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局部戰爭到全面戰爭,關羽大意失荊州詳細分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劉備攻取漢中之地後,自稱漢中王,曹操大怒,在司馬懿的建議下,派人與孫權暗通往來,兩家蠢蠢欲動,企圖謀取蜀國,可是曹操和孫權兩方又相互算計,誰都不想開第一槍,爭論最後,還是由魏國一方的曹仁先出兵。

諸葛亮建議,命令關羽北上,奪取襄陽,沉重打擊曹仁,震攝魏國和吳國,然後回師固守荊州,瓦解魏吳聯盟。

隨後,蜀國的費詩向關羽傳達了劉備的命令,出兵北上攻打襄陽。

戰爭進行的異常順利,曹仁軍隊大敗而歸,並且丟了襄陽。

關羽此戰達到了作戰意圖,同時他也注意到了背後荊州的風險,所以派人沿荊州防線設立烽火台防備。

按理說,此時如果關羽收縮戰線,結束北面與曹軍的作戰,繼續固守荊州,可以說既占了便宜得到襄陽,又達到了劉備、諸葛亮震懾魏吳兩國的目的,繼續保持荊州地面和三國之間的戰略平衡。

然而關羽的目標不止於此,他的眼光盯上了樊城,終於水淹七軍,逼降于禁,斬首龐德,威震華夏。

只是背後虎視眈眈的呂蒙讓關羽不敢大意,加上本人又受了箭傷,所以一直等待機會奪取樊城。

東吳的陸遜準確地分析了關羽的想法,認為關羽心高氣傲,只怕呂蒙一人,所以建議呂蒙裝病調離,讓自己代替指揮。

這下關羽果然上當,立即抽調大量的荊州之兵北上攻取樊城,呂蒙白衣過江,不可一世的關羽終於敗走麥城。

本來劉備和諸葛亮只是讓關羽出兵打破魏吳聯盟,並沒有讓他擴大戰果,可關羽沒有理解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真正意圖。

上一篇文章關於荊州的問題作了說細分析:荊州四戰之地,易攻難守,但對於魏吳蜀三國都十分重要,三國的關係在此表現的十分微妙,它們間既聯合又鬥爭,蜀國用一個關羽囤兵荊州,目的在於牽制魏吳兩國主力在此,劉備的真正意圖是從漢中出兵取關中,最後統一中原。

關羽如果要正確執行劉備和諸葛亮的路線,關鍵在於」外交為主,軍事為輔「,比如說積極響應吳國的聯姻邀約,把女兒嫁給孫權兒子,鞏固與東吳的關係。

軍事上敲打一下魏國就迅速收手,不給吳國任何偷襲的機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戰略性之地的荊州到底對魏蜀吳有多重要?

曹操統一中原後,選擇南下,預備攻取荊州,順勢拿下孫權。荊州劉表和孫氏交戰多年,難有勝負,而曹操倚靠中原大軍卻一舉拿下荊州。以荊州為中心的戰爭,肯定讓孫權、曹操、劉備意識到了荊州的重要性。荊州是...

揭秘:關雲長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

關羽大意失荊州,幾乎是人人熟知的故事,但是卻沒人考慮到關羽大意失荊州的真實內情,其實關羽大意失荊州只是被人設計而已,利用的正是關於戰無不勝的特點,關羽太過於自信,才會上當,最後敗走麥城。 孫權的...

三國時期劉備有一統天下的可能嗎?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可以說是在中國歷史上是一段比較輝煌的時期,在這段亂世文明中產出了許多的英雄人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屬魏國的曹操和吳國的孫權還有蜀國的劉備了,且不說曹操的奸雄本色,吳國孫權的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