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的隆中對和魯子敬的榻上策誰的策略更有可能實現?誰優誰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忽有所感,想和大家討論一下孔明先生的《隆中對》與子敬先生的《榻上策》。

這兩篇都看成千古奇策,是非常了不起的戰略規劃。

先表述一下在下的幾點感想吧。

1.

隆中對:此誠不可與爭鋒

榻上策:曹操不可卒除

首先孔明先生提出的避曹操之鋒芒,這點是很正確的。

子敬先生的「不可卒除」也是異曲同工。

但畢竟不可卒除,那也還是可以緩除的嘛。

當然,孔明先生避其鋒芒是站在當時劉大的立場上來講的,劉大當時兵微將寡,確難相抗。

但作為一個讀者,總感覺榻上策讀上去更舒服一點。

諸位以為呢?

2.

隆中對: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榻上策:北方誠多務也。

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

劉表死後魯肅馬上調整戰略: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

隆中對是要變天下為東西漢,劉蜀集團與孫吳集團分天下。

榻上策是要先聯合劉備,然後變天下為南北朝,劃江而治,孫吳集團與曹魏集團分天下。

當然兩人站在各自主公的立場上,所以會有不一樣的評析。

諸葛亮的兩路進兵可謂進退自宜,可惜關二壞了事。

而榻上策顯然就缺少了這部分的戰略,總有些語焉不詳。

感覺隆中對在此的謀劃更大氣,棋高一招吧。

3.

隆中對:漢室可興

榻上策:漢室不可復興

這可以說是兩人最大的分歧點,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核心思想。

現在看來顯然是子敬先生對了。

但若隆中對完全按照孔明先生的計劃執行,那結果猶未可知。

不過按照當時天下士族集團的利益(尤其是九品中正制出現以後)和歷史的大勢,漢室只怕確實難以興復了吧。

(這點本人暫時難以理清思緒,但在漢室的問題上確實是重大的不同點。

4.

隆中對:霸業可成,漢室可興

榻上策:建號帝王,以圖天下

興復漢室是諸葛亮一生的理想,也是其隆中對的戰略目標。

這一點是值得敬佩的。

但是,這會不會也讓劉備在一開始就對諸葛亮在心裡留有一根刺呢?「漢室可興」,那興復以後是他劉備來做皇帝呢?還是那劉協呢?

我覺得劉備天下梟雄,恐怕心裡是會有這樣的心思的。

而且諸葛亮在制定隆中對時,怕也有還政劉協的意思。

所以用了「霸業」這樣的詞。

何謂霸業,如齊桓公、晉文公故事爾。

但是諸葛亮或者說是更準確的說是劉備集團,他們是有這個無奈的。

他們必須打出興復漢室的旗號才能對抗曹操。

否則就是以地方對抗中央,以反賊的身份對抗朝廷。

這是難以得到荊州、益州士族和天下輿論支持的。

不過隆中對是在屏退左右的情況下說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諸葛亮依然沒有為劉備點明稱帝。

故而我覺得諸葛亮原本的想法就是希望劉備蕩平天下、還政劉協。

(本人一直是認為,劉備對於諸葛亮,怕是一直是壓著一手。

雖說不上提放,但卻怕其權柄過重。

這個各位有異議可以再一起討論。

而魯肅就直白得多:你孫權就是要稱帝的,就是要一統天下的。

我也是要輔佐你登基的。

這可以說是完全的表明了自己是站在孫權的利益上考慮的,也能得到孫權完全的信任。

這點是和隆中對,或者說是和諸葛亮的政治觀點最大的不同。

當然,就政治理想的高度而言,顯然是孔明先生更勝一籌,但是就觀點提出的明確度而言,子敬先生的就直白得多了。

諸君有任何不同的見解都可以留言討論。

在下愚鈍,胡言亂語,誠惶誠恐,頓首頓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榻上策VS隆中對

首先是《隆中對》的內容: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

魯肅提出的榻上策,與諸葛亮隆中對不謀而合?

諸葛亮曾提出一套頗具遠見的戰略規劃,稱隆中對,但其實在此之前,魯肅也有類似的戰略,稱之為吳中對。由於是孫權與魯兩人在榻上對飲時提出的,也叫做榻上策,榻上策的中心思想是,只要孫權能在江東站穩,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