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多次在用人上面失敗,給蜀漢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天下劉伯溫。

諸葛亮的謀略在歷史上我們是非常的欣賞的。

但是關於諸葛亮在「知人善用」方面卻是屢次受挫的。

對於關羽『』大意失荊州『』上面,我們總是認為這是由於關羽的個性問題,我們也總是把這個責任推到劉備的身上,但是關於荊州的問題諸葛亮也是難辭其咎的。

當時,劉備在龐統的協助下率軍進入西川,當時世受到益州牧劉璋的邀請,所以劉備就將關羽、張飛、趙雲都留在了荊州,這主要是怕引起劉璋的警惕和懷疑。

後來劉備和劉璋鬧翻,在攻取益州是,劉備受到嚴重的阻礙,久攻不下。

當時的劉備還是孤軍深入,很容易造成孤立的局面。

於是劉備下令,讓留在荊州的諸葛亮調集兵馬,率兵進入成都。

當時諸葛亮必須選出一員大將鎮守荊州,他只能在關羽、張飛、趙雲三人中選取,荊州北有曹操,東有孫吳,可以說處於虎視眈眈之下,留下鎮守的武將,必須是文武雙全的,在這個上面不是武力就能鎮守的住的,北據曹操,對抗駐守襄陽的曹仁,關羽、張飛、趙雲,三人都可以,但是荊州的防務不僅僅是一個軍事問題,他和東吳這面更重要的是政治關係,三人中按說趙雲是最為合適的,但是諸葛亮偏偏選擇了恃才傲物、剛愎自用的關羽擔此重任,關羽勇武和聲望確實可以,但是關羽缺乏了顧全大局的風範。

事實證明,關羽確實不能擔此重任,問題恰恰就出在了孫吳身上,劉備與曹操在爭奪漢中的時候,孫權在荊州東部蠢蠢欲動,諸葛亮出於避免分兵作戰的考慮,所以主動求和孫權,割讓荊州三郡,並將所借的荊南三郡一併歸還孫權,孫權也魯肅結束向關羽動兵。

但是關羽肯本不了解東和孫吳的目的,傲慢輕敵,固執而又自大,在邊境上數次和魯肅製造摩擦,而且對孫權的態度也是很是輕蔑。

劉備奪取漢中以後,關羽認為已無後顧之憂,開始攻伐襄陽,當時東吳的魯肅恰巧去世,呂蒙已改前任主和的態度,積極謀取荊州。

呂蒙的突襲荊州,造成了關羽敗走麥城,死於突圍之中,最後關羽的手機也被孫權獻給了曹操。

荊州之失,關羽自然脫不了關係,他的個性決定了荊州和自己的命運。

但是,諸葛亮當時若能權衡利弊,「知人善任」,讓趙雲代替關羽鎮守荊州,至少形式不會這麼糟糕。

荊州的丟失,讓蜀漢失去了一支虎將之師,也讓蜀漢丟掉了北伐中原有力的跳板,失去了最近的北伐路線。

而劉備更是不惜動用全部的兵力親征東吳,結果被陸遜擊潰,使得蜀國在人力和物力上一直處於困難之中,吳、蜀最後雖然有重修同盟,但是關係已經不能和以前一樣了。

可以說,關羽的大意失荊州,是諸葛亮一直無法突破三國鼎立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也為蜀漢的亡國埋下了重要引線。

「一發不可牽,牽之動全身」,諸葛亮一次用人失誤,對蜀漢政權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大意失荊州:受傷的何止是蜀漢!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留關羽鎮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

揭秘:關雲長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

關羽大意失荊州,幾乎是人人熟知的故事,但是卻沒人考慮到關羽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其實關羽大意失荊州只是被人設計而已,利用的正是關於戰無不勝的特點,關羽太過於自信,才會上當,最後敗走麥城。 孫權的...

面對曹操和孫權,關羽如何獨自鎮守荊州五年?

荊州,《三國志》中說「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諸葛隆中之對已經明確說,占據荊州,聯吳抗曹,兵分兩路,進擊中原,一統天下!劉備借到荊州後派誰鎮守顯得尤為重要。趙雲應該是最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