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關羽之死:被劉備和諸葛亮謀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千多年來,人們對關羽丟失荊州、身死麥城,而蜀漢方面先不支援、後不救援,有種種議論。
較為普遍的觀點,是諸葛亮計劃不周,和劉備的疏忽遲鈍。
但章太炎先生不認同上述觀點,他認為:「關羽,世之虎臣,……功多而無罪狀,除之則不足以厭人心,不除則易世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荊州之全土假手於吳,以隕關羽之命。
」提出是諸葛亮假借東吳孫權之手,剷除了關羽。
方詩銘先生贊同章太炎的見解,但認為「不惜以荊州全土,假手於吳人以隕關羽之命」的,不是諸葛亮,而是劉備。
這些學者認為關羽是劉備和諸葛亮所害死,一個重要依據,是關羽失荊州時,荊州長沙郡的太守廖立,曾指責劉備「使關侯身死無孑遺。
上庸覆敗,徒失一方。
(關)羽怙持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
故前後數喪師眾也。
」
廖立這番話,雖然對關羽之死表示惋惜,稱之為「關侯「,但又認為關羽只是徒具威名,治軍無方,而且和劉備矛盾很深,所以劉備明知關羽不是將才,卻故意置關羽於死地,把他陷在荊州,從而使關羽一支死無孑遺。
廖立是荊州名士,被諸葛亮譽為能夠匡扶天下的大才,與鳳雛龐統並稱,被劉備延請為從事。
關羽鎮守荊州,廖立擔任荊州長沙郡太守;東吳襲取荊州,廖立脫身逃到了益州。
關羽兵敗身死失荊州,廖立身在其中,指責劉備的話,不會是空穴來風,也給後人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網絡配圖
綜合這些見解,認為是劉備和諸葛亮陰謀害死關羽的主要論據是:
【理由1】讓關羽出兵北征襄樊的時機不對,孤軍深入,陷於曹魏和孫吳前後夾擊的不利局面。
【理由2】關羽主力出征,劉備或諸葛亮不派一卒支援。
【理由3】關羽荊州敗亡,劉備或諸葛亮又不派一卒援救。
【理由4】劉備和諸葛亮顧慮關羽是「世之虎臣,易世所不能御」。
【理由5】關羽「功多而無罪狀,除之則不足以厭人心」,劉備和諸葛亮沒有拿得出來的理由殺關羽,所以不惜以失去荊州的代價,要假手吳人剷除。
【理由6】「亮黑」們還有一條理由:諸葛亮和諸葛瑾分別在蜀、吳受到重用,相互串通做掉了關羽。
這些理由是否成立呢?
【理由1、2分析】關羽出兵襄樊,是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
趣歷史官方微信號:qulilshi_v5
建安二十三年初,劉備從成都出兵漢中,與曹魏守將夏侯淵、張郃相互攻戰,到二十四年春,在定軍山大破夏侯淵軍。
曹操聞訊,親自率領大軍到漢中,與劉備軍對峙了數月,不能取勝,軍心渙散,不得已退軍。
劉備取得了漢中要地。
這之後,劉備派劉封、孟達率軍攻取上庸、房陵、西城(今陝西東南部和湖北東北部);派關羽攻打襄樊;還聯合孫吳出兵,進攻曹魏的淮南。
關羽出兵攻襄樊,和東吳孫權親自率軍攻合肥,都在建安二十四年的七月,而劉封、孟達率軍攻上庸等東三郡,約在這年的六月。
因此關羽出兵,西有劉封、孟達掩護側翼,東有孫權牽制曹魏軍,並非孤軍深入。
從時機來看,赤壁大戰以來,孫權和劉備方面又接連在南郡、益州、漢中等地挫敗曹軍,正是孫劉勢力高漲、曹魏勢力衰退之時,可以說正是聯合進攻曹魏的大好時機。
劉備雖然沒有率主力出秦川、按照「隆中對」的方略兩路伐中原,但這時劉備已率軍與曹魏方面交戰一年之久,已經疲憊不堪,而且益州形勢不穩,原劉璋益州集團的官將幾次反亂,劉備不能不回成都,但他安排劉封、孟達攻上庸、房陵,作為關羽軍隊的側翼,再聯合孫權出兵,不能說關羽沒有援軍。
至於後來由於一系列主客觀原因,造成關羽腹背受敵,應另當別論。
【理由3分析】關羽出兵,將曹軍荊襄主將曹仁圍困在樊城,又水淹七軍消滅了于禁率領的數萬曹魏援軍,一時威震華夏,曹操甚至考慮遷都以避關羽兵鋒。
雖說作為統帥及其參謀部應考慮可能的不利情況,但在一片大好的形勢下,要劉備或諸葛亮、法正預測到關羽會一朝潰敗,是不現實的。
孫吳背毀與蜀漢的同盟關係,偷襲荊州。
幾乎同時,關羽在襄陽、樊城一線被徐晃率領的曹魏援軍擊敗,又得知荊州有失,慌忙撤軍,但一路士卒都逃散了,關羽只好逃往麥城,被東吳軍隊擒殺。
這一連串事變,都發生在建安二十四年的十一月、十二月間。
事發突然,關羽也是猝不及防。
成都距荊州路途遙遠,劉備獲得孫權偷襲荊州的消息後再出兵援救,時間和地理上都難以做到。
因此只能認為劉備及其參謀班子對事變估計不足。
【理由4分析】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出征襄樊,正是劉備志得意滿之時:奪得漢中後,便在漢中沔陽擺設壇場,跪拜接受自製的漢中王印璽綬帶,戴上自製的王冠,自編自演了一出稱王的鬧劇後,大封功臣,關羽為前將軍,位居武將之首。
這時劉備主要的心思,是接下來稱帝,不是考慮他死後即易世之後的事。
劉備和關羽的矛盾也沒有到不相容的地步,而要實現稱帝的野心,關羽還是他的一條臂膀。
「易世所不能御」說,源自在關羽荊州敗亡之後,劉備在諸葛亮的主張下殺了劉封。
劉封是劉備養子,他和孟達得知東吳襲取荊州、關羽從襄樊一線敗退時,拒絕去救援;之後又與孟達爆發衝突,丟失了東三郡,自己跑回成都。
劉封丟失了東三郡,失去了對於蜀漢政權的利用價值,又年長剛猛,威脅到劉禪的繼位,所以諸葛亮力勸劉備殺掉劉封。
與劉封的情況不同,關羽手握重兵鎮守荊州,是蜀漢政權的重要部分和東部屏障,即使劉備內心萌生了「易世所不能御」的顧忌,也不會採取自毀『肢體』的方式來解決。
【理由5分析】荊州是四戰之地,對吳、蜀雙方都至關重要——當時吳據有揚州,蜀據有益州,雙方雖然是聯盟,但誰占有荊州,誰就在聯盟中具有壓倒優勢,因此是雙方必爭之地。
無論劉備還是諸葛亮,都不會以失去荊州加失去荊州十萬大軍的代價,來假手吳人剷除關羽。
【理由6分析】劉備入蜀是以龐統為謀主,取漢中是以法正為謀主。
諸葛亮所長在於治國,而非軍事。
蜀漢立國到劉備稱帝,軍事謀劃基本由法正主導。
諸葛瑾在吳,更是謹小慎微的辦事員而不是謀劃軍政的謀臣。
諸葛瑾出使蜀國,還是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並且避免和諸葛亮私下見面,無法串通好在四年後聯手除掉關羽。
中間即便有書信往來,以當時的通訊條件,也不可能預知瞬息萬變的戰局情況,況且還有第三方的曹魏。
史書記載,孫權決計放棄取徐州而襲取荊州,是呂蒙的秘密謀劃。
起初東吳的既定方針,是交好關羽、利用關羽對付曹操。
所以關羽出兵攻打襄樊,孫權也出兵攻打徐州。
呂蒙秘密勸說孫權:劉備和關羽反覆無常,不可以真心相待。
關羽有兼并江東的野心,現在還沒有進攻我們,是因為有您和我們這些戰將。
應該乘我們有力量時解決這一後患。
我們如果據有長江上游,自己就可以對付曹操,何必依賴關羽。
這時孫權還是游移不定,說我先攻取徐州,然後再進攻關羽,怎麼樣?呂蒙又分析了攻取徐州和攻取荊州的利弊:徐州即便攻下,也難以守住;而占有荊州,則可全據長江,與曹操抗衡。
孫權最後認同了呂蒙的戰略規劃。
因此孫權放棄攻徐州而襲取關羽後方,是臨機的決策,而且是和呂蒙秘密決定。
這是劉備和諸葛亮不曾料到的,更不可能參與陰謀和加以操縱。
關羽荊州敗亡,有必然因素,但過程中許多偶然因素——如呂蒙偷襲荊州的一系列計謀、關羽在襄樊前線被曹魏援軍擊敗、關羽十數萬大軍數日間就土崩瓦解、關羽逃往麥城被擒獲斬首,都不是劉備和諸葛亮所能預計和掌控。
綜上所分析,說關羽荊州敗亡是劉備或諸葛亮的陰謀,難以成立。
但廖立指責劉備、實際還有諸葛亮,明知關羽治軍無方、御眾無法,卻讓他鎮守荊州重地,以致丟失荊州並葬送了關羽的性命,卻是符合事實的。
劉備、諸葛亮不僅把關羽放到一個錯誤的位置上,而且對孫劉聯盟的脆弱性、還有荊州對於雙方的利害關係也沒有清醒的認識,疏於防範,是難辭其咎的。
關羽失荊州,走麥城以致兵敗身死?毛主席六個字評價
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諸葛亮制定三分天下的策略,以荊州、襄陽之地作為往東北伐的基地。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占盡地利之優勢。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之士出兵以向宛、洛,劉備身率...
關羽慘死到底是誰該負責?六個字:自作孽不可活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公元220年2月),關羽攻擊樊城失利之後,身後的荊州各地也陸續被孫權占領,蜀漢五虎上將之首、一年前還威震華夏的關雲長,突然陷入了無家可歸的境地,只好敗走麥城,並且在突圍戰中被...
關羽之死真的是一出骯髒的權力狗血劇嗎?
美人白頭,英雄遲暮,古往今來最殘忍的事情莫過於此。《三國演義》中最令人悲傷的故事莫過於關雲長敗走麥城,過五關斬六將時如天神下凡的英姿,卻落得敗走麥城時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境地,最後還竟然被一個不知名...
若由魏延鎮守荊州,結局會如何?東吳不敢輕敵,蜀漢不會過早衰頹
在《三國演義》之中,魏延是一個一出場就註定了結局的將領,因為魏延剛剛一上場,就被諸葛亮認定他腦後有反骨,將來必定造反,只不過劉備憐惜魏延武力不俗,這才將魏延留了下來。然而在諸葛亮死後,魏延認為再...
五虎大將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熟讀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蜀漢五虎頭號大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意味著荊州的丟失,荊州人才儲備的丟失,蜀漢政權的勢力進一步的削...
劉備為什麼會坐視關羽軍團滅亡?
東漢末年的襄樊之戰,也被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荊州爭奪戰,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占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
劉備遺憾痛失的六位人才,如果他們在,蜀漢也不至於後繼無人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顛沛流徙,沒有固定的據點,直到荊州之後,身邊的人才才逐漸多了起來,麾下擁有三大謀臣,還有關羽和張飛、趙雲等一流名將。後來坐擁荊州和益州的劉備,建立蜀漢政權。...
關羽之死真的是劉備、諸葛亮借刀殺人嗎?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三國志)。建安24年即219年冬,關羽和他的兒子關平在臨沮被殺,結束他的傳奇的一生。章太炎和朱子彥的觀點一出,很多人都趨炎附勢,一時間把關羽之死歸結於劉備和孔明的...
敗走麥城!萬人敵的關羽為何會被無名小卒擒殺?
220年1月,在曹操、孫權兩路大軍的包夾下,關羽只得率殘部敗走麥城。此時荊州境內的郡縣已然全部失守,關羽於是率數十騎出逃,準備翻越荊山,撤到益州境內。但當他們突圍至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時...
關羽死亡之謎:竟是諸葛亮的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
劉備集團:關羽算個部門經理嗎?還是CEO?
世人皆說「關羽大意失荊州」。那麼真實的歷史上是這樣的嗎?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任何偶然事情發生的背後或許都存在著必然。建安二十四年( 219 年) 關羽從江陵出兵攻 打襄、樊地區,勢如破竹,...
關羽北伐與《隆中對》不符,諸葛亮要借吳人之手除掉關羽?
東漢末年的襄樊之戰,亦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荊州爭奪戰,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占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役。此戰初期,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
揭秘劉備為什麼不去救關羽,是驚天駭人的大陰謀還是有心無力?
因為《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有較大差異,三國事跡的是是否否總是有爭論,會有學者認為關羽是劉備害死的,有的認為關羽是諸葛亮害死的,甚至有人說是諸葛亮和劉備合謀害死的?三國就這樣變成了一部陰謀史嗎?...
孫權明知道殺掉關羽會引來劉備的報復,為什麼還要殺呢?
大家都知道,關羽威震華夏,到了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祭拜關羽。後期的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今天虎臣要帶大家看的,就是孫權殺死關羽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為什麼孫權知道劉備會報復,還要殺關羽?
劉封並不是因為不救關羽而死,主因竟是一支樂隊
關羽揮兵北伐曹魏的時候,將荊州的主力都調了出來。呂蒙見荊州空虛,痛擊自己的盟友,白衣渡江襲取荊州。關羽在襄樊之戰中被徐晃擊敗,荊州又被奪取,走投無路,敗走麥城,被孫權綁縛斬首。劉備因此興兵伐吳...
關羽該不該死,孫權該殺他嗎?探秘孫權殺關羽的幾個重要理由
三國爭霸中,強國最想看到的就是兩弱相爭,坐收漁翁之利。偏偏吳蜀在那個時機掐起來,白白葬送掉赤壁之戰後,能大幅度弱化北方最強勢力影響的最後一個機會。後期,諸葛亮從祁山那個方向北伐,東吳也有策應過打...
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差不多20年前就埋下了伏筆 癥結早被某人點出
由於劉備不久虎口拔牙,硬是從曹操手裡奪得漢中,此次荊州之爭的負面影響就容易被忽略。但我認為,這一輪博弈深刻地改變了三國風雲的走勢,讓諸葛亮「隆中對」只有上半場,卻難以延續下半場,「出師未捷身先死...
蜀漢風雲事件8——失荊州
荊州之重,在於它的地理位置、經濟、人口等多方面的優勢,那是三國必爭戰略要地,荊州對於蜀漢集團的重要性,那更不必說,有它才有隆中對,沒有,從此蜀漢無力回天。換而言之,荊州也像燙手的山芋,換誰,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