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提出的榻上策,與諸葛亮隆中對不謀而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曾提出一套頗具遠見的戰略規劃,稱隆中對,但其實在此之前,魯肅也有類似的戰略,稱之為吳中對。

由於是孫權與魯兩人在榻上對飲時提出的,也叫做榻上策,榻上策的中心思想是,只要孫權能在江東站穩,就能與曹操、劉備鼎足而立,以觀天下之變。

這樣的想法與諸葛亮的隆中對不謀而合,不過還比諸葛亮早七年。

榻上策和隆中對都是以擁護漢室為號召,打結盟外交牌,而且力求外交均勢,但兩者卻有基本立足點的不同,魯肅認為漢室不可復興,所以在鼎足之勢的規划上,是以鞏固江東,保存實力為第一考量。

而諸葛亮則表示霸業可成,漢室可興,所以諸葛亮是反過來,用討伐曹魏作為樹立號召反曹力量的旗幟。

於是這一進一退之間,各自有所斬獲,但如果要問哪一個對民心向背有所裨益?那當然是隆中對比較能起積極性的作用。

儘管兩者的優劣互有勝負,但魯肅不愧是是東吳集團中出類拔萃的謀士,能先諸葛亮七年提出這榻上策,而且隨著局勢變化,也能及時修改自己吳中對的不足,這也是魯肅會一直被東吳所倚重的原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魯大師的東吳版「隆中對」

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相助後,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劉備集團便按照隆中對的戰略方針一步步實行,直到公元220年,關羽兵敗荊州被殺,最後一步被扼殺,劉備集團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希望,只能據益州自立。...

問鼎天下,患得患失,夢三國的東吳觀

從東吳的發展歷程來看,孫策到孫權,東吳的戰略方針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孫策時期,策借袁術之力,承先父遺志,轉斗江東,開創東吳基業,同時也為後來吳國赤壁爭雄奠定了基礎.當時孫策清楚的看到,中原群雄割...

《隆中對》竟然是魯肅先提出來的

提起《隆中對》,喜歡三國的人都能非常的熟悉,《三國演義》的大熱也讓更多的普通老百姓知曉諸葛亮的《隆中對》,《三國演示》中對於《隆中對》的描寫尤其精彩,鋪墊是劉備三顧茅廬,這個過程描寫的活靈活現,...

只知隆中對,不識榻上策

隆中對選自《三國志》作者陳壽西晉史學家,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

三分天下其實並不是諸葛亮第一個提出來的

《三國演義》寫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他分析形勢時說到: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百萬大軍,而他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候已經不能輕易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已經三代。...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榻上策VS隆中對

首先是《隆中對》的內容: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