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閱讀是學習,而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到閱讀,我們都不會陌生,從小到大從未離開過閱讀。

「會讀書,讀好書」是耳熟能詳的話語,天天閱讀的我們是否真的會讀書呢?

閱讀中經常會有這樣的感受,「為什麼讀完一本書之後腦袋空空的,什麼也記不住」?又或者「為啥自己閱讀的時間就是比別人長呢」?其實,這些疑問大多來自於我們不懂什麼是閱讀,閱讀的意義和閱讀目的也是盲目的

也就是說,我們不會閱讀一本書。

《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是莫提默·J.艾德勒,他是一位學者、教育家和編輯。

他既是《西方世界的經典》的主編,也是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指導。

《如何閱讀一本書》最早出版於1940年,後再版於1972年,至今已有40餘年,是閱讀類書籍的鼻祖,好多的閱讀方法都是從中引申而來。

主動閱讀,增加理解力

蒙田說:「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第一種的無知是字母都沒學過,當然無法閱讀;第二種的無知是讀了許多書,卻依然不知所云。

詩人亞歷山大·蒲伯稱這種人為書呆子,就是無知的閱讀者。

為什麼讀書多也會產生這種情況呢?

詩人寫詩時一定會用上感覺與想像,把畫面感儘量描繪的清晰,而作為閱讀者的我們只要跟著詩人描述的畫面去延伸就可以了,詩人寫詩很費時間和經歷,閱讀的我們很是輕鬆。

如果讓我們自己來寫詩或者寫文章,卻又無從下手。

這就是思考的差異。

假設閱讀一本書,提前帶入思考和問題,閱讀的收穫會有什麼不同嗎?比如老師要求學生們去看某本課外書,將收集到的信息作為分享,那麼同學們看書的收穫一定會比平常的課外書要多。

《溝通聖經》中的SQ3R閱讀法與《如何閱讀一本書》都是以理解為目的。

將閱讀成為具體明確的學習方法,不再是消遣

分析閱讀-咀嚼與消化

弗蘭西斯· 培根曾經說過:「 有些書可以淺嘗即止,有些書是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

分析閱讀就是一種將書籍分類,挑出精華內容的閱讀方法。

分析閱讀有4個規則:

明確知道書籍類型,能夠將書籍分類。

《高效能閱讀》的作者原尻淳一曾分享過它的高效閱讀的方法,同時幾本書並讀,根據時間心情需求隨時轉換不同的書籍。

有整塊時間預留出來就閱讀艱澀難懂的工具書,午休時翻翻雜誌,地鐵上看看短篇小說,這就是將書籍進行分類的閱讀方法。

不同類型的書籍花費的時間與精力是不同的,書籍分類有助於隨時保持閱讀興趣,更好的把握閱讀的節奏。

能用簡短的句子概括全書。

讀完一本書,能夠總結與提煉出內容,這是檢測閱讀是否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對於「 整體內容」 這件事, 光是一個模糊的認知是不夠的,必須要確清楚的了解才行,只有這個方法能知道你是否真正的理解了。

複述出來的內容需要準確但可以不完整,複述出來的都是自己所需要和未知的知識,能夠對這部分內容提煉和吸收,閱讀就是收穫。

列出書本最重要的東西。

《實用性閱讀指南》中有說到「一本書的精華內容只占全書的20%」,《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分析閱讀核心就是抓准20%的精華,這就是最重要的知識。

如何判斷最重要的知識呢?那一定是自己認為最有效的內容。

閱讀的目的是學習新知識,並不是將學過的東西反覆閱讀很多次,只要明確閱讀目的,能夠將自己認為有效的內容按邏輯進行排序,那就對書有了整體的把握。

找出作者最終想解決的問題。

書本都有中心思想,能否準確揣測作者寫此書的意圖這是能力。

作者可能會或者不會告訴問題是什麼,不論作者會不會將問題拋出來,作為閱讀者的我們都有義務儘可能準確的找出答案來。

如何找到作者的意圖呢?可以用反向提問法,自己給自己提問題,然後一個個去解決,把問題和答案都串聯起來,提煉出1-2個大問題,再綜合解決掉,那麼作者的意圖就得到佐證,自己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得到大大的轉化與提升。

主題閱讀

主題閱讀是閱讀方法中最高級的應用,可以直接通過書本的知識來解決實際應用的問題

主題閱讀是綜合性閱讀方法,針對同一個主題閱讀2本以上的書籍,並對每本書的核心思想做筆記和提煉,在相互論述和求證的過程找到解決方案。

例如想提升領導能力,做一個好的領導,那要如何開始閱讀,如何挑選合適的書籍呢?

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入手:團隊管理、管理能力、溝通藝術、領導法則等幾個方向學習,多讀幾本相關的書籍,每本書里找到中心思想和論述方案,再將不同的書籍里提煉出的論點和論據進行相互求證,最終得到解決方案。

用書本解決問題是一種個人能力延伸的學習方法,既幫助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又增加自己的判斷力,不人云亦云。

讀完這本書,我對自己的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有了新的認識,一直以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停的往前趕路收穫一定會比別人多,以閱讀量取勝,從未反思閱讀完之後帶來的收穫,不求甚解的閱讀感動的是自己。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閱讀方法應用於非虛構類書籍中效果特別好,主要以增強理解能力和用書本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閱讀完這本書之後找不到閱讀中心點的問題基本已經被改善,不僅把閱讀數量提升上來了,質量也得到大幅增長。

我們總是高估自己短時間能做的事,而低估長時間積累的力量。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每天堅持用閱讀方法進步一點點,時間一定不會辜負我們的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用對的方法讀書,你才能真正成為書的主人

1.清朝詩人黃景仁在其《雜感》一文中感慨自己雖有才華,但是有志難申,故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感慨。在清代那個時代,文學家黃景仁已經感受到讀書的人很多,百人之中才可能有一人有脫穎而出的機會。放到...

為什麼你讀了那麼多書,卻沒任何卵用

本文較長,也比較枯燥,但都是作者多年心血的分享,厲害的招式都比較難練對吧,所以你懂的都在說知識改變命運,可真正感知到被知識改變命運的人,身邊找不出幾個吧。現代社會變化的這麼快,知識的作用最多讓你...

你確定你真的會讀書嗎?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宋真宗趙恆的《勵學篇》也有言:「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雖然我們一直在倡導讀書的「去功利化」,但不可避免的是,我們讀書,一定是想要有所收穫的。

如何正確閱讀一本書?

閱讀時,你是否也遇到過以下問題呢?●讀書慢、耗時長,不是累死就是耗死●跟作者無共鳴,全程都是尿點●苛求把書里每一個內容都看懂,追求完美又十分辛苦●書看完了,最後書還是書,我還是我●不能把書中的知...

只需15張PPT,教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來源:LinkedIn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可能會不以為然,覺的如何讀一本書還要你教?大家不妨想一想最近看過的幾本書,他們主要講了什麼?你還記的多少?你學到了多少東西?當然肯定也會有人說:「讀書是一件...

如何讓你讀過的每一本書都有紮實的收穫

古人說書猶藥也,善讀者可醫愚。這句話告訴我們,書是好東西,但是不是能讓我們獲益,關鍵在於你會不會讀。善讀就體現了方法的重要性。而恰恰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自然讀書也就感覺無用。一本一本的讀又一本一...

讀什麼書可以改變命運?

版權聲明:本文系原創作品,作者孫克強,轉載請與本人聯繫;作者微信公眾號:前進前進,ID:sun-keqiang;(一)我發現我真是個反面的活教材,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向大家匯報一下我以前...

學習閱讀技巧,尋找一位隱身的老師

韓愈在《師說》中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史達林曾說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論古代或者是現代,老師是一個職位,也是一個重要的角色。那麼我們今天介紹的隱身的老師是什麼?又為什麼要尋找一位隱...

除了基礎閱讀,還要學會這三種閱讀方法

很多人看書,都是從正文的第一頁開始,從頭看到尾,中間遇到不懂的地方,還要去找度娘查詢。直到讀完最後一頁,才開始回憶整本書的框架和主要內容,但經常會因為前面看的東西太多而忘記說了些什麼,只好重新翻...

薦讀:艾德勒教你如何檢視閱讀

初學者的無知在於未學,而學者的無知在於學後——— 蒙田長久以來,被如何高效閱讀書籍所困惑,始終認為自己是「無知的閱讀者」,經常會陷入一種無意識死氣沉沉的狀態,甚至書籍成為最好催眠劑,看過很多書籍...

讀出收穫來——讀書方法總結

哲學家將哲學命題分為世界觀與方法論。世界觀決定方法論。列夫托爾斯泰說:「人類被賦予了一種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長」。在這種把生命作為一場靈魂酷旅的世界觀的指導下,他放棄了巨額家產,在一次與年輕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