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孫權為什麼會向曹丕投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卻沒有遠大的眼光。

他所想的,不過是保住江東,把荊 州吞併進來。

至於一統天下,恐怕想都不敢想。

赤壁之役,若非孔明和周瑜聯合在一起,孫權可能早已向曹操投降。

網絡配圖

但是孫權對劉聯盟。

並沒有多大誠意。

幾次為了小利,都不惜加以破壞。

殺了關羽以後,才知道茲事體大。

劉備必然御駕親征,大軍壓境。

張飛原來勇猛,再加上悲憤的力量。

在這一次伐吳戰役,必然發揮很大的作用。

孫權一向擅長用計謀,趕緊派遣間諜。

在大戰前夕,刺殺張飛。

以為把這位威名僅次於關羽的大將除掉,便可以免於恐懼。

他大概沒有料到,曹操之所以終生不敢篡位。

對於劉備的顧慮,應該是重大的因素。

換句話說,曹魏所害怕的,其實是關、張二將。

如今孫權竟然替曹魏除去這兩員大將,曹丕趁劉備伐吳之際,來攻孫權,東吳還保得住嗎?

諸葛瑾再度求見劉備,表示孫權願送歸夫人、縛還降將、並將荊州交還。

企求永結盟好,共滅曹丕。

劉備正在氣頭上,根本聽不進去。

諸葛瑾又將襲荊州、殺關羽的責任,完全推在呂蒙身上。

說什麼孫權事先毫不知情,事後十分後悔。

劉備仍然堅持,說「不看丞相的面子,先斬你的頭」。

諸葛瑾灰頭土臉,返回江南。

孫權無奈,派使者向曹丕投降。

曹丕的意思,是既不助吳,也不助蜀。

讓孫、劉交戰,等待兩國滅一國剩一國,那時候才出兵除之。

決定冊封孫權為吳王,並不派兵接應。

曹丕的智慧和見識,當然不及曹操。

若是接受大夫劉曄的建議:當劉備進攻東吳時,起兵討吳。

孫權要向劉備求和,劉備必然不肯。

內外夾攻的結果,東吳必亡。

接著攻打劉備,對曹魏來說,是最好的時機。

孫權向曹丕投降,實際上是假的。

他知道魏、蜀兩面夾攻,東吳必然無法抵制。

諸葛瑾求和不成,只好向曹丕投降。

能夠獲得兵力支援,當然最好。

至少先安住曹丕的心,不致內外夾攻,還可以專心和劉備對抗。

曹丕嘴巴說得很動聽:孫權既然來降,這時候打他,對其他想降的人,造成心理上的障礙。

不如接受孫權的投降,下面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以後還是要打他的。

果然不錯,當東吳轉敗為勝時。

曹丕假藉助戰的名義,三路出兵,要暗襲東吳。

但是時機不對,派兵也得不到好處。

東吳銳氣百倍,曹丕大敗而回。

這一拉一扯, 又使一統天下的時候,拖延了很久。

若是劉備接受孔明的意見,先伐魏再東征。

或者曹丕接受劉曄的建議,趁劉備伐吳之際,出兵攻打孫權。

這兩種情況,只要任擇其一。

三國的結局,都不一樣。

而一統天下的任務,卻很可能提前完成。

天命原來歸於劉備,可惜他違反了「私人恩怨,不應該耽誤公事」的規律,使他不能如願以償。

曹丕若能天命所歸,曹操早就一統天下了。

孫權出爾反爾,孫策臨終時,已經明白指出「舉江東之眾,新局面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孫權是做不到的。

一統天下與孫家無緣,似乎也是天定。

這一隻看不見的手,由關羽而孔明,再由孔明而劉備。

如今真是不知要轉向何方?天意難測,其實是上天也有說不出來的苦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丕為何在夷陵之戰伐吳不伐蜀

坐山觀虎鬥,錯失伐吳機遇襄陽之戰,關公敗走麥城,四面楚歌,急迫下,往西川突圍,不果,被擒,不屈,以身殉國。劉備張飛聽聞關羽死訊,茶飯不思,張飛急於報仇,身死小人之手,劉備傾半個國家的精銳,東向伐...

這位謀士的計策,差點提前統一三國

三國時期是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的年代,各大陣營里都有神機妙算的謀士,因此才造就了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曹操手下謀士們各個都不白給,堪稱智囊團。其中前期五大謀士,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

用做生意的手段指揮戰爭,我就服孫權!

夷陵之戰,對於吳蜀雙方來說,都是一場不敢掉以輕心的大戰。作為發起方的劉備不惜親自上陣,拿出拚命的架勢,要跟孫吳決一死戰,結果卻輸得一塌糊塗。而作為應戰方的孫權,卻像個精明的生意人,好像只在幕後撥...

吳蜀大戰 魏國該不該出兵?

219年,東吳孫權偷襲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220年,曹丕代漢稱帝,221年,劉備稱帝,年號章武。稱帝三個月後,以替關羽報仇為名,劉備親率大軍征討東吳孫權。(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足以改變三國歷史的謀士,卻發狂而亡!

東漢末年,中央朝廷日漸勢衰,地方勢力趁機做大割據一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路軍閥。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各軍閥之間經常相互火併,混戰不已。為了適應外界環境和滿足外界環境的需求,一時間英雄四起能人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