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心若有雜蕪生,何不讀讀王陽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926年,梁啓超向青年學生髮表演講時說:「青年們啊,你們感覺到苦痛嗎?我告訴你,唯一的救濟法門,那就是依著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
」知行合一四個字,可謂「心學奧義」。
說起來容易,理解透徹並付諸實踐,難上加難。
王陽明作為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立功、立德、立言完美者,其心學之深,公子與許多人一樣,恐怕連邊還摸不到。
但這並不妨礙我們了解王陽明的故事。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不能不知道王陽明。
01
1472年,浙江餘姚,王家媳婦鄭氏生下了一名男嬰。
傳奇就此拉開序幕。
傳說鄭氏已懷孕14個月,不見生產。
直到一天,婆婆岑氏夢見一位神仙從雲間緩緩降臨,抱了一個嬰兒來。
岑氏便問:「我已經有兒子了,能不能讓這孩子做我孫子?」神仙點頭時,那邊孩子呱呱墜地,於是家裡人便為他取名為雲。
孩子出生後,5歲了竟然還不會說話,把家裡人給愁死。
忽一日,王雲正在路邊玩耍,一個和尚路過,摸摸他的腦袋:「多好的孩子,可惜被點破了。
」王雲的爺爺聽到這句話,心裡咯噔一下,馬上就給他改了個名字,叫守仁。
《論語》中講:「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就是說哪怕你達到了一種智慧,不能以仁將其守住,還是會失去它。
果然,這名字一改,王守仁就開口說話了。
不但會說,開口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之類的句子。
爺爺聽了,極為詫異:「你是從哪兒學到這些句子的?」王守仁說:「爺爺平時讀的書,我都默默記下了。
」
<王陽明誕生之地,瑞雲樓>
見孫子記憶力這麼好,王倫趕緊教他認字讀書。
王守仁10歲那年,父親王華高中狀元,任翰林院修撰,他便和祖父赴京同住。
王華見兒子如此聰慧,便希望他能像自己一樣中狀元,花了不少錢送他讀書。
可王守仁並沒有那麼愛讀聖賢書,常常跑去跟人下棋,在棋盤上體驗廝殺的快感。
終於有一天,王華坐不住了,把兒子叫來:「我讓你讀書,你怎麼這麼貪玩?」王守仁問父親:「讀書有什麼用?」王華說:「中狀元呀!」兒子問:「爹你不就是狀元嗎?」王華說:「我的狀元是我的,你得自己再考一個。
」王守仁卻說:「沒意思,狀元有啥可稀罕的?」氣得王華把棋盤丟到河裡,「今後你給我老老實實地讀書!聽見沒?」
自此,王守仁讀書認真了許多。
然而入門之後,他懷抱的想法,仍不是中狀元。
讀到12歲,他跑去問老師:「何為第一等事?」老師告訴他說:「當然是讀書當官。
」
王守仁一個勁兒地搖頭。
老師便問:「那你覺得呢?」
王守仁脫口而出:「做聖賢!」
老師轉身把這段對話告訴王華,為父的一聽,一個耳光扇過去:「你小子也太狂了!」這一耳光並沒有打擊到王守仁。
13歲起,他熱衷於弓馬之術,把《六韜》《三略》等兵書翻了個遍。
15歲那年,王華帶他去關外轉了一圈。
縱馬馳騁、草原大漠,令王守仁胸中豪情激盪。
於是他對王華說:「我要給皇上寫奏摺,帶兵討平韃靼!」為父的一聽,又是一個耳光呼過去:「你狂的真不是一點半點!」
王華怕兒子再胡思亂想,便琢磨著收他的心。
想來想去,覺得他年紀也不小了,便給他定了門親事。
沒想到,娶親當天,又出了么蛾子。
02
17歲這一年,王陽明去南昌娶妻。
拜堂那天,他人卻不見了,急得岳父帶人滿城尋找。
不過他不是逃婚,是偶入道觀,聞道士養生之說,跑上去跟人聊天,聊得把結婚這件事給忘了。
婚後不久,這種事又發生了一次。
攜妻回餘姚的路上,他在上饒拜訪大儒婁諒。
王陽明開門見山地問:「怎麼才能成為聖賢?」婁諒回答說:「格物窮理。
」王陽明又問:「何為格物窮理?」婁諒說:「你去問朱熹,讀他的書你就明白了。
」
「理」之於朱熹,有如「道」之於老子。
參悟了理,也就能參悟了世間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
如果一個人能掌握這樣的「絕對真理」,別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精神氣象將遠在萬萬人之上,可以洞悉宇宙奧妙。
那麼「理」在哪兒呢?王陽明便去翻書,只見宋儒們說:「一草一木皆具至理。
」那要怎麼格呢?那是你自己的事,只要「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便能「豁然貫通,終知天理」。
王陽明見屋外有竹,就去格竹子了。
七天七夜,王陽明對竹靜坐,死盯著竹子「格」,想知道裡面到底蘊藏了什麼真理。
格了七天後,他終明白了一個真理:老子身體扛不住了。
<守仁格竹>
連坐七天,風吹日曬,王陽明沒從竹子身上得到半點天地奧秘,只得了一身病。
當然,無論是誰,照這種格法,都要生病。
不過,病中的王陽明提出了一個疑問:朱聖人說的「理」,果真存於萬事萬物之中嗎?若一草一木皆具至理,個體一生又如何能格窮盡?
想來想去,王陽明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這時,王華見他走火入魔,便拿出父親的威嚴:「你也老大不小了,該去考個功名了!」王陽明想了想,好吧,轉身便去讀書,不久後便考中了舉人。
王華見他如此聰慧,明日必定高中狀元。
豈料1493年和1496年,兩次考試,王陽明全都落榜。
很長一段時間,王陽明鬱鬱不樂。
父親便問:「孩子你沒事吧?」王陽明說:「父親,我錯了。
」王華說:「吃錯就好,以你的天分,肯定能考中,不必為此憂心。
」沒想到王陽明說:「父親誤會了,我不是因為沒考中而抑鬱,是因為我覺得,落榜本是小事,我卻為之抑鬱,實在不該。
」
王華完全弄不懂兒子腦袋瓜里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麼。
王陽明說:「舉業為官並不是我心所向,我覺得還不如讀點兵書,將來報效國家。
」王華摸摸兒子的腦袋:「你真是想把為父給活活氣死啊。
」
在準備第三次科考時,王陽明四書五經也讀,但閒下來,全部心思都在兵略、騎術上。
那個時代,文官治國,武將打仗,文武兼修之人,少之又少。
誰也不知道,一顆耀眼的新星即將冉冉升起。
不過在升起前,他首先遭遇的,是致命的打擊。
03
進入官場後,王陽明才體驗到何為痛苦。
朝中藏污納垢,官員陽奉陰違。
朱厚照當了皇帝,心思根本不在治國上,天天想的都是怎麼玩兒。
早在朱重八建國之時,為穩固皇權,撤掉了宰相的職位。
很可惜,朱重八是個好皇帝,天下大事一肩挑,但他沒辦法保證子孫後代都是好皇帝。
政務繁多,朱厚照玩兒心那麼大,哪有時間處理政務?於是他把政務交給了最寵幸的太監,劉瑾。
初入仕途,王陽明懷事君之心。
言官戴銑上書,要皇帝正心,劉瑾看後大怒。
文官們紛紛上書去救。
其他人無非是求情,希望從寬處理。
王陽明呢,一身正氣,洋洋洒洒寫一篇文章,痛斥劉瑾為「權奸」。
劉瑾一看,怒從心起,直接廷杖四十,把王陽明貶到了貴州龍場當驛丞。
王陽明原先官至六品,一下子就被送到了蠻荒之地。
就是如此,劉瑾還是覺得不足以解心頭之恨,派人跟王陽明離開京城,在路上把他幹掉。
不得不說,王陽明是個人精。
洞察到殺機後,他先是在路上題了一首絕命詩,說自己要學屈原、伍子胥壯烈自盡,隨後來到江邊,褪下衣物丟在岸上,布置了一個完美的自殺現場。
殺手們循跡而來時,他早就偷偷爬上商船,隨船而去。
<王陽明真賢相>
走到這一步,王陽明知道自己的仕途已經完了。
要想避禍,只能去隱居了。
但隱居之前,他得再見父親一面。
於是他回到南京。
王華見到兒子,痛哭流涕。
王陽明說:「兒子對不住您,把功名給丟了。
」可王華擦掉眼淚,說:「不,你做得對。
」
王陽明說要避世,王華卻說:「讓你做驛丞,你還是去吧。
」王陽明想了想,第二天就出發了。
穿過歷史的雲霧,我們可以想像到王陽明內心的痛苦。
父親說自己做得對,他也明明是要事君,盡做官的本分,為何得到這樣一個結果?這種痛苦,是追求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
這與朱熹,其實也有關係。
在明朝,理學為官方哲學,朝廷以之取仕。
早年朱重八建國,恨不能說自己是朱熹後人。
時至永樂,理學更被定為科考標準教材。
科舉原本是個不錯的制度,後來就越走越偏了。
統治的最高境界是什麼?當然是統治思想。
於是全天下想做官的人,都要學同一門學問。
等到科考及第,入朝當官一看,學的東西不管用啊,周圍全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嘴上說一套,實際是另一套,天天仁義道德,暗地裡全是男盜女娼。
作為一個知識分子,這種痛苦可想而知。
換做是你,身處污泥之中,內心充滿迷惘,你會怎麼選?避世而去?同流合污?還是得過且過?幸運的是,就在龍場,王陽明終於擺脫了這份痛苦。
04
到了龍場一看,那可真叫一個荒涼。
《陽明先生年譜》中,記錄當時的情形為:「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從棘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
」在這裡,驛卒是個走路打顫的老頭子。
最要命的是,這裡多民族雜居,當地人都聽不懂王陽明說話。
而能聽懂他說話的,都是流竄到此的土匪。
王陽明並沒有害怕。
相反,他以荊棘為籬,墊土為階,自建了一座茅草屋。
後來,他發現了一處鐘乳洞,又搬家到洞中。
為了口糧,他開荒種地,自給自足。
時不時還抽出時間來教化當地民眾。
正是在簡陋的環境中,在人生的最低谷,王陽明終於可以潛下心來思考一切。
白天,他下地勞動;夜晚,他就端坐靜思。
「年華若流水,一去無回停。
悠悠百年間,吾道終何成?」
日復一日,在一個朽壞的時代里,在茫茫孤寂之間,內心掙扎的王陽明思考著該何去何從,試圖揭破心頭的疑惑。
終於,在遍嘗焦慮和痛苦後,一天深夜,王陽明仰天長嘯,他悟透了!
<龍場陽明洞>
悟透什麼了呢?《傳習錄》所言:心即理也。
不要小看這四個字,這是儒學史上的一件大事。
這使得此後無數的知識分子擺脫了觀念的束縛。
要理解這四個字,又要說一下朱聖人。
眾所周知,朱熹有句話,叫「存天理,滅人慾」。
此言經後世曲解,成了批朱的矛頭,說他以禮教害人,泯滅人性。
其實朱熹此言中的「人慾」,指的是過度的私慾,諸如貪慾、淫慾之類。
對於人類合情合理的慾望,朱熹不會傻到讓你去滅掉它。
他是讓你懂得克制。
比如你餓了,就該吃,但你不能為滿足口腹之慾而無節制地胡吃海塞。
為什麼要克制呢?因為私慾太盛,蒙蔽心智,你就格不到理。
在朱熹看來,所謂天理,存於外物,所以要向萬事萬物去格。
但就在這天夜裡,王陽明卻意識到,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既然心外無事無物,那麼心外就沒有理。
理在哪兒呢?理就是心。
王陽明覺得,所謂道,就在每個人心中。
每個人都有這樣一顆「純粹的心」。
我們體驗世間萬事萬物,不是要向萬事萬物問個究竟,而是向你自己的心問個究竟。
所謂「格物」,實際上就是「格心」。
由此,偉大的陽明心學誕生了。
05
個人是開悟了,但世道還是那個世道,並沒有改變。
於是王陽明在耕種之餘,開課授學。
不少人聞其大名,大老遠地跑來聽課。
王陽明的心愿,是「共明良知之學於天下」。
可就在這時,朝廷卻又想起了他,讓他去廬陵做知縣。
上任第一天,縣衙里就湧入上百民眾,求青天大老爺做主。
可是王陽明呢,非但不斷案,還把衙門關了,只在街上貼了一張告示,說:「從今日起,官府不再受理案件,大家也別來告狀。
如今是農時,都回去種地吧。
農時一失,全年無望。
你們有冤,我自然會調查,鄰里之間,要的是和睦。
」
看了告示,大家都安靜了。
王陽明也沒閒著,四處走訪民眾,實地調查災情,拜見良善人家,開化教育百姓。
不出半年,廬陵風氣為之一變。
這期間,他抓住一個不怕死的盜賊。
對方說:「廢話少說,想殺我趕緊的!」
王陽明笑道:「天熱,咱把衣服脫了。
」
盜賊說:「脫就脫,誰怕誰!」
王陽明又笑:「還是熱,褲子也脫了吧。
」
如此脫掉兩三件,盜賊依然怒目而視。
王陽明說:「這麼熱,不如把內褲也脫了。
」
這時盜賊卻說:「內褲可脫不得!」
王陽明問他:「你既然連死都不怕,為什麼怕脫內褲?可見你還是有羞恥之心的嘛。
」
六年間,王陽明施善政、勤講學,憑政績和名聲一路高升,一直做到了三品大員。
1516年,朝廷見他這麼能幹,又讓他去江西干一件大事,剿匪。
到江西後,王陽明先摸清局勢。
他發現,每次剿匪行動,土匪都能預測,隨即做出判斷,官府一定有內奸!王陽明也不聲張,先派放出剿匪風聲,再派人盯梢,一個個落實後,全部抓捕。
抓了也不定罪,而是攻心,問一些「你家老母身體可好?孩子長到幾歲?」的問題,策反他們做雙面間諜。
最狠的是,他推出「十家牌法」,十家做一個單位,每天巡視,一旦出現問題,知賊情而不報,十家連坐,絕不姑息。
土匪因此連家都不敢回。
往日讀了那麼多兵書,如今也都派上了用場。
這時的王陽明,頂著大哲學家的光環,用起兵來,詭詐之術,簡直比流氓還流氓,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他手握民兵,跟土匪硬碰硬肯定不行,神出鬼沒,怎麼陰怎麼來,即便形成包圍之勢也不輕易出擊,非把對方餓個半死。
三番兩次下來,土匪欲哭無淚。
多數土匪看到他用兵如神,不得不服,只好做權宜之計:「王陽明太厲害了,不如我們先去衙門,假裝投降。
等他走了,再做打算。
」
到了衙門,王陽明以禮相待。
土匪們都很高興,以為成功騙過了他。
可惜沒兩天,王陽明就找出幾個土匪頭子:「給我拉出去砍了!」
原來王陽明早就提前做了調查,誰是真心誰是假意,他一清二楚。
現在殺雞儆猴,殺掉那些假投降的人,誅滅匪心,一切都在他計劃之中。
06
那些年裡,王陽明剿匪、興學、授課,講學足跡遍布北京、南京、滁州、紹興地,可以說是他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也正是在不斷的求索中,他提出了「知行合一」。
這是心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
下面公子就簡單講講我對這個理論的理解。
什麼叫「知行合一」呢?很多人以為,知行合一就是:我認識到一件事(或一個道理),我就應該去做,讓我的「行」和我的「知」統一起來。
實際上,這是錯的。
讓「行」向「知」靠攏,這不是知行合一。
這恰恰是朱熹認為的先知後行。
先有「知」,再讓「行」向「知」靠攏,懷著這種方法去做事,時常會發現認識到的這個「知」,不管怎麼努力去做,最終都不完滿。
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不是一個祈使句,而是一個陳述句。
換句話說,他不是鼓勵你,讓你的行為,符合你的認知,而是告訴你一個事實:年輕人,行和知,本來就是一回事。
《傳習錄》中說的很明白,人知痛,必自痛,人知寒,必自寒,人知飢,必自飢。
你知道什麼叫痛,那是因為你已經在痛了,你知道什麼叫寒,那是因為你已經在寒了。
你動的這個行為,和你當時的領悟,是同時的,同一件事。
所以王聖人說:「未有知而不行者。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在心學的世界裡,一個人不可能知道了而沒有做過,你既然認知了一件事,說明,你已經做過了這件事。
你知道什麼叫謙讓,那說明你已經謙讓了。
你不能說:「我知道什麼叫謙讓,但我就是沒做。
」對不起,那你等於就是不知道。
有行必有知,有知必有行。
二者統一。
這才叫「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根本,就在於龍場悟道:心即理也。
朱熹認為理在外,所以知和行,就會分離。
你從外界得到一種認知,再內化到心頭,發動意念去做。
王陽明就牛大發了:心既然就是理,那你就無需從外部去認知,你做的同時,你的心就給你認知了。
為什麼說「知行合一」牛大發了呢?
額外插一句,私以為,真正牛大發的東西,擺在第一的都不是方法論,而是世界觀。
「知行合一」恰好就是這麼牛逼哄哄的一個世界觀。
假如「知」和「行」是分離的。
那會導致一個什麼結果?比如有公眾號給了你一碗雞湯,說:「同學,你照著這個去做,肯定能成功,因為這是至理。
」結果你照著去做了,還是成功不了,甚至不斷地死磕這件事去完善,最終還是做不到。
這就是很多人說,我明白這個道理,去做了,還是達不到相應的目的。
為什麼?因為它忽略了個體的差異(這也是雞湯之弊)。
有些人按照這個知去做,能行,有些人按照這個知(比如說人要努力)去做,往死了做也做不到。
最後只能「行」違背「知」(投機取巧)。
可「知行合一」告訴你,你做一件事的同時,你的心會明辨這件事是「善」是「惡」。
別人說的都不算,世道說的也不算,只有你的心說了算。
因為你心裡有一樣東西,叫「良知」。
它會隨時隨刻,監視你的每一個行動。
絕對真理,不在世間,在你心間。
<龍場陽明洞·知行合一>
既然良知為你明辨了「善」與「惡」,接下來如何去做,就看你自己了。
那麼,在「知行合一」的基礎上,你唯一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不斷做事。
要得至理,你就應該心無旁騖、無比專注、毫無雜念地去做每一件事。
這就是從「知行合一」根基上展開的人生態度。
還有比這更好的人生態度嗎?
「知行合一」最牛之處,是能讓每個不同的個體,直面自己的本心,讓你的心去指導你的所作所為。
每個人都是「知行合一」的,所以管你是帝王還是布衣,人人都可以在本心的照鑒下,達到一定的修為。
你說牛不牛?
根據這個理論,日後,天泉論道之時,王陽明便提出了那四句著名的心學真訣: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07
剿完匪,又出大事。
寧王朱宸濠起兵謀反!
寧王其實大家很熟悉。
他就是《唐伯虎點秋香》里那個發飆的寧王,奪命書生的主子。
謀反時,他找過窮困潦倒的唐伯虎,唐伯虎還以為要飛黃騰達了,去了才發現他要謀反,於是裝瘋賣傻躲過一劫。
當時寧王坐擁南昌,手握八萬精兵。
王陽明手上雖然拿到了兵符,身邊卻連八千人都找不出來。
但他很快就為寧王做出了預判:「南昌離京城那麼遠,他不會傻到直攻京城,必定會先攻打南京(明朝輔都)。
」
這時候,各地守兵還沒做準備,王陽明也沒戰鬥力,如果寧王往南京打,一定順風順水。
王陽明說:「我們兵力不足,難與叛軍抗衡。
必須等待援軍。
這就要寧王給我們一定的準備時間。
」
身邊人都聽傻了。
你說給就給?寧王聽你的?
隨後,王陽明就幹了兩件事。
第一,偽造文書,四處散發,大概意思就是說,朝廷現在有十六萬精兵要來打你,你給我等死吧。
第二,利用反間計。
寫了一封密信給寧王帳下的兩個謀士,信上督促這兩人趕緊勸寧王儘早動兵攻打南京。
信被寧王截獲,一看,攻打南京一定有詐,於是號令全軍:「給我死守南昌,哪兒也不許去!」
就這樣,寧王錯過了最好的戰機。
那段時間,王陽明四處招兵,總算湊夠了一支雜牌隊伍,好歹有個幾萬人。
大家士氣正盛要去打寧王,王陽明卻遲遲不肯發兵。
身邊人又不懂了:「現在人都湊夠了,為何不出兵。
」王陽明一笑:「你覺得現在去打,敵強我弱,誰生誰死?」
這時,寧王也醒悟過來了,媽的我被人耍了,立馬往南京打。
動作之快,遠遠超出王陽明的預料,沒多久就打到了安慶。
安慶將破,南京危矣。
大家都說趕緊去守南京,王陽明卻一拍桌子:「走,打南昌!南昌一破,寧王首尾不相顧,叛軍必敗!」
沒多久,王陽明就端掉了寧王的老巢。
南昌一破,寧王果然帶人往回趕。
在鄱陽湖,王陽明又以各種計謀亂叛軍之心,最後大勝而歸,活捉了寧王。
一場醞釀已久的謀反,四十多天就被搞定。
後來,有人問他的用兵之道是什麼,他只淡淡地說了八個字: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做成一件事,首先你得要有一顆強大的心。
08
剿匪之時,王陽明曾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雖然立下了如此卓越的功績,他最想做的事,還是講學,讓更多人了解心學。
此後不久,王陽明便向朝廷表達了辭官之意,但朝廷不許。
新皇登基,追其平叛之功,要他去做兵部尚書,他也推辭。
後來,各地再有匪患兵情,王陽明應詔平定,所到之處,疾風掠地,不但剿除了匪患,還一改當地民風,做到長治久安。
但這些他都不在意,他在意的,還是傳學於世。
多年來,他的講學別具一格,拿他自己的話說,叫「吾所講學,正在政務倥傯中。
」
當初平定寧王反叛,戰陣之前,他都可以講學。
每有戰報傳來,他就當場處理,然後繼續講學。
前線陷入苦戰的消息傳到案前,舉座皆驚,王陽明稍作處理,歸座講學。
生擒寧王的消息傳來,王陽明行賞完畢,繼續講學。
這是何等強大的心。
立功後,許多人妒忌他的功績,斥責心學為異端邪說,說他喪心病狂,他卻並不在意。
正是在一次次實踐中,他提出了心學最後一個環節,致良知。
上文說過,你的心可以辨明善、惡,那麼我們就要不斷在本心的照鑒下剔除惡念惡欲,只有這樣,在這個繁雜的世上,你才能達到修心之境。
人人皆可成聖,就看你是否能做到致良知。
上千學子聞名而來,有士人,也有普普通通的百姓。
甚至有聾啞人上門求教,王陽明下筆寫道:「你口不能言是非,耳不能聽是非,你的心呢?」聾啞人寫道:「心知是非。
」王陽明又寫:「是也,口不能言,耳不能聽,心卻和大家有一樣的功能,有了這顆心,你也可以成為聖人。
」聾啞人看了,扣胸指天。
四處平匪患之時,身體每況愈下。
1592年,王陽明走完了57年的人生路途,逝世於江西南安大餘一個叫青龍鋪的地方臥船中。
離世之前,身邊人問:「先生還有什麼話要說?」王陽明將手指於胸前:「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一個人的本心能完全顯露,他看這個世界的眼光也就清朗了,自己的心也會安定。
有生之年,能做到這一點的人,還有什麼可遺憾的呢?
09
後世,王陽明被列為「孔孟朱王」四聖之一,為儒學創造了新的生機,直接影響到了明代之後的大批學者,更在日、韓、東南亞之地,掀起一股颶風。
1905年,日俄戰爭,東鄉平八郎率領裝備處於劣勢的日本艦隊,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
為此,日本天皇任命他為海軍軍令部部長,並為他舉行慶功宴。
宴會上,面對眾人誇讚之聲,東鄉平八郎默不作聲,只是拿出腰牌,示與眾人,上面只有七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孫中山曾說:「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陽明之學,成為明治維新先導。
後來蔣介石在日本求學,發現日本許多人閱讀《傳習錄》,又聞梁啓超之言「維新之治,心學為用」,不禁感嘆「中日差距就在一個王陽明。
」
日本漢學家浜隆一郎在評點中國歷史人物時說:「人生所能有的成就有三:道德、學問和事功,三者兼備才能成為偉人。
縱觀中國歷史上的所有人物,能夠做到三者兼備的只有三人,三國諸葛亮、明朝王陽明、清朝曾國藩。
三人品格高尚,學問精深,並且都有征戰沙場之功。
而這三人之中,王陽明又略勝一籌。
他不但赫赫事功,更是曠世聖儒。
」
無論功業、德行、文章,王陽明都可謂冠絕當代,卓立千古,被視為第一完人。
今天,我們再去看王陽明,不能不佩服他做了一件多麼偉大的事。
他生活在一個朝綱紊亂、人心崩壞的時代,一個讀書人內心充滿苦痛的時代,但他並沒有放棄追尋真理。
更偉大的是,他的理論時至今日,依然可以煥發光彩。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當我們回望王陽明的時代,再看看現代人身處的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看看這個社會流行的價值觀念和病症,看看我們如今需要面對的苦痛和焦慮、必須解決的問題,我們會發現,數百年前,王陽明已經給出了答案。
他已經早早為我們築起了一個精神家園。
1926年,梁啓超向青年學生髮表演講時說:「青年們啊,你們感覺到苦痛嗎?我告訴你,唯一的救濟法門,那就是依著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
如果你意識到心上長滿了雜草,發現自己迷失在這個泥沙俱下的時代中,被這個世上一股股莫名其妙的力量拉扯著脫不開身,那不如去聽聽王陽明說過什麼,透過重重迷霧,直面那顆金子般璀璨的心。
- END -
明朝影響力最大的能臣!他文武全才,甚至能和孔孟比肩
明朝是一個政治比較黑暗的朝代,但是總有這麼幾個人,可以撥亂反正,濟世安民。而陽明先生王守仁就是其中之一,他的思想、學術理念影響眾生,包括東南亞各國。王陽明的弟子徐階則是用《心學》最終鬥倒了奸臣嚴...
因「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病倒,病癒後成為了明朝「全能手」
說起這個人很有意思,他名字的每一次出現經常伴隨著宋明理學,更是千萬孺子心目中「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楷模,他實現了很多人未成實現的夢想,從文筆書生到戎馬生涯,一生特立獨行,一生充滿的傳奇色彩。
明朝立德立功立言第一人,若無他,明朝恐上演又一次靖難之役
王守仁,別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是明朝中葉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心學開創者。 王守仁出身官宦家庭,父親王華是狀元,母親早逝,少時的王守仁就與常人或一般讀書人不一樣,十幾歲時曾策馬出關考察...
明朝一哥王陽明:我就是不一樣的煙火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集立德、立功、立言於一身,這是古今聖賢的最高理想。縱觀歷史長河,能達到這「三不朽」境界的也不過才兩個半...
他出身豪門,五歲不會說話,卻被稱為明朝第一人
中國古代的聖賢屈指可數。「至聖先師」孔子、「亞聖」孟子、儒學的集大成者朱熹,今天的主人公是影響了中國儒學歷史上的第四位聖賢,他不僅能吟誦詩文還能平定叛亂,這個人就是王守仁。
一生俯首拜陽明---心學大師王守仁概述
人世的哲理長久地隱藏在玄冥之中,宇宙不知疲倦地演繹著爆炸,膨脹的輪迴,直到上天也厭倦了這周而復始的一幕,打了哈欠,眨了眨眼睛說:「讓王陽明去吧!」於是一道天光劃亮了沉寂幽遠的萬古長夜,墜入神洲大...
推翻程朱理學具有劃時代意義之人之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
發育遲緩、行事怪癖的他,竟能平定叛亂,立院講學,成為千古名臣
東平八太郎是日本維新派中的一員戰神,他曾打敗過大清的北洋艦隊、也曾擊敗過俄國海軍,在世界上享有「東方納爾遜」之譽,日本軍國主義者稱之為「軍神」的常勝將軍。但是他貼身佩帶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
百家講壇|五百年來王陽明
王陽明,一代心學宗師,從被囚詔獄到被貶龍場,他經歷九死一生。從南贛剿匪到平寧王之亂,他一路所向無敵。他一生最愛是講學,他說人人心中都有個聖人。五百年過去了,他提出的「知行合一」、「事上煉」、「致...
人物誌|他出生狀元之家,但經歷三次科舉考試才及第,五百年來成一聖,與孔子比肩
他出生狀元之家,其父為當朝狀元。原以為可以子承父志,平步青雲,但是他並沒有,經歷三次科舉考試才及第。500年來,他被後人評價為——立功、立德、立言皆居絕頂。被視為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政...
古今完人二個半 行知合一王守仁 為何王陽明那麼受推崇
近幾年中國突然颳起了一陣旋風,極力地推崇王陽明。其中的很重要原因是《明朝那些事》一批描寫明朝的通俗讀書的介紹。可精通明史的人仔細琢磨,王陽明行政能力不及張居正,軍功不及于謙,何以被部分歷史學家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