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失荊州後,蜀國有近百萬大軍,諸葛亮為什麼不再次奪回荊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想不想奪回荊州,當然想!絕對想!跨有荊州益州是隆中對的戰略目標,沒有了荊州,意味著只能一路出兵,參見北伐戰爭。
但是奪荊州就意味著和東吳為敵,這和東和孫權的戰略目標是衝突的!
而更為重要的是荊州奪不奪得回還不一定呢!因為此時的東吳實力絕對不弱,所以劉備決定伐吳,諸葛亮沒有說啥,他也是有心裡話想說的呀。
儘管吳蜀雙方暫時罷兵息戰,平分了荊州,但孫權無時無刻不在籌劃謀奪整個荊州。
公元219年,鎮守荊州的蜀將關羽乘曹軍主力調往合肥抵禦孫吳之機,率大軍圍攻樊城,因他傾巢而出,造成其防地兵力空虛,孫權接受了曹操建議,命大將呂蒙率奇兵偷襲荊州,打了關羽一個措手不及。
關羽被吳軍抄了後路,被迫撤圍回逃,呂蒙設伏兵擒獲了關羽父子,並將他倆處死,荊州全部歸了東吳。
問題是益州天府之國,農耕文明。
在歷史上還沒有哪個農耕文明政權能做到全民皆兵,即便是號稱全民皆兵的遊牧民族,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全民皆兵!
實際上,在三國初年,蜀國人口接近100萬,軍隊數量應該在10萬左右;吳國人口應該在200多萬,軍隊數量在20萬左右;魏國人口約在400萬,軍隊數量在50萬左右。
蜀國剛歷經荊州大敗,而吳國則是大勝。
從將士心理和軍隊氣勢上而言,若再戰並不占優。
若蜀國發兵奪荊州,即便能勝,也將是慘勝,吳蜀均會遭到重創。
屆時,三國鼎足之勢極有可能被打破,魏國坐收漁利。
三國父子名將,父親打敗關羽、劉備,被孫權氣死,兒子保吳國八年
虎父無犬子、將門之後出英雄,中國歷史上,父子檔一直也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話題,尤其是戰爭史上,比如秦國的王翦、王賁父子,漢朝的周勃、周亞夫父子,唐朝薛仁貴、薛訥父子等。在三國歷史上,也不乏父子檔...
孫權眼中,為什麼東吳和關羽只能活其一,而不能並存
公元220年,東吳呂蒙殺關羽,其後九年,孫權建立東吳稱帝,這是為何?想必很多人不曾發現其中隱藏的秘密。《三國演義》我們都看過,講實話,說真事,在當時魏、蜀、吳三個國家,以魏國的國力最為強大,吳國...
他的一計害死了關羽,他才是關羽之死的幕後之人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準備攻打合肥,魏國聽到風聲後急忙調動大軍防備吳軍。正在這個時候,鎮守荊州的蜀國大將關羽,抓住機會帶領大軍攻打襄樊,圍住魏國大將曹仁,水淹于禁七萬大軍,斬殺龐德,一時間勢如破竹、...
為了利益和地盤,他不計成本、不惜代價、不擇手段!
孫權在赤壁之戰後,對兩個地盤格外青睞,一個是合肥,另一個是荊州。合肥是東吳與魏國爭奪的焦點,荊州是東吳與蜀國爭奪的焦點。東吳五攻合肥不下,基本上死心,但對荊州歸屬上,孫權如鯁在喉,費盡心機,一計...
三國時期,蜀國和東吳為抗擊曹操結盟,結果東吳又殺死了蜀國關羽
說起三國大家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火燒赤壁,草船借箭這一類耳熟能詳的故事,但為什麼都是孫劉聯合起來打曹操呢,了解三國的人都知道因為曹魏實力是最強大的,所以孫權劉備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抵禦曹操。按理說孫權...
別再說讀書無用了,他看完書,擊敗三國第一猛將
三國時,吳國有位將領,名叫呂蒙。他一直跟隨孫權南征北戰,為東吳的建國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位呂蒙不愧為英勇的戰將,然而,自小未曾讀書,所以,文墨沒有,行事粗魯,又全不懂禮儀文飾。大家都呢稱他為「...
吳蜀同盟為何消滅不了曹魏?名為同盟,實則各懷鬼胎
司馬歷史觀: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和孫權成為群雄割據最後的勝利者,三人建立的國家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從此以後中國歷史上便多了一段三國時代的記載。三國之中,魏國占據半壁江山,實力最強;蜀國和吳國結成同...
蜀國全國只剩下90萬人口,諸葛亮為何一再北伐曹魏,空損國力?
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中,無疑蜀國是最弱的一個。當時天下一共十三個州,魏國占據三分之二,多達9個州而且多是富庶的中原地區,吳國擁有3個州,而蜀國僅僅擁有一個益州。而即便是在關羽尚在,多擁有大半個...
如果諸葛亮不死 蜀漢能夠統一三國嗎?
在三國歷史上,無數英雄豪傑的英年早逝,給予這個時代留下了遺憾和唏噓。比如曹操的郭嘉,孫權的周瑜,都是典型的例子。而對於蜀漢來說,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可謂是最大的損失。那麼,如果諸葛亮不死的話,也即...
孫權為何敢殺關羽,他殺關羽是感情用事嗎?
關羽之死在三國時期是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他的死應該說是徹底促成了三分天下的形勢,劉備徹底丟失了在荊州的占領區,從此蜀國的勢力再也無法伸及荊州地區,諸葛亮在隆中替劉備規劃的兩路大軍伐魏的計劃也徹...
三國名將系列之「防守反擊之王」
三國東吳立國的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當屬「江東四英」: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決定三國最終格局的三場戰役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猇亭之戰),有兩場是他們其中的人幹的。「赤壁之戰」,周瑜自導自演,魯
不惜與劉備意見向左,諸葛亮為何堅持先打曹魏,後伐東吳?
諸葛亮,是智慧、忠臣的代名詞,在東亞文化圈內人盡皆知。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等許多膾炙人口的歷史典故流傳至今。然而,縱然是智謀過人,諸葛亮六出祁山卻未建功勳,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對其戰略方向產生了懷疑,...
諸葛亮五次北伐無功而返,為何不按原計劃,奪回荊州後一舉伐魏?
說起三國,沒有誰不會想到那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一代謀臣,諸葛孔明。諸葛亮雄才偉略,智謀無雙,本就出生世家的他因佩服劉備的品格而投於劉備帳下,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寫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
呂蒙殺死關羽,本是大功一件,為何孫權卻把呂蒙毒死
在東漢末年的時候,中央的皇族勢力衰弱,有好幾代皇帝都被外戚或者是宦官控制著,任由他們把持朝政。中央的疲敝,也導致天下百姓的困苦。在那時,貪官污吏橫行無阻,甚至官官相護,矛頭一起指向窮苦的百姓。於...
劉備不顧諸葛亮和趙雲反對,舉兵伐吳的真正原因
一:時代背景建安二十四年冬天,一代名將關羽在荊州遭到曹仁和呂蒙大軍兩面夾擊,敗走麥城,兵敗殉國。次年,一代英雄曹操去世,其子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稱魏文帝,封劉協為山陽公,改年號為黃初元年,正式...
關羽死後,劉備攻打東吳,不單單是為了給二弟報仇
關羽敗走麥城,被孫權抓住並殺害。劉備知道了,作為大哥,他要為關羽報仇。公元221年,劉備率大軍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當時曹丕、劉備先後稱帝,實力最強的還是魏國。劉備真的就像演義里講的,攻打東吳,...
三國時期的蜀國有多大?人口這麼少,難怪不能統一天下
轉載請註明出處。覺得文章還不錯可以點一個不要錢的關注,讓小編持續給你帶來一些歷史諮詢。大家都知道,古代要想增強自己的實力,就要靠攻城掠地才能不斷擴大自己的國土面積,來獲得更多的資源。所以國土面積...
三國時期,魏國和蜀國在交戰的時候,為什麼感覺吳國掉線了一樣?
三國時期的時候,魏蜀吳三國之間,表面上是分足而立之勢,感覺是穩定的局面。其實,蜀國和吳國都非常清楚,魏國的國力是遠勝於自己的。並且一時的穩定,不是代表永久的,天下的大勢總歸是要統一在一起的。但...
盤點三國時期:劉備不聽勸阻伐吳,真的是要為關羽報仇?
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片三國題材的文章,此文僅限個人見解,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來評論去進行交流。東漢末年時期的諸侯割據中原,到後來的天下三分。這期間征伐不斷,民不聊生,在三國鼎立期間孫、劉聯盟可謂是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