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何要不斷的北伐?諸葛亮為何對郝昭束手無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的後半生幾乎和「北伐」緊密相連,就連生命的終結也是在北伐的路途上。

人們對此的普遍認識是因為諸葛亮繼承了劉備的遺志,誓要「匡復中原,恢復漢室,還於舊都」,但實際情況並非這麼簡單。

首先,蜀漢已經沒有能力恢復中原了。

按照諸葛亮先前的對策,要恢復漢室必須具備幾個件。

第一,劉備集團必須占據荊州、益州和漢中等地。

第二是要整頓好內政,穩固自己的地盤,同時結交好孫權。

第三則是「待天下有變」,然後出擊,則漢室可興。

但諸葛亮接手時,蜀漢是什麼情況呢?

孫權已經偷襲了荊州,蜀漢手中只剩下了益州和漢中兩地,戰略空間大大縮小。

而在這不久前的猇亭之戰,蜀漢精銳之師盡喪,元氣大傷,再也無力收回荊州,戰略空間被迫局限在益州、漢中兩地,雖然諸葛亮後來又和孫吳劉璋的權力,所以劉備集團在益州的根基不是很穩定。

再加上,猇亭一戰,蜀漢精銳矛盾、凝聚人心的目的。

其次,蜀漢實力最為弱小,休養生息對它而 言並不是長久之計。

因為魏、吳也在休養生息,長 久下去,蜀漢和魏、昊,特別是和魏國的差距會更大,因為當時的經濟重心在中原,到時候,蜀漢就 更不可能是魏國的對手了。

所以,與其坐等魏國強 大,不如現在就主動討伐它,以戰養戰。

實踐證明,諸葛亮不斷北伐也確實給蜀漢帶來 了好處,那就是可以搶奪人口和土地。

據記載,在 第一次北伐失敗之時,諸葛亮遷移了所占領的魏國領土上所有人口到漢中。

這意思很明白,土地我雖 然占不到了,人口卻不給你留下。

而且在第三次北 伐時,蜀漢就已經占據了魏國的武都、陰平兩郡。

這一切無疑壯大了蜀漢的力量。

但這些戰果對整個北伐來說收效甚微,其中最 大的一個原因是,諸葛亮用兵穩紮穩打,不肯出奇 兵。

魏延曾向諸葛亮進言,自己分兵從子午谷襲擊長安,然後一舉拿下關中,結果被諸葛亮拒絕。

其 實,諸葛亮並非不知這是一個好辦法,他不肯冒這 個風險,是因為他賠不起手中僅有的資源,這也可以看出諸葛亮自己也明白北伐勝利無望。

諸葛亮選擇打出「恢復漢室」的旗號,不斷地 進行北伐,目的就是為了延續蜀漢的生命。

然而, 諸葛亮逝世之後,北伐的號角也漸漸消逝,蜀漢和魏國還是難逃此消彼長的實力變遷,蜀漢最終滅亡 在魏國的手中。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個人尖子。

他的克敵制勝馬謖去防守,另一個就是攻打陳倉的時候遭遇了郝昭。

諸葛亮名氣很大,當時又有大軍三十萬,聽說陳倉防守的很好,將軍郝昭雖然不太有名氣,但也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諸葛亮北伐想大造聲勢,就想兵不血刃拿下陳倉,便讓郝昭同鄉人靳詳在城外遠遠地勸降,郝昭在城樓上對靳詳說:「魏國的律法,你是熟悉的,我的為人,你是了解的。

我深受國恩而且門第崇高,你不必多說,只有一死而已。

你回去告訴諸葛亮,就來攻打吧。

」靳詳把郝昭的話告訴了諸葛亮,諸葛亮又讓靳詳再次勸告郝昭,說:「兵眾懸殊,抵擋不住,何必白白自取毀滅。

」郝昭對靳詳說:「前面已說定了,我認識你,箭可不認識你。

」靳詳只好返回。

諸葛亮見軟的不行,便開始了攻城,仗著信心滿滿,而郝昭才有一千多兵眾,又估計東來的曹魏救兵未必就能趕到,於是進軍攻打郝昭,架起雲梯,雲梯燃燒起來,梯上的人都被燒死,郝昭又用繩子系上石磨,擲擊漢軍的衝車,衝車被擊毀。

諸葛亮就又製做了百尺高的井字形木欄,以向城中射箭,用土塊填塞護城的壕溝,想直接攀登城牆;郝昭又在城內築志一道城牆。

諸葛亮又挖地道,想從地道進入城裡,郝昭又在城內挖橫向地道進行攔截。

晝夜攻守相持了二十多天,諸葛亮仍無法攻下,此時曹真派遣費曜領援軍到來,諸葛亮唯有退軍。

那麼號稱陳倉之戰前,諸葛亮曾派人勸降,他拒絕了(「我識卿耳,箭不識也。

」)一個武將不怕死也是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

其四,防守措施司馬懿張郃之類的名將,就是像郝昭這樣名不見經傳的硬骨頭也夠他難啃的了。

名人介紹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前出師表》原文翻譯及賞析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先帝創業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如今天下分為三國,我們蜀漢國立困弊,這真是危急存亡的時刻啊。

然而侍衛臣僚在內勤勞不懈,忠心的將士在外捨身忘死,這是因為他們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

想在您的身上進行報答。

您應該廣泛聽取臣下的意見,以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的美德。

激發志士的勇氣,不應當妄自菲薄。

援引不恰當的譬喻,以堵塞忠言進諫的道路。

宮禁中的侍衛、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個整體,賞罰褒貶,不應有所不同。

如有作惡違法的人,或行為忠善的人,都應該交給主管官吏評定對他們的懲獎,以顯示陛下處理國事的公正嚴明。

不應該有所偏愛,使宮內宮外執法不同。

侍中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誠實、心志忠貞純潔的人,因此先帝選拔他們留給陛下。

我認為宮中之事,無論大小,都去諮詢他們,然後施行,必能彌補缺失,集思廣益。

將軍向寵,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曉軍事。

過去經過試用,先帝稱讚他很有才能,因此眾人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

我認為禁軍營中的事都去咨問於他,必能使軍隊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前漢所以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

這是後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

先帝在世時,每次與臣談論這事,未嘗不嘆息而痛恨桓帝、靈帝時期的腐敗。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善良、守節不逾的大臣。

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朝的復興,就會指日可待了。

我原本一個平民,在南陽親自耕田。

只想在亂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諸侯間揚名顯身。

先帝不因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中來拜訪我。

向我詢問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動奮發,而同意為先帝奔走效力。

後來遭遇失敗,我在軍事失利之際接受任命。

形勢危急之時奉命出使,從這以來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所以臨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

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

惟恐託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損於先帝的英明。

因此五月渡瀘南征,深入不毛之地。

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甲已經充足,我應當勉勵統率三軍,北定中原,以便竭盡我拙劣的能力。

掃除姦邪、興復漢室、返還舊都。

這是我用以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至於處置日常之事,決定取捨損益,毫無保留地貢獻忠言,那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的責任。

希望陛下把討伐漢賊、興復漢室的任務交給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於先帝的英靈。

如果不能進獻增進聖德的忠言,那就責備郭攸之、費禕、董允的怠慢。

已表明他們的過失。

陛下也應當謀求自強,徵詢臣下的意見,考察並採納正確的言論,深思先帝的遺詔。

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

現在即將遠離,一邊寫表,一邊流淚,真不知該說些什麼。

【作品鑑賞】

《前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精神,在封建社會裡被視為臣子的大節,普遍受到推崇

《出師表》以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覆勸勉劉禪要繼承先主劉備的遺志,開張聖聽,賞罰嚴明,親賢遠佞,以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表現了諸葛亮北定中原的堅強意志和對蜀漢忠貞不二的品格。

三國時期,曹魏國力最強,孫吳次之,而蜀漢最為弱小。

當劉備病卒於白帝城(今重慶奉節縣東)時,他留給諸葛亮的是內外交困的局面和一個年幼無知、扶不起來的接班人。

在這種危難關頭,諸葛亮以丞相府的名義承擔了蜀漢的全部實際責任,對內嚴明法紀,獎勵耕戰;對外安撫戎羌,東聯孫吳,積極準備北伐曹魏。

經過幾年的努力。

蜀國力量有所加強,呈現國以富饒風化肅然的局面,於是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今陝西省漢中市),以圖中原。

就當時形勢分析,且不說蜀魏兩國實力懸殊,僅勞師以襲遠這種策略也是兵家之大忌,但諸葛亮仍堅持鋌而走險,(先後六次統兵伐魏)並表現出百折不回的意志,其根本原因是北定中原、興復漢室是先主劉備的遺願。

後主劉禪儘管昏庸無志,諸葛亮還要竭忠盡智地輔佐他,儘管劉備有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遺詔,他也不存半點僭越之心,因為後主是先主的遺孤。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是讀葛亮出師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後半生全部活動的精神力量。

《出師表》正是在淋漓盡致地解剖了這種精神的實質從而表現出這位社稷之臣的全部品格這一點上,顯示了它獨特而巨大的感染力。

諸葛亮的忠肝義膽,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己的精神,在封建社會裡被視為臣子的大節,普遍受到推崇:而當國家處於危難關頭,這種精神更煥發出強大的感召力,如文天祥在《正氣歌》中所讚頌的時窮節乃現,鬼神泣壯烈,一封奏疏能千百年被視為至文而流傳不朽,主要原因在這裡。

《前出師表》表達的忠君愛國之情,率直質樸的語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內容統一的

由於此文是奏章,內容是諸葛亮出師伐魏前向劉禪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張,因此全文以議論為主。

由於諸葛亮要讓劉禪知道創業的艱難,激勵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因而文中兼敘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隨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許國的經過。

又由於諸葛亮對劉氏父子無限忠誠,披肝瀝膽相待,因而言詞充滿著殷切期望之情。

全文既曉之以理,又動之以情。

具體地說,前部分重在曉之以理,後部分重在動之以情。

總的是以議論為主,融以敘事和抒情。

全篇文字從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闢,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此文的語言最顯著的特點是率直質樸,表現懇切忠貞的感情。

前人特別指出在六百餘字的篇幅里,先後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

報先帝忠陛下思想貫穿全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處處為後主著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興復漢室的大業。

全文既不藉助於華麗的辭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話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長輩的口吻。

清朝丘維屏說武侯在國,目睹後主聽用嬖昵小人,或難於進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師時叮嚀痛切言之,明白剴切中,百轉千回,盡去《離騷》幽隱詭幻之跡而得其情。

屈原是在遭讒毀、被放逐的處境中寫出《離騷》的,因而採取幽隱詭幻的表現手法。

諸葛亮處境跟屈原正相反,但《出師表》感情充沛的特點和所表達的忠君愛國之情卻是一脈相通的,率直質樸的語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內容統一的。

此文多以四字句行文,還有一些整齊工穩的排比對偶句式,如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體現了東漢末年駢體文開始興起的時代風尚。

此文有大量合成詞,是出於諸葛亮的首創,不少詞經諸葛亮的提煉,後來都用為成語,如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損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言)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文篇(一)·《前出師表》·諸葛亮

《出師表》出自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卷三十五,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表文,闡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對後主劉禪治國寄予的期望,言辭懇切,寫出了諸葛亮的一片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