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戰略規劃大盤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群雄紛爭,面對複雜的天下大勢,無數人茫然不知所措,但也有許多才能非凡之士提出過自己的獨到見解,這其中既有文臣,也有武將。
本文就盤點一下史書上所記載各種戰略規劃,並評論其優缺點。
諸葛亮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說道三國時期的戰略家,首當其衝的必然是諸葛亮,他的隆中對對當時的天下大勢有著準確的分析,並且也向劉備提出了可行的建議。
諸葛亮的思路很清晰,當務之急是有一塊穩固的地盤,這是劉備參與爭霸的前提,而北方和東南暫時沒有插足的餘地,要下手最好的選擇是荊州,然後則是益州。
等到劉備拿下兩地,有了足夠的資本後,則結好孫權,以興復漢室為名出師北伐,掃清禍亂,天下可定。
對隆中對有爭議的是其後半部分,也就是上將向宛、洛,劉備出秦川的計劃,以及沒有考慮到被孫權捅刀子的行為。
這裡被當做是隆中對的漏洞,甚至連毛主席也說隆中對的失敗在於分兵。
這是把歷史發展和隆中對給重合到了一切,實際上兩者並不一致,隆中對的實際實施在第一步時就出了偏差。
諸葛亮向劉備提出的奪取荊州是要奪取劉表手中的荊州,最少是要包括襄陽、南郡、江夏、武陵的荊州,否則談不上「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以及「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
然而劉備手上的荊州只有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因而後期規劃的「以向宛、洛」是根本做不到的。
很多人把關羽發起的襄樊戰役當做是呼應出師表的後半部分,其中就包括主席,這是一種誤解。
關羽的行動最多只能認為是在給實施後半部分創造條件,也就是拿下襄陽,這樣便可以「以向宛、洛」。
而當時的關羽即使拿下襄陽,也暫時沒有餘力再繼續進攻,因為進攻襄樊時關羽的部隊已經出現了缺糧的情況。
就算你讓已經處於強弩之末的關羽強行出宛、洛,那麼剛剛在漢中苦戰一年的劉備這時有力量出秦川嗎?因而關羽之敗並非諸葛亮之過。
而主席批評分兵其實也只是隨便說說,兵不是不能分,解放軍不是也分成了四大野戰軍嗎?主席的意思應該是分兵要有側重,例如四大野戰軍中東北和華中兩大野戰軍就明顯是主力,而西北和華東則更多是搞搞牽制(當然後來華東野戰軍表現搶眼也是出乎意料之外)。
隆中對里雖然沒有明說,但荊州上將和劉備的分兵誰主誰次其實是不言而喻的,這種瑣碎的事沒有必要說得過於清楚。
而至於吳國的捅刀子,其實也是對荊州占領的不完整引發的後遺症之一。
當然即使劉備對荊州完全占有,也不排除孫權還會捅刀子,所以如果把這當做隆中對的缺點,也算是有一定道理。
但這也不能否定隆中對的戰略水平之高,畢竟鎮守新野的劉備從劉表手下一介客將靠著執行隆中對的規劃最終有了稱帝之資,已經足夠證明其可執行性之強。
魯肅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
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規模如此,亦自無嫌。
何者?北方誠多務也。
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將軍雖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
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
除諸葛亮外,魯肅也常常被當做戰略家而而提起,提到最多的自然是其和諸葛亮相類似的以割據稱帝為目的的榻上對,以及借出荊州聯劉抗曹的建議。
實際上縱觀魯肅的戰略規劃和實際執行會發現一個問題:他的建議執行起來並不怎麼好用。
以榻上對而言,當時的背景是曹操還在北方和袁家爭霸,劉表穩坐荊州。
魯肅卻建議孫權全力搶荊州,而北方的爭霸則只要「觀釁」即可。
須知當時的荊州並非諸葛亮提出隆中對時的荊州,劉表彼時實力完全不弱於孫權,因而孫權花了八年,連個江夏都沒能啃下來。
而曹操卻在這八年里掃平袁氏,發展成了實力恐怖的勢力。
所以魯肅的這份規劃倒不如說是幫了曹操的大忙。
倘若在曹操還未能掃平北方時,孫權、劉表、袁家能結成同盟,三方出兵進攻曹操,不失為以弱敵強的好思路。
即使最終失敗,曹操的主攻方向也是河北的袁氏兄弟,最起碼可以拖慢曹操平定河北的速度。
之後曹操再南下,孫權面臨的局勢再差也不會差於赤壁。
至於後來的借荊州,魯大師也是體現出自己擅長規劃不擅長執行的一面。
魯肅的提議是認為孫吳在荊州根基太淺,難以壓制,不如藉助劉備的人望,增加曹操的敵人,避免己方分散戰力。
但怎麼個借法,魯肅自己也並不清楚,導致劉備集團尾大不掉,從半依附於孫吳變成了隱隱有超越孫吳之勢,甚至在上游構成了威脅。
因此,魯肅的規劃看上去很美,但執行起來並不如意,至於不如意的原因,主要是戰略提出者本人都沒有具體可行的執行方案。
荀彧
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
將軍本以兗州首事,平山東之難,百姓無不歸心悅服。
且河、濟,天下之要地也,今雖殘壞,猶易以自保,是亦將軍之關中、河內也,不可以不先定。
今以破李封、薛蘭,若分兵東擊陳宮,宮必不敢西顧,以其間勒兵收熟麥,約食畜谷,一舉而布可破也。
破布,然後南結揚州,共討袁術,以臨淮、泗。
若舍布而東,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民皆保城,不得樵採。
布乘虛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范、衛可全,其餘非己之有,是無兗州也。
若徐州不定,將軍當安所歸乎?且陶謙雖死,徐州未易亡也。
彼懲往年之敗,將懼而結親,相為表里。
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將軍,將軍攻之不拔,略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眾未戰而自困耳。
前討徐州,威罰實行,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為守,無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
夫事固有棄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權一時之勢,不患本之不固可也。
今三者莫利,原將軍熟慮之。昔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
自天子播越,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右,然猶分遣將帥,蒙險通使,雖御難於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匡天下之素志也。
今車駕旋軫,義士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
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
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明矣。
韓暹、楊奉其敢為害!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
荀彧對曹操的霸業貢獻極大,他提出的戰略方針可以總結為:穩固兗州、迎奉天子、提倡大義、討伐袁術。
這一套建議使曹操在幾年時間裡從一個差點被打得無家可歸的諸侯變成了足以與袁紹爭雄的巨大勢力。
就起兵位置而言,曹操並不算很好,河南雖是中原腹地,卻也是四戰之地,無險可守。
因而建立一個穩固的後方極為重要,這也是荀彧勸曹操不要竟一時之小利進攻徐州的原因。
而迎奉天子這步大棋極為重要,從三國志的記載中可以看出,在獲得迎奉天子的大義名分之後,趙儼、杜畿、杜襲、繁欽等優秀人才馬上來到了許都投靠曹操,關中軍閥也隨即表示順從(但獨立性依然很高),這兩步為曹操的勢力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而和荀彧決裂後,曹操的思路則明顯混亂了很多,處於一種今年打馬超,明年打孫權,後年打張魯,幾千里地盤來回奔波的狀態,最後甚至連是否適合進攻蜀地也判斷不准。
結果晚年丟了漢中,剛去世又涼州大亂,這些地盤都沒有做到很好的消化。
而荀彧對曹操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周瑜&甘寧&呂蒙
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
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
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今漢祚日微,曹操彌憍,終為篡盜。
南荊之地。
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
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
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圖之。
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
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財谷並乏,左右欺弄,務於貨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戰具,頓廢不脩,怠於耕農,軍無法伍。
至尊今往,其破可必。
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今征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游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
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
今不於強壯時圖之,一旦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
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
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
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這三名將領的建議比魯肅激進了許多。
甘寧和周瑜的意見比較一致,都是以荊州為踏板進攻巴蜀,與諸葛亮十分相似。
相比之下周瑜又比甘寧激進了許多,因為甘寧是建議兼并荊州後進攻益州,而周瑜時期荊南已經落入劉備之手,所以周瑜是直接打算鎖死劉備的發展。
對於周瑜的意見,後來孫權也打算實施,不過他的方式比周瑜的提法溫柔許多,是邀請劉備一同進攻益州,畢竟劉備如果被鎖死,誰也無法預料他會幹出什麼。
但劉備一直的想法就是獨占益州,因而不但拒絕了孫權的意見,還派人阻攔孫權的部隊,最後孫權也不得不放棄。
因而周瑜的這個計劃必須要有一個強勢的執行者,如果是周瑜本人執行,說不定就直接與劉備開戰了。
但周瑜和甘寧與前面幾位不同的是,二人只考慮了軍事上的占領,對地方的安撫工作並沒有提及,即使不考慮進攻益州在軍事上的不確定性,在荊州的穩固問題上,孫權也是需要費很大功夫的。
呂蒙的規劃就更為刺激了,他分析了進攻徐州的劣勢,但對於曹操在徐州守兵不多的原因分析並不算準確,相比可以在赤壁戰前判清曹軍形勢的周瑜差了不少,難怪孫權也評價呂蒙言談不及周瑜。
但對於徐州難以防守的分析是正確的。
不過下一步就很奇怪了,他在提出消滅關羽的同時,讓潘璋占領白帝,而自己占領襄陽,然後以此為基地全據長江。
這就有點痴人說夢了,首先不談占領二地的困難性,他的建議使要讓孫權正面應對來自曹劉雙方的進攻,而孫吳如果有這樣實力那還和劉備結什麼盟?不得不說呂蒙的想法是讓孫權拿命去搶地盤。
好在孫權最後沒有真的拼破頭去搶襄陽和白帝。
袁紹&曹操
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這段兩人的對話實際上不算嚴肅的規劃,但被包括易中天在內的一些人士拿出來讚揚曹操並批評袁紹。
然而袁紹的這段話沒有什麼可指摘之處,平定冀州富庶之地,兼得幽並之勁卒,安撫異族,沒有後顧之憂地南下競爭天下,這套方案可操作性極強。
實際上光武帝劉秀就是按這樣的思路取得了天下。
而曹操的話里卻並沒有什麼實質性內容,等於是一句空口號,連這都拿來當做讚美曹操的依據,有點過於肉麻。
可以認為,曹操此時要麼是真的滿腔熱血,要麼就是拿句口號故意噎袁紹。
毛玠、田豐、沮授
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
今袁紹、劉表,雖士民眾強,皆無經遠之慮,未有樹基建本者也。
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雖黃巾猾亂,黑山跋扈,舉軍東向,則青州可定;還討黑山,則張燕可滅;回眾北首,則公孫必喪;震脅戎狄,則匈奴必從。
橫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擁百萬之眾,迎大駕於西京,以此爭鋒,誰能敵之?比及數年,此功不難。將軍累葉輔弼,世濟忠義。
今朝廷播越,宗廟毀壞,觀諸州郡外托義兵,內圖相滅,未有存主恤民者。
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駕,安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徙都既不從,宜早圖許,奉迎天子。
不爾,終為人所禽,悔無益也。曹公善用兵,變化無方,眾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
將軍據山河之固,擁四州之眾,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
今釋廟勝之策,而決成敗於一戰,若不如志,悔無及也。
毛玠的規劃總結兩點就是迎奉天子和充實軍用,這樣既名正言順,又有足夠戰力,可謂進可攻退可守,與後世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有異曲同工之妙。
沮授向袁紹提出的占領和袁紹本人和曹操的聊天基本一致,差別在於袁紹最終沒有迎奉天子,這一點很致命,袁紹本人也一直後悔。
至於田豐沮授後來提出的用騷擾戰術對付曹操的提案,個人認為實際效果並不會很好。
首先田豐自己都提到曹操善用兵,軍隊實力強勁,因而大軍壓境反而是對付曹操最好的手段,而分兵派出更像是羊入虎口(顏良文丑的例子就擺在那裡)。
其次曹操擴張迅猛,給曹操多一點時間穩定新收服的領土等於是在幫助曹操。
第三曹操當時正好缺糧,因而袁紹此時南下時機並不壞。
最後則是袁紹本人的壽命問題,再過三年沒人能保證袁紹是否還活著(歷史上袁紹兩年後就去世了)。
因而不能簡單因為袁紹失敗,就認為田豐沮授的意見就一定是正確的,能夠確定是袁紹在戰略方面犯下的最大錯誤是他錯過了迎奉天子的機會。
司馬懿
吳以中國不習水戰,故敢散居東關。
凡攻敵,必扼其喉而摏其心。
夏口、東關,賊之心喉。
若為陸軍以向皖城,引權東下,為水戰軍向夏口,乘其虛而擊之,此神兵從天而墜,破之必矣。
這是司馬懿在石亭戰前對曹叡提出的戰略。
司馬懿的觀點有一定合理性,但總的來說有輕敵的嫌疑。
在對抗以水軍見長的吳軍時,他的策略卻偏偏是在孫吳經營多年的夏口以水軍決勝負,而且當時時間是八月,並非枯水期,可見司馬懿對己方的實力有多自信。
但實施起來效果未必好,結果後來真正實施時,反而是皖城步兵出了問題,也算是造化弄人。
魏延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
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
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
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
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
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著名的所謂子午谷奇謀。
魏延的想法確實十分大膽,先是輕兵占領長安和潼關,再和諸葛亮會和。
不過這個計劃毛病太多,首先魏延寄希望於夏侯楙棄城而走,如果夏侯楙不走,魏延的五千人下場會是如何?
即使魏延確實占領了長安,並堵住潼關,也並非萬無一失。
長安北有蒲坂,南有武關,並非可守之處,西邊還要防備來自隴西的救兵。
如果諸葛亮和魏延會和,那麼將面臨來自四方的夾擊。
如果諸葛亮帶兵平定涼州,那麼魏延就要獨自從潼關、蒲坂、武關三個方向抵住魏軍,這可比馬謖守街亭的難度高了好幾個檔次。
因而諸葛亮拒絕採納也是情有可原。
朱桓
休本以親戚見任,非智勇名將也。
今戰必敗,敗必走,走當由夾石、挂車,此兩道皆險厄,若以萬兵柴路,則彼眾可盡,而休可生虜,臣請將所部以斷之。
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勝長驅,進取壽春,割有淮南,以規許、洛,此萬世一時,不可失也。
朱桓與魏延性格相似,兩人提出的建議也像是同胞兄弟。
朱桓先是和魏延一樣數落了一下曹休,然後對石亭之戰提出了扼守夾石、挂車的建議。
事實上這一步還是相當正確,後來事情發展確實如此。
但再往後朱桓要長驅進取壽春,割據淮南,可以說難度就相當大了,以吳魏兩國當時情況來看很難做到,因而遭到了陸遜的反對。
蔣琬
琬以為昔諸葛亮數窺秦川,道險運艱,竟不能克,不若乘水東下。
乃多作舟船,欲由漢、沔襲魏興、上庸。
不同於諸葛亮和姜維,蔣琬提出了從漢水東下進攻上庸的計劃。
實際上這個計劃實施起來難度並不大,拿下上庸的機率還是有的。
但同魏延的計劃類似,存在一個後續無法推進的問題。
人們常說蜀道難,但上庸一帶的交通困難程度還在蜀道之上。
上庸孤懸在外,和漢中難以接應,防守難度極大,並且進攻上庸時尚可利用漢水,如果守不住要撤軍,難道要逆水跑回來?上一個因為逆水沒跑回來的人叫黃權,當時還活著。
蔣琬的這個計劃倘若在吳軍占有襄陽的情況下,倒還可以討論。
姜維
維建議,以為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
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
有事之日,令游軍並進以伺其虛。
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
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游軍并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
姜維的計劃可稱大膽至極,直接放敵人進入漢中,然後又將兵力集中於險要的漢、樂二城,再以陽安關攔住敵軍,敵人無法攻克而退軍時諸軍並出,蜀軍截斷其退路,完成殲滅戰。
姜維的計劃是在反擊中消滅敵人大量的有生力量,以逆轉國力。
聽上去十分誘人,但操作起來太過冒險。
後來鍾會得以輕鬆進入漢中也是拜姜維布防所賜,而漢、樂二城雖然沒有被鍾會大軍攻下,但陽安關卻因為守將蔣舒投降而淪陷,由此可知戰爭中的不確定因素實在太多,拿整個漢中來冒險十分不值。
當然即使到這一步,姜維也不是沒有翻盤的機會,他還是在劍閣攔下了鍾會,並逼其撤退。
因為漢中同關中地理阻隔大,加之後方蜀軍的騷擾,鍾會勢必還要在撤退路上和漢中沒有解決的蜀軍繼續交戰,而姜維也可以等待機會。
但出乎姜維意料的是鄧艾襲擊了成都,劉禪投降,姜維的計劃全盤泡湯。
姜維軍將士氣得拔刀砍石也可以理解。
總而言之,姜維對蜀漢滅亡有不小的責任,他的布防方式把自己置於過於不利的境地,同時沒有考慮太多其他方面的要素,最後也嘗到了苦果。
鄧艾、王基
艾以為「田良水少,不足以盡地利,宜開河渠,可以引水澆溉,大積軍糧,又通運漕之道。
」乃著《濟河論》以喻其指。
又以為「昔破黃巾,因為屯田,積穀於許都以制四方。
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軍征舉,運兵過半,功費巨億,以為大役。
陳、蔡之間,土下田良,可省許昌左右諸稻田,並水東下。
令淮北屯二萬人,淮南三萬人,十二分休,常有四萬人,且田且守。
水豐常收三倍於西,計除眾費,歲完五百萬斛以為軍資。
六七年間,可積三千萬斛於淮上,此則十萬之眾五年食也。
以此乘吳,無往而不克矣。
」今江陵有沮、漳二水,溉灌膏腴之田以千數。
安陸左右,陂池沃衍。
若水陸並農,以實軍資,然後引兵詣江陵、夷陵,分據夏口,順沮、漳,資水浮谷而下。
賊知官兵有經久之勢,則拒天誅者意沮,而向王化者益固。
然後率合蠻夷以攻其內,精卒勁兵以討其外,則夏口以上必拔,而江外之郡不守。
如此,吳、蜀之交絕,交絕而吳禽矣。
鄧艾和王基都有利用屯田和漕運充實後勤,靠國力壓垮吳國的建議。
鄧艾的計劃則更為細緻,最後實施起來的效果也極好,進一步擴大了魏國的優勢。
司馬昭平定淮南三叛時可以拉起26萬大軍,鄧艾著實功不可沒。
結合其在軍事上的優秀表現,確實是三國時期頂尖級別的人才。
三國傑出的五大戰略家,魯肅排名第三,第一毫無爭議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在這段戰亂風雲的歷史歲月之中,有運籌帷幄、算無遺策的名臣謀士,也有衝鋒陷陣,勇冠三軍的無敵猛將,更有著眼整個戰局,能夠制定戰略方針的戰略家,那麼三國有哪些傑出的戰略家呢?什麼是...
三國三大雄圖:除了榻上策和隆中對,還有一個知道的人可能不多
三國時期不缺乏頂級的謀士,一個最出色的頂級謀士不僅要擅長臨陣決斷和決勝於千里之外,還要高屋建瓴對大勢作出準確的預測和判斷並提出戰略雄圖。這樣的謀士在三國也不乏其人,其中最出名的有三人,他們站在不...
荊州爭奪:三國鼎立的關鍵一戰
作者:殷嘯虎東吳借出荊州「臭棋」還是「好棋」?借荊州,是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的象徵,也是兩家最終刀兵相見的導火索。孰是孰非,依然難有定論。要釐清這一問題,得從事件的始作俑者魯肅談起。在小說《三國演義...
文書三國|隆中對:諸葛亮之謀弱於魯肅,三分天下靠周瑜早死
文 | 江隱龍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敗後退守魚復,將魚復改為永安。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為防孫吳西進,在永安布「八陣圖」以禦敵,並成功籍此困住了陸遜。這一段見於第八十...
要不是周瑜死的早,孫權早就拿下四川,讓劉備雞飛蛋打
劉備兵屯新野的時候,徐庶向他推薦了諸葛亮。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向劉備提出了奪取天下的方略。諸葛亮認為,當時北方的曹操有百萬雄師,挾天子以令諸侯,尚無法與之爭鋒。東吳已經歷父子三人經營,有長江天險...
三國為什麼能成為三國:曹操、劉備、孫權各有各的「隆中對」
文 | 江隱龍 三國時代特殊的歷史背景與時代特徵,將英雄亂世這一主題發揮到了極致。最後曹魏滅蜀、司馬代魏、西晉一統天下,雖然有北方綜合國力遠勝於南方的大前提,但東漢末年從諸侯割據到三足鼎立的歷史...
荀彧,孔明,周瑜,魯肅誰的戰略最高明?
荀彧先安定兗州發展,再聯合呂布滅袁術,再屠徐州解決側翼威脅,最後與袁紹決戰。諸葛先取荊州,再聯東吳北抗曹操,之後入蜀取西川。天下有變之時,再劍指宛洛魯肅聯劉表(後改為劉備),與劉備平分荊州,之後...
劉備借荊州的歷史真相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劉兩家因為荊州一段公案最後兵戎相見,這結果就是家喻戶曉的關羽大意失荊州,而這段公案就是劉備借荊州。這一傳說經過《三國演義》和戲劇再度渲染,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終於...
隆中對其實錯誤,世有二人已經在阻止他們,可惜其中一人死去!
諸葛亮這個人物已經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了,他不僅聰明睿智,而且鞠躬盡瘁,可以說是古代中國人的楷模了。諸葛亮最為人所稱道的就是他的《隆中對》。隆中對之遠大,直接在天下紛擾的時候就判斷出了將來的天...
諸葛亮隆中對只因未記一人 導致無法中興漢室徒勞而終
諸葛亮早在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時就提出了心繫天下的《隆中對》,然而,最終還是在第六次北伐出師未捷的情況下抱憾而逝了,他之所以如此,一來是因為彼時的政治軍事形勢已和隆中對誕生時大不相同,二來是因為《隆...
諸葛亮出山後第一計,劉備沒有聽從,所以丟了天下
諸葛亮出山時,獻與劉備的草蘆對(通稱「隆中對」),一千八百年來眾說紛紜,多少千古名士、軍政大家對此都有過精闢論述。 贊之者多認為劉備半生苦戰,促居一縣,得此戰略規劃後,騰躍高飛開三國鼎立局面,可...
《隆中對》非原創,諸葛亮也搞抄襲?
蜀漢丞相諸葛亮有兩篇非常出名的文章,一為《出師表》,一位《隆中對》。《出師表》一文千古流傳,淋漓盡致地提現了諸葛亮對劉漢王朝的忠心,讀來令人淚下,正所謂「讀《出師表》者不哭者不忠」。而《隆中對》...
隆中對的經典決策不只劉備之於諸葛亮,你知道他們的「隆中對」嗎
對諸葛亮的了解,最深刻的應當數《出師表》,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