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的經典決策不只劉備之於諸葛亮,你知道他們的「隆中對」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對諸葛亮的了解,最深刻的應當數《出師表》,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
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這就是著名的隆中對策描述出的戰略遠景,在中國古代的戰略思想中,隆中對具有典範價值。
但是,這是一個英雄的時代,他們憑藉自己敏銳的政治嗅覺,為當時的一方英雄制定出有遠見的、順應時代的戰略規劃。
諸葛亮、毛玠、魯肅分別提出適合自己政權發展的戰略規劃——不同版本的「隆中對」。
曹操版的「隆中對」:
公元190到公元200年
十年間曹操的主要乾的三件事是:略地;募兵;屯田。
曹操的第一支隊伍,出自黃巾軍,黃巾軍是個奇怪的軍事組織,它並不是一個純粹的部隊,它還有隨軍的家屬和農民,就是當時的青州的黃巾軍戰鬥員是三十萬,隨軍家屬和農民加起來一共是一百萬,而且還帶著農具和耕牛。
為了解決黃巾軍投降部隊以及各地流民大批人的安置問題,曹操採納謀士毛玠提出了一個戰略性建議:「宜奉天予以令不臣」(要用皇帝的名義號令不聽話的諸侯),並「修耕植蓄軍資」(發展農業生產,積蓄軍用物資)。
如此王霸之業可成也。
」。
毛玠的建議包括三個內容:一、奉天子——政治策略,二、修耕植——經濟策略,三、蓄軍資——軍事策略。
正因為如此,奠定了曹操強兵足食的基礎,從眾多諸侯中脫穎而出,成就霸業。
東吳版的「隆中對」:
早在諸葛亮出山前的7年,在建安五年,魯肅為孫權提出了一個偉大的戰略規劃。
魯肅提出:大漢已經不可復興,曹操兵強馬壯力量太大,將軍應該鞏固江東,三分天下(劉表、孫權、曹操)等待北方有變,將軍可西進消滅黃祖(劉表部將),再消滅劉表,最後奪取益州,與曹操劃江而治。
尋找機會消滅曹操,統一天下。
魯肅認為「曹操不能除,為今之計只有保守江東以觀天下之禍吧。
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黃祖,進伐劉表,將長江一帶占為已有,這就是王業的基礎了。
」
208年,魯肅聽說劉表死,就向孫權建議要到荊州去說服劉備合作取荊州,共同對抗曹操。
公元208年12月,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時間黑雲壓城。
東吳集團內部戰降兩派鬥爭立馬白熱化,諸葛亮也趕過來湊熱鬧,舌戰群儒,激將孫權。
周瑜則縱論天下,高談闊論。
但孫權始終搖擺不定,直至魯肅一席話,才下定決心,放手一搏。
除了蜀漢《隆中對》,東吳有 「一對」同樣很牛,一直被世人忽略
在東漢末年,劉備的軍師徐庶為母奔赴曹營,徐庶臨行之際再次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劉備先後三次到隆中拜訪這位「臥龍先生」,直至第三次終於如願以償,得見臥龍。諸葛亮與劉備暢談天下大勢,通過《隆中對》為劉備...
只知隆中對,不識榻上策
隆中對選自《三國志》作者陳壽西晉史學家,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
魯肅為孫權謀劃「三步走」,堪稱孫吳版「隆中對」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諸葛亮在第一次見到先主劉備時,就幫助先主制定了「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戰略步驟,被後人稱為「隆中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早在諸葛亮出山之前,就有人為孫吳統一天下做好了謀...
魯大師的東吳版「隆中對」
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相助後,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劉備集團便按照隆中對的戰略方針一步步實行,直到公元220年,關羽兵敗荊州被殺,最後一步被扼殺,劉備集團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希望,只能據益州自立。...
此人為曹操獻出一計,堪稱曹操版的「隆中對」!
根據陳壽在《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中的記載,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面對誠意滿滿的劉玄德,諸葛亮為他分析了天...
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並非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生逢亂世,要想成就霸業最需的是什麼?人才!將才,謀士,最重要的是要有戰略家!三國之中能稱為將才的多如牛毛,能稱為謀士的也不在少數,但稱得上戰略家的卻沒有幾個。曹操算一個,諸葛亮算一個,吳國的魯肅...
諸葛亮三分天下之計,卻暗藏一個隱患?結果關羽兵敗身亡!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和「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這是五百年後的唐代詩聖杜甫對諸葛亮推崇備至時寫下的詩句。由此可見,杜甫堪稱為諸葛亮的...
孫權集團有兩人提出過「隆中對」,一人被黑化,一人被另眼看待
看《三國演義》,劉備遇到諸葛亮一番醍醐灌頂的「隆中對」,才走上一條光明的大道。此後劉備也是按照這個宏圖計劃,一步步走上成功之路。其實在東吳孫權集團,早就有人預見到後來會「天下三分」的政治局面,類...
此二人在三國去世後,東吳再無爭天下之志!
在三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曹操、劉備、孫權爭鬥了數十年。其中,關於統一天下的這個話題,很多人經常是從曹操或者劉備的角度,而很少說東吳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進一步來說,三國前中期,曹操是最希...
三國歷史中足以和隆中對相比的那些戰略構想
公元207年劉備到隆中拜訪諸葛亮,請他出山為其出謀劃策。諸葛亮審時度勢,分析當下局勢,提出千古傳頌的隆中對。隆中對為劉備的蜀漢大業規劃了內政、外交、軍事的方針策略,而後劉備按照隆中對行事,終成三...
三分天下其實並不是諸葛亮第一個提出來的
《三國演義》寫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他分析形勢時說到: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百萬大軍,而他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候已經不能輕易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已經三代。...
魯肅的《榻上策》和諸葛亮的《隆中對》,誰更優秀?
漢末三國時期,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公元197年,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為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公元208年,曹操率大...
三國軼事:魏蜀吳三個版本的「隆中對」,哪個更有戰略眼光?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天災不斷,再加上黃巾起義的爆發,從此開始了近百年的戰亂時代。這個時期,不少智謀之士提出了結束亂世,一統天下的戰略構想,比較著名的是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此外,曹魏和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