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為江東所害是劉備討伐東吳的真實原因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三國中後期的歷史中,孫、劉的猇亭之戰(或者說夷陵之戰)是一次比較大的戰爭,這件事對當時的時局影響深遠。
後人每次談論起這次戰爭,往往都會將其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這兩大戰役並稱為三國時期的最著名的三大戰役。
根據正史中的記載,劉備帶領東征的總兵力大約有四萬,而孫權方面迎戰的總兵力約為五萬。
但是在羅貫中老先生的《三國演義》中,西蜀的總兵力被大幅誇大變成了七十五萬,而東吳那邊就沒什麼變化,還是五萬左右的樣子。
孫、劉雙方投入作戰的兵力多少不是筆者本文要討論的話題。
筆者主要想分析的是劉備為什麼要攻打東吳的問題。
在攻打東吳的問題上,蜀漢集團的內部很多人都表達了反對意見,其中還包括了諸葛亮、趙雲這樣的老臣,劉備下定決心出兵東吳,可以說是面對著重重阻力的。
為什麼劉備不顧朝廷內部的反對聲音,一定要出兵討伐東吳呢?
有的人可能會說劉備討伐東吳原因《三國演義》中都說了,不就是給二弟關雲長報仇雪恨嗎。
再說了張飛的死也跟東吳有間接關係,桃園三結義的哥仨,現在只剩下劉備老哥兒一個,他為兄弟報仇很正常的事啊。
有這種觀點的人恐怕還不少,不得不說,這也是劉備出兵討伐東吳的表面原因,但絕不是唯一的原因。
正如諸葛亮所說,如果只是為兄弟們報仇,派一員上將去就可以了,幹嘛非得聲勢浩大御駕親征啊。
以諸葛亮為首,蜀漢集團內部多數人都反對出兵東吳——
首先反對的就是趙雲了,他說:曹操是國賊,但孫權不是,現在曹操死了,可他兒子曹丕還在呀,曹丕還篡奪了皇位,神人共怒,陛下(劉備)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北伐,征討逆賊曹丕,而不是孫權,這才是正理(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
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
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
趙雲的這番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高屋建瓴,把當前的形勢分析地很到位,也指出了最迫切的任務。
作為一個集團的首領,認清形勢遠比意氣用事要重要得多。
某個員工意氣用事,損害的是自己的前途,而集團老總意氣用事,損害的就是整個集團的前途了。
和趙雲有同樣觀點的還有東吳方面前來議和的諸葛瑾,他說的比趙雲還直白:陛下(劉備)是大漢皇叔啊,現在皇帝被曹丕給取代了,作為皇叔,你應該為皇帝報仇啊。
現在你卻為了所謂的兄弟之情,捨棄大義而就小義。
再說中原才是國家的心臟啊,長安和洛陽都是祖先定都的地方,陛下放著東西二都不去奪取,偏偏來爭荊州,這不是舍重就輕嗎(陛下乃漢朝皇叔,今漢帝已被曹丕篡奪,不思剿除,卻為異姓之親,而屈萬乘之尊,是舍大義而就小義也。
中原乃海內之地,兩都皆大漢創業之方,陛下不取,而但爭荊州,是棄重就輕也)。
諸葛瑾的話更加明了,且直中要害,把劉備要需要做的事的輕重緩急分析得相當透徹。
雖然諸葛瑾是東吳那邊的人,說這番話也是為了和解而來,但絕不是沒有道理。
當時劉備如果還尚存些許理智,就不會不考慮其中的利害關係,而當時,他並沒有聽從勸說,明顯是失去了理智。
而劉備此時的意氣用事,正是把整個劉備集團推往火坑。
諸葛瑾代表孫權前來議和,應該說也是很有誠意的,看看他開出的講和條件就能看出來:首先把孫夫人送回來(送歸夫人);其次把投降東吳的叛徒送還(敷還降將);再次把荊州讓出來(交還荊州);最後是聯合起來打曹丕(共滅曹丕)。
看看,這些條件夠優厚了吧,幾乎把劉備想要的東西全都給了。
可是劉備呢,仍然不依不饒,非得跟孫權槓上了。
這時的劉備豈止是失去了理智,簡直是不可理喻嘛。
你打孫權是為了什麼呢,不就是為了這些嗎,人家直接給你,這樣還不行?
就如上面所述,很多人都來勸阻劉備伐吳。
但此時的劉備就像王八吃秤砣鐵了心,根本不為所動。
那麼為什麼在朝廷上下一片反對聲中,劉備還要一意孤行地出兵伐吳呢?筆者結合章武元年之前一段時間內發生的事情,猜測劉備之所以固執己劍,出兵討伐東吳的原因可能如下——
第一,就是本文開始所寫的,為關羽報仇。
關羽是直接死於東吳刀下的,作為桃園三結義的老大,他當然要為二弟報仇。
當然了,這應該不是主要原因,關羽的死曹操也是有份兒參與的,怎麼沒看見劉備去討伐曹丕呢(曹操現在死了,自然找曹丕報仇,父債子償嘛)?因此,很大程度上,為弟報仇只是劉備的一個藉口罷了。
如果劉備真有心為弟報仇,也不會拖拖拉拉一年多以後才出兵,聽到關羽的死訊就應該出兵討伐東吳了嘛。
關羽已經死了一年多,事情都已經淡化了不少,這時候劉備又打著報仇的幌子出兵,是不是也有些說不過去……
第二,劉備自從有諸葛亮輔佐以後,事業上風生水起,從前半生的一路坎坷一事無成,到事業上的一帆風順順風順水。
而在他一生中規模最大的收川戰役也比較順利,劉備從此就有了比較穩固的根據地;後來劉備在爭奪漢中的戰役中又打敗了曹操,當時劉備可是親自上第一線坐鎮指揮的,因此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實戰經驗。
這幾次戰場上的節節勝利使得劉備的心態發生了微妙變化,開始飄飄然了,自認為諸葛亮不在身邊,他照樣也能應付自如,百戰百勝。
就是在這種心態下,劉備的慾望開始膨脹,這時候他的目標就已經不僅僅是荊州,而是整個東吳。
而諸葛瑾「送還夫人、交還荊州」的條件跟劉備所想的相差太遠,當然就沒得了談。
說到底劉備還是犯了一個貪字,想借著拿下益州、擊敗曹操的勢頭,一鼓作氣拿下東吳,與曹丕劃江而治。
心裡有了這個偉大的想法,這才會不顧諸葛亮等人的反對執意出兵。
而打東吳當然是要找個理由的,那麼關羽之死這個藉口當然最合適不過了。
第三,劉備占據益州之後,天下三分的對峙局面就形成了,北方的曹丕一家獨大,占領了整個北方。
而在南方,劉備和孫權的勢力相對來說差不多。
劉備選擇打孫權就不奇怪了,打架嘛,當然得選實力差不多的,找比自己實力強得多的,不是腦子有問題嗎。
因此關羽之死雖然是曹、孫兩家聯手做下的事,但劉備放著曹丕不打,卻偏偏要找孫權的麻煩的原因就在這裡了。
其實劉備北上打曹丕理由更加充分:你把漢朝皇帝給廢了,我是大漢皇叔,自然要找你報仇。
這個理由比為弟報仇更要站得住腳,畢竟前者為,後者為私,孰輕孰重自然一目了然。
劉備是個正常人,當然也知道,不過他不能那麼干,得揣著明白裝糊塗,專打孫權。
以上就是劉備鐵了心出兵東吳打孫權的原因,當然了,這只是筆者根據書中情節的一些猜測,一家之言,歡迎探討。
如果孫權將關羽釋放,劉備會不會因失荊州處死關羽?孔明心知肚明
三國時期的荊州,其重要性從曹操統一北方後就開始凸顯。首先荊州是江東的屏障,這也是為什麼東吳會一直不惜一切代價去攻取荊州。而對於蜀漢來說,荊州就相當於一個戰略支點,支持其北伐的重要支點。所以圍繞荊...
劉備討伐東吳,諸葛亮為何沒有勸阻?因為孔明有難言之隱
221年7月,剛剛稱帝三個月的劉備,親率數萬大軍,以為關羽報仇為名,討伐東吳孫權,從而引發了三國歷史上著名的「猇亭之戰」。結果劉備慘敗於陸遜之手,蜀軍「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屍骸塞江而下」。那...
揭秘:劉備諸葛亮為何要借刀殺關羽?
關羽,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諸葛亮派關羽鎮守...
孫權殺死關羽,諸葛亮為什麼還繼續和孫權結盟?原因很簡單
關羽被諸葛亮留下來鎮守荊州期間,關羽出兵進攻魏國的襄城和樊城,孫權趁荊州空虛的時候派呂蒙和陸遜偷襲荊州,荊州淪陷,關羽也被孫權殺死。劉備得知關羽死後十分傷心,不顧眾人的反對,決定帶兵征討孫權為自...
赤壁之戰之後隱藏的智慧,夢三國曹操的華容道之禍(二)
赤壁之戰之後,如果曹操死去後,孫權趁曹操集團內部大亂的機會,大兵進舉洛陽,消滅曹操集團。無論孫權是成為第二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還是自立為帝,都是一家獨大。他接下來的第二個目標肯定就是臥榻...
諸葛亮、趙雲其實都錯了,劉備選擇伐吳才是最可行的戰略方案
劉備為關羽報仇,對東吳開始了揮戈相向,結果在公元222年8月夷陵一帶被東吳打敗,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去荊州之後的又一次大敗,結果導致蜀國實力大損,一蹶不...
三國孫權為什麼會向曹丕投降?
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卻沒有遠大的眼光。他所想的,不過是保住江東,把荊 州吞併進來。至於一統天下,恐怕想都不敢想。赤壁之役,若非孔明和周瑜聯合在一起,孫權可能早已向曹操投降。
劉備為二弟關羽報仇只是義氣用事還是另有動機!
劉備關羽不多介紹,桃園三結義的兄弟,關羽敗走麥城,失去荊州,慘死於東吳之手。劉備眼看自己兄弟死在東吳,好歹也是兄弟一場,自己也是帝王之身,當年曹操都讓著關羽三分,如今慘死於東吳,如何能夠咽下這口惡氣!
我不認為劉備出兵為關羽報仇有錯!飲水思源,做人不能忘本!
《三國演義》里有一句話很能體現劉備的心聲,趙雲以大義勸諫劉備不可冒然伐吳,劉備答道:「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當吳更違盟,關羽毀敗身亡之時,劉備怒髮衝冠,全然不顧諸葛亮和眾臣的勸...
夷陵之戰發動的前因後果,劉備是有預謀的,夢三國陸遜力克劉備
在那個人才輩出的三國時代,江東可謂人傑地靈,藏龍臥虎。中原板蕩,江南的少年英雄橫空出世,天下離亂,東南的青年才俊脫穎而出,前有孫策後有周郎,又要「坐斷東南」的孫權,更有後起之秀陸遜,三分天下,孫...
趙雲到底為什麼阻止劉備伐吳?絕非怕打敗仗!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之後,因為憎恨東吳奪走荊州,殺死關羽,準備討伐東吳。而大將趙雲則堅決勸阻劉備。作為跟隨劉備數十年的元老,趙云為何一心和領導唱反調?
劉備討伐東吳,為什麼不帶諸葛亮不帶趙雲?
關羽被殺,劉備舉蜀漢全國之力討伐東吳。在這場事關生死的戰鬥中,劉備並沒有帶他的軍師諸葛亮,也沒有帶五虎將軍趙雲(關、張、黃已死,馬超鎮守蜀北),因而成為了劉備伐吳最終失敗的原因之一。劉備本來就不...
關羽:「大哥,你怎麼兩年後才給我報仇?」,劉備:「時機未到」
公元221年,劉備以為二弟關羽報仇為名,興兵討伐東吳,而此時距離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已經過去接近兩年了。劉備真的是單純為二弟關羽報仇嗎?我看未必。
劉備在張飛靈堂上說了什麼,讓趙雲心寒,諸葛亮:漢室復興無望
劉備在張飛靈堂上說了什麼,讓趙雲心寒,諸葛亮:漢室復興從此無望眾所周知,三國是一個眾星璀璨、群雄逐鹿的時代,雖然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亂世之一,可是三國亂世卻與中國歷史上其他的亂世多有不同。只因三...
劉備大軍東征報仇,為何不帶諸葛亮?正是推心置腹的信任!
夷陵之戰,劉備大軍伐吳,卻不帶諸葛亮隨軍的原因,除了確實需要諸葛亮留守後方、保障軍需外,更大原因是諸葛亮從出山效力劉備起,就一直主張聯合孫吳,共抗曹操,並且還是締結孫劉聯盟的直接操盤手。此時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