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做生意的手段指揮戰爭,我就服孫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夷陵之戰,對於吳蜀雙方來說,都是一場不敢掉以輕心的大戰。
作為發起方的劉備不惜親自上陣,拿出拚命的架勢,要跟孫吳決一死戰,結果卻輸得一塌糊塗。
而作為應戰方的孫權,卻像個精明的生意人,好像只在幕後撥撥算盤,就把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變成了一樁決不能賠本的買賣。
一、 向劉備求和
——「能不打就不打,打就有賠的風險」
公元221年,丟了荊州又痛失關羽的劉備,正式向東吳宣戰。
聽說劉備已經在集結軍隊,孫權的第一反應就是派人求和。
諸葛瑾,作為諸葛亮的哥哥,再次擔起聯絡蜀漢關係的重任。
他給劉備寫信,上來先問了兩個問題:
Q1:你跟關羽的關係親,還是跟先帝劉協的關係親?
Q2:你覺得荊州的土地大,還是全國的土地大?
現在,你因為東吳殺關羽、占荊州,就討伐東吳;但是,曹操害先帝,占天下,你怎麼就不討伐曹魏呢?
言外之意,你作為漢室代言人,現在的首要任務是討漢賊,保天下,而不是來打東吳,報私仇!
然而,劉備這次是鐵了心要伐吳,說什麼都沒用。
求和不成,孫權陷入極大的被動。
因為他將面臨的,不僅是劉備大軍的攻擊,還有北方曹丕的威脅,若吳蜀開戰,曹魏很可能趁機攪局。
孫權知道,以東吳的兵力,到時候兩線作戰,肯定hold不住。
這怎麼辦?
二、向曹丕稱臣
——「做買賣,總得先付出點成本」
求和失敗後,孫權迅速調整策略——倒向曹魏,上表稱臣。
然而,決策一出,立馬遭到一眾大臣的反對。
他們認為,孫權的官銜是「上將軍"「九州總督」,怎能輕易向漢賊曹丕俯首稱臣?
孫權則說:「九州總督,虛名而已,不必當回事兒!想當年劉邦不也接受項羽封號當了漢王嗎?所以做人吶,要現實一點。
況且放棄虛名,對我也沒啥損失!」 於是,劉備七月發兵,孫權八月向曹丕上表稱臣,十一月接受了曹丕冊封的吳王稱號。
孫權的順從,換來了曹丕的得寸進尺。
他要求吳國進貢雀頭香、大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鬥鴨、長鳴雞等各類奇珍異寶。
吳國官員都很氣憤,他們認為,荊州、揚州進貢物品,是有一定規矩的。
曹丕要的這些東西,完全不合禮制,所以不要給他!
但孫權在這件事上,卻顯得十分慷慨大方。
他告訴官員們:我們西北正在跟劉備對峙,若沒有曹魏的庇護,吳國軍民哪能安息休養。
所以,對於曹魏,咱可不能小氣了!況且我看他們的要求也沒啥,不就是—堆破石頭嘛,沒什麼可心疼的!這個曹丕還在父喪期間,所追求的不過這點東西。
我看也沒什麼大出息。
所以,給!要什麼給什麼!
於是,各類稀世珍寶,東吳全都照單呈獻。
在孫權看來,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只有穩住曹丕,他才能集中精力對付劉備!事實也證明,孫權雖然一時吃了眼前虧,卻換來了有利的作戰時間和作戰空間。
這一波,不虧!所以對於精明的生意人來說,吃小虧是為了占大便宜。
三、 未雨綢繆
——「提前做好最壞的打算」
話說回來,曹丕集團也不傻,當時也有人看出來孫權稱臣不靠譜。
但面對孫權的稱臣,曹丕為什麼還是選擇了接受呢?除了他個人決斷力的不足,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孫權已經向曹魏「暗送秋波」很久了。
早在劉備伐吳之前,甚至從吳蜀爭奪荊州開始,孫權就在為孫劉聯盟的破裂尋找後路。
公元217年,孫權派人向曹操「請降」,甚至主張曹操稱帝。
曹操則投桃報李,表示願和孫權通婚,這才有了荊州爭奪戰時孫曹雙方的勾結。
在東吳奪取荊州、擒殺關羽之後,孫權就更加小心翼翼了。
公元220年,曹丕篡位稱帝,當劉備集團忙著口誅筆伐,痛罵曹丕之時,孫權集團聰明地保持了沉默。
所以一年之後孫權的請降也顯得不是那麼唐突。
除了外交上的未雨綢繆,孫權在軍事上其實也早有準備。
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後,孫權毅然決然地將都城從公安遷至武昌,並在長江沿岸布下道道防線。
對此,他的解釋是「存不忘亡,安必慮危,古之善教」。
可見,夷陵之戰,孫權雖然是被動方,但他打的卻是有準備之仗。
四、拒絕「質子」
——「無論如何,保住本錢」
夷陵之戰期間,孫權對曹魏的態度,可謂「跪舔」。
他屈身稱臣、接受冊封,並大量進貢,顯得毫無骨氣和原則。
但事實上,孫權在重要敏感的問題上是毫不讓步的。
比如曹丕多次要求孫權「質子」,即要求孫權把兒子送到曹魏都城當人質。
對於這條要求,孫權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
他想盡辦法拖延推脫,一直耗到戰爭結束,都沒把兒子送來。
所以,易中天在評價孫權時,說他是「賣藝不賣身」。
可以委屈求全,但是總要有所保留。
可以一再讓步,但是生意人的底線是本錢不能丟。
當曹丕反應過來自己被忽悠了的時候,孫權已經在夷陵之戰中大獲全勝,實力大增。
可見,在這場戰爭中,孫權的算盤打得有多溜!他隨機應變、未雨綢繆、捨得投資,也能守住底線,用生意人的手段指揮了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
縱觀孫權在這幾場大戰中的表現,「精明」是他身上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他聯劉又打劉,降曹又反曹,隨時翻臉,也隨時跪舔。
所以後人評價孫權,常帶有鄙夷的眼光,說其「見風使舵」、「反覆無常」、「毫無立場」云云。
但是當我們站在孫權的立場上時,就會理解——他不能像曹操挾天子以令諸候,又不能像劉備那樣號稱皇叔,在這樣一個崇尚正統、大佬雲集的時代,要想帶領一支背景不夠硬,實力還不夠強的團隊,殺出重圍,分得天下,何其不易!
商場亦如戰場,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隨時到來的風險,以及難以揣度的人心,每一個生意人都不敢掉以輕心。
於是乎,他們八面玲瓏,他們小心翼翼,他們步步算計……他們成了最精明的生意人。
劉備夷陵大敗之後,為何曹丕不攻蜀漢,反而討伐東吳?
公元220年,蜀漢五虎上將關羽由於孤軍北伐,又中了曹操與孫權聯合之計,腹背受敵,不幸於臨沮與義子關平一同被殺,這年劉備剛剛稱了漢中王。另一方面,曹丕廢掉漢獻帝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大魏,正是因為如此...
夷陵之戰時曹丕為什麼不趁機進攻吳國或者蜀國?
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 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蜀漢軍隊數萬人,對吳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
三國孫權為什麼會向曹丕投降?
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卻沒有遠大的眼光。他所想的,不過是保住江東,把荊 州吞併進來。至於一統天下,恐怕想都不敢想。赤壁之役,若非孔明和周瑜聯合在一起,孫權可能早已向曹操投降。
漫談三國:孫權為何寧願向曹丕稱臣也不稱帝
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陽稱帝,次年劉備在成都稱帝,等到曹丕、劉備都離世之後,吳王孫權才於229年稱帝,比曹劉差不多晚了近十年。三國按實力排序,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劉備都稱帝了,孫權為何...
漫談三國:夷陵之戰的分析(2):時機的選擇
在上篇文章中分析了劉備出師伐吳的動機,名義上是為關羽報仇,實則意在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在公元219年,劉備舉兵伐吳的時間是公元221年,這期間有兩年的時間,劉備在幹什麼呢,他在等待合適的出兵時機。
剪不斷理還亂,聯盟瓦解劉備稱帝後,背腹受敵同時面臨兩個敵人
前言: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劉備在獲得漢中後,稱漢中王。八月關羽收兵襄陽樊城,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險些使曹操遷都。但卻在當年冬天被孫權率呂蒙陸遜襲取荊州,關羽走麥城兵敗身死。建安二十五年冬天,曹丕...
夷陵之戰後孫權為什麼不趁勢消滅蜀國?東吳拿下蜀漢能打贏曹魏麼?
夷陵之戰是三國歷史前期最大的轉折點,蜀漢步入到了寒冬期,而東吳和曹魏的國力依舊強盛。主要是劉備伐吳實在太過衝動,雖然整備了幾年,但似乎太急於求勝,每一步都在陸遜的算計當中,最後陸遜一把火將蜀軍...
他是毛主席最欣賞的一位三國名臣,竟這樣被曹操父子錯過了
公元221年,也就是黃初二年,劉備親征,進攻東吳,發動夷陵之戰。當時孫權舉全國之力應付,並向曹魏稱藩,朝臣很多都慶賀,但有一個人卻認為孫權並沒有臣服之心,這次只是逼不得已才稱藩。他就是三名臣,毛...
吳蜀大戰 魏國該不該出兵?
219年,東吳孫權偷襲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220年,曹丕代漢稱帝,221年,劉備稱帝,年號章武。稱帝三個月後,以替關羽報仇為名,劉備親率大軍征討東吳孫權。(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劉備為何傾國伐吳?背後戰略眼光非諸葛亮所能逆睹也!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
上天給了曹丕一次統一天下的機會,可惜他卻沒有把握住
三國時代英雄輩出,其中尤以諸葛亮、劉備、曹操、孫權等為傑出代表。曹操建立的曹魏政權實力最為強大,吳蜀兩國團結在一次才是魏國的對手。畢竟魏國占據北方,而吳蜀兩國合起來才是南方。
曹丕、劉備相繼稱帝後,孫權為什麼向魏國俯首稱臣?
在三國時期,自赤壁之戰後,三足鼎立的形勢得到建立。對於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大諸侯,之間互相爭鬥了數十年,但是,活得最久的還是要數東吳的孫權。但是,在曹操去世後,尤其是在曹丕和劉備相繼登基稱帝後,...
聯劉抗曹,聯曹抗劉:機動靈活的外交家孫權
三國時期在外交上唱主角的不是魏、蜀兩國,而是吳國。這是因為魏、蜀兩國沒有外交,它們互不承認對方的合法地位。魏國認為它繼承了漢朝的天下,是正統;蜀漢則認為曹魏是漢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漢...
三國時期曹丕有一次統一天下的機會,可惜他卻沒有把握住
三國群雄並起,連年紛戰,尤以曹操、劉備、孫權最為突出,曹操建立的魏國政權是最為強大的,占據了整個北部,蜀吳聯盟加起來,才能與曹操有一戰之力,可見曹操當時的勢力,天下無人能出其左右。
三國時期,其實孫權才是一個實用主義者,他也是一個勝利者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曹操出兵攻打孫權,兩軍在濡須口對峙。第二年,孫權突然做出了一個重大戰略決定,派出都尉徐詳找曹操「請降」。曹操當即「報使修好,誓重結婚」。一個以孫權「請降」為前提的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