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明知道殺掉關羽會引來劉備的報復,為什麼還要殺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都知道,關羽威震華夏,到了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祭拜關羽。

後期的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今天虎臣要帶大家看的,就是孫權殺死關羽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為什麼孫權知道劉備會報復,還要殺關羽?

分析這個問題,背景大於一切。

1.關羽之前幹了啥?水淹七軍,震驚華夏。

2.劉備拿下益州,鏖戰定軍山。

3.孫權的在幹嘛。

在合肥攪動風雲,但是最終目的是拿下徐州嗎?不是,「徐州四戰之地」易攻難守。

4.孫權一直以來的戰略構想都是跟著周瑜設定的兩分天下而操作的。

孫權追求的是劃江而治。

綜合以上。

殺關羽,涉及到荊州戰略,符合孫權戰略構想。

同時,關羽偷襲襄樊,這次行動就是典型的戰術妄動,在時機沒有太大變化的時候,突起戰役。

同時,劉備已經崛起。

我們有上帝視覺,但是孫權沒有。

在孫權看來,劉備順流而下突破東吳的幾率遠遠大於漢中出擊。

我們算一下,如果關羽拿下襄樊,或者關羽沒動。

劉備定邊之後,會怎麼做?

順流而下,關羽手上有蜀漢相當一部分的百戰雄兵,關羽經營許久,休整充分,水軍騎兵都有一定的規模。

當時孫權方的主將是呂蒙,被關羽認為是病秧子的那麼一個人。

漢中突破,劉備帶的是已經征伐多年有疲態的軍隊。

守將是夏侯淵張郃。

都是沙場宿將,說是那個時期的名將也沒毛病。

給你是劉備,你怎麼選?不是說一定要按著隆中對來走的,上游打下游,打下來就劃江而治。

打曹魏,要突破一堆名將,還有曹操這麼個創建者。

孫權不殺,可能要拿命來頂。

殺了不一定能拿下荊州,不殺很有可能被進攻,還不一定守得住(孫權敢提拔呂蒙,不代表孫權覺得呂蒙打得過關羽啊)

東吳的發展格局太小了,只能往北,卻又啃不動曹魏,同時看見惜日的盟友越來越強大,吞併了西蜀,占據漢中,又從荊州揮師北上,撼動中原,假若再休養一段時間,劉備再次揮師北上拿下西北地區,關羽染指中原,吞掉半個曹魏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所以即使蜀漢在這個階段暫時對東吳沒有威脅,但孫權也不能在日後面臨比敵人更強大的盟友而坐視不理,所以在啃不動曹魏的情況,奪取荊州應該是唯一的解......這才符合三足鼎立的平衡策略。

綜上,就奪取荊州後,孫劉聯盟必定分裂了,無論是否殺掉關羽,劉備必定尋仇,還倒不如先殺一個強大的敵人,以絕後患.....至於應對劉備的復仇,孫權也自然有所準備的。

歡迎關注虎臣,有興趣的網友可以給虎臣投稿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東吳建國路:無路可走的陸氏父子

公元221年,劉備率領大軍氣勢洶洶的殺向東吳。他喊出的口號是為關羽報仇,然而劉備的真正意圖卻也很明顯:吞併東吳,壯大實力。此時呂蒙已經去世,東吳似乎已經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這樣的東吳對劉備來說...

他該不該為劉備爭奪天下出局背鍋

他該不該為劉備爭奪天下出局背鍋 建安24年(公元219年),劉備親率大軍在占領漢中之地後,進位漢中王,關羽被封前將軍,假節斧。是歲,時羽攻曹公將曹仁,水淹七軍,擒于禁於樊城。採納之計,一面調五萬...

五虎大將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熟讀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蜀漢五虎頭號大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意味著荊州的丟失,荊州人才儲備的丟失,蜀漢政權的勢力進一步的削...

揭秘關羽之死:被劉備和諸葛亮謀害?

一千多年來,人們對關羽丟失荊州、身死麥城,而蜀漢方面先不支援、後不救援,有種種議論。較為普遍的觀點,是諸葛亮計劃不周,和劉備的疏忽遲鈍。但章太炎先生不認同上述觀點,他認為:「關羽,世之虎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