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走麥城!萬人敵的關羽為何會被無名小卒擒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20年1月,在曹操、孫權兩路大軍的包夾下,關羽只得率殘部敗走麥城。
此時荊州境內的郡縣已然全部失守,關羽於是率數十騎出逃,準備翻越荊山,撤到益州境內。
但當他們突圍至臨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時,遭遇東吳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眾寡懸殊之下,關羽和長子關平被擒,不屈而死。
關羽這位被當世人譽為勇冠三軍的虎熊之將,為何會有如此悽慘的下場呢?而且還被馬忠這樣的無名小卒所害?
其一,驕矜自負的性格。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關羽最終的人生悲劇同樣緣自他的性格。
負責指揮偷襲荊州的東吳大將呂蒙曾這樣分析關羽:「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凌人。
」
具體而言,關羽的自負體現對平級、下級、盟友三種人的態度上。
劉備平定漢中時,對馬超委以重任,鎮守荊州的關羽立即給諸葛亮寫信,詢問馬超才能如何。
諸葛亮在回信對關羽充滿溢美之詞:"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關羽看信後大悅,還向門客們一一展示。
此外當關羽聽說黃忠也被封為四將軍時,還曾言怒言道:「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在對待下級時,關羽的驕矜更顯得有些過份,他素來輕視糜芳、傅士仁兩位將領。
關羽出兵襄樊時,兩將糧草一時未能按時供給,關羽威脅回來後要處置他們。
關羽用驕矜將自己的部下輕而易舉的送到了敵人的懷裡。
此後兩將開城背叛關羽,投降東吳。
在對待盟友上,關羽更顯得自負。
當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時,孫權派出使者,想與關羽結親。
關羽非但拒絕,而且侮辱東吳的使者。
這一行為無疑激化孫權決定對荊州用武的決心。
關羽大捷後,東吳陸遜又投其所好,給關羽送去了一顆「糖衣炮彈」,關羽又將鎮守荊州的主力調往前線。
其二,情報失靈,決策失誤。
呂蒙偷襲荊州得手後,關羽並未在第一時間得知荊州的有關情況,凸顯出情報系統的失靈。
當他得知後荊州陷落後,對局勢依然沒有認清,還準備率軍奪回荊州。
此後呂蒙用攻心計瓦解關羽軍隊的軍心,關羽麾下的上萬軍隊一朝散盡。
此時再想撤回益州為時已晚。
對此蜀漢大臣廖立也曾說過:「羽怙恃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數喪師眾也」
其三,孤軍深入,缺乏援助。
關羽此次出兵襄樊時,曾屢次下令鎮守上庸的劉封、孟達出兵援助。
但兩人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為由加以拒絕,這導致關羽此次出兵如同孤軍深入,缺乏支援,一旦失敗,很容易陷入孤立無援的狀態。
而且劉備也並未予以應有的支援。
其四,盟友背約,歷史遺留。
荊州問題一直是個歷史遺留問題,赤壁之戰後,周瑜耗費一年的時間才奪取了荊州的政治經濟中心南郡,但被劉備借去。
此後劉備占領益州、漢中,也未予以歸回,雙方曾一度為荊州問題劍拔弩張。
雖然後來一度緩和,但荊州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劉備、孫權兩個集團向北擴張的通道,因此孫權的背約也是遲早的事。
關羽雖然兵敗身死,但卻並不能影響他在後世人們心目中忠義無雙的形象,時至今日關羽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上的一個不可磨滅的符號。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微信公眾號:縱橫五千年
本文系編者【獨孤雁】創作發布,其他任何媒體、任何人不得轉載!
股事傑說,成功了一輩子,關羽最後為何兵敗麥城?
我對於最近的「規則與情懷」之爭倒也沒啥看法了,反倒覺得一句被說的爛透的話有幾分道理:「性格決定命運。」1讀史使人明智。大家都知道我喜歡講三國故事。但凡事情太複雜,讓我大呼「看不懂」的時候,我就去...
三國時的荊州到底有多重要?至於劉備拼上家底去爭奪?
劉備稱帝以後第一件事就是東征孫權,除了給魏延留了3萬兵力守漢中,諸葛亮2萬兵力守益州,自己則帶了約10萬主力部隊千里迢迢殺向荊州,名義上是關羽報仇,其實是為了奪回戰略要地荊州。其實當時陸遜手底下...
關羽竟然是被諸葛亮借刀殺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出兵襄樊,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擒于禁,斬龐德,嚇得魏主曹操一度考慮遷都,以避其鋒芒。但是後來,關羽為什麼會以兵敗收場,荊州失陷,父子都被殺了呢?要明白其中真正的原因...
關羽出兵北伐到戰敗死,諸葛亮送了關羽這句話!
關羽和前來救援的徐晃作戰失利,解除對樊城的包圍南撤,但水軍仍然控制漢水。關羽如昔試圖和平解決與昔日盟友孫權間的紛爭,使者反遭呂蒙利用動搖關羽軍心,關羽軍隊漸漸解散,唯有退至麥城。12月,試圖詐降...
諸葛亮竭盡全力在荊州維持平衡,卻終於被關羽的狂傲摧毀
荊州地區,既是劉備奔波大半生後重新創業的起家老本,也是諸葛亮等一大票蜀漢文武的故鄉或第二故鄉,同時又是《隆中對》裡面北伐中原的重要地區。不幸的是,這塊三國交匯的四戰之地,又是東吳方面一直窺視的肥...
被三國殺的關羽:曹操要跟他拚命,孫權暗算偷襲,劉備見死不救!
公元219年夏季,關羽出兵攻打襄樊,創下了擒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的輝煌戰績。此一戰關羽威震華夏,就連遠在蜀地的劉備也大受鼓舞,這一年的秋季,他自立漢中王,但是誰也想到這場爭奪襄樊的戰役後來竟演...
三國時期,東吳打得過蜀漢嗎?假如兩者開戰,誰贏誰弱呢?
三國時期,魏吳蜀三方的軍事技術相當,整個時代的兵法也基本處於同一水平(當然具體到統率身上有所差異),所以東吳與蜀漢兩國的軍力第一體現在統率、將領、軍隊的質量與數量上,第二體現在地利——也即戰略要...
桃園結義,關羽為什麼沒有當老大?結局讓人感嘆
《三國演義》里,說影響力最大的,關羽算其一!但很多人也感到很疑惑,俠肝義膽,武功蓋世,智慧過人的關羽,為什麼沒有當老大?是什麼讓人只能做臣子,無法成為君主?今天南哥帶大家一起解讀吧
關羽愛兵如子,為何身邊僅剩數十人,敗走麥城?
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是三國演義中「義」的代表,被後人尊稱為「武聖」,在世界各地也被當做神靈供奉。關於關羽的傳說不勝枚舉,多讚頌其英勇神武,義字當頭,然而他最終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結局,...
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到底是誰的錯
民間有句俗語叫「關雲長大意失荊州」。說的是三國時期大將關羽據守荊州力攻樊城時被東吳呂蒙白衣渡江襲了荊州,而自己也被迫敗走麥城,最終遭擒被殺。那麼,荊州之失,僅僅是關羽一人之過嗎?或又是誰的錯?
關羽死亡之謎:竟是諸葛亮的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
揭秘劉備為什麼不去救關羽,是驚天駭人的大陰謀還是有心無力?
因為《三國演義》和《三國志》有較大差異,三國事跡的是是否否總是有爭論,會有學者認為關羽是劉備害死的,有的認為關羽是諸葛亮害死的,甚至有人說是諸葛亮和劉備合謀害死的?三國就這樣變成了一部陰謀史嗎?...
關羽狂傲自大,說出的這句話預示他必然兵敗被殺
關羽,字雲長,三國蜀漢名將,五虎大將之首。曾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但不久就因為進攻樊城,被呂蒙白衣過江偷得荊州,自己則敗走麥城,被殺。關羽的死和他的性格有莫大的關聯。對手呂蒙評價他說「頗自負」「好...
不要為關羽開脫了,荊州的丟失並不是大意,而是他自己指揮失當
都說關羽大意失荊州,其實在我仔細研究了之後才發現,關羽失荊州其實是他戰場選擇的失誤,戰略的敗筆,而並非僅僅是大意那麼簡單。(本文較長且來自史料研究,請耐心閱讀思考)其實在關羽之前,劉備就與東吳發...
揭秘關羽之死:被劉備和諸葛亮謀害?
一千多年來,人們對關羽丟失荊州、身死麥城,而蜀漢方面先不支援、後不救援,有種種議論。較為普遍的觀點,是諸葛亮計劃不周,和劉備的疏忽遲鈍。但章太炎先生不認同上述觀點,他認為:「關羽,世之虎臣,……...
關羽失荊州,走麥城以致兵敗身死?毛主席六個字評價
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諸葛亮制定三分天下的策略,以荊州、襄陽之地作為往東北伐的基地。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占盡地利之優勢。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之士出兵以向宛、洛,劉備身率...
關羽形象辨疑——從襄樊之戰談起
中國歷史上,凡是被稱作「聖」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輩,三國時期的關羽被後人譽為「武聖」。不過,越是偉大的人,爭議也就越大,關羽一生爭議最多的就是襄樊之戰。有些人認為關羽為人驕傲,缺乏戰略頭腦,擅自用...
五虎大將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熟讀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蜀漢五虎頭號大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意味著荊州的丟失,荊州人才儲備的丟失,蜀漢政權的勢力進一步的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