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劉備敗也劉備——《隆中對》執行中的得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天,時年47歲的劉備,前後三次從新野跑到襄陽城外的隆中,去拜訪只有27歲的諸葛亮。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
興漢安民的政治理念使他們走到一起來了。
劉備從184年參與鎮壓黃巾起義以來,打拚多年一直寄人籬下,已經換了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和劉表等五個主人,蟄居新野也有六年,感嘆脾肉復生而功業不建,為謀出路前來請求指點迷津。
諸葛亮隨叔父避世亂來到這裡,半耕半讀,廣交師友,胸懷大志,自比管樂,認定劉備是能夠實現自己抱負的明主,就為他量身定做了切實可行的戰略規劃。
劉備點頭稱「善」,並請諸葛亮出山相佐,說是「如魚得水」。
這次風雲際會,影響了我國歷史的進程,成就了他們仁君賢相的功業。
鄉下知青草廬對策籌天下的內容,整理成文件,就是被譽為千古奇策的《隆中對》。
在《隆中對》的指引下,劉備這個當時的窮漢,後來果然發跡,同原有的富豪曹操與孫權瓜分天下,建成魏、蜀、吳三國。
但並沒有實現一統天下的終極目標,而是三國歸晉。
其原因何在?成了千古議論紛紜的話題,見仁見智,各抒己見。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論說:劉備「機權幹略,不逮魏武」;諸葛亮「蓋天命有在,不可以智力爭也!」
《三國演義》作者借水鏡先生之口說:「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
「眉山三蘇」中的老爺子蘇洵,在《論項羽》中說:「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矣!」
某省委黨校一退休教授曾上書國家教育部,認為《隆中對》是「分裂華夏」,建議從中學語文課本中刪去這篇文章。
通過三分求一統
其實,《隆中對》是目標明確、敵友清晰、步驟分明的神機妙算,問題出在執行過程中,成(三分)也劉備,敗(未一統)也劉備。
何以見得?只要回顧這段歷史的軌跡,將《隆中對》是如何說的,劉備是怎樣做的,進行事後諸葛亮式的對比分析和客觀論證,就能找到真相。
《隆中對》言簡意賅,全文只有296個字。
大體上可作如下解讀:
首先,回顧前段軍閥混戰情況。
以曹袁成敗為例,提出了靠謀略以弱克強的指導思想。
接著分析當前天下大勢。
曹操已用朝延名義統一了北方,部下兵多將廣,先不要去虎口爭食。
孫權久據江東,根基已固;是可資藉助的力量,但不可打他的主意。
剩有荊、益二州,疆域遼闊,未經戰亂,民豐物阜,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但現有的主人沒有本事守住這份基業,正是老天爺賜給您的地盤。
您是皇家後裔,經過多年努力,積累了很高的聲望,團結了精幹的隊伍,這是自己的優勢和進取的資本。
然後規劃了進取方略。
第一步,就近取荊、益為根據地,搞好內部治理,妥善處理西邊和南方少數民族的關係,以積蓄力量;並同孫權結成抗曹同盟。
第二步,當天下發生大的變故(意為曹家遲早會篡漢,但不便明說),就兵分兩路,主力從益州進占關中,偏師從荊州直取宛洛,一定能受到百姓擁戴。
結尾說,如能照此辦理(誠如是),就可以實現光武中興式的重新統一。
這是統一之謀,而非割據之策。
後來的實踐證明,其對形勢的分析是料事如神,所定的策略也照辦則成。
可惜劉備對迅取荊、益的緊迫性和聯孫制曹的必要性都認識不清,因此在具體實施時,每到關鍵時刻,總是另搞一套,導致一統宏圖化為泡影。
後人譽為「未出茅廬,先定三分」,並非本意,三分只是手段,一統才是目的。
反主為客借荊州
劉表是劉備的恩主,諸葛亮又是他的姨侄女婿,當然不能動手去奪荊州。
但在不經意之間,諸葛亮指點劉琦求得江夏太守一職,成了後來起死回生的妙棋。
208年秋,曹操率十五萬大軍南征,看似帶來危機,其實卻是轉機。
因為劉琮在劉表病逝後繼位,就派人向進到新野的曹操投降,證實了「其主不能守」,但遭到了軍民的抵制和反對。
劉琮左右及荊州人士歸附劉備的就多達十餘萬;其部將王威在曹操追趕劉備時曾建議「襲其無備,擊之於險,操可擒也。
」劉琦也曾想以奔喪為名前來爭位。
這正是再從曹操手裡奪回荊州的天賜良機。
當劉備從樊城撤兵路過襄陽時,叫劉琮答話,「琮懼不能起」。
諸葛亮建議「攻之,荊州可有」。
備如果能順應軍心民意,聲討劉琮背父降敵的罪狀,攻占襄陽,用劉琦取而代之,名正言順地組織荊州保衛戰,即使不能御操於州境之外,至少可控制大部分地盤和軍隊。
但是,劉備卻說:「吾不忍也!」實行逃跑主義,帶領人員十多萬,輜重數千輛向南逃難,一天只走得十多里。
又有人建議趕緊去保住戰略要地江陵。
劉備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只另派關羽從水路去江陵。
曹操親率精銳騎兵五千、一日夜行三百里追到當陽。
劉備棄妻子而逃,趙雲拚命才救出了阿斗。
眾多的追隨者自是無從顧及,其悲慘的情況可想而知。
劉備不識時務,不僅辜負了群眾的願望,也使自己失去了以後聯孫抗曹的主導地位,淪為請求救援的小夥計。
劉備當陽慘敗後,幸與關羽在漢津會合,劉琦也帶兵前來接應,一起到了江夏郡的夏口(今武漢市),才算有了落腳之地,共有軍隊兩萬,成了後來翻身的本錢。
曹操得了荊州其餘五郡和八萬水陸大軍的戰利品,但在赤壁之戰後,又大部歸了劉備,僅曹仁守住了襄陽等少數市縣,可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此前魯肅奉命以弔喪名義來荊州打探軍情,並聯絡抗曹力量。
他找到劉備後表明來意,邀請諸葛亮同去柴桑(今九江市)見孫權共商大計。
當時孫權部下分成迎曹和拒曹兩派。
諸葛亮介紹了曹軍虛實與存在弱點,表達了劉備聯盟抗曹的決心後說:您能命猛將提兵數萬,雙方聯手必破曹兵,曹操會退回北方,就可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於是孫權以周瑜為都督,起兵三萬,共同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從此終止了曹操獨霸全國的進程。
聯軍又兵分三路乘勝進攻。
孫權親統大軍攻合肥無功而返,周瑜攻江陵歷時一年,才打敗曹仁,取得南郡。
劉備用劉琦的名義南征,長沙、武陵、桂陽和零陵四郡太守望風歸順。
連廬江營帥雷緒也率部曲數萬前來歸附。
不久劉琦病故。
孫權推劉備為荊州牧,令周瑜分南郡的江南部分給備,還將妹妹嫁給他,用郎舅親來鞏固聯盟關係。
劉備又以劉表舊部多來投靠需要安置為由,親自見孫權「求都督荊州」。
孫權也採納了魯肅「將荊州借劉備,與共拒曹操」的建議。
這樣,劉備就基本上獨吞了赤壁之戰的勝利果實,把大本營由公安遷到江陵,就是今天的荊州市。
荊州原有七個郡,其中南陽郡早就是曹操的地盤,此時江夏郡也被曹、孫兩家瓜分。
所以孫權給劉備的就只有周瑜打下的南郡。
為什麼弄成了借荊州呢?周瑜給孫權的遺書中說
「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就一語道破天機。
因為劉備的荊州牧這頂官帽是孫權給的,南部四郡是在聯軍打敗曹操後才得到的,他只有治權沒有主權,還是個半自主、半依附孫權的角色。
但為了先解近渴,劉備只好喝下自己釀下的苦酒,為後來劉、孫失和播下了種子。
舍易就難取益州
如魚得水的劉備,兩三年工夫就由貧困戶變成了暴發戶,既據荊州要地,又得豪門美女,就有些飄飄然了。
當新的雙喜臨門時,他先是拒之門外,終於把喜事辦砸了。
「一喜」是臥龍、鳳雛珠聯璧合。
龐統原任南郡功曹,因借荊州而成了劉備的部下。
備早聞其大名,不但沒提拔重用,反把他下放到偏遠的耒陽當個縣令,又以在縣不治免官。
這同落魄時三請諸葛亮相比,真是冰火兩重天。
魯肅寫信說:「龐士元非百里之才」,當予重任。
諸葛亮也大力推薦。
劉備才召來面試,「大器之,遂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
光是前倨後恭也還罷了,後來雖非有意卻把他送上了絕路。
「二喜」是劉璋主動請他帶兵入蜀。
益州別駕張松認為劉璋暗弱難成大事,曾派法正來了解過劉備,認為是理想的明主,「密謀奉戴以為州主」。
在211年冬曹操攻取關中時,張松趁機建議劉璋派法正請劉備來相助,又應了「智能之士思得明君」的預測。
當法正表明真實來意後,劉備對送上門的厚禮並不領情,說是
「不能以小利而失信義於天下」。
龐統為他分析了取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是荊州經過戰亂,已經荒殘,北有曹操,東有孫權,難以得志;益州戶口百萬,土沃財豐,得以為資,大業可成。
二是兼弱攻昧,逆取順守,古人所貴;成功之後,封璋大國,何負於信。
三是今日不取,將使別人得利。
這是在新形勢下《隆中對》的補充。
劉備於是決定兵分兩路:留諸葛亮同關羽、張飛、趙雲率主力守荊州;自己同龐統率偏師入蜀,將領只有新收的黃忠和魏延。
這是以老幹部防守老區、先固根本,用新幹部開拓新區、相機進取的部署,無疑正確的。
但入蜀部隊力量偏弱,無法強攻,只能靠內應智取才能成功。
劉璋開門揖盜還被蒙在鼓裡,下令沿途好生供應。
並親自到涪城(今綿陽市)迎接,盛宴款待百多天。
張松要法正轉告劉備「便於會所襲璋」,也就是用武力劫持劉璋後和平接管。
龐統認為這是「無用兵之勞而坐定一州」的好辦法。
在今天看來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最佳選擇。
劉備卻說:「初入他國,恩信未立,此不可也!」率部到葭萌去為劉璋守北大門。
一年後,孫權來信說曹操攻吳、要求回兵增援,便處於進退兩難境地。
龐統獻計說:「陰選精兵,晝夜兼道,逕襲成都,攻其無備,一舉便定。
」劉備又不同意,而採取攻城奪地逐步推進的戰術,從而陷入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張松也暴露被殺。
當時劉璋部下鄭度曾建議說,劉備孤軍遠來,兵不滿萬,如採用堅壁清野的辦法,斷其給養,則備可擒。
幸璋不聽,劉備才只虛驚一場。
後來圍攻雒城(今廣漢市)一年,龐統中流失而卒,時年只36歲。
劉備只好調諸葛亮率張飛和趙雲前來增援,分兵各定郡縣,合力進圍成都。
馬超也來歸附助攻。
劉璋開城出降,被安置在公安。
這已到了214年夏天。
劉備雖勉強成功,但費時耗力,死傷的都是帶去的和本可歸屬自己的將士,以及無辜的百姓,破壞損耗的是自己將要統治的地區。
這都是講究假信虛恩造成的惡果。
本來「兵者,詭道也」,劉備卻反其道而行之。
這好比:反對綁架挾持勒索的辦法,採取明火執仗搶劫的手段,造成了人員死傷和財物毀損,特別是最後只好拆了東牆補西牆,調諸葛亮等分兵入蜀,雖得了益州,卻埋下後來分荊州和失荊州的禍根,並折騰了三年,失去了先曹操取得漢中的時機。
龐統不愧是識時務的俊傑,在劉備天上掉下餡餅不要時,說服他帶兵入蜀,又連出奇計,益州將唾手可得。
可惜為備所誤,經論未展,死於非命,壯志未酬。
張松「達識精果」,雖是益州三把手,卻「思得明主」以建功立業,主導了迎劉備入蜀取代劉璋的完整計劃,卻在最後關頭因劉備不肯照辦未能如願並被殺,本來可望成為實現一統的佐命功臣反落了「賣主求榮」的惡名。
漢中稱王成拐點
劉備既得益州,就引發了荊州的歸屬問題。
當初孫權曾約他共同進取益州,被以劉璋同宗為藉口加以拒絕,並卡住上游不讓吳軍過境,因作罷論。
所以孫權破口大罵「狡虜,乃敢挾詐如此!」便派諸葛瑾去討回荊州。
劉備推託說,等我取得涼州,盡將荊州奉還。
這是一張遠期的空頭支票,至今人們還把賴帳不還說是「劉備借荊州」。
孫權當然不肯善罷甘休,便令呂蒙率兵二萬攻占了長沙、桂陽和零陵三郡。
劉備也率張飛和趙雲起兵五萬來爭,又因曹操攻占漢中,只好求和。
孫權以抗曹大局為重,答應以湘水為界分荊州,長沙、桂陽、江夏屬權;南郡、武陵、零陵屬備。
即「對半減債」,把零陵還了劉備。
雙方再維持了五年的同盟關係。
217年冬,劉備在法正的出謀劃策和諸葛亮的後勤支援下,發動了歷時一年半的漢中爭奪戰。
黃忠在定軍山斬了守將夏候淵。
曹操起兵來救,備拒險防守。
在相持中,趙雲用空營計力挫曹軍。
後操因軍士多逃亡,便收兵回去。
劉備占領漢中,又派劉封和孟達兩路進軍,攻取了房陵、上庸和西城三郡,與荊州聯成了一片。
219年七月,劉備自立為漢中王。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雖然迂緩曲折,但也由地無寸土、兵只數千,發展到地跨荊益、帶甲十萬,初步實現了《隆中對》的第一步戰略目標。
如果沿著這條路線走下去,經營好現有領地,開展西和南撫工作,養精蓄銳以待時機,前途將是一片光明。
因為半年後曹操病逝,一年後曹丕代漢自立,就是天下有變的機會將要到來。
此時已打通北進關中的道路,又保有直搗宛洛的戰略要地,劉孫聯盟也沒有破裂,分路進兵直取中原的條件已經成熟。
從後來關羽伐曹時「自許以南往往遙應」,諸葛亮首次北伐時「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可以看出劉備集團深得民心,還是有可能實現統一目標的。
可惜風雲突變,關羽和劉備驕傲輕敵,背道而馳,連遭慘敗,使大好形勢逆轉。
伐曹辱孫喪荊州
劉備漢中稱王后,關羽被封為前將軍,假節鉞,隨即起兵伐曹。
開局很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占襄陽,圍樊城,一時威震華夏。
曹操如臨大敵,採取兩手策略加以應付。
一面由徐晃率兵救樊城,自統大軍在後督戰,還調張遼等前來支援;一面用「許割江南以封權」的條件,叫孫權抄關羽的後路。
孫權正要找關羽算帳,便上書曹操「請討羽自效」,派呂蒙襲取了荊州。
關羽敗走麥城,被活捉殺頭,荊州人地兩失。
後人用「大意失荊州」來概括這一事件,這是以偶然性代替必然性的說法。
關羽「剛而自矜,以短取敗」(陳壽評語),才是真正原因。
他是為立功逞能,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發動一場錯誤的戰爭,以致誤國殞身。
一是時機未到,孤軍盲動。
當時曹操放棄漢中,並非實力大損,而是不願為此「雞肋」糾纏下去,影響中原大局。
關羽在益州主力未動情況下,冒失與曹操爭鋒,完全違反了《隆中對》的戰略部署。
二是寡不敵眾,後方空虛。
當曹仁死守樊城、徐晃去救時,已挫敗了他的攻勢。
關羽還不見好就收,再從荊州抽調守軍前來,無異以卵擊石。
三是侮辱孫權,兩面樹敵。
關羽擔當防守荊州重任,本是力所難及,已被呂蒙連奪三郡,全靠聯孫抗曹戰略構成的三角平衡,才勉強維持。
他以前就愛鬧點摩擦,由於魯肅包容才得無事。
當孫權派人來為兒子求婚時,「羽辱罵其使,不許婚,孫權大怒」,早就不滿這個占據上游、不懷好意的傢伙。
現在曹操許願求助,於是趁此良機,不但攻占荊州,還窮追猛打,一經拿獲,就地正法。
一代驍將和後來被神化的「武聖人」,竟作了潘璋部將馬忠的刀下之鬼。
有意思的是,當關羽失荊州之後,曹操立即下令前方部隊停止追擊,各路援軍迅速回防,還想放他一馬,留作牽制孫權的一顆棋子。
孫權也趕緊把他的首級獻給曹操,並上表勸進,想轉移目標。
曹操反以侯禮厚葬羽首,並說孫權是要把他放在爐火上烤,又把球踢了回去。
四是驕橫跋扈,眾叛親離。
關羽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不但藐視曹、孫,對內更是唯我獨尊。
馬超來投他要入蜀比武,又不肯與黃忠為伍,對下屬就可想而知,最終落得孤家寡人一個。
劉備的小舅子糜芳留守荊州,卻叛降孫權;養子劉封不聽調遣,先不助攻樊城,後又見死不救。
荊州幾萬大軍潰敗,最後跟他父子同歸於盡的只有十多個。
五是劉備撒手,任他敗亡。
這次戰役打了將近半年,史書上隻字未提及劉備是如何應對的。
特別是從失荊州到關羽之死還有一個多月,也沒有任何救援行動。
所以引起後人猜疑,甚至說這是借刀殺人。
以他們的關係和智慧,雖然不會把事業當兒戲出此下策,至少應負領導失職責任。
以上五條還只是直接原因,以前借荊州欠下「閻王債」,關羽本非帥才難當重任,才是深層次的根本原因。
這是劉備種下惡因,自食惡果。
置魏伐吳敗夷陵
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曹丕嗣立;十月用「禪代」方式滅漢建立魏國。
第二年四月,劉備以繼承漢統的名義稱帝建立蜀漢。
七月親統大軍伐吳為關羽報仇。
初戰小勝進軍秭歸,前鋒直到夷陵(今宜昌市),武陵蠻夷紛紛響應。
陸遜奉命領兵五萬前往拒敵,採取堅守不戰辦法,相持到222年六月,用火攻燒蜀軍四十餘營。
劉備逃回白帝城,水陸兩軍包括舟船、器械、軍需一時略盡。
從此,蜀漢只偏安益州一隅,外有強敵,內生禍亂。
孟達已將上庸等三郡叛降魏國,南方幾個郡的少數民族造反失去了控制,益州軍團又折損大半。
不但一統宏圖已無法實現,蜀漢自身都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這完全是劉備顧小義而壞大局的結果。
首先,顛倒主次的政治錯誤。
伐吳師出無名,群臣紛紛諫阻。
趙雲說:「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今操雖死,子丕篡盜;且先滅魏,則權自服;不應置魏,先與吳戰。
」諸葛瑾也寫信請他分清:獻帝與關羽哪個更親?天下與荊州哪個更大?都應報仇,哪國當先?。
但劉備執迷不悟,一意孤行。
其次,混淆敵友的戰略錯誤。
當時孫權曾派人求和,遭到拒絕後,只好向魏稱臣,被封為吳王,從而避免了兩面對敵的危險。
如果劉備能懸崖勒馬,化敵為友,通過外交談判,即使不能收回荊州,至少能如後來諸葛亮那樣,訂立共同滅魏、平分其土的盟約,形勢當比北伐時好得多,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何況孫權並不是「軟柿子」,當年曹操三番兩次對攻都奈何他不得,劉備實力遠不及他。
此時,諸葛亮和趙雲留守,法正已故,關、張被殺,馬、黃病亡。
軍中既無得力參謀,又缺統兵大將。
《三國演義》寫得生龍活虎似的關興、張苞,其實是已經死去的「幽靈」。
劉備不自量力,安得不敗。
再次,連營分兵的戰術錯誤。
劉備叫黃權督江北諸軍,自率諸將從江南沿山截嶺一路設營,以致被火燒連營,黃權帶江北部隊投降了曹丕。
龐統曾獻過亂世英雄「兼弱攻昧、逆取順守」的八字箴言。
劉備的老祖宗劉邦以近似「無賴」手段打敗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就是成功的典範。
後來的唐宗、宋祖,也是用非常規手段當上了皇帝,才得以建立豐功偉業。
劉備如懂得這個道理,就荊州不必借,龐統不會死,荊州不致分和失,也有十年的時間作好準備,在曹丕代漢時分進合擊,一統自然可期。
出師未捷身先死
223年四月,劉備在悔恨交加中病逝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發給了一張授於全權的委任狀,交了一個益州疲憊的爛攤子,壓了一付滅魏興漢的重擔子。
亮再次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施展了傑出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才能,顯示了崇高的道德品質。
不僅使蜀漢轉危為安,由弱變強,而且以身作則,後繼得人,保證了劉禪安居帝位,國家長治久安。
對外,他重建蜀吳聯盟,南征北伐無東顧之憂,還互相呼應,使三國鼎立局面又維持了40年。
對內,他先是閉關息民,務農殖穀,對南方叛亂撫而不討,以恢復元氣和積蓄力量。
他注重發展經濟,改進生產技術和武器裝備,保障了軍需民用。
他選拔將校,擴充兵員,加強訓練,重新建立了一支能征善戰和紀律嚴明的軍隊。
他以法治國,賞罰嚴明,「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
」
三年後,他親自率軍南征,用馬謖攻心為上之計,運用軍事和政治兩手策略,安撫了少數民族。
從此南方得到開發,「軍資所出,國以富饒」。
227年春,他親統十萬大軍出屯漢中,高舉「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旗幟,進行了歷時八年的五次伐魏戰爭。
首次因誤用馬謖守街亭,失利面返。
這是他平生唯一重大失誤,因此自貶三等,帶頭問責。
以後三次共奪了武都、陰平兩郡,斬了張鄰,王雙二將,多因糧運不繼退兵,沒能擴大戰果。
司馬懿雖有地廣、兵多、糧足和以逸待勞的優勢,多次損兵折將,只好堅守不戰,被部將譏笑說「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234年春,他約同孫權東西並舉伐魏(吳方三路大軍無功而返)。
這次是有備而來,用了三年時間集運糧草,又在渭水之南分兵屯田,準備長期作戰。
司馬懿還是用堅守不戰的老辦法對付,即使送婦女服飾嘲笑也不為所動。
相持到八月,諸葛亮因食少事繁病逝於五丈原。
楊儀遵其遺命,率大軍返回漢中。
司馬懿聞訊追來,被姜維返旗鳴鼓嚇得趕緊收兵,留下了「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的笑柄,後來視察了蜀軍營壘處所讚嘆說:「天下奇才也!」
後人評論這段歷史,似乎很少追本溯源去探究,劉備的四大失誤,環環相扣,因果相連,才是未能一統的根本原因。
有的人不分析主客觀條件,只是以北伐成敗論英雄,主要論據就是「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殊不知陳壽在《諸葛亮傳》中,雖然好話說了幾籮筐,就只這一句「壞話」,還被人批評是挾嫌不公。
《晉書·陳壽傳》載:「壽父為馬謖參軍,因街亭之敗連坐被處髡刑。
壽為亮立傳,謂將略非所長,無應變才。
議者以此少之!」
陳壽奉令編成《諸葛亮集》後給司馬炎的報告中,就比較全面地論述了他北伐沒有成功的主客觀原因。
一是「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
」即在軍事上的長處是對軍隊的訓練和管理,短處是指揮上不能出奇制勝,不如治國那樣得心應手。
還說諸葛亮可比漢初三傑的蕭何,可惜當時沒有韓信那樣的帥才共建功勳。
二是「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以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即遇到了司馬懿這樣傑出的對手,又是以一州之力,在易守難攻之地,向擁有九州之眾發起進攻,所以沒能成功。
結論是「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這似乎是奉承主子的套話,其實是「形勢比人強」的官方說法,可謂一語中的。
時勢即天命
在歷史上改朝換代的最後勝利者,無不用「受命於天」來糊弄群眾。
如果剝去這件神秘的外衣,可以找出勢所必然的本質,這個「天」並非玉帝、佛祖那虛無飄渺的東西,就是具體的「時勢」。
時勢又由客觀環境和主觀條件兩個方面綜合而成。
古人把這個「天」字說得出神入化,將一切有志於謀大事者的成敗原因,概括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用現代話講,就是「時勢造就英雄,時勢制約英雄。
」不外乎五種情況:一是客觀和主觀條件都具備,叫奉天承運。
二是客觀條件好,主觀上不能抓住機遇,叫天與不取。
三是客觀條件較差,通過主觀努力取得成功,叫人定勝天;四是客觀條件不許可,主觀上怎麼努力也不成,叫無力回天;五是主、客觀條件都不具備,叫逆天而行。
劉備天與不取。
他可說是得天獨厚;荊益二劉是「福星」,打前站占好地盤等他接收。
曹操是「貴人」,在他被呂布趕出徐州時予以收留,並給了一頂「左將軍、宜城亭侯、豫州牧」的官帽(一直用到自立為王才丟掉),提高了他的地位和知名度;在赤壁之戰後從不找他的麻煩,只把孫權當主要敵人互相牽制,讓他從容占有荊益;而且張松投靠時並未接受,讓他撿了便宜,又把漢中讓給了他;最後先他而去,叫兒子篡了漢朝,為他榮登大寶和問鼎中原創造了條件。
孫權是「恩主」,先是共同奮鬥助他脫貧,又借給資源幫他致富;即使收回荊州,也是先禮後兵,留有餘地;夷陵大勝後,又主動求和,並不是「災星」。
自己文有臥龍、風雛、法正,武有關、張、馬、黃、趙,智多星和將星都雲集麾下。
而且諸葛亮隆中對策時已基本上為他策劃了因應之道,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他如照辦,天下就到手了。
他卻來個半依半不准,不但煮熟的鴨子飛了,還把基業毀掉一半,甚至連生存都有了問題。
諸葛亮無力回天。
雖然才智超群,但劉備在世時就是他的天,作為師爺和管家,主公乾綱獨斷,他有什麼辦法!等他能說了算,又時移勢易,實力太弱,對手又強。
他在《後出師表》中說:「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己。
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料也!」說明他是盡人事以聽天命。
卻又天不假年,只有54歲。
而比他大兩歲的司馬懿天賜遐齡,又活了17年。
在這場龍虎鬥中,他力不從心,儘管使出渾身解數,先占上風;司馬懿身大力不虧,也有招架之功,用一個拖字訣,贏得了最後的勝利,成了晉朝的開基之祖。
司馬氏奉天承運,並非出於偶然。
曹操雖憑其雄才大略,創下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基業,但子孫不肖,二傳之後就步漢後塵,名存實亡。
司馬懿卻子肖孫能,三代四人用接力方法,先學曹操的手段,掌控了曹家的資源,然後利用黃皓亂政、曹奐無力、孫皓殘暴的時機,先後於263年滅蜀,265年滅魏,280年滅吳,重新統一。
不過話又說回來,由於劉備的「三顧」和「託孤」,給諸葛亮提供了機會和平台,使他德才顯於當時,勛名彰於後世。
否則「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臥龍先生,將會終老田園與草木同朽。
劉備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自己過了一把皇帝癮,劉禪更安居帝位長達40年。
較之魏、吳宮延政變不斷,皇帝被廢、被殺,有著天壤之別。
附:《隆中對》原文,以便參照:
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曹操比於袁昭,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克強者,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操已擁有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明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天下有變,則令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孫權和劉備翻臉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關羽,而是劉備對不起此人
諸葛亮在「草蘆對」(俗稱「隆中對」)中,給三顧茅廬的劉備擬定的戰略方向,便是先接管劉表的荊襄地區,然後揮師西進,攻取益州。當時益州大部分地區,在益州牧劉璋的治下。北部的門戶漢中郡,則在天師教教主...
劉備入川,為什麼沒有帶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原因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拿下荊州五郡之後,就開始籌劃西取益州的打算了,很快就迎來了機會,張魯進攻劉璋,劉璋聽從張松建議,派法正邀請劉備入川襄助自己對付張魯,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正式入川。但是劉備入川...
孫尚香和劉備的愛情沒那麼美好,劉備死後她真的跳江自盡了嗎?
孫夫人是三國中女子的名頭上是最響亮的,沒有將這位女性單獨立傳,是因為孫夫人實際代表了蜀漢政權中期的一種發展態勢,也就是聯吳克曹的基本戰略,是我描述蜀國的女性與歷史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
歷史隧道:張飛斷橋嚇退曹軍,諸葛亮奉命前去江東
平定北方以後,曹操便想乘勝追擊,尤其劉備正屯駐於荊州前線防務重鎮的新野。這位曾被曹操稱讚為「英雄」的對手,如果不儘快設法剷除,將來勢必坐大,成為最難惹的敵人。
都說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其實劉備從未借荊州,卻還了更大的地盤
有句歇後語說,劉備借荊州,一借不還。其實這個歇後語的背後故事是有很多爭議的,第一個是這個「借」爭議很大,再就是荊州了,因為劉備從來沒有借過荊州,他借的只是南郡而已。
被誤讀的《隆中對》戰略
常有人把諸葛亮比作蕭何,我是並不認同這個觀點的。蕭何在劉邦時期,僅僅是足食足兵,為劉邦提供後勤。諸葛亮在這一方面上或許並不比蕭何差,但他的才能絕不僅限於此,從諸葛亮還在草廬中的時候,他的軍事才能...
關羽的這句話,毀了劉備一統的大業,諸葛亮卻早就算到了
自桃園結義之後,關羽不離不棄跟隨劉備闖北走南,一直到荊州之後,劉備才有了一份安定的基業,從而劉備對關羽信任有佳,加上關羽一生武力,成為劉備軍中的二號人物。
三國演義:諸葛亮~悲劇的英雄
諸葛亮,徐州人士,早年跟隨叔叔諸葛玄在荊州,叔叔死後就留在南陽耕種。叔叔在世時,曾上過學堂,17歲那年叔叔去世,輟學務農。在南陽郡,白天耕種,晚上看書,因天資聰穎,悟性極高,漸有經天緯地之才,...
劉備得鳳雛臥龍還失敗,因為關羽丟了荊州
按演義來講,龐統死於意外,短暫得到了又失去了,就好比劉備巔峰能湊齊七十萬大軍,有關羽威震華夏,有一統的希望,結果關羽敗了不及反應,自個也敗光了七十萬大軍,全靠剩下的臥龍給撐著。龐統不死,關羽不亡...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因為《隆中對》嗎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豪強並起,軍閥割據,沒落皇親劉備空有蕩平天下之抱負,無奈勢單力薄,只得輾轉依附公孫瓚、曹操、袁紹、陶謙、呂布、劉表等人,奔波流離,年近半百,一事無成,劉表看在宗親份上,許新野...
劉備的戰略思路完全是一個錯誤,夢三國孔明的隆中對
世人甚推諸葛亮,千古隆中對,未出茅廬而定天下三分。諸葛亮為劉備策劃的統一天下的戰略,概括起來講,就是「三分天下,二路取中原。」劉備對此是如何看得呢? 那就有必要認識一下三國歷史中那個真實的劉備,...
龐統的一句話,說出了諸葛亮一生最嚴重的失誤,可惜劉備不聽
「伏龍鳳雛,二者得一,天下可定」。《三國演義》中的一句話,形象地說明了三國蜀漢兩大謀士的才能和水平。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當時第一流的濟世良才,上了戰場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廟堂之上能經邦濟...
劉備取西川, 隨行的為何是龐統黃忠魏延三人? 其實這裡面大有文章
赤壁之戰時,劉備趁勢奪取了荊南四郡,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但是仍有隱患,孫權時不時就會跟劉備說荊州是他的,這是其一,其二,按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下一步應該是西取西川奪得益州之地。可是劉備素有仁名,...
劉備入川,為什麼只帶龐統,而不帶諸葛亮、關羽、張飛和趙雲
公元211年,益州牧劉璋派人到荊州給劉備做思想工作。劉璋的本意是想要劉備幫助他平定漢中的張魯,一個叫做五斗米教的反政府武裝頭目,結果卻使劉備趁機占據了西川。這個結果是劉璋做夢都想不到的。劉備能夠...
諸葛亮一生哪些故事值得你看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發明家、文學家。其實古人和今天的我們是一樣的,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後都有著一段又一段艱辛的故事,關於諸葛亮你了解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