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亦官亦儒亦將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陽明,名守仁,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型人才。

奉行「君子之仕以行道」

王陽明生在一個官宦人家和詩書世家。

他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後代。

祖父王天敘文學才華出眾,父親王華是明時的科舉狀元。

王陽明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聰穎過人,並抱有「讀書學聖賢」的志向。

王陽明15歲的時候,從京師出發,遊歷了京師北部邊關的重要險隘居庸關,在邊塞地區走訪了不少少數民族部落,打聽如何用兵打仗、如何守關的事情,並同塞外的胡族騎士比賽騎術,策馬飛奔於長城腳下。

面對崇山峻岭和蜿蜒盤旋的雄偉長城,年輕的王陽明心中升騰起一股豪情,立下大丈夫當安天下的壯志。

王陽明21歲中浙江鄉試,28歲舉進士,從此步入官場,曾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等。

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宦官劉瑾趁皇帝疏於政事擅自專權,遭到一些正直官員們的反對。

劉瑾把這些人視為眼中釘,於是偽造聖旨,亂安罪名,致使南京科道戴銑等二十幾名大臣被捕入獄。

王陽明第一個站出來為戴銑等人辯護,不料也被抓進牢獄,受到廷杖四十的懲罰,並被貶為貴州龍場(今貴州修文縣)驛丞。

發配時,恰好路過南京。

王陽明來到南京城郊的時候,看到家中的老傭人正在焦急地守候著。

當王陽明回到闊別已久的家時,他看到的,不再是兒時記憶中那個滿口仁義的父親,而是一個滿面慈祥、白髮蒼蒼的老人。

原本等著一通呵斥的他,只聽到父親一聲又一聲激動的問候:「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

」他實在忍不住了,生活中少有地主動給父親認錯:「是我意氣用事,把功名弄丟了,官也弄沒了,我對不起父親大人。

父親並沒有呵斥他,相反卻是寬慰:「孩子,你是為了斥責權奸才這樣做的。

你做得對。

不久,劉瑾罪行暴露並被武宗處決。

王陽明又先後擔任了南京刑部主事、考功郎中、南京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等職。

正德十六年,他升任南京兵部尚書,受封「新建伯」。

王陽明奉行「君子之仕以行道」的為官之道。

「君子之仕也以行道,不以道而仕者,竊也。

今吾不得為行道矣。

雖古之有祿仕,未嘗奸其職也。

夫祿仕,為貧也,而吾有先世之田,力耕足以供朝夕,子且以吾為道乎?以吾為貧乎?」

就是說,君子做官是為了實行道義,不以實行道義為目的的做官,就是為謀私利而竊取官位。

君子入仕從政不是為了俸祿,不只是求得自我實現或顯親揚名,而是行道成聖,將自己所學所樂的先王之道施之於民,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王陽明的為政理念和治世實踐對後人有著積極的影響。

創立「知行合一」說

王陽明是著名心學大師,提出「心即理」、「致良知」及「知行合一」等命題,創立了與程朱理學大相逕庭的「陽明學派」(也稱「姚江學派」或「王學」)。

據錢德洪、王汝中所編的《王陽明年譜》記載,王陽明11歲時便流露出異於常人的志向。

當時還在餘姚讀私塾的王陽明,有一天這麼問老師:「何為第一等事?」塾師回答:「惟讀書登第耳。

」但少年王陽明對這個答案似乎並不滿意,他沉思一會,說道:「登第恐未為第一等事,或讀書學聖賢耳。

王陽明將「做聖賢」置於「登第」之上,暗中契合了當時讀書人的精神需要。

明中葉承平一百多年,邊疆的開墾、耕作技術的進步,使得人口已漸漸逼近1億,讀書人的數量也水漲船高。

可是科舉考試的名額卻基本沒有增長,再加上宦官專權、任人唯親和深重的社會不安全感,儒家傳統的「學而優則仕」之路變得越來越艱難。

在這種情況下,惶惶如喪家犬的年輕學子很容易為道家或佛家的生活方式所吸引,王陽明也不例外。

1502年到1504年間,他辭官回鄉,在「陽明洞」里過了兩年道家式的退隱靜修生活,終於悟出「踐形」二字;對佛學更是入室操戈,用「著相」來批評佛教的偏狹,借逃避來實現一己超脫之私,「與世間無些子交涉,所以不可以治天下」。

在經歷了一系列的精神危機後,他最終重歸儒學。

1504年秋,王陽明復出回到北京。

此時他所關心的,已不再是儒與道、佛的對立,而是理想的儒家與庸俗儒家的對立。

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到底是依存自己內在的良知還是盲從外在的權威。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學,天下之公學也。

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使道明於天下,則六經不必述」,由於無人可以獨霸對「道」的解釋權,所以個人良知即天理。

「良知」一詞來源於孟子,王陽明引佛家「眾生皆有佛性」對之加以改造,指出其為「人人之所同具者也」。

但良知也是未發之中,必須將其擴而充之才不致泯滅,此即「致良知」,這一過程必須是永無止息的,「人到純乎天理方是聖,金到足色方是精」。

「做聖賢」絕不是少數精英的特權。

人的天賦才力雖有區別,只要在自身能力範圍內盡力發揮良知,則不管在朝在野,有無功名,都可成聖。

「故雖凡人而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猶一兩之金比之萬鎰,分兩雖懸絕,而其到足色處可以無愧。

」這一理論,對於被競爭日趨激烈的科舉考試折磨的讀書人來說,無疑是一大解脫,這也是為什麼王學能在短時期內席捲當時思想界的原因。

王陽明尖銳批評那些只知道應考做官的人:「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體認擴充,卻去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紂心地,動輒要做堯舜事業,如何做得?」

鑒於此,王陽明指出了向下一途: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讀書人要走出書齋,在廣闊天地下去學做聖人,去改良社會,如鄉村建設,普及教育,移風易俗。

用現在的話語去理解,即為「讀書的真正意義不只是獲得外在的東西,而是從內部改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1506年,王陽明因為反對宦官劉瑾,被貶謫至貴州龍場。

前有「蛇虺魍魎,蠱毒瘴癘」,後有劉瑾派來的刺客,命懸一線之際,王陽明造一具石棺,在旁邊日夜端居澄默,試圖克服內心對死亡的恐懼。

1508年的一天,「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此即著名的「龍場悟道」。

次年,他便創立了「知行合一」說。

在王陽明看來,行亦是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同時,知也是行,「一念發動處,便是行了」。

兩者「紮根在同一個本體之上」。

只有「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才可破除知、行兩者之藩籬,這一過程便是「立志」。

錢穆在《陽明學述要》里,將「立志」簡潔明晰地解釋為「良知栽根處」。

正是藉助這一中介,「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這兩個重要概念才得以打通。

王陽明創立的,乃是一種「行動的儒家思想」。

王陽明從34歲起開始講學,自創濂溪書院,主講於陽明書院和白鹿洞書院。

王陽明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朝中葉以後廣為流行,並傳播到日本、朝鮮、東南亞等地,成為日本明治維新的重要指導思想。

平亂建功封伯爵

王陽明傑出的軍事才能在「破山中賊」和「平寧王之亂」中得以充分展現。

《明史》評說道:「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

正德十一年(1516年),朝廷任命王陽明為都察院左前僉都御史,巡撫南、贛、汀、漳等處。

由於土地兼并加劇、賦稅徭役沉重,江西、廣東、福建、湖廣接境地區農民紛紛反抗。

當時明軍在與農民軍的戰鬥中屢屢失利,束手無策。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朝廷起用了王陽明。

王陽明初到巡撫任上,首先推行「十家牌法」,斷絕當地居民與山賊(王陽明稱這些農民起義軍為「山賊」)之間的聯繫,接著針對贛州等地兵源不足的情況,選練民兵。

他從所屬各縣的弩手、打手、機兵、捕快中,挑選驍勇絕群之人,又從衛所軍官中挑選武藝出眾、有實戰經驗者對民兵進行正規訓練。

這支民兵在後來鎮壓義軍的戰鬥中,起了核心和骨幹作用。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陽明分析形勢後決定先易後難,對福建贛南山區用兵,解除後顧之憂,然後再進剿橫水等地的義軍,也就是「山賊」。

在進軍前,王陽明將計就計,針對各衙門中有「山賊」密探,採用打仗前先占卜的慣例,揚言要從贛南山區撤軍,待平了橫水、桶崗,再行進剿。

消息一出,橫水、桶崗各自守隘設伏,贛南地區的「山賊」則設宴相慶。

而此時王陽明則從贛州領軍星夜兼程,進駐福建、長汀、上杭,向「山賊」發起進攻,「連破四十餘寨,俘斬七千有餘」,生擒其首領。

正德十二年十月,王陽明再次用計,明令攻桶崗,暗中取橫水。

「先遣四百人伏賊巢左右,進軍逼之。

賊方迎戰,兩山舉幟,賊大驚,謂官軍已盡犁其巢,遂潰。

乘勝克橫水。

」一舉擊潰義軍。

王陽明作為一個軍事家,其可貴之處在於不僅要破「山中賊」,還要破「心中賊」。

他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道:「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區區剪除鼠竊,何足為異?若諸賢掃蕩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此誠大丈夫不世之偉績。

南贛地區的「山賊」為患根本原因在於民風不善,在於民眾缺乏應有的禮制約束。

要徹底清除「山中的賊」,就必須清除「心中的賊」。

於是,王陽明立鄉約,戒奢靡,革除惡習,比如家中有喪事,不許用鼓樂,不許請和尚道士做道場,不許大肆請客,子女應在父母在世時多行孝道,不應在死後空費錢財。

婚姻,嫁娶,不得計較彩禮嫁妝,不得大會賓客,等等。

他要求「十家牌鄰互相糾察,容隱不舉正者,十家均罪。

在倡導節約的基礎上,王陽明推出了全面進行社會改革的措施,即名為《南贛鄉約》的告諭,希望通過民眾的自治,以達到社會的穩定。

興社學,行教化,使人們從內心自覺接受禮制的規範。

王陽明去福建「剿匪」抵達豐城之時,忽聞寧王朱宸濠舉兵叛亂。

他知道寧王必將揮師攻占南京,所以虛張聲勢,利用虛假宣傳和情報迫使寧王做出錯誤的判斷。

寧王猶豫了,直到十天之後才率兵攻南京。

而這十天,王陽明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趁朱宸濠進軍安慶而南昌空虛之際,率領官軍攻破南昌。

朱宸濠回兵救南昌,在黃家渡與官軍相遇,遭遇埋伏。

官軍用小船滿載柴草,乘風縱火,燒毀叛軍副舟。

朱宸濠主舟擱淺,換船逃跑時被活捉。

朱宸濠準備十年,在南昌起兵叛亂,被王陽明一舉剿滅,前後歷時只短短三十五天。

王陽明也因平叛有功,被封為「新建伯」。

王陽明一生心明如鏡,臨終前,他的門人聚在他的身旁,問他還有什麼遺言。

王陽明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留下了他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君心若有雜蕪生,何不讀讀王陽明

1926年,梁啓超向青年學生髮表演講時說:「青年們啊,你們感覺到苦痛嗎?我告訴你,唯一的救濟法門,那就是依著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知行合一四個字,可謂「心學奧義」。說起來容易,理解透徹並付諸...

推翻程朱理學具有劃時代意義之人之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

王陽明:心學大師「單槍匹馬」平定戰亂!

明朝時期,要論既有文官的心機又能夠上陣主持打仗的,除了于謙,就是王陽明了。王陽明即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