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主旨是尊劉貶曹,但為何後世更推崇曹操而非劉備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演義小說中,曹操殘暴、多疑、為人不厚道,挾天子以令諸侯,雖廣納天下英雄,但不以仁義為做人的基本原則,講究寧我負人,而不可天下人負我的為人處世原則,讓許多讀者稱之為奸雄,是封建正統思想的反面英雄。

反觀劉備憑藉仁德之心廣納人才,擁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劉備起家沒有權勢人物的地盤,沒有世家大族的先天優越,更多是平民百姓靠個人奮鬥而追求成功。

可以說在《三國演義》中主旨就是尊劉貶曹,讓曹操留下了千古罵名!但隨著現代社會發展,為何後世更推崇曹操而非劉備呢?

網絡配圖

在《三國演義》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讓劉備講講天下英雄是誰?在劉備羅列了一大堆人名之時,曹操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曹操這話倒是沒有錯,看三國後來的發展就知道了。

而讀過《三國演義》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站在尊劉貶曹的立場上,以劉備為漢室正統,以曹操為朝廷之賊。

《三國演義》之所以給人這種感覺,是因為作者要更好的表現小說里的矛盾衝突,勢必要選出兩個正反兩個對立面,使讀者感到善惡分明,立場明確,有更深刻的印象。

而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則無疑大大的強化了曹操作為奸雄的一面。

由於《三國演義》的普及,所以曹操就留下了千古罵名,他的個人形象,也幾乎被定格在三國演義的形象上了,從那以後的許多文學作品,都把曹操塑造的非常不堪。

說他「名托漢相,實為漢賊」,是個善於玩弄權術、殘忍嗜殺的「奸雄」。

在京劇之中,藝術家給他的是一個白鼻子,是一個用來取笑的小丑。

羅貫中

首先,我們要說羅貫中貶低曹操,是與他自生有密切關係的。

羅貫中為「有志圖王者」,為張士城幕僚,想通過輔佐張士誠成就圖王之業,但最後張士誠失敗,朱元璋取而代之。

他覺得他的遭遇同諸葛亮極為相似,而曹操就成為了他想像中的朱元璋,他當然要抒發不滿了。

據歷史記載,其實「尊劉貶曹」這種思想在南宋時期才形成。

在宋朝以前,唐太宗還曾自比曹操表現自己的理想抱負,連皇帝都這樣,當時肯定沒貶低曹操的事。

到了宋朝,中國儒家文化的千年積澱已經形成民族的文化內涵是講究「忠」、「仁」的,崇尚正統的。

所以三國演義中,肯定劉備「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理想,頌揚了他寬人愛民從而深得人心的政治品質,讚美了他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政治風度。

而當時,南宋的統治階級軟弱無能,失去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苟安於半壁江山的現狀,情況與三國時期處於西南一隅的蜀漢有些類似。

南宋朝廷為了使統治下的人民安於現狀,就尊作為漢室苗裔的劉備為先主,罵「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為國賊,以消除人民心中光復山河的願望。

網絡配圖

大江東去,浪涌浪卷,千古人物,已煙消雲散。

撇開道德色彩不論,單論才藝,韜略,曹操無疑是三國之中的佼佼者,比孫權、劉備不知強多少倍。

首先就文學成就而言,曹操的地位在整個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都是極為崇高的。

他的四言詩,甚至可以說是卓絕千古,後無來者。

在用人方面,他能夠知人善任,史言曹操:「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拔于禁、樂進於行陳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餘拔出細微,登為牧守者,不可勝數。

」《魏書》孫權謂操:「御將,自古少有。

《三國志·諸葛謹傳》

曹操以一歸鄉校尉起兵時,海內大亂,群雄林立,東漢其實已亡。

到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時,天子自長安東奔,群臣死於溝壑,洛陽已成殘垣。

漢獻帝與一乞丐無疑。

曹操匡扶漢獻帝,類似於項羽扶立楚懷王,其實天下哪裡還有漢室?曹操自稱:「天下無我,不知幾人稱孤,幾人稱王」,這話實在不是吹牛:袁術這個假皇帝,不就是他搞掉的?

網絡配圖

在《三國演義》之中,曹操的形象是貪生怕死的,而歷史上的曹操,其實是在戰場上「雖千萬人吾往矣」的一世豪傑。

曹瞞傳曰:公將過河,前隊適渡,超等奄至,公猶坐胡黙不起。

張合等見事急,共引公入船。

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騎追射之,矢下如雨。

諸將見軍敗,不知公所在,皆惶懼,至見,乃悲喜,或流涕。

公大笑曰:「今日幾為小賊所困乎!」《三國志·武帝紀注》 兵敗之際,毫無頹態,反而大笑,不愧為一代梟雄!

從歷史的結果來看,曹操為統一中國北方做出了巨大貢獻,為以後的大一統局面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他的歷史貢獻,在三雄之中,無疑也是最高的。

雖然《三國演義》主旨是尊劉貶曹,但後世為曹操翻案,就是肯定曹操的歷史地位,拿曹操與劉備一比,總是把劉備比下去。

網絡配圖

其中毛主席對曹操持正面評價,說曹操不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的詩句,還在1954年公開讚揚曹操說:「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

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

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那麼寫,戲裡這麼演,老百姓這麼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所製造的冤案,還有那些反動士族,他們是封建文化的壟斷者,他們寫東西就是維護封建正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奸雄」形象的由來

曹操,一個對中國歷史有著深遠影響,但千百年來褒貶不一,難以蓋棺定論的人物。對於其功業為人,評論之多,意見分歧之大,真可謂世所罕有。有人讚譽他為「超世之傑」,有人則罵他為「漢賊」。而最深入人心的,...

曹操不是奸雄 曹魏才是正統

三國時代可以說是一些小說、影視比較喜歡涉及的年代,尤其是年輕人都嚮往那段充滿鬥爭的歲月。三國鼎立,鬥智鬥勇,一樁樁的經典事件千古流傳。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曹操,曹操是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的奠定者(曹丕...

羅貫中在三國為何獨喜蜀漢 神化甚至妖化諸葛亮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嚴重醜化了曹魏這一系列人,而美化蜀漢。按道理曹操勢大而且挾天子令諸侯,還有曹操還是個大作家大詩人,要寫這種小說最容易把握的主角的,但是羅貫中為何偏偏獨愛蜀漢這個陣營?真實歷...

小說畢竟有虛構的東西,看看小說與歷史的差距

說的大不諱一點三國演義里有一半都是虛構的。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是假的,關羽用的是長矛,桃園三結義也是假的,關羽也沒擁有赤兔馬,赤壁之戰也沒諸葛亮的份等等,三國志這本書才是是真歷史,三國演義只是做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