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不管你喜歡誰,我只喜歡這個人,都說他是英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八年前, 袁紹擁兵三十萬, 我想我怎麼也要有二十萬的兵馬才能戰勝他; 三年前,袁紹已經擁兵五十萬了,我想我怎麼也得有十萬的兵馬才能戰勝他; 現如今,袁紹已經擁兵七十萬,天下州郡,袁紹一個人獨占了四個,真可謂是聲勢滔天。

可是我現在想,如果要戰勝袁紹,我只要精兵七萬即可! [荀彧:為何袁紹用兵越來越多,反而丞相用兵越來越少呢。

?]那是因為兵不在多,在精; 將不在勇, 在謀!如果要比將士的多寡,我曹操永遠也比不上袁紹,可是要比起精悍和智謀,三個袁本初綁一塊, 也比不上我一個曹操。

!」

—— 曹操

曹操,沒毛病,這段話就是出自曹操之口,三國時期魏國集團CEO,這個人,在中國的史書上對曹操有著濃墨重彩的描述,都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說他是能臣,我不反對,說他是奸雄,我也不反對,從他死後從古至今就一直被後人點評,無論點評的好與壞,而我都喜歡奸雄這個人,也喜歡奸雄這個詞,奸能奸到點子上,雄能雄起來。

曹操說過,世人都說我是奸雄,可都又拿我這個奸雄無可奈何,你們這些自詡為君子的人們,最終也都敗在了我這個奸雄的手裡,如果當君子的代價就是被踐踏,被凌辱,被消滅,甚至被殺掉的話,那麼我寧願當一個能夠實現自己抱負的奸雄,自古以來大奸似忠,大偽似真,忠義和姦惡,都不是能從表面就能看出來的,也許你們從前看錯了我曹操,現在又看錯了我曹操,我曹操從來都不怕別人錯看我。

當然不管奸雄也好,奸賊也罷,這種說法其實都是民間很多民眾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都普遍認為曹操是一個篡漢亂政的白面奸賊!三國演義嗎,畢竟它只是一本小說,才出自元末明初,和三國時期的真實歷史那是有著一定距離的差距的。

並且,在宋朝之前,曹操的形象在世人的心目中都是正面的,正統的!但是到了宋朝,宋朝這個國家藏富於民,再加上國家積貧積弱的各種原因。

特別是南宋,大片土地的丟失,偏安一隅,南宋朝廷這個時候就開始大肆宣傳正統是看傳承的,不是看地域的!北方的金地處中中部,不看地域的話,那麼它就已經算不上正統了,宋朝當時在南方,但是看血統傳承就是正統。

這個時候開始所有關於三國曹操的形象,在所有的書中就開始慢慢轉變了。

直至到了元末明初時期,羅貫中寫出《三國演義》這本小說的時候開始,這種親劉貶曹的思想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

所以元末明初那個時期創造出來的三國演義也自然而然遠曹親劉,直到現代這種思想仍然普遍得存在,並且受電視劇的影響,一直在延續。

其實在漢末時期,最忠於漢室的忠臣,非曹操莫屬,曹操在世的時候,三分天下則有其二,手握大權,還依然臣事漢朝,如果要把他說成大奸臣,那絕對是對他的污衊,曹操可以說對漢獻帝那是忠心耿耿,並且還顧全大局。

自董卓專權之後,曹操就逃亡到了關東,成為了發起討董聯軍的第一個發起人,他為了顧全大局,討董聯軍盟主這麼好的一個位置還主動讓給了袁紹。

後在討董聯軍占領洛陽城之後,眾多諸侯都在等待觀望,唯獨曹操反董的決心最明顯,最堅定,領兵一路向西,孤軍深入敵軍可惜的是失敗了。

在後來的袁紹等人要圖謀劉虞為皇帝的時候,曹操是一口拒絕,獨自向西!

曹操扶持漢獻帝的決心與忠心絕對可以說第一,沒有人與之爭論。

在李郭之亂之後,漢獻帝東還的時候,眾諸侯都傻乎乎的認為漢室的氣數已盡,但是曹操並不這樣認為,因為他是忠臣啊,如果他是奸臣,第一可以不管這件事,第二這個時候完全還可以害了漢獻帝!然而不然,曹操不僅主動迎接漢獻帝,組建漢朝政權,並把大將軍的官職給了袁紹,又一次顧全漢室大局!可謂忠心滿滿!

那個時候的曹操在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將自己所愛之士收於麾下,為的就是扶持漢獻帝。

其中曹操還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說法:曹操隆中請諸葛,並且還是在劉備之前,只是這個時候的曹操運氣太差了,可能兩人的緣分未到,第一次曹操前去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路上,一直下著大雪,因冒雪前行,得了風寒,不得不半途而廢因而返程!後來第二次,曹操又派手下大將典韋帶著自己的親筆書函去求見諸葛,沒有算計好的是,典韋這個喜歡舞刀弄槍的人,桀驁不馴,壓根就看不慣一介書生,想想就上火,只想硬綁了諸葛亮!諸葛亮多聰明,見典韋也是一介武夫,還威脅自己,於是就有了亮有一計,和這個武夫打賭,「你力能打碎千斤大梁,可就是捏不斷我的一根汗毛」那典韋哪能服氣,使了勁的揉捏,最終還是輸了,典韋下山回去之後,曹操請諸葛孔明從此也就不了了之。

實屬可惜可惜。





然而可怕的事情來了,劉備三兄弟,三顧茅廬請了27歲的諸葛亮出山,在諸葛亮的扶持下,於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

要知道劉備稱帝時,還故意製造謠言號稱漢獻帝已經死了,其實不然,在劉備死後的第11年,漢獻帝才死去。

故意造謠,只是好以劉備自己是漢室宗親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蜀漢,追諡劉協為「孝愍皇帝」。

劉備稱帝三年後過世,而漢獻帝又活了11年。

漢獻帝還沒死,劉備就匆匆稱帝,漢獻帝知道了,會怎麼想,曹操怎麼想,這個時候再回頭想想,曹操還是奸賊嗎?演義始終都是尊劉貶曹的,但即使羅貫中再巧言令色,誰忠誰奸到最終不還是露出了馬腳嗎?

說到這裡,再說曹操是奸賊,看不下去了吧,其實還有很多精通史書、對歷史有深刻見解的人,比如毛澤東,都認為曹操是個英雄,為什麼說他是英雄呢,因為曹操在司馬懿的扶持下結束了北方長期的戰亂,還推動了三國時期當時生產力的發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賊」一詞究竟是否確切?

文/適存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一提到曹操,大家想到的第一個形容他的詞恐怕就是「漢賊」。然而這是曹操的敵對勢力對他的稱呼,並不能算數。而《三國演義》的作者身處的時代持尊劉貶曹的歷史觀,只因《三國演...

三國中唯一沒稱帝的反而成了奸雄?

了解三國的朋友大多都是從遊戲或者小說開始的,三國志這個遊戲就不必多說了,而小說當首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毫不誇張的說,在我看來有兩個三國,一個是小說家的三國,一個是史學家的三國。小說家的三國我們接...

曹操不是奸雄 曹魏才是正統

三國時代可以說是一些小說、影視比較喜歡涉及的年代,尤其是年輕人都嚮往那段充滿鬥爭的歲月。三國鼎立,鬥智鬥勇,一樁樁的經典事件千古流傳。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曹操,曹操是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奠定者(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