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什麼會坐視關羽軍團滅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東漢末年的襄樊之戰,也被稱為關羽北伐、襄樊戰役或荊州爭奪戰,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部將關羽率軍從荊州南郡出兵,進攻曹魏占據的襄陽、樊城的一次重要戰役。
此戰中,關羽先是圍困襄陽、樊城、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重創曹魏,威震華夏,緊接著呂蒙突然襲擊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後關羽父子被東吳俘殺,關羽軍團徹底滅亡。
襄樊之戰,使得曹魏、蜀漢的實力受損,尤其是蜀漢,不但損兵折將、還丟失荊州,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
此戰還導致蜀漢與東吳十餘年的同盟關係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後發生夷陵之戰,劉備也被陸遜氣的客死白帝城。
劉備白帝城託孤
在關羽北伐的時候劉備方面始終沒有給予一兵一卒的援助,敗走麥城的時候劉封、孟達近在咫尺卻選擇視而不見。
三國演義里的解釋是,劉封在孟達的挑唆下,故意不去救援,任由關羽軍團滅亡。
我認為很不合理,不妨細想一下,如果沒有得的劉備的首肯,劉封孟達縱有天大的膽也不敢至國家利益於不顧。
所以關羽敗亡很可能是劉備的借刀殺人之計。
我先簡單介紹一下當時的背景。
劉封、孟達
劉備取下益州後,又於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春在漢中擊敗夏侯淵軍團,接著派遣劉封、孟達占據上庸,此時,劉備集團的領地和實力大為增強,達到了最頂峰。
丟掉荊州後的三足鼎立形式圖
此時的曹操雖說依然是三大集團中實力最強大的,但曹操在丟掉漢中之後,面對吳蜀的邊境線被拉長,造成兵力分散,由此進入了被動防守的階段。
一代人傑的曹操
東吳也在不斷地開疆拓土,但由於關羽經營荊州多年且始終占領著南郡。
使得東吳無力向北繼續發展,又有隨時被魏蜀夾擊的危險,因此孫權一直在為奪回荊州而不斷努力著。
不難看出,當時孫劉之間的矛盾遠大於劉備和曹操之間的矛盾,必然會爆發戰爭,而且是會更猛更激烈的戰爭。
三大戰役之一的夷陵之戰
除了魏蜀吳三大集團之外,處在荊州的關羽在我看來是第四方勢力。
其實歷史上並不存在桃園結義,是小說家的虛構。
正史記載關羽是劉備在涿郡起兵時,逐漸嶄露頭角的一位出色將領。
從建安十九年劉備與劉璋決裂到建安二十四年的五六年時間裡,荊州一直由關羽把手。
形成了一股勢力,這也使得曹操寢食難安,曹操一度想要遷都以避其鋒芒。
威震華夏的關二爺
關羽北伐的時間距離劉備拿下漢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六個月之久了,這中間居然未給予一兵一卒的支援,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當時的東漢政權雖然名存實亡,但是在曹操的維護下還是存在的(不吹不黑,曹操雖然跋扈,但一直在維護著漢室)。
漢獻帝也沒有被廢,更沒有死。
劉備是想當皇帝的,這一點應該毫無疑問(漢獻帝被廢為山陽公之後活了很多年,一直活到了魏明帝曹睿的時代,漢獻帝被廢後劉備立馬稱帝了)。
要當皇帝那東漢政權就成了他的絆腳石,如果關羽北伐成功了,光復了漢朝,迎回了漢獻帝。
關羽肯定是第一功臣,而劉備自己的皇帝夢也要破滅了(這一點跟岳飛北伐要迎回二聖,最後被殺差不多)。
所以忠於漢朝的關羽是劉備不想見到的,況且曹操西線軍隊剛剛潰敗,還沒修整過來,關羽北伐時機已經成熟並且師出有名,自己也沒辦法阻攔。
三國時代真正想著並且有能力維護漢室延續的只有兩個人—曹操和關羽。
關羽和曹操都極具人格魅力
2、由於關羽孤傲的性格,看不起東吳,劉備入川時千叮嚀萬囑咐要聯吳抗曹,可是短短的五六年時間裡,關羽數次破壞孫劉聯盟關係,這是無視國家戰略的表現,也是在無視劉備的權威。
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來要荊州,被懟了回去不說,就連孫權派去向關羽求親的使者,居然被罵了回來,而且罵的相當難聽(孫權是一代英主怎麼可能會受你這個氣)。
曹操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
3、關羽占據荊州越久,權利就越得不到監督,劉備覺得關羽在自己死後很可能不受自己兒子的控制。
別說我瞎掰,之前歷史上的教訓劉備不可能不借鑑。
索性靜觀其變,先觀察襄樊戰役的事態發展。
當時的荊州有多大
為什麼沒有對敗走麥城的關羽伸出援手?
1、關於先難後易還是先易後難這個問題?劉備也很矛盾,他不想關羽丟掉荊州,但是更不想關羽北伐成功。
既然荊州已經丟了,被孫權奪去總比被曹操奪去好,最起碼不會讓強者更強了。
荊州在的話就先滅魏,不在就先滅吳。
以當時蜀國的國力看,要想奪天下,滅吳比滅魏的把握要更大一些,尤其是荊州丟失之後,先滅魏幾乎不可能了,只有先滅吳。
這樣一來孫劉聯盟也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蜀漢最鼎盛時期的勢力範圍
2、關羽如果死了可以藉機撕毀孫劉聯盟,因為荊州本身就是當初借東吳的,自己硬賴著不還,這點天下人盡皆知。
人家東吳已經很夠意思了,現在人家奪回去情理上也說得通,不能成為你發動大規模戰爭的藉口。
但是關羽如果被殺了,那性質就不一樣了,這就好比我欠你錢不還,你現在不光搶了錢還殺了我的愛將。
後來劉備就是借給關羽報仇之名毀掉孫劉聯盟,舉全國之力發動了夷陵之戰。
並且聯合了沙摩柯等蠻族,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在曹丕還沒反應過來之前拿下東吳。
劉備請來的僱傭兵—五溪蠻族首領沙摩柯
3、給後來的繼任者肅清障礙,減少麻煩,劉備死後,以關羽的地位和聲望,誰又能限制他?古往今來殺功臣的皇帝比比皆是,更何況與自己意志相違背的功臣。
雖然代價有點大,這也是劉備當時最正確的決定了。
劉禪資質庸劣,肯定駕馭不了關羽
綜上所述,關羽的死是曹丕、孫權、劉備都想看到的結果。
孫權殺關羽一來是防止他再圖荊州,二來也是讀懂了劉備的心思,並且知道荊州一旦到手,大戰將不可避免,孫權也是做了充分的準備的。
各位朋友不要用三國演義里的橋段來反駁我,那是小說不是歷史。
漢壽亭侯關羽雕像
關羽慘敗被殺劉備為何不救?真相讓人憤怒!
在三國時代,最為悲情,最讓人可惜的應該就是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最後被殺的戰事。那麼,在此過程中,關羽都是孤軍奮戰,劉備沒有發一兵一卒來救援,這到底是為何?真相是什麼?
三國最重要的一場戰役,一國失一戰神,從此一蹶不振
樊城之戰發生時東漢末年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基本已經慢慢形成三國鼎立的狀況了,而其中曹操是最有勢力的一個。當時曹操兵力已伸到揚州,孫權一直致力揚州無力攻下,劉備敗走夏口,所以此時孫權劉備集團和曹操的...
結義兄弟劉備根本「想不到,也來不及」怎麼會眼睜睜看著關羽死呢
眾所周知,劉備關羽張飛這三個人可是桃園結義的好兄弟,比親兄弟還要親.然而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遭到曹操和孫權的夾攻致死,卻遲遲不見劉備的身影,這不免讓世人感嘆一代戰神關羽最後的下場十分的淒涼.那麼...
別拿大意和吳國偷襲說事了,關羽失荊州不虧,他運氣已經夠好了!
眾所周知,赤壁之戰中的慘敗,讓曹操再無力南下,三足鼎立格局基本奠定。而夷陵之戰中劉備的幾乎全軍覆沒,迫使蜀國只能側重於防守反擊,不斷主動襲擾曹魏。但說起對三國格局其決定影響的戰爭,只能是關羽主動...
五虎大將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熟讀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蜀漢五虎頭號大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意味著荊州的丟失,荊州人才儲備的丟失,蜀漢政權的勢力進一步的削...
襄樊之戰及三國格局演變——以博弈論視角分析
襄樊之戰是東漢末年的一次關鍵戰役,確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魏蜀吳基於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斷進行博弈,外交政策屢次更迭。本文以博弈論的視角探討襄樊之戰及戰後各國政治策略的合理性。一、赤壁之戰後魏蜀吳...
關羽失荊州,走麥城以致兵敗身死?毛主席六個字評價
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諸葛亮制定三分天下的策略,以荊州、襄陽之地作為往東北伐的基地。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占盡地利之優勢。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之士出兵以向宛、洛,劉備身率...
關羽之死真的是一出骯髒的權力狗血劇嗎?
美人白頭,英雄遲暮,古往今來最殘忍的事情莫過於此。《三國演義》中最令人悲傷的故事莫過於關雲長敗走麥城,過五關斬六將時如天神下凡的英姿,卻落得敗走麥城時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境地,最後還竟然被一個不知名...
漢昭烈帝劉備本可以一統天下,可是他卻選擇這樣做
劉備奪取巴蜀後北定漢中,復興漢室形勢一片大好,可惜如此千載難逢機遇被自己的一時興奮沖昏頭腦。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法正向劉備獻策說:「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時在建安二十年)。不因此...
關羽敗走麥城為何眾叛親離,最終只有十數騎追隨?
義薄雲天的關羽敗走麥城時為何眾叛親離,最終只有十數騎追隨?關羽被後世尊為武聖人、武財神,是忠義的象徵,深受國人愛戴。關羽的神化之路,其實也是非常曲折的,他最初是沒能享受到如此待遇的,並且,關羽本...
戰爭是政治的炮灰!如果諸葛亮察覺到這點關羽就不會死了
在蜀漢與曹魏爭霸的時候,因曹魏丟失了漢中,襄樊便成為曹魏鍥入蜀漢版圖的一枚釘子,是以,劉備視之為眼中釘,必然傾盡全力來拔除。而曹操卻不想打這個仗,主要不是打不過,只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時日不長,曹...
揭秘關羽之死:被劉備和諸葛亮謀害?
一千多年來,人們對關羽丟失荊州、身死麥城,而蜀漢方面先不支援、後不救援,有種種議論。較為普遍的觀點,是諸葛亮計劃不周,和劉備的疏忽遲鈍。但章太炎先生不認同上述觀點,他認為:「關羽,世之虎臣,……...
此人蜀漢名將,獨戰魏吳兩國13位一流大將,還能從山賊中培養大將
此人是蜀漢的名將,他獨戰過魏吳兩國13位一流的大將,他還能從山賊中培養出大將來,而對於他,引用那國外的話,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對於喜歡三國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