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第一帥、第一牛人王陽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人說:中國歷史上,文人用兵當以三人為最:諸葛亮、王陽明和毛澤東。

有人說:中國歷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只有兩個半:孔子、王陽明,加半個曾國藩。

有人說: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表現出來者,只有兩人:一是明朝王守仁,一是清朝曾國藩。

毫無疑問:王陽明乃一代曠世聖哲。

2015年兩會期間,習近平說:王陽明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

作為中國人,不可不知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528年),字伯安,號陽明,中國浙江餘姚人。

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和軍事家。

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

因他曾在餘姚陽明洞天結廬,自號陽明子,故被學者稱為陽明先生,現在一般都稱他為王陽明,其學說世稱「陽明學」。

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傳奇少年

王陽明於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農曆九月三十日亥時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其遠祖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

其父王華,成化十七年(1481年)狀元,後官至南京吏部尚書。

據《年譜》記載,他出生前夕祖母夢見有人從雲中送子來,夢醒時王陽明剛好出生,祖父便為他起名叫王雲,鄉中人亦稱其降生處為瑞雲樓。

然而,他到了五歲還不會說話,一天一位高僧經過,撫摸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雲」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

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為守仁,此後他便開口說話了。

這個故事有點神話色彩,但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他幼年時並未顯示出聰慧和才華。


他十歲時,父親高中狀元,王陽明隨父赴京,路過金山寺時,他父親與朋友聚會,在酒宴上有人提議做詩詠金山寺,大家還在苦思冥想,王陽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蕭吹徹洞龍眠。

」四座無不驚嘆,又讓他做一首賦蔽月山房詩,王陽明隨口誦出:「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

」這意思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看出來的東西也不一樣。

十一、二歲在京師念書時,他問塾師「何謂第一等事?」老師說「只有讀書獲取科舉名第」,他當時說:「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讀書登第,應該是讀書學做聖賢」。

儘管如此,他從年少時代起就從不循規蹈矩,所有記載都說他自少「豪邁不羈」。

如13歲喪母后,繼母待他不好,他竟買通巫婆捉弄其繼母,使得她從此善待他。

他學習並非十分用功,常常率同伴做軍事遊戲。

年輕時他出遊邊關,練習騎馬射箭,博覽各種兵法秘笈,遇到賓客常用果核擺列陣法作為遊戲。

王陽明三十四歲之前對佛家和道家是頂禮膜拜的,在創建心學後,他對這兩個學派,特別是佛家學派的身心靈修行方式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他曾對弟子說,佛讓人不執著於相,讓人看開、包容,實際上,佛已經著了相。

「和尚怕受父子關係的拖累,就逃避了父子關係;怕受君臣關係的拖累,就逃避了君臣關係;怕受夫婦關係的拖累,就逃避了夫婦。

這都是因為已著了君臣、父子、夫婦的關係的相,才必須逃避的。

」佛家的很多教誨乍一看使人耳目一新,但很不切實際,因為和尚本就不切實際。

和尚們吃的和穿的都不用自己動手,他們靠化齋和善男信女的捐贈來生存,這就使他們躲避了實踐的艱難,而只是坐在那裡紙上談兵。

一個很簡單的事實是,如果這個人有免費的午餐,解決了他人生存的最大障礙,那他不動心的次數必然遠低於那些為求生存而辛苦奮鬥的人。

所以,故弄玄虛的那些所謂高深的古代禪師們,都生活在艱難的紅塵之上。

站著說話自然不腰疼,當他們對身心靈修行做出種種玄妙的,只是在詞語上動人心弦的感悟時,也正是我們紅塵中人受蒙蔽之時。

貴州龍場悟道

正德元年(1506年),時任兵部武選清吏司主事的王陽明,上疏批評武宗堵塞言路,被捕入獄,隨即被貶貴州龍場驛任驛丞。

陽明的父親也遭到了牽連,被迫辭去官職。

在流放途中,陽明曾被劉瑾派出的刺客追殺,家人也可能遭到未知的迫害,這些都不斷刺激陽明去思考生死大問題。

他不斷地自問:「聖人處此,更有何道?」即聖賢該如何面對這樣的艱難困苦,安頓自己的身心性命呢?他收攝精神,日夜作息,群居獨處,都力求澄清雜念,不肯妄言妄行,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專一。

這樣的自我鍛鍊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使他參透了「格物致知」之旨。

陽明終於打通了長期橫阻在為學目的和修養功夫之間的關隘,悟通了「物之理」與「人之心」之間的關係!這一悟,史稱「龍場悟道」,又叫做「龍場頓悟」。

陽明在龍場通過「澄默靜一」的修習而超脫了生死之念,同時還悟出了「格物致知」之旨。

次年,陽明又推進了自己的思想,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說法。

陽明認為,聖賢經傳當中有時偏重說知,有時側重說行,實際上是針對不同的人來說的。

在根本意義上,知行就是一回事。

但是,程朱理學尤其是朱子之學,在修養功夫上是主張先致知、後涵養的,也就是主張知先行後的。

陽明認為,程朱實際上將知和行割裂了開來,造成後來學者離行而求知,所得不是真知,所行不是真行。

因此,他的知行合一之說,也是針對程朱理學功夫論的偏失,以及明代士風墮落的現實情況而產生的。

在龍場期間,陽明建造了龍岡書院、寅賓堂、何陋軒、君子亭、玩易窩,聚徒講學,培植後進,弦歌不輟。

陽明在貴州不只是悟道、講學,他與這裡各民族、各階層的人物相處,播撒中國文化的種子,以仁德感化四方。

陽明認為,天下沒有不被感化之人,應邀寫了《象祠記》。

他尊重少數民族,尊重其上層人士,又堅持原則。

對待少數民族,《禮記·王制》說:「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異其宜。

」儒家的這個主張很有道理。

龍場悟道在陽明學發展史上乃至整個儒學思想史上,都有著無可估量的意義!

在王陽明看來,不動心的最高境界,是在處理問題時使用心的力量讓別人以為你沒有動心,從而對你無可奈何,這可以稱為「乾坤大挪移」。

王陽明在創建心學後,開始把學說在當地發揚光大。

去聽課的人都是當地土著苗民,我們無從得知王陽明是如何用漢語把心學傳遞給苗民的,只是知道,當地苗民對這位外來客敬佩萬分,去聽王陽明講課的人越來越多,曾數次萬人空巷。

平定江西

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九月,在王陽明醉心於講學之時,朝廷給了他一項新的任務,「臨危受命」去贛州「剿匪」,平定江西、湖廣、福建、廣東四省交界的「匪患」。

這是王陽明人生道路的第二次轉折,從此他開始了後半生的軍旅生涯,這一年他45歲。

雖然是文人上馬,但由於王陽明青年時對兵法的熱愛與研究,借「修陵墓」對民工軍隊化的管理實踐,外加多年任職地方官員實際考察的經驗,王陽明到達贛州後很快便投入到地方軍務處理中。

上任之初,他向轄區各府發出公文,要求各地實際考察情況上報。

要求對各自轄區內城堡關隘等軍事設施堅固程度、士兵數量、軍事訓練情況、作戰能力等切實評估。

對盜賊的活動範圍、數量等情況詳細考察記錄。

對交通及民間情況掌握清楚,如當地哪些人熟悉地形可以做嚮導,哪些富戶可以出錢支持,哪些閒田可以作為軍屯之用都要調查清楚並上報。

並親自深入民間了解民情,做好戰前的各項軍事準備。

在戰爭中,王陽明分析敵情,巧用戰術迷惑敵人,賞罰分明,嚴明軍紀,很快取得了「漳南戰役」和「橫水、桶岡戰役」的全面勝利,四省邊界盜賊大部肅清,圓滿完成朝廷賦予他的使命。

對於平亂後的建設及百姓的安撫工作,王陽明也十分看重。

在他看來,平亂本身不是目的,平亂的目的是要使百姓能安居樂業。

董平說:「在每次戰爭結束後,王陽明都會為地方長治久安作規劃,匪患出現是因為國家管理不到位。

王陽明在福建添設平和縣,在江西設崇義縣,在廣東設和平縣;每到一處都設立書院,加強道德教育,關注民生,注重禮樂教化。

正德十三年,平亂圓滿結束,王陽明在贛州一邊處理軍務,一邊努力從事講學活動。

這一時期,江西一批有志青年,如鄒守益、歐陽德、黃弘綱等都投到王陽明門下,成為他在江西的嫡傳弟子,後來成為「江右王門學派」的中堅力量。

誣謗掩功 此心光明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軍事功績,是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王陽明奉命去處理福建軍隊譁變之事,到達南昌外圍縣城豐城縣「黃土腦」時,傳來了明太祖朱元璋第五世孫、第四代寧王朱宸濠在封地南昌起兵謀反的消息。

身經百戰的王陽明迅速穩住陣腳,對形勢迅速作出準確判斷。

在上書朝廷稟報此事請求出兵的同時,他運用「反間計」、「空城計」與朱宸濠打起了「信息戰」,放出「朝廷早有準備,48萬『狼兵』馬上出擊突襲」的假消息,使朱宸濠不敢輕舉妄動,被拖在南昌,遲遲沒有發兵。

董平介紹,王陽明是「過境官員」,手中無一兵一卒,朱宸濠後進攻安慶之時,王陽明對江西境內各府縣發「死命令」,勉強僅召集起兩三萬人來對抗十萬叛軍精兵。

最終與朱宸濠大戰於鄱陽湖,王陽明採用「火攻」之法,活捉朱宸濠。

到二十八日平叛戰爭全面結束,總共不足十天。

王陽明將平叛經過寫成《擒獲宸濠捷音疏》報於朝廷,並展開安撫南昌百姓工作。

此時,面對已經結束的戰爭,皇帝朱厚照卻荒唐地要演一出「御駕親征」的鬧劇,想體驗下帶兵打仗的樂趣。

最終,這場御駕親征,以將朱宸濠重新放出,皇帝親自出馬擒獲叛王的鬧劇勉強收場。

鬧劇結束,挽救了大明王朝的功臣王陽明卻因奸臣的誹謗排擠,並沒有得到足夠的認可,為了應付輿論,朝廷勉強封了王陽明一個有名無實的「新建伯」封號,便將其棄在一邊。

王陽明卻在與皇帝朱厚照及其周圍的一班小人互相周旋與鬥智鬥勇的過程當中,再一次實現了思想上的偉大飛躍,提出了「致良知」學說,標誌著他本人獨特的哲學思想體系的完成,「陽明學」由此真正創立。

此後,從嘉靖元年到嘉靖五年,無官務在身的王陽明主要在紹興、餘姚等地從事他最為熱愛的講學活動。

王陽明認為,「良知」是知善知惡的,我們的行為是好是壞,「良知」立刻就能知道。

問題是,常人不能聽從「良知」的引導,違背良知才出現各種各樣道德上的墮落。

因此,每個人都有「良知」,只要恢復「良知」,做到「致良知」,人人都可能成為聖人。

「就像是太陽被烏雲遮住了,『致良知』就是把烏雲撥去,太陽自然就顯出來了。

」華建新說。

總督兩廣

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王守仁總督兩廣軍務,擊潰瑤族和侗族等少數民族的地方武裝。

因功被封為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世襲,歲祿一千石,但鐵券和歲祿都沒有發下。

嘉靖六年五月,廣西思恩、田州又一次發生了少數民族地區山民的動亂,已為此傷透腦筋的朝廷方才想起閒居在紹興的王陽明。

身體已經十分病弱的王陽明不得不又一次接受朝廷的任命,再次披上戎裝,遠赴廣西平亂。

經過實際考察,王陽明採用招撫的方式,不費一兵一卒,就很快解決了幾十年難以根治的山民動亂。

此時,王陽明的身體已經非常虛弱,加之廣西的氣候環境不適於養病,完成使命的他多次上書請求回鄉養病,但都被當時內閣大臣、吏部尚書桂萼攔了下來,並未到達皇帝手中。

病入膏肓的王陽明在處理好善後事宜後無奈乘舟歸鄉。

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十一月,王陽明走完了57年既坎坷又無限光明的人生道路,逝世於江西南安大餘一個叫青龍鋪的地方臥船中。

臨終前,留下「此心光明,亦復何言」感慨。

歷史影響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上,陽明先生是屈指可數的幾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受到讀書人的敬仰,可見其巨大的人格魅力。

《明史》評: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王陽明)者。

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顯著的有兩個半人,這兩個人是指孔子、王陽明,另半個人是指曾國藩。

「王學」對日本、朝鮮等國的思想界影響極大,現在每年都有一些日本學者前來陽明洞朝聖參拜,日本三島毅博士的一句詩「龍崗山上一輪月,仰見良知千古光」。

日本近代的著名軍事家東鄉平八郎,為王陽明學說所折服,隨身腰牌上刻有七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蔣中正也是王陽明學說的信徒,並因此將台北草山改名為陽明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全能大儒——明朝第一牛人

前一段時間去浙江餘姚,發現「陽明"兩個字出現的比較多,比如:當地有一個陽明街道,餘姚市第一人民醫院又叫陽明醫院等等。隨即就想到了歷史上的明朝第一牛人——王陽明。

淺談大明王朝第一猛人、牛人、永垂不朽

儒家將「三不朽」當成畢生奮鬥之目標:立德立功立言。有人說,我國歷史上能夠做到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對傳承與發展儒學的貢獻尤為卓著。其學上...

明朝一哥王陽明:我就是不一樣的煙火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集立德、立功、立言於一身,這是古今聖賢的最高理想。縱觀歷史長河,能達到這「三不朽」境界的也不過才兩個半...

推翻程朱理學具有劃時代意義之人之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