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不管你喜歡誰,我只喜歡這個人,都說他是英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八年前, 袁紹擁兵三十萬, 我想我怎麼也要有二十萬的兵馬才能戰勝他; 三年前,袁紹已經擁兵五十萬了,我想我怎麼也得有十萬的兵馬才能戰勝他; 現如今,袁紹已經擁兵七十萬,天下州郡,袁紹一個人獨占了四個,真可謂是聲勢滔天。
可是我現在想,如果要戰勝袁紹,我只要精兵七萬即可! [荀彧:為何袁紹用兵越來越多,反而丞相用兵越來越少呢。
?]那是因為兵不在多,在精; 將不在勇,
在謀!如果要比將士的多寡,我曹操永遠也比不上袁紹,可是要比起精悍和智謀,三個袁本初綁一塊, 也比不上我一個曹操。
!」
—— 曹操
曹操,沒毛病,這段話就是出自曹操之口,三國時期魏國集團CEO,這個人,在中國的史書上對曹操有著濃墨重彩的描述,都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說他是能臣,我不反對,說他是奸雄,我也不反對,從他死後從古至今就一直被後人點評,無論點評的好與壞,而我都喜歡奸雄這個人,也喜歡奸雄這個詞,奸能奸到點子上,雄能雄起來。
曹操說過,世人都說我是奸雄,可都又拿我這個奸雄無可奈何,你們這些自詡為君子的人們,最終也都敗在了我這個奸雄的手裡,如果當君子的代價就是被踐踏,被凌辱,被消滅,甚至被殺掉的話,那麼我寧願當一個能夠實現自己抱負的奸雄,自古以來大奸似忠,大偽似真,忠義和姦惡,都不是能從表面就能看出來的,也許你們從前看錯了我曹操,現在又看錯了我曹操,我曹操從來都不怕別人錯看我。
當然不管奸雄也好,奸賊也罷,這種說法其實都是民間很多民眾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都普遍認為曹操是一個篡漢亂政的白面奸賊!三國演義嗎,畢竟它只是一本小說,才出自元末明初,和三國時期的真實歷史那是有著一定距離的差距的。
並且,在宋朝之前,曹操的形象在世人的心目中都是正面的,正統的!但是到了宋朝,宋朝這個國家藏富於民,再加上國家積貧積弱的各種原因。
特別是南宋,大片土地的丟失,偏安一隅,南宋朝廷這個時候就開始大肆宣傳正統是看傳承的,不是看地域的!北方的金地處中中部,不看地域的話,那麼它就已經算不上正統了,宋朝當時在南方,但是看血統傳承就是正統。
這個時候開始所有關於三國曹操的形象,在所有的書中就開始慢慢轉變了。
直至到了元末明初時期,羅貫中寫出《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的時候開始,這種親劉貶曹的思想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
所以元末明初那個時期創造出來的三國演義也自然而然遠曹親劉,直到現代這種思想仍然普遍得存在,並且受電視劇的影響,一直在延續。
其實在漢末時期,最忠於漢室的忠臣,非曹操莫屬,曹操在世的時候,三分天下則有其二,手握大權,還依然臣事漢朝,如果要把他說成大奸臣,那絕對是對他的污衊,曹操可以說對漢獻帝那是忠心耿耿,並且還顧全大局。
自董卓專權之後,曹操就逃亡到了關東,成為了發起討董聯軍的第一個發起人,他為了顧全大局,討董聯軍盟主這麼好的一個位置還主動讓給了袁紹。
後在討董聯軍占領洛陽城之後,眾多諸侯都在等待觀望,唯獨曹操反董的決心最明顯,最堅定,領兵一路向西,孤軍深入敵軍可惜的是失敗了。
在後來的袁紹等人要圖謀劉虞為皇帝的時候,曹操是一口拒絕,獨自向西!
曹操扶持漢獻帝的決心與忠心絕對可以說第一,沒有人與之爭論。
在李郭之亂之後,漢獻帝東還的時候,眾諸侯都傻乎乎的認為漢室的氣數已盡,但是曹操並不這樣認為,因為他是忠臣啊,如果他是奸臣,第一可以不管這件事,第二這個時候完全還可以害了漢獻帝!然而不然,曹操不僅主動迎接漢獻帝,組建漢朝政權,並把大將軍的官職給了袁紹,又一次顧全漢室大局!可謂忠心滿滿!
那個時候的曹操在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將自己所愛之士收於麾下,為的就是扶持漢獻帝。
其中曹操還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說法:曹操隆中請諸葛,並且還是在劉備之前,只是這個時候的曹操運氣太差了,可能兩人的緣分未到,第一次曹操前去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路上,一直下著大雪,因冒雪前行,得了風寒,不得不半途而廢因而返程!後來第二次,曹操又派手下大將典韋帶著自己的親筆書函去求見諸葛,沒有算計好的是,典韋這個喜歡舞刀弄槍的人,桀驁不馴,壓根就看不慣一介書生,想想就上火,只想硬綁了諸葛亮!諸葛亮多聰明,見典韋也是一介武夫,還威脅自己,於是就有了亮有一計,和這個武夫打賭,「你力能打碎千斤大梁,可就是捏不斷我的一根汗毛」那典韋哪能服氣,使了勁的揉捏,最終還是輸了,典韋下山回去之後,曹操請諸葛孔明從此也就不了了之。
實屬可惜可惜。
。
。
然而可怕的事情來了,劉備三兄弟,三顧茅廬請了27歲的諸葛亮出山,在諸葛亮的扶持下,於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
要知道劉備稱帝時,還故意製造謠言號稱漢獻帝已經死了,其實不然,在劉備死後的第11年,漢獻帝才死去。
故意造謠,只是好以劉備自己是漢室宗親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蜀漢,追諡劉協為「孝愍皇帝」。
劉備稱帝三年後過世,而漢獻帝又活了11年。
漢獻帝還沒死,劉備就匆匆稱帝,漢獻帝知道了,會怎麼想,曹操怎麼想,這個時候再回頭想想,曹操還是奸賊嗎?演義始終都是尊劉貶曹的,但即使羅貫中再巧言令色,誰忠誰奸到最終不還是露出了馬腳嗎?
說到這裡,再說曹操是奸賊,看不下去了吧,其實還有很多精通史書、對歷史有深刻見解的人,比如毛澤東,都認為曹操是個英雄,為什麼說他是英雄呢,因為曹操在司馬懿的扶持下結束了北方長期的戰亂,還推動了三國時期當時生產力的發展。
劉備為了稱帝讓一個大活人直接死亡,仁義就是為達到目的?
中華歷史上稱帝的人很多,其實在三國中都遠遠不止三個,但是相對來說,魏蜀吳三個國家的稱帝比較正式,國力也相對強盛,並且政權都維持了比較久的時間,所有才有了三國這個說法。至於三個國家那個是正統的,除...
魏蜀吳三國,為什麼多數人都喜歡蜀漢政權,僅僅因為他是正統嗎?
今天咱們繼續來談三國,具體說什麼呢?說說三個政權的人氣問題。自《三國演義》成書以來,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政權就一直占據人氣榜的首位。但無論在歷史中,還是演義中,蜀漢都是失敗者,可為什麼依然能夠得到大...
「曹賊」一詞究竟是否確切?
文/適存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一提到曹操,大家想到的第一個形容他的詞恐怕就是「漢賊」。然而這是曹操的敵對勢力對他的稱呼,並不能算數。而《三國演義》的作者身處的時代持尊劉貶曹的歷史觀,只因《三國演...
此人槍挑典韋,殺掉曹操的兒子和侄子,最後卻和曹操結成親家
熟讀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曹操被演義描述成一位亂世奸雄,可縱觀正史《三國志》、《後漢史記》等書卻發現對曹操的正面評價大於負面。曹操精通兵法,重賢愛才,可以不惜代價的將優秀人才收入麾下。在曹操的眾...
劉備稱帝沒人反對,為何曹操封個魏王就有很多人反對?
劉備稱帝沒人反對為何曹操封個魏王就有很多人反對曹操不只是封魏王時有人反對,早在封魏公時就有人反對,因為這代表著這個力挽狂瀾的中興大臣一步步進行著篡漢自立的過程。所以曹操不只是封魏王時有人反對,早...
三國中唯一沒稱帝的反而成了奸雄?
了解三國的朋友大多都是從遊戲或者小說開始的,三國志這個遊戲就不必多說了,而小說當首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毫不誇張的說,在我看來有兩個三國,一個是小說家的三國,一個是史學家的三國。小說家的三國我們接...
劉備假仁義,曹操真英雄,袁世凱要是學曹操隨主流思想,也不會晚節不保
我們以前認識的三國是以小說《三國演義》為基礎的,基調很明確,即「劉漢正統,篡逆者國賊」;相反,史書《三國志》雖然是以「曹魏正統,承天景運」為基調編寫的,主旨就截然對立,但是因為史書的嚴謹性
一代奸雄曹操一生為什麼沒有稱帝?是不敢還是不能,原因很簡單
「說到曹操,曹操就到」。在中國,曹操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但長期以來無論在小說或戲曲中,曹操都是作為奸佞的形象出現的這種形象大致是北宋以後逐步形成的。然而,真實的曹操並不是一個奸佞之輩...
尬說三國那些事 3由關羽之疼荀彧之死,看你被老闆忽悠了嗎 妙玄
關羽,山西運城人,三國蜀漢五虎上將之首。早年平黃巾之亂結識劉備張飛,三個屌絲在桃園拜了把子,聯手創江湖。虎牢關溫酒斬華雄,一戰成網紅。戰徐州時,為保護劉備妻小投了曹操。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約架,關...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能罵死王朗,全憑占領了道德制高點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寫,小編看了不下三遍,諸葛亮收降孟獲之後,蜀國南方平定,兵精糧足,諸葛亮一出祁山,北伐曹魏,蜀軍連戰連捷,曹魏州郡望風歸附,諸葛大軍兵臨渭水,進逼長安。魏主曹睿派大將...
眾多謀臣武將為何紛紛競相投奔大奸似忠的奸雄曹操?
眾多謀臣武將為何紛紛競相投奔大奸似忠的奸雄曹操?魏蜀吳三國的爭雄,說穿了就是一場人才爭奪戰。誰能招攬到更多的人才,誰就有了更多一展抱負、圖謀天下的本錢。在對亂世天下英雄的招攬上,曹操、劉備二人,...
《三國演義》主旨是尊劉貶曹,但為何後世更推崇曹操而非劉備呢?
在三國演義小說中,曹操殘暴、多疑、為人不厚道,挾天子以令諸侯,雖廣納天下英雄,但不以仁義為做人的基本原則,講究寧我負人,而不可天下人負我的為人處世原則,讓許多讀者稱之為奸雄,是封建正統思想的反面...
曹操不是奸雄 曹魏才是正統
三國時代可以說是一些小說、影視比較喜歡涉及的年代,尤其是年輕人都嚮往那段充滿鬥爭的歲月。三國鼎立,鬥智鬥勇,一樁樁的經典事件千古流傳。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曹操,曹操是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奠定者(曹丕...
曹操一心向漢,最終卻被說成漢賊,原因只怪當時漢獻帝太懦弱
漢末三國,群雄爭鬥,大家都應該知道《三國演義》只是一部被羅老師加入了感情色彩的小說,其中的內容就有很多不真實的存在,比如曹操就是一個被黑了千年的典型,三國的曹操一直被人罵成是漢賊,忤逆,謀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