與英雄豪傑共舉杯戰沙場!看三國演義,說實話,孔明一...
他耗死了曹操、劉備,為什麼沒能統一天下?
自東漢末年開始,群雄並起,逐鹿中原。在袁紹、袁術、劉璋、公孫瓚、張繡等勢力相繼凋亡後,曹操、劉備、孫權三大集團在赤壁之戰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其中,曹操一方實力最為強大,引得諸葛亮連年北伐。而對...
三國系列:三國僅有兩次統一的機會,一次在孫權,一次在曹操!
要說曹操,孫權,劉備的粉絲誰的最多,可能孫權是最少的,不過要說諸葛亮,司馬懿,陸遜的粉絲誰的最多,這個可能答案就是諸葛亮了。這就是我們大眾眼裡的三國。那一段英雄爆炸的歷史時期,那三國誰最有可能統...
三國時期曹丕有一次統一天下的機會,可惜他卻沒有把握住
三國群雄並起,連年紛戰,尤以曹操、劉備、孫權最為突出,曹操建立的魏國政權是最為強大的,占據了整個北部,蜀吳聯盟加起來,才能與曹操有一戰之力,可見曹操當時的勢力,天下無人能出其左右。
如果諸葛亮不死,蜀漢能夠統一三國嗎?
在三國歷史上,無數英雄豪傑的英年早逝,給予這個時代留下了遺憾和唏噓。比如曹操的郭嘉,孫權的周瑜,都是典型的例子。而對於蜀漢來說,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可謂是最大的損失。那麼,如果諸葛亮不死的話,也即...
三國五大軍事統帥:諸葛亮第二,第一名最沒有爭議
在三國這個歷史階段,雖然誕生了呂布、趙雲等一流武將,也有郭嘉、賈詡等頂級謀士。但是,不管是武將還是謀士,都不一定能成為指揮千軍萬馬的軍事統帥。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特彆強調「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還會是三分天下嗎?
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夷陵之戰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國三大戰役」。對於這三大戰役來說,都對三國歷史的走向形成了明顯的影響,甚至可以稱之為轉折點。就蜀漢和東吳之間爆發的夷陵之戰,最終以...
蜀漢有諸葛亮,曹魏有司馬懿,東吳靠什麼三國鼎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烽煙四起的三國時代,各路梟雄「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各領風騷數十年」,上演了場場精彩大戲。如果說蜀漢有諸葛亮這位中流砥柱...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劉備傾全國之力為關羽報仇,不光只是兄弟情,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率孤軍北伐曹操。樊城之戰,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但此時,東吳不顧孫劉同盟,派呂蒙率軍突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擒殺,荊州也落入吳國之手。...
三國中孫權為什麼看起來是個配角,偏安一方,沒有統一三國心思
三國中,吳國可以說最沒有存在感了,孫權沒有統一天下的心思,選擇偏安一方,而曹操劉備兩個統治者都是以漢朝自居,為了恢復漢朝的統治而奮鬥一生。孫權沒有統一三國的心思,主要有兩個原因:先天不足和後天失調。
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屢敗屢戰?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身為一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不可能看不清天下局勢,三國鼎立,蜀漢最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究竟有著怎樣的原因使他多次以弱擊強,揮師北伐呢?
讀完這篇文章,讓你對三國帝王史了如指掌
東漢末年,硝煙四起,群雄爭霸,因此出現了一個特殊的時期——三國。三國,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眾人皆知的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打敗了曹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形。三國歷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