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大哥,你怎麼兩年後才給我報仇?」,劉備:「時機未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21年,劉備以為二弟關羽報仇為名,興兵討伐東吳,而此時距離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已經過去接近兩年了。

劉備真的是單純為二弟關羽報仇嗎?我看未必。

自從關羽敗亡、劉備失去了荊州之後,蜀漢集團就只剩下川蜀地區了。

按照隆中對的既定政策,「跨有荊益二州,以待天下有變,自荊州出兵北伐,漢室可興矣。

」,從荊州出兵是非常合適的路線,因為川蜀之路,道路崎嶇之難於上青天。

劉備要奪得天下,實現其大志,奪回荊州至關重要。

從情義來說,關羽被東吳殺害,此仇不可不報。

若是這仇都不報,那麼劉備就容易失去仁義之名,導致蜀漢集團內部對其不滿。

而且蜀漢集團有大批的人才都是荊州人士,奪回荊州有利於安撫這些人。

所以劉備是必須要討伐東吳的,那麼為什麼沒有在關羽敗亡之時就討伐呢?

公元217年,劉備與曹操為了爭奪漢中而展開大戰。

219年以劉備取得漢中的勝利而告終,但這經過這一戰役後,雙方損失慘重。

所以公元219年,關羽敗走麥城之初,蜀漢集團沒有絕對的優勢對東吳用兵。

除此之外,劉備需要時間來收編荊州的殘部,以及提防來自曹魏政權的威脅。

不過形勢很快就發生了變化,上天似乎開始眷顧著劉備的蜀漢集團。

公元220年一月,曹操去世了,曹丕繼任為魏王。

同年10月,曹丕篡漢立魏。

此時,曹魏政權處於新老交替之際,無暇顧及南邊的事務。

東吳方面,呂蒙、魯肅等大將相繼去世,給外界留下了一種東吳無大將的感覺。

蜀漢方面的經過長達兩年的修整準備,國力上升。

此時伐吳,正是時候!

公元221年7月,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名,興兵約5萬討伐東吳。

雖然劉備在前期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半路殺出一個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劉備敗於夷陵附近,即著名的夷陵之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數不盡的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烽火連天,百姓生靈塗炭,漢帝國起起伏伏最終走向衰亡,各地起義不斷,群雄割據,大軍閥曹操在混戰中,實力不斷增強,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曹操憑藉雄厚的軍事實力逐漸統一北...

漫談三國:夷陵之戰的分析(2):時機的選擇

在上篇文章中分析了劉備出師伐吳的動機,名義上是為關羽報仇,實則意在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在公元219年,劉備舉兵伐吳的時間是公元221年,這期間有兩年的時間,劉備在幹什麼呢,他在等待合適的出兵時機。

劉備舉兵征討東吳,為什麼不帶上諸葛亮?

摘要:公元221年,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東征孫吳,但是劉備沒有帶上諸葛亮,這是為什麼呢?公元221年,劉備舉全國之力,率十萬大軍,發動了三國最後一場大戰役——夷陵之戰,東征孫吳的口號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