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聰明絕頂,卻為何不能一統天下?毛主席三句話道出原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眾所周知,諸葛亮乃三國時期的大智者,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著名的草船借箭,水淹七軍,空城計,火燒赤壁等,都是他的計謀。

但如此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為何沒能一統天下?反而讓蜀國第一個滅亡的呢?小編進行總結後,發現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街亭失守

劉備臨終前曾告誡過諸葛亮,馬謖不能重用,而諸葛亮卻讓馬謖去守街亭,最後導致街亭失守!因此讓蜀國陷入了被動的局面,如此重要的一個隘口丟失,導致之後的北伐道路十分坎坷。

第二個原因:後主劉禪的懦弱無能

扶不起的阿斗,劉禪繼任後,在很多事情上幫不上諸葛亮,甚至還總拖諸葛亮的後腿。

曾多次阻攔諸葛亮多次出兵。

第三個原因:諸葛亮氣運不佳

諸葛亮234年第五次北伐,經斜谷出五丈原,也是最可能成功的一次。

諸葛亮自知身體不好不久於人世,便設下四是九盞明燈的法陣,向上天再借二十年,可是被不知情的魏延闖入,四是九盞燈被風吹滅,不久諸葛亮病死於五丈原。

以上原因只是世人的看法,而偉大毛主席卻不這麼認為。

毛主席曾認為,諸葛亮的失敗,其實是出於諸葛亮自己在軍事上的失誤,便用三句話概括出他失敗的原因。

第一是,錯選將帥。

選關羽荊州,挑馬謖失街亭。

第二是,不懂關鍵時刻親臨調度。

街亭之戰諸葛亮應親率大軍挺進,臨陣調度。

第三是,戰略錯誤。

雖然很多人認可隆中對的政策,但是毛主席卻獨樹一幟地指出《隆中對》的戰略錯誤,導致兵力分散,而最終導致失荊州的失敗。

毛澤東在讀蘇洵《權書•項籍》中有關評說諸葛亮「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一文時,寫下了精彩的批語:「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毛主席僅僅用了三句話就概括了諸葛亮失敗的原因,可謂是一針見血,不愧為偉大的軍事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毛主席是這樣評議諸葛亮的,你一定想不到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關於他的簡介,在百度百科裡有比較詳細的介紹,在這就不重複了。只想針對尊敬的毛主席對他的評議來談談……毛主席評議諸葛亮,強調...

諸葛亮為何非要斬馬謖?真正原因是什麼

說到諸葛亮斬馬謖這個事情在歷史上也是有太多的說法的,有的人說了當初就不應該讓馬謖去守街亭,也有人說是諸葛亮的錯,還有人說其實就算馬謖丟了街亭,那諸葛亮也不能就這樣殺了啊,其實戴罪立功這件事情在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