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三國演義(第38回)》——有夢想還要有實現夢想的戰略和戰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

劉備三顧茅廬終於將諸葛亮感動,更重要的是諸葛亮也想出了劉備如何發展的戰略大計,並且願意隨劉備冒險一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劉備胸有大志,也就是有崇高的人生理想,但不知該怎麼做(戰略),到具體事件上也沒有好方法(戰術),所以劉備對諸葛亮說:「漢室傾頹,奸臣竊命。

備不量力,欲申大義於天下;然智術淺短,迄無所就。

唯先生開其愚而拯其厄,實為萬幸。

」的確時至此回,劉備也沒有他的戰略方針。

諸葛亮聽劉備說完後,開始闡述他的戰略分析,即劉備該如何做才能成功。

一、謀略的重要性。

孔明曰:「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

曹操勢不及袁紹, 而竟能克紹者,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也。

曹操不如袁紹,但曹操能戰勝袁紹,歸功於「人謀」,所以說,劉備雖弱,但謀略正確或有「人謀」,一樣也能戰勝強大的對手。

二、如何對待對手。

諸葛亮說:「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 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

曹操強劉備弱,那就避實就虛不能與其爭鋒;孫權占據江東根基很深,我們既然不能占領但完全可以結盟而取得援助。

三、如何建立根據地。

諸葛亮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 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 之以成帝業。

今劉璋暗弱,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 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 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 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先易後難,選擇能夠不費力就能取得的地盤,然後循序漸進,逐步占領四川,再挺近中原。

最後諸葛亮強調說:「誠如是, 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此亮所以為將軍謀者也,唯將軍圖之。

」說完後,又命童子取出地圖具體的對劉備說:「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

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

先取荊州為家, 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劉備聽完,激情振奮,「避席拱手謝曰: 『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

但是怎麼實施,具體怎麼操做的戰術問題還需要請諸葛亮出山一起完成。

最終,諸葛亮還是答應和劉備一起創業,開始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嘔心瀝血之路。

有時,許多人還是胸有大志,但往往也是志大才疏,根本問題還是只有夢想,卻沒有完成夢想的戰略方針,更不用說在完成每一階段性任務時需要的怎樣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了。

「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以歷史人物為鑑,即知得失不足又知往來興替。

深思,深思,深思……

品讀《三國》,感悟生活!敬請關注下一回<荊州城公子三求計,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閒扯三國(33):三分論斷

閒扯三國(33):三分論斷「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這是人們對諸葛亮「隆中對」的褒揚。「隆中對」的核心論斷就是天下三分的大勢。我們再看一遍諸葛亮的「隆中對」: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

問鼎天下,患得患失,夢三國的東吳觀

從東吳的發展歷程來看,孫策到孫權,東吳的戰略方針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孫策時期,策借袁術之力,承先父遺志,轉斗江東,開創東吳基業,同時也為後來吳國赤壁爭雄奠定了基礎.當時孫策清楚的看到,中原群雄割...

看一代偉人怎麼評價諸葛亮的《隆中對》?

看一代偉人怎麼評價諸葛亮的《隆中對》?文丨姜衛華公元207年,徐庶向劉備推薦了他的好朋友諸葛亮。諸葛亮何許人也?自稱「臥龍」,常以春秋戰國時的管仲、樂毅自比。劉備作為求賢若渴的老闆,三顧茅廬聘請...

諸葛亮《隆中對》析天下 勸劉備勿與曹操爭鋒

劉備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的《隆中對》,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從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天下大勢,向劉備提供了立國的策略,《隆中對》原文擇錄如下:隆中對 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價值五個億的戰略諮詢報告

作者頭條號:村長say東漢末年,有一個叫劉備的「企業家」,經過熟人推薦,去拜訪諸葛亮的戰略諮詢公司。劉備當年苦於沒風投關注,也打不過曹操這樣的BAT,而且「市場」比較混亂,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