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六出祁山有多難?出師未捷,後人從此用它作為遺憾的代名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是三國最為傳奇的人物,他身在鄙陋鄉下卻知曉天下大勢,聯東吳抗曹魏,兩軍陣前從從容容地草船借箭,上知天文而能巧借東風,舌戰群儒、罵死王朗、空城計都是他的得意之筆,甚至還發明了木牛流馬、諸葛連弩等「高科技武器」。

諸葛亮先是輔佐劉備創建蜀漢,而後又託孤白帝城,一生誠誠懇懇,鞠躬盡瘁,從來沒有非分之想,是歷史上集忠誠於智慧於一身的大名人。

自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提出了三分天下,北定中原的戰略構想,但是事情的發展總不如人願,諸葛亮最為看重的幾荊州卻被關羽大意丟失了,而聯吳抗魏的策略也沒有貫徹,劉備為了給關羽、張飛復仇,而傾巢伐吳,結果以火燒連營八百里慘澹收場。

劉備死後,留給諸葛亮的並不是一個好攤子,但是為了實現興復漢室的夙願,他不斷北出祁山,可是很多次都是功敗垂成,不是被曹魏大將曹休、張郃、司馬懿等人阻擋,就是遭後主劉禪懷疑統兵太多,從來沒有順心過。

不過,對諸葛亮來說,北定中原,匡扶漢室,是他活著的支撐,只要一息尚存,就不會輕言放棄,所以屢敗屢戰。

但是到了第六次出祁山時,這也是最後一次,諸葛亮卻在圍困司馬懿失敗後痛哭流涕、仰天長嘆,此後不久便憂勞成疾,病逝五丈原。


原來,北伐時期諸葛亮的主要對手先是曹休,此人是曹操的宗室族人,天生就是一塊打仗的料,統兵作戰十分在行,所以前幾次出祁山,諸葛亮雖然有所勝利,但沒有取得戰略性的勝利。

但在第四次出祁山時,曹休已經病逝,對諸葛亮來說是非常利好的,但卻又來了死不出戰、堅壁清野的司馬懿,這讓尋求速戰速決的諸葛亮一籌莫展,好不容易引誘司馬懿追擊,並將他們父子倆都圍困在了葫蘆谷,正要火燒雷炸時,偏偏遇到了天降大雨,不可不謂之造化弄人。

客觀來說,諸葛亮出祁山,的確有曹休、司馬懿的抵擋,但如果細細探究的話,也會有一些其他意想不到的認識,簡單的來說,諸葛亮雖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幾乎是個通神之人,但卻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短缺之處,這是由當時蜀國的大環境決定的。

曹操

第一、興復漢室的口號已經沒有多大的吸引力了。

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天下由此大亂,但是民心還是以漢室為正統,所以曹操雖然居功至偉卻被稱為「曹賊」。

但是到了三國後期,三分天下已成定局,歷經一代人之後,民心逐漸接受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思想,沒了這種精神層面的號召,諸葛亮的北伐成了空洞的軍事行動,也就失去了脊梁骨一般。

第二、諸葛亮的戰略方向沒錯,但卻總是占了又丟,沒有屯守制度、更也沒有根據地。

第一次出祁山,諸葛亮一度占領了很大一片的地盤,但是在馬謖失街亭之後,只得全盤吐出,下次出兵又得重新奪取,如此反反覆復,不僅浪費了兵力,也讓後勤一直都要從蜀漢腹地支援,後勤線太長了,難以保障,如李嚴耽誤了軍糧運輸的日期就造成了前線的無以為繼。

第三、實力與人才的不繼。

三國時期,最強大的肯定是曹魏,他占據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區,而且此時中國的經濟重心仍在北方,孫權的東吳雖然不及曹魏,卻在夷陵之戰中以逸待勞,大敗興全國之力來征伐的劉備,所以三國之中劉備的蜀漢形成氣候最晚。

同時,在人才上,諸葛亮死後,雖然有姜維接任,但是五虎上將死後蜀中基本沒有良將,而且繼承諸葛亮衣缽的姜維表現也是差強人意。

白帝城託孤

由此觀之,即使是諸葛亮這種有如神人一般的軍師,最終也只能痛哭流涕,留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遺言」,抱憾而死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一生只犯了一個錯誤,然後蜀漢就亡國了

劉備建立蜀漢政權之後,諸葛亮北拒曹操,東聯孫權,南征孟獲,讓蜀漢政權穩定了下來。而諸葛亮在戰鬥中每次都是神機妙算,料敵與先,出奇制勝。可是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夢想,而諸葛亮的夢想就是完成劉備的遺願,...

諸葛亮北伐,目的為何?是自取滅亡嗎?

網絡上,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是非利弊,爭論極大,從不同的側面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本文從多個角度來考察諸葛亮北伐的方方面面,試圖給出一個全面、公允的評價。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是自取滅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