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志中「國士之風」人才有哪些?諸葛亮?「國士之風」典故出處、涵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志「國士之風」典故出處 - 解釋、用法、例句

國士之風含意是什麼?解釋

「國士之風」一詞的軸心是國士,國士:全國人民推崇景仰的人;一國中才能最優秀的人物。

【例】他從政任官,有為有守,風骨清峻實有國士之風。

拆解來看國士之風解釋

  • 國:國家、國民、全體國民
  • 士:士紳、人才、優秀傑出的人物。

  • 之:介係詞,
  • 風:風範、品格、指風度、風格、氣韻、氣度、風氣等釋義
  • 國士之風:國中傑出人才的作風或風度。

 

「國士之風」典故出自何處?三國志不是最早的出處

三國志的朝代約是西元220–280,更早在西漢時代久有司馬遷、李陵等人在著作中使用國士之風一詞,包含《史記·淮陰侯列傳》一書也是西漢時代。

  • 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諸將易得耳,至如(韓)信者,國士無雙。

  • 《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其素所畜積也,僕以為有國士之風。

  • 漢書李陵傳:「殉國家之急,有國士之風。

    」 國士,一國中卓越的人。

    形容受全國推崇仰望的人所表現的風格典範。

 

在三國志中「國士之風」人才有哪些?

國士之風是極高的讚譽之詞,看看《三國志》中都用國士之風形容那些武將:

1、【許汜】劉備曾對許汜說,閣下有國士之名,如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像你這樣的國士應該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

劉備認為,國士就應該有忘乎自我,心懷天下,匡扶社稷,救民於水火之中的抱負和行動。

2、【範慎、華融】孫權太子孫登病逝前上疏孫權說,範慎、華融,矯矯壯節,有國士之風。

雄壯的氣節也是國士的重要特徵之一。

3、董昭針對當時不良的社會風氣上疏魏明帝,當今國士不以孝悌清修為首,乃以趨勢遊利為先。

董昭認為,國士應該有至孝清雅淡薄的修為,不應該過分的以追求物質名利。

4、【關羽和張飛】陳壽評價關羽和張飛: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

陳壽看來,關羽張飛作為武將,只要有特別的忠誠和信義,也能稱之為國士之風。

5、【呂蒙】陳壽評價呂蒙:(呂蒙)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

陳壽看來,能嚴格的要求和約束自己,是國士的重要度量。

6、【淩統】陳壽描寫淩統:雖在軍旅,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

 

如此看來,國士之風的人格特質不外親納賢才,禮賢下士,看重信義,輕視財物等重要表現。

 

所以,綜合以上三華人物對於當時國士之風的評定,三國時期的國士是以天下為己任的一國俊傑。

三國時代的國士之風,就是那種理想崇高、氣節雄壯、注重修養、嚴於律己、禮賢下士、忠誠信義、仗義疏財的風度。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些人,雖過千年,仍然閃耀著熠熠光輝。

他們不止才華出眾,在個人品格上也足以為後人楷模,言而有信,知恩圖報,忠以為國,他們被稱作「國士」。

對於這些「國士」,以及他們所做的事情,筆者有自己的理解,分享出來給大家看看。

由於篇幅所限,所以筆者將之寫成一個系列文章,這是第二篇。

 

今天要說的這位「國士」是諸葛亮,諸葛亮被當作「智慧」的化身,得益於名著《三國演義》,諸葛亮的事跡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

如果我們對諸葛亮的一生進行劃分,可以比較明顯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躬耕於南陽,和朋友喝酒論詩,笑談天下形勢,第二個階段出山輔佐劉備,最終三分天下,第三個階段接受劉備託孤南征北伐。

本文主要探討這幾個問題:1、諸葛亮對於劉備的幫助有多大?2、為什麼諸葛亮要南征北伐?3、為什麼「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沒能完成?

諸葛亮對於劉備的幫助有多大?

看一看劉備在得到諸葛亮之前和之後的命運對比就知道了,在得到諸葛亮之前,劉備事業非常坎坷。

早在中平元年(184年),23歲的劉備就已經在剿滅黃巾軍的過程中展露頭腳。

初平二年(191年),劉備因為累次建立功勳而升為試守平原縣縣令,後領平原國相。

興平二年(195年),將要過世的徐州太守陶謙把徐州讓給了劉備,此後劉備先後丟失徐州和小沛,妻子兩次被擄去,一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仍然沒有建樹,幾里地,幾個將領,幾千個兵,就已經是劉備的全部家業。

 

再看看劉備一生之敵的曹操,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

中平六年(189年),曹操在陳留老家「散家財,合義兵」,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初平四年(193年)到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基本上控制了中原,隨後與控制河北的袁紹大戰於官渡,曹操用火燒掉袁紹軍的糧食,打敗袁紹,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已經成為最強的勢力,長江以北,函谷關以東都歸曹操所有。

劉備和曹操,差不多開始時間奮鬥,但兩個人的成就差遠了,劉備完全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實事求是地說,曹操是官宦世家,子弟兵眾多,所以起點比劉備要高是肯定的,但劉備也不是沒有過機會,195年,劉備當上徐州太守,天下九州已據有其一,這時候曹操也不過擁有兗州和青州兩州之地,兩個人並沒有量級上面的差距。

之後命運之輪開始轉動,從195年到207年,劉備從一州之主變成四處漂泊,越混越差,而曹操則青雲直上,逐漸發展壯大。

 

那麼,到底是什麼使得早期的劉備比不上曹操?

對於這點,劉備一生之敵曹操給出了答案,曹操評價劉備是這麼說的,「劉備,吾儔也。

但得計少晚。

」意思是劉備是足以成為我的對手的,可惜他得到出謀劃策的人稍微有點晚,這個出謀劃策的人指的是誰?諸葛亮。

縱觀劉備的生涯,曹操的這個評價是相當中肯的。

在用人方面,劉備非常的知人善任,在劉備時代,蜀漢人才濟濟,和劉備去世之後劉禪時代形成鮮明對比。

在武力方面,劉備也是一員猛將,單比「匹夫之勇」,劉備可能還要強於曹操。

劉備和曹操相比唯一差的其實就是謀略,曹操本身非常擅長謀略,而且還得到了一眾謀臣輔助,如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還有後來獲得的奸詐的賈詡。

當然,劉備也有自己的優點,在仁德方面劉備比曹操要做得更好,更能得士子民心。

劉備身邊能帶兵打戰的武將眾多,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這都是虎將,加上本身劉備自己也是一名非常彪悍的將領,所以劉備前期並不缺乏將領,缺的是從全局謀劃明確指出要打哪為什麼要打的人,沒有這樣的人那就會瞎打胡打,贏了戰術,輸了戰略,越打越失敗。

正是因為不善於謀劃,劉備在前期多次失去發展壯大的機會。

劉備自己也深知這一點,當劉備得到徐庶這樣的謀士之後,非常珍惜,待若上賓。

這事情被奸詐的曹操知道了,劉備得到頂級謀士了那還得了?於是曹操擒了徐庶的母親,讓徐庶離開了劉備。

徐庶走之後,劉備非常地傷心(能不傷心嗎,光明未來沒有了),好在在徐庶的推薦下劉備又找到了諸葛亮。

 

當劉備找到諸葛亮,補上他唯一的短板之後又怎樣?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率領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又南收荊州四郡。

劉備從孫權手中借的荊州江陵(南郡),占據荊州五郡。

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被圍近一年才被攻克,劉備乃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共圍成都,勸降劉璋,領益州牧。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並派遣劉封、孟達等占領上庸。

同年,劉備進位漢中王。

所以,有沒有諸葛亮,是天和地的差別。

為什麼諸葛亮要南征北伐?

在劉備過世後,諸葛亮開始了孤獨而又執著的「南征」和「北伐」,其中「南征」是為「北伐」服務的,「隆中對」中說「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提到要安撫好南邊的少數民族,後來孟獲背叛,諸葛亮不得已征伐孟獲,但仍然「七擒七縱」,目的是要收孟獲的心,以確保南邊能永久安寧。

效果也的確如諸葛亮所願,蜀漢在南中安定並獲得大量的資源,並且組建了無當飛軍這支勁旅。

經過長期積累,有了北伐的基礎。

《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其實是不正確的,諸葛亮前後出師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

 

北伐的過程我們就不提了,北伐最終沒有成功,離「隆中對」中的「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差得很遠。

回到原來的問題,為什麼諸葛亮要北伐?

因為諸葛亮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

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

只有出蜀,占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對於蜀國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可是這有相對性!別人攻不進來,但你也殺不出去!用一句話來形容蜀地:「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

天下大亂,占據蜀地。

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

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

而且險山峻岭不適合大規模作戰。

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

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

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這個觀點是易中天先生提出來的,筆者非常贊同。

當時蜀國和魏國人口數量差距太大,蜀國人口不足百萬,魏國人口接近五百萬,由於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奉行休養生息政策,魏國的人口恢復要比蜀國和吳國要更快。

隨著時間推進,蜀國和魏國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北伐成功的可能性越來越渺茫。

坐以待斃必死無疑,與其坐等,不如主動進取,或許還有一些成功幾率,諸葛亮出蜀既是為了要完成「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又是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為什麼「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沒有實現?

「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沒有辦法實現是因為條件無法滿足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天下有變」滿足嗎?不滿足,諸葛亮在世時曹魏政權還很安穩。

「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上將關羽沒有了,荊州沒有了。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將軍即劉備也沒有了。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關中已經被曹操經營多年,民心又怎會向著蜀漢?

 

可以說「隆中對」的條件除了「攻打秦川」這個方向外幾乎沒有一條滿足,這又怎麼成功?

「隆中對」的規劃其實很好,分兵兩路,一路直攻曹魏心腹之地許昌,吸引曹魏主力,另一路乘機攻占關中。

(「隆中對」時曹操還沒有占領關中,但顯然諸葛亮已經預測到曹操不久就會攻占關中。

而如果跳出「隆中對」,分析劉備最終沒能復興漢室,不難得到這樣的結論:劉備遇到諸葛亮太晚了。

「隆中對」其實是要模仿漢高祖劉邦獲得天下的路線,滅秦後,項羽讓劉邦入蜀,此後沒多久劉邦勢力便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占關中,繼而出關和項羽爭天下最終成功,最關鍵的一點其實是時機,當時關中分為三秦,章邯、董翳、司馬欣分別占據一塊,且分封未久,關中老百姓怨恨章邯、董翳、司馬欣投降項羽,所以劉邦和韓信才能很快占領關中。

到了劉備的時候呢?原本占領關中的馬騰、馬超勢力已經被曹操消滅,劉備勢力要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統一了北方的政權,難度要比劉邦時候超出兩個等級。

筆者認為,如果劉備和諸葛亮的組合能在曹操統一北方之前占領一州之地,不論是劉表占據的荊州還是劉焉劉璋父子占據的益州,都有可能匡扶天下,如果是那樣,那麼劉備就會是第二個劉秀。

這一切的一切早在劉備和諸葛亮遇見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想來不免悲嘆。

「國士」當之無愧

諸葛亮一生始終維護漢朝正統,在曹操勢力如日中天的時候他選擇隱居南陽,當帶著區區幾千人馬的先主劉備三顧茅廬懇請諸葛亮出山扶持的時候,諸葛亮答應了,只是因為漢的大義和劉備的誠心。

須知那個時候幫助劉備站穩腳跟,挽狂瀾於既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諸葛亮做到了,最終幫助劉備三分天下,而這已經是人力所能達到的極限。

沒有諸葛亮的「隆中對」,以及之後的披肝瀝膽親身實踐,劉備或許至死還是一個寄人籬下的食客。

得一賢士,成其功業,壯哉!雖然最終諸葛亮幫助劉備復興漢室沒有成功,但諸葛亮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歷史的走向,對漢朝盡忠,對主公盡義,堅持理想,鞠躬盡瘁,至死方休,「國士」之名,當之無愧!

「南山快評」是一個原創雜文專欄,關注國際局勢和台海關係熱點話題,偶爾涉及歷史或者文化,每天更新內容,歡迎關注我們。

微信訂閱號:南山快評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些人,雖過千年,仍然閃耀著熠熠光輝。

他們不止才華出眾,在個人品格上也足以為後人楷模,言而有信,知恩圖報,忠以為國,他們被稱作「國士」。

對於這些「國士」,以及他們所做的事情,筆者有自己的理解,分享出來給大家看看。

由於篇幅所限,所以筆者將之寫成一個系列文章,這是第二篇。

今天要說的這位「國士」是諸葛亮,諸葛亮被當作「智慧」的化身,得益於名著《三國演義》,諸葛亮的事跡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

如果我們對諸葛亮的一生進行劃分,可以比較明顯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躬耕於南陽,和朋友喝酒論詩,笑談天下形勢,第二個階段出山輔佐劉備,最終三分天下,第三個階段接受劉備託孤南征北伐。

本文主要探討這幾個問題:1、諸葛亮對於劉備的幫助有多大?2、為什麼諸葛亮要南征北伐?3、為什麼「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沒能完成?

諸葛亮對於劉備的幫助有多大?

看一看劉備在得到諸葛亮之前和之後的命運對比就知道了,在得到諸葛亮之前,劉備事業非常坎坷。

早在中平元年(184年),23歲的劉備就已經在剿滅黃巾軍的過程中展露頭腳。

初平二年(191年),劉備因為累次建立功勳而升為試守平原縣縣令,後領平原國相。

興平二年(195年),將要過世的徐州太守陶謙把徐州讓給了劉備,此後劉備先後丟失徐州和小沛,妻子兩次被擄去,一直到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仍然沒有建樹,幾里地,幾個將領,幾千個兵,就已經是劉備的全部家業。

再看看劉備一生之敵的曹操,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曹操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合軍進攻潁川的黃巾軍,結果大破黃巾軍,斬首數萬級。

中平六年(189年),曹操在陳留老家「散家財,合義兵」,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初平四年(193年)到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基本上控制了中原,隨後與控制河北的袁紹大戰於官渡,曹操用火燒掉袁紹軍的糧食,打敗袁紹,到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已經成為最強的勢力,長江以北,函谷關以東都歸曹操所有。

劉備和曹操,差不多開始時間奮鬥,但兩個人的成就差遠了,劉備完全可以說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實事求是地說,曹操是官宦世家,子弟兵眾多,所以起點比劉備要高是肯定的,但劉備也不是沒有過機會,195年,劉備當上徐州太守,天下九州已據有其一,這時候曹操也不過擁有兗州和青州兩州之地,兩個人並沒有量級上面的差距。

之後命運之輪開始轉動,從195年到207年,劉備從一州之主變成四處漂泊,越混越差,而曹操則青雲直上,逐漸發展壯大。

那麼,到底是什麼使得早期的劉備比不上曹操?

對於這點,劉備一生之敵曹操給出了答案,曹操評價劉備是這麼說的,「劉備,吾儔也。

但得計少晚。

」意思是劉備是足以成為我的對手的,可惜他得到出謀劃策的人稍微有點晚,這個出謀劃策的人指的是誰?諸葛亮。

縱觀劉備的生涯,曹操的這個評價是相當中肯的。

在用人方面,劉備非常的知人善任,在劉備時代,蜀漢人才濟濟,和劉備去世之後劉禪時代形成鮮明對比。

在武力方面,劉備也是一員猛將,單比「匹夫之勇」,劉備可能還要強於曹操。

劉備和曹操相比唯一差的其實就是謀略,曹操本身非常擅長謀略,而且還得到了一眾謀臣輔助,如郭嘉、荀彧、荀攸、程昱等,還有後來獲得的奸詐的賈詡。

當然,劉備也有自己的優點,在仁德方面劉備比曹操要做得更好,更能得士子民心。

劉備身邊能帶兵打戰的武將眾多,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這都是虎將,加上本身劉備自己也是一名非常彪悍的將領,所以劉備前期並不缺乏將領,缺的是從全局謀劃明確指出要打哪為什麼要打的人,沒有這樣的人那就會瞎打胡打,贏了戰術,輸了戰略,越打越失敗。

正是因為不善於謀劃,劉備在前期多次失去發展壯大的機會。

劉備自己也深知這一點,當劉備得到徐庶這樣的謀士之後,非常珍惜,待若上賓。

這事情被奸詐的曹操知道了,劉備得到頂級謀士了那還得了?於是曹操擒了徐庶的母親,讓徐庶離開了劉備。

徐庶走之後,劉備非常地傷心(能不傷心嗎,光明未來沒有了),好在在徐庶的推薦下劉備又找到了諸葛亮。

當劉備找到諸葛亮,補上他唯一的短板之後又怎樣?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率領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又南收荊州四郡。

劉備從孫權手中借的荊州江陵(南郡),占據荊州五郡。

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被圍近一年才被攻克,劉備乃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共圍成都,勸降劉璋,領益州牧。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並派遣劉封、孟達等占領上庸。

同年,劉備進位漢中王。

所以,有沒有諸葛亮,是天和地的差別。

為什麼諸葛亮要南征北伐?

在劉備過世後,諸葛亮開始了孤獨而又執著的「南征」和「北伐」,其中「南征」是為「北伐」服務的,「隆中對」中說「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提到要安撫好南邊的少數民族,後來孟獲背叛,諸葛亮不得已征伐孟獲,但仍然「七擒七縱」,目的是要收孟獲的心,以確保南邊能永久安寧。

效果也的確如諸葛亮所願,蜀漢在南中安定並獲得大量的資源,並且組建了無當飛軍這支勁旅。

經過長期積累,有了北伐的基礎。

《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其實是不正確的,諸葛亮前後出師北伐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第一次、第四次)。

北伐的過程我們就不提了,北伐最終沒有成功,離「隆中對」中的「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差得很遠。

回到原來的問題,為什麼諸葛亮要北伐?

因為諸葛亮沒有其他的選擇了。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

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

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

只有出蜀,占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的騎軍部隊實力。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對於蜀國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可是這有相對性!別人攻不進來,但你也殺不出去!用一句話來形容蜀地:「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

天下大亂,占據蜀地。

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進可攻退可守。

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

而且險山峻岭不適合大規模作戰。

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

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

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這個觀點是易中天先生提出來的,筆者非常贊同。

當時蜀國和魏國人口數量差距太大,蜀國人口不足百萬,魏國人口接近五百萬,由於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奉行休養生息政策,魏國的人口恢復要比蜀國和吳國要更快。

隨著時間推進,蜀國和魏國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北伐成功的可能性越來越渺茫。

坐以待斃必死無疑,與其坐等,不如主動進取,或許還有一些成功幾率,諸葛亮出蜀既是為了要完成「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又是形勢所迫,不得不為。

為什麼「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沒有實現?

「隆中對」的戰略規劃沒有辦法實現是因為條件無法滿足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天下有變」滿足嗎?不滿足,諸葛亮在世時曹魏政權還很安穩。

「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上將關羽沒有了,荊州沒有了。

「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將軍即劉備也沒有了。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關中已經被曹操經營多年,民心又怎會向著蜀漢?

可以說「隆中對」的條件除了「攻打秦川」這個方向外幾乎沒有一條滿足,這又怎麼成功?

「隆中對」的規劃其實很好,分兵兩路,一路直攻曹魏心腹之地許昌,吸引曹魏主力,另一路乘機攻占關中。

(「隆中對」時曹操還沒有占領關中,但顯然諸葛亮已經預測到曹操不久就會攻占關中。

而如果跳出「隆中對」,分析劉備最終沒能復興漢室,不難得到這樣的結論:劉備遇到諸葛亮太晚了。

「隆中對」其實是要模仿漢高祖劉邦獲得天下的路線,滅秦後,項羽讓劉邦入蜀,此後沒多久劉邦勢力便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占關中,繼而出關和項羽爭天下最終成功,最關鍵的一點其實是時機,當時關中分為三秦,章邯、董翳、司馬欣分別占據一塊,且分封未久,關中老百姓怨恨章邯、董翳、司馬欣投降項羽,所以劉邦和韓信才能很快占領關中。

到了劉備的時候呢?原本占領關中的馬騰、馬超勢力已經被曹操消滅,劉備勢力要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統一了北方的政權,難度要比劉邦時候超出兩個等級。

筆者認為,如果劉備和諸葛亮的組合能在曹操統一北方之前占領一州之地,不論是劉表占據的荊州還是劉焉劉璋父子占據的益州,都有可能匡扶天下,如果是那樣,那麼劉備就會是第二個劉秀。

這一切的一切早在劉備和諸葛亮遇見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想來不免悲嘆。

「國士」當之無愧

諸葛亮一生始終維護漢朝正統,在曹操勢力如日中天的時候他選擇隱居南陽,當帶著區區幾千人馬的先主劉備三顧茅廬懇請諸葛亮出山扶持的時候,諸葛亮答應了,只是因為漢的大義和劉備的誠心。

須知那個時候幫助劉備站穩腳跟,挽狂瀾於既倒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可是諸葛亮做到了,最終幫助劉備三分天下,而這已經是人力所能達到的極限。

沒有諸葛亮的「隆中對」,以及之後的披肝瀝膽親身實踐,劉備或許至死還是一個寄人籬下的食客。

得一賢士,成其功業,壯哉!雖然最終諸葛亮幫助劉備復興漢室沒有成功,但諸葛亮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歷史的走向,對漢朝盡忠,對主公盡義,堅持理想,鞠躬盡瘁,至死方休,「國士」之名,當之無愧!

「南山快評」是一個原創雜文專欄,關注國際局勢和台海關係熱點話題,偶爾涉及歷史或者文化,每天更新內容,歡迎關注我們。

微信訂閱號:南山快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假如關羽不丟荊州,會不會出現又一個漢朝?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時劉備方面最重大的戰略失誤之一,這直接打亂了劉備和諸葛亮隆中對時對劉備方面發展的戰略規劃,即在占有荊州和益州、漢中時,「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

揭秘關公大意失荊州背後的天大陰謀

導讀: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西取益州,讓關羽做了前將軍,負責荊州一切事物。劉備在益州一路攻城拔寨、高歌猛進、節節勝利,關羽在荊州也是大敗曹仁、生擒于禁,威震華夏。突然,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兵敗...

價值五個億的戰略諮詢報告

作者頭條號:村長say東漢末年,有一個叫劉備的「企業家」,經過熟人推薦,去拜訪諸葛亮的戰略諮詢公司。劉備當年苦於沒風投關注,也打不過曹操這樣的BAT,而且「市場」比較混亂,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市...

為什麼諸葛亮不等「天下有變」時再北伐呢?

隆中對選自陳壽的《三國志》,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去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向劉備表示: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

揭秘三國劉備不能一統天下的原因

劉備不能一統天下的原因劉備的一生和劉邦非常相似,唯獨不同的是最後劉邦成功了,開創了大漢400多年的基業,而劉備則是很不幸的失敗了最後悽慘的病逝在了白帝城中,那麼為什麼劉備會失敗呢?劉備為什麼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