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實力遠遠不及曹魏 為何諸葛亮一直堅持北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要問熱播電視劇《虎嘯龍吟》中最悲壯的一件事,一定非諸葛亮北伐莫屬。

諸葛亮從228年春天至234年冬天,6年間進行了6次大規模北伐,雖然戰果頗豐,但最終功虧一簣,未成大事。

諸葛亮自己也被連年征戰累垮身體,釀成「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千古遺恨。

復盤三國局勢,毫無疑問,曹魏實力最強,東吳實力次之,蜀漢實力最弱。

在古往今來的戰爭史中,一般都是實力強者攻擊實力弱者,像諸葛亮這樣,孜孜不倦地以弱攻強,猶如「以卵擊石」,實屬罕見。

在蜀漢實力遠遠不及曹魏的情況下,諸葛亮為何要不斷地堅持北伐?

‍一、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223年春天,劉備病逝。

病逝前,劉備召集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怎麼能幹「取而代之」這種事情?他哭泣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在那以後,諸葛亮就是著手準備北伐的前期事宜,包括穩定後方、訓練軍隊等。

這一切準備就緒後,就果斷髮起了北伐。

這就是《前出師表》中所言,「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不僅是劉備的遺志,也是蜀漢政權的戰略性目標。

自劉禪、諸葛亮以下,都是圍繞這個戰略性目標而運轉。

不誇張地說,如果蜀漢政權不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作為戰略性目標,不持續進行北伐,政權的合法性都有問題,遑論其他?

‍二、益州發展空間有限‍

蜀漢政權位於益州。

益州是漢武帝十三州之一,大致包括今天的川西、重慶、雲南、貴州一帶。

應該說,劉備父子、諸葛亮等人在益州苦心經營多年,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益州作為蜀漢政權的根基,相對比較穩固。

然而,也就這樣了。

益州下一步發展空間有限,難有較大作為。

從地理位置上看,益州的地處西南,比較偏僻,適合偏安,不適合「恢弘之志」。

從人口數量上看,益州總人口只有90多萬,不到100萬。

沒有足夠的人口,就無法支撐更大的政權。

從統治面積來看,益州地盤約百萬公里,沒有戰略縱深,難以與曹魏、東吳相提並論。

諸葛亮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家,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

他當然很清楚益州的發展格局,因此發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的警告,率軍發起北伐。

三、以攻為守,防止曹魏坐大

三國局勢的形成,與蜀漢、東吳的自身努力相關,也離不開中原的長期戰亂。

自東漢末年以來,中原「烽火連天」,戰亂不已。

戰爭耗空了中原的實力,使得曹魏政權不得不將主要的精力放在維繫後方安穩上面,沒有更多心思來進攻蜀漢和東吳。

然而,一旦曹魏政權穩定了北方,逐步恢復了經濟,那麼,就算蜀漢和東吳聯合起來,也不是曹魏政權的敵手。

從歷史的經驗也可以看出,從北至南的統一是大趨勢,曹魏統一蜀漢和東吳,是遲早的事情。

如何抗衡這種大趨勢呢?正確的做法就是在曹魏政權沒有穩定北方之前,就不斷向他們進攻,以攻為守,爭取在中原地區引起新的戰亂,阻撓或者拖延北方經濟恢復的過程,為蜀漢政權爭取更長的割據時間。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前出師表》等】

中國仁人志士遭到清廷通緝時 為何將日本當做避難所

明朝延續下來的后妃陪葬制 為何被明英宗下令廢除

-------------------------

給你好看的歷史:勇哥讀史

微信公眾訂閱號:yonggedushi(長按複製添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去世後,蜀國靠什麼堅持了最後30年?

相信諸葛亮這個人物在中國可以算得上是家喻戶曉了,想當年劉備不遠萬里三顧茅廬將其請出山,諸葛亮為了報答劉備,一輩子鞠躬盡瘁,為了興復漢室用盡了一生的力氣。不過後來由於太過勞累終於病倒的諸葛亮最終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