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提出的榻上策,與諸葛亮隆中對不謀而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曾提出一套頗具遠見的戰略規劃,稱隆中對,但其實在此之前,魯肅也有類似的戰略,稱之為吳中對。
由於是孫權與魯兩人在榻上對飲時提出的,也叫做榻上策,榻上策的中心思想是,只要孫權能在江東站穩,就能與曹操、劉備鼎足而立,以觀天下之變。
這樣的想法與諸葛亮的隆中對不謀而合,不過還比諸葛亮早七年。
榻上策和隆中對都是以擁護漢室為號召,打結盟外交牌,而且力求外交均勢,但兩者卻有基本立足點的不同,魯肅認為漢室不可復興,所以在鼎足之勢的規划上,是以鞏固江東,保存實力為第一考量。
而諸葛亮則表示霸業可成,漢室可興,所以諸葛亮是反過來,用討伐曹魏作為樹立號召反曹力量的旗幟。
於是這一進一退之間,各自有所斬獲,但如果要問哪一個對民心向背有所裨益?那當然是隆中對比較能起積極性的作用。
儘管兩者的優劣互有勝負,但魯肅不愧是是東吳集團中出類拔萃的謀士,能先諸葛亮七年提出這榻上策,而且隨著局勢變化,也能及時修改自己吳中對的不足,這也是魯肅會一直被東吳所倚重的原因。
諸葛亮的《隆中對》,為何最終敗給了魯肅的《江東對》
文|小河對岸劉備在遇上諸葛亮之前,雖有英雄之志卻無明確的戰略規劃,以致其年近半百而事無成。直待諸葛亮在隆中為劉備謀劃了奪取荊州、益州之地以為基業的戰略規劃,才使得劉備如撥雲見日而茅塞頓開。
三國的魯肅只是一個老好人?非也,此人可以說和諸葛亮不分上下
大家都知道隆中對,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三分天下的戰略,為未來的蜀漢天下奠定了基礎。然而,在東吳其實也有一個隆中對,這個「隆中對」的提出者就是東吳的第二代大都督——魯肅。
三國三大雄圖:除了榻上策和隆中對,還有一個知道的人可能不多
三國時期不缺乏頂級的謀士,一個最出色的頂級謀士不僅要擅長臨陣決斷和決勝於千里之外,還要高屋建瓴對大勢作出準確的預測和判斷並提出戰略雄圖。這樣的謀士在三國也不乏其人,其中最出名的有三人,他們站在不...
魯大師的東吳版「隆中對」
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相助後,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劉備集團便按照隆中對的戰略方針一步步實行,直到公元220年,關羽兵敗荊州被殺,最後一步被扼殺,劉備集團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希望,只能據益州自立。...
問鼎天下,患得患失,夢三國的東吳觀
從東吳的發展歷程來看,孫策到孫權,東吳的戰略方針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孫策時期,策借袁術之力,承先父遺志,轉斗江東,開創東吳基業,同時也為後來吳國赤壁爭雄奠定了基礎.當時孫策清楚的看到,中原群雄割...
隆中對中被忽視的四個字,如果蜀國重視,就不會失去荊州
在三國歷史上有很多謀臣的策論精彩萬分,名傳千古。比如郭嘉的十勝十敗論,魯肅的吳中對,以及諸葛亮的隆中對。郭嘉的十勝十敗論是當時曹操和袁紹交戰,曹操的勢力弱小,兵力本來就不多,再加上曹操還要分兵...
《隆中對》竟然是魯肅先提出來的
提起《隆中對》,喜歡三國的人都能非常的熟悉,《三國演義》的大熱也讓更多的普通老百姓知曉諸葛亮的《隆中對》,《三國演示》中對於《隆中對》的描寫尤其精彩,鋪墊是劉備三顧茅廬,這個過程描寫的活靈活現,...
只知隆中對,不識榻上策
隆中對選自《三國志》作者陳壽西晉史學家,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
憑什麼說隆中對的三分天下就比魯肅榻上對的二分天下要強
207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在這次載入史冊的會面中,劉備給諸葛亮的禮物很簡單:三流的軍閥家底(包括新野城池一座,軍隊萬人左右,關羽、張飛為代表的一批優秀人才,以及無法估值的名聲),一流...
此人謀略絕不輸周瑜,卻一直被人低估?諸葛亮隆中對,他早就提過
文:陳思(作者原創授權) 魯肅是東吳著名的戰略家、外交家,受後世文學作品的影響,其忠厚長者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正史中,魯肅的形象與小說中所描述的存在一定差別。史載「肅體貌魁奇,少有壯節,好為奇計...
三國時期其實各家都有一付隆中對,他們有何不同
諸葛亮的「隆中對」是天才的預見。在劉備集團東奔西走,力量弱小,不成氣候的情況下,諸葛亮能夠恰如其分地分析敵、我、友的實力對比,預見鼎足三分的可能性,並提出相應的戰略,這是多麼銳利深刻的戰略目光啊...
三分天下其實並不是諸葛亮第一個提出來的
《三國演義》寫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他分析形勢時說到: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百萬大軍,而他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候已經不能輕易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已經三代。...
魯肅「吳中對」的評價為什麼比不上諸葛亮的「隆中對」?
眾所周知,在劉備三顧茅廬之時,諸葛亮為劉備做了一整套頗有遠見的戰略規劃,預言了後來的天下三分,成為整個劉備集團的戰略總方針,史稱「隆中對」。但鮮為人知的是,在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的幾年前,魯肅曾...
《三國演義》當中或許只有他的戰略眼光和外交勝過孔明
《三國》當中,諸葛亮的軍事才華無人能及,然而說到戰略和外交有個人或許要勝過諸葛亮,他便是魯肅。魯肅,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官職:漢昌太守、橫江將軍、大都督。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他的功勞比周瑜更大,一個戰略影響東吳數十年!
三顧茅廬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典故,講述了劉備多次拜見,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在這座小茅廬中,諸葛亮提出了名震天下的「隆中對」,即:劉備先取荊、益二州為根據地,再命一上將率荊州之軍出宛、洛,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