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走麥城:關羽最後的日子裡,發生了些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疑問

關二爺敗亡的經過在歷史上的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原本是沒什麼好寫的了,但是細細思考下,我們也會發現一些容易被錯過的疑問,比如:劉封究竟該不該為關羽之死負責?孫權為什麼非要殺掉關羽?劉備為何一定要興師伐吳?

另外更重要的幾點是:關羽為什麼要北伐?此事與劉備、諸葛亮關係多大?最後他又是如何一步步從「威震華夏」走向麥城乃至玉泉山的?

這裡有全言我的一家之言,僅供笑談耳,歡迎指教批評。

二、事件回顧

首先是敗亡的前奏。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此時正是劉備在漢中斬殺夏侯淵、進位漢中王的時候(也是劉備集團實力最巔峰的時期,占有整個益州以及三分之一個荊州),關羽被加官進爵,在職務上當上本集團的老二(雖然之前也是)。

期間關羽和劉備的使者費詩就黃忠該不該位列後將軍而發生了爭執,場面弄得比較難看,關羽當中表示「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費詩則說將軍你跟劉備是同穿褲子的交情,黃忠他們始終是打工仔,這種虛名何足掛齒,最終和稀泥成功,關羽接受了前將軍的軍銜。

事見於《三國志-費詩傳》。

「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

曹公遣于禁助仁。

隨後關羽便出兵攻打襄樊,動作很快,但是我們不能找到任何有關這次行動有受到劉備指示的記載。

「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

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

劉備當漢中王也是在秋天(《三國志-先主傳》云:「秋,群下上先主為漢中王。

」),然後同樣是秋天,關羽便水淹七軍,降于禁、斬龐德。

按一個季度三個月算,這兩件事竟然只在90天以內,何其迅速!

「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這時曹操所占領的荊州地區開始出現一大批的反政府武裝,連曹操任命的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投降了關羽(州郡級高官投降很嚴重),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關羽授予了他們各種名號,要他們一起攻打北方。

「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原也。

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

曹公從之。

因為這年春季的時候夏侯淵才被砍掉,九月的時候曹操的大本營、魏王國的首都鄴城又發生了魏諷為首的數十人叛亂事件,所以這時曹操有些心虛了,打算遷都避關羽鋒芒。

滅袁尚後曹操的基地便已搬遷到河北鄴城,所以此處所說的「徙許都」必不是遷自己,而是遷獻帝。

在此之前,大概覺得漢獻帝已可有可無,所以曹操早沒有將其留在身邊,但是現在關羽勢頭正勁,那就必須保證漢朝皇帝不落入劉備集團手上了。

但是這時司馬懿和蔣濟卻認為孫權不會坐視劉備發展,於是向曹操提議與孫權媾和,這便為關羽的敗亡埋下了伏筆。

事實上呢,孫權方面的求和意願表現得更加早。

早在公元217年的時候孫權便向曹操搖出了橄欖枝,根據《三國志-吳主傳》的記載,「(建安)二十二年春,權令都尉徐詳詣曹公請降,公報使修好,誓重結婚」。

這個「結婚」當然不是曹操和孫權兩人結婚,不過我沒查到雙方之間有其他聯姻關係——孫權的弟弟孫匡倒是娶了曹操的侄女,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此處的「誓重結婚」,可能就是互相扯個淡,口頭約定罷了,不可當真。

而緊接著,關羽的傳記里倒是說了一段關羽和孫權之間的聯姻故事:

「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演義里還有一段什麼「虎女焉嫁犬子」之類的話,估計是編的,但是「罵辱其使」這四個字的分量還是很重的。

按理說關羽不肯嫁閨女也就算了,這麼表態實在有些不妥。

以前我也和一些厚黑學專家們一樣揣測認為這是關羽為了向劉備表忠心,但是轉念一想,應該沒這麼複雜。

參考關羽一言不和就要跟馬超黃忠一較高下來看,他辱罵孫權使者的行為應該就是其驕傲自大的表現,僅此而已(作為一個從最底層摸爬滾打上來的虎將,關羽看不起官二代孫權也是很正常的,何況他的年紀足以做孫權他爸,以長者的身份訓斥晚輩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關羽傲慢的態度一直讓孫權不滿,於是他迅速響應了曹操的信號,「箋(寫信)與曹公,乞以討羽自效(幹掉關羽獻上投名狀)」,然後開始了一番周密的部署,一邊讓鷹派份子呂蒙休假換上陸遜頂班(呂蒙這時確實病了,而且還不輕,但是完全有活動能力),一邊默許陸遜沒完沒了地給關羽拍馬屁,蒙蔽關羽(馬屁原文詳見於《三國志-陸遜傳》,那些玩意兒我就懶得引用了),好讓他將荊州地區的精銳係數抽走。

此時孫權方面已經可以隨時白衣渡江了,但是孫權並沒有急於下決定,因為傻子都知道這步棋一旦走出,就很難回頭。

偏偏這時候我們驕傲的關公又因為俘虜于禁的人太多,於是「擅取湘關米」(《三國志-呂蒙傳》),搶了孫權一方的庫存,於是碧眼兒「衝冠一怒為糧食」,終於下達了進攻荊州的命令(「權聞之,遂行」,同出自呂蒙傳)。

但是在此之前,曹操卻已經賣了孫權。

他依董昭之計,將兩家之間的盟約射給了關羽(「使曹仁以弩射示羽」),此時呂蒙還沒有拿下荊州,關羽若急行軍回去,可能還有的救。

但是戰場上的這種情報只讓關羽產生的疑惑,並沒有完全相信(畢竟當時孫劉兩家還是盟友,所以這很可能是曹操為解襄樊之圍而使用的離間計),於是猶豫間,關羽失去了一次獲救的機會。

然後荊州便被端掉了。

導致荊州迅速失手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關羽抽走了太多精銳去北方,所以防守難免會鬆懈。

二是荊州兩個重要守將,江陵的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和公安的將軍(傅)士仁(這哥們不知道是姓傅還是姓士)早就和關羽不和,襄樊之戰前還因為軍隊補給問題和關羽鬧翻了,關羽揚言「還當治之」,兩人於是就被孫權給誘降了。

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①關羽的人際關係確實處理得不好,在此之前我們已經看到他對諸葛亮、馬超、黃忠等人鬧情緒,現在又和麋芳、(傅)士仁撕逼,大概整個集團里他就服劉備,只看得起張飛。

②關羽的地位確實很高,南郡是劉備在荊州最重要的據點,將軍是很高級別的軍銜,這兩個人都可以被關羽隨意處置,可見關羽是劉備集團名副其實的二把手。

ps:有人認為215年孫劉瓜分荊州導致關羽戰略縱深縮小也是其被殺的原因,這個嘛,似乎沒什麼道理,因為按當年的協議,劉備丟掉的是湘水以東的領土,這些地方都在南郡以南,如果孫權奪取了南郡的話關羽也不大可能從長江越過呂蒙的地盤去南方。

回到主題。

關羽不肯撤軍的原因可能還有一個方面,那就是想直接拿下了襄樊,因為即使南郡被丟掉了,關羽若得到襄樊,也可以據守此城,另圖打算。

而即便曹仁射過來的信是真的,關羽也不得不考慮此時撤軍是否趕得上救援荊州?如果趕不上,那不白撤了?

我們現在無法判斷關羽這個決定的對錯,因為他確實或許能趕得上,也或許趕不上。

但是就在呂蒙偷襲荊州成功的同時,曹操向荊州派出的第二支援軍徐晃通過聲東擊西的辦法,很意外地打敗了關羽,解了襄樊的圍。

事已至此,關羽雖然「舟船猶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三國志-趙儼傳》),但形勢已經逆轉,那就不得不撤退了。

此時曹操集團若是裡應外合地追擊關羽,恐怕他老人家就要提前拜拜了。

事實上曹仁也有這個打算,但是他的搭檔趙儼卻認為「宜存之(關羽)以為權害」,讓劉備孫權兩家去撕逼即可,所以關羽得以延緩其敗亡的命運。

以當時的形勢,關羽後勤已斷,不可能再戰勝曹仁。

不過若是他被曹仁生擒,說不定還真可能活一命,而孫權那邊幾乎是眼睛都沒眨地就將他給砍了,相當之野蠻,這可能是因為孫權一方常年被關羽欺負而積累的怨恨,也可能是江東民風彪悍的緣故,所以……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當然,後面還有詳解)。

之後關羽便開始了自己最後的征程。

實際上在回家途中關羽還是對呂蒙抱有幻想的,畢竟大家還是盟友,沒有公開宣戰的話一切都有迴旋的餘地。

有人覺得這事兒不大可能,但是孫劉兩家之前也不是沒有撕過逼,要是想和解的話,這次呂蒙完全可以說:「我發現關公您地盤上有人偷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可是您老人家又不在家,所以就代您抓賊去了。

」或者把麋芳、(傅)士仁給賣了然後說:「他倆說要投降我,我替君侯您掃清門戶!」

而關羽要是想搶回荊州,可以保證自己安全了再說:「那好,你把荊州還我。

」要是不想和孫權開戰,也正好借坡下驢,然後說:「哪裡的話,荊州本是你孫家的,這次就一併還給你吧!」

所以關羽在回荊州的途中「數使人與蒙相聞」,這說明他一開始還是希望以外交手段解決問題的。

好漢不吃眼前虧,先忽悠,休整好了再找呂蒙開打也不遲。

甚至,關羽可以像《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里羅貫中所描寫的那樣趁呂蒙出城歡迎自己的時候把他給砍了……呃,好像把關二爺想得太邪惡了一點。

不過呂蒙是鐵定了心不打算還荊州的,反而借關羽使者來訪這個機會帶他們去參觀自己所占的荊州,結果使者看到的是「蒙旦暮使親近存恤耆老,問所不足,疾病者給醫藥,饑寒者賜衣糧」,所有士兵家眷都很安好,於是一回去就告訴大家呂蒙是個好人,這次事件大概是雙方出了什麼誤會,可以和平解決,結果關羽的軍隊立刻便軍心潰散,毫無鬥志。

關羽自知大勢已去,所以便做了改道回益州的決定。

從荊州回益州的路有兩條,一條是走漢中的上庸房陵,此地當時歸劉封、孟達管理,二人也因為襄樊之戰而與關羽不和,不過這倒不是關羽現在要考慮的。

有人說正是因為他倆的原因所以關羽才沒有走此路逃回劉備處,問題是要走此路關羽就必須從曹魏的地盤上經過,這當然不現實。

所以關羽討厭劉封、孟達是真,因此而不走上庸、房陵道卻應是假。

至於劉備為什麼因此忿恨劉封,我也不清楚。

而且這裡面的邏輯很亂,按一般人的想法(主要是受演義影響),是關羽被偷襲了找劉封孟達幫忙,劉封孟達不肯幫助,結果關羽死了。

劉備怪罪,劉封不肯降魏,被孟達驅逐,這樣一來就能合理解釋為什麼劉備要殺劉封。

問題是根據劉封傳記的記載,歷史是「自關羽圍樊城、襄陽,連呼封、達,令發兵自助。

封、達辭以山郡初附,未可動搖,不承羽命」,也就是說他們只是不幫關羽打襄樊而已,至於後來關羽敗亡,那是他自個兒要往南走的緣故。

我們現在要理清楚一下這裡的邏輯:

①關羽在得知荊州被偷襲後的第一想法肯定不是立刻走上庸房陵溜回益州,他還是想通過外交或戰爭手段奪回荊州的,所以這才往南走。

既然你自己要往南走,劉封孟達表示怪我咯?

②關羽走到南方之後發現荊州被奪了,這時他的第一想法肯定也不是穿越曹魏的領地去上庸房陵,而是往西走三峽回益州,那這也跟劉封孟達沒關係。

③關羽雖然與劉封孟達不和,劉封孟達也確實沒有援助他打襄樊,但是如果關羽真的走上庸房陵,這二人有理由拒絕出擊,難道還有理由拒絕關羽回家?這顯然是說不通的。

所以所謂關羽之死要怪在劉封孟達身上,實在有點冤枉。

而且事後也不是劉封被孟達趕走,而是孟達被劉封趕走(《三國志?劉封傳》:「又封與達忿爭不和,封尋奪達鼓吹。

達既懼罪,又忿恚封,遂表辭先主,率所領降魏」),然後孟達再藉助曹魏的兵力,與上庸房陵的地主申儀一起驅逐的劉封。

此時劉封也不覺得自己有犯什麼錯,所以很從容地跑回了乾爸爸身邊,最後才被殺掉——被殺的第一理由也不是關羽的緣故,因為劉備先是罵他欺負、逼反孟達,然後才說關羽的事。

接著諸葛亮大概又插了幾句嘴,於是劉備便揮淚斬了劉封(「先主責封之侵陵達,又不救羽。

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

於是賜封死,使自裁……先主為之流涕」)。

由此可見,關羽之死跟劉封真沒啥關係。

導致關羽徹底失敗的最直接原因是陸遜將三峽給奪了,《三國志-吳主傳》記載呂蒙白衣渡江後「陸遜別取宜都,獲秭歸、枝江、夷道,還屯夷陵,守峽口以備蜀」,這時關羽走西邊會遇上陸遜,走北邊會遇上徐晃——徐晃在孟達被劉封驅逐後還參加了對劉封的戰爭,可見已經是一支機動部隊,可以隨時獵殺關羽。

進退不得的情況下關羽便滯留在了今湖北西部。

當時他採取的策略是「還當陽,西保麥城」,這時孫權派出了使臣招降他,但驕傲的關羽豈會受此侮辱(咳咳,其實你老人家又不是沒投降過)?於是他「羽偽降,立幡旗為象人於城上,因遁走,兵皆解散,尚十餘騎」,就是搞了幾個假人在城頭裝模作樣,然後自己卻悄悄逃了出去。

然而正是這個決定,讓關羽徹底走上了不歸路。

以關羽退守麥城的情況看,他應該是知道秭歸已被孫權占領了的(不然早就殺過去了)。

那麼此時他最好的辦法就是仍然呆在麥城,坐等劉備的支援。

根據記載,關羽的部隊雖然在邊走邊散,但是如前文所說,「兵皆解散,尚十餘騎」是在「因遁走」之後,也就是說退居麥城內的關羽應該是還有一部分軍隊的——想也能想到,要是一個兵都沒有孫權不早就生吞活剝他了?

所以這時候關羽大不了就蝸在麥城裡任性即可,小城也有小城的好處,防守比較容易。

此時孫權偷襲荊州的事情一定傳到劉備耳朵里了,關羽只要耗上個月把,雖然未必能奪回荊州,但是劉備一表態,孫權就未必會殺關羽,禮送出境或者判個無期徒刑之類的(類似於禁在關羽、孫權處的待遇)大家都好說話。

可偏偏關羽太自負了,大概他還以為自己能夠憑藉個人武藝殺出重圍,不然你無法解釋他這時候幹嘛出逃?當年中國又沒有直升機什麼,關羽除了硬闖秭歸或者硬闖曹魏的領地,還有別的辦法求得生路嗎?

而且他這麼一任性,孫權那邊也不好辦了。

原本我就很奇怪孫權幹嘛非要殺關羽,裴松之引的《蜀記》也對此表示疑惑,所以找到了一個民間傳說來解釋,說是孫權原本是想留關羽一條生路的,但是下人卻說這是養虎遺患,於是孫權只好殺了關羽。

這種說法頗為受老百姓喜歡,所以羅貫中也將其寫進了演義。

問題是,關羽雖然牛,但是現在不殺他,孫權或許還可以跟劉備好說好散;直接痛下殺手,則雙方就絕無迴旋餘地了。

且不說劉備和關羽「恩若兄弟」,就是兩人關係一般,你孫權作為劉備的盟友翻臉比翻書還快,偷襲完了荊州還將劉備的人給咔嚓了,你讓劉備的面子哪裡擱?

以劉備的性格,其實並不是一個非要講原則的人,何況占領荊州這檔子事確實他也理虧,倘若孫權不殺關羽,雙方也絕不會演變到夷陵之戰的地步。

所以裴松之就說什麼孫權擔心養虎遺患的說法完全靠不住,而是直接指出孫權當時距離關羽遇害地點距離兩三百里,孫權如何可能隔這麼遠還和下人討論該不該殺關羽?

對此羅貫中也沒法解釋,於是他設計了這麼一段劇情,借張昭之口說道:「今主公損了關公父子,江東禍不遠矣。

此人與劉備桃園結義之時,誓同生死。

今劉備已有兩川之兵,更兼諸葛亮之謀,張、黃、馬、趙之勇。

備若知雲長父子遇害,必起傾國之兵,奮力報仇,恐東吳難與敵也。

」這時孫權才後悔了起來,說「孤失計較也!似此如之奈何?」然後張昭就獻計說你把關羽腦袋送曹操吧,這樣劉備就知道是曹操的陰謀了。

歷史上孫權確實有將關羽的腦袋送到曹操處(《三國志-武帝紀》:「權擊斬羽,傳其首。

」吳歷曰:「權送羽首於曹公,以諸侯禮葬其屍骸。

」),不過要說能騙過劉備,那就是扯淡了。

荊州是你偷襲的,關羽人是你殺的,然後你說「是曹操叫我乾的」,誰信啊?

關羽被殺的過程,《三國志》里孫權方面的傳記都說關羽是先被擒,然後被殺。

《潘璋傳》的記載是「璋與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

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朱然傳》的記載是「從討關羽,別與潘璋到臨沮禽羽」,《呂蒙傳》的記載是「權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即父子俱獲」,《吳主傳》的記載是「璋司馬馬忠獲羽及其子平、都督趙累等於章鄉」。

但是《關羽傳》里卻直言「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究竟哪個是真呢?

我覺得先擒後殺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吳國方面畢竟是親歷者,而蜀漢方面都是傳聞的消息。

而且這兩種記載也不衝突。

即馬忠擒獲了關羽,然後在臨沮將其處死,合情合理。

可既然是被生擒了,而我們又分析了孫權完全不必要急著殺關羽,為何最終還是殺掉了呢?

比較可能的原因是這不是他的決定,而是朱然、潘璋乃至馬忠這三個缺心眼乾的。

現在人有個很不好的思維習慣,就是將所有歷史人物都想像成完全理性的,然後開上帝視角,說誰誰誰在某時候應該怎麼做,那麼他就必須怎麼做,如果沒有,就強行解釋為「他這麼做一定是有深意的」,不然,「難道你比歷史人物還牛」?你這麼牛,you can you up啊!

可實際上呢?

且不說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就算勉強有,那也是極少數。

而翻開史書我們便會發現,大部分歷史人物其實並不是有多麼完美,相反,卻是缺點百出,只是有時候他們的優點和缺點同樣突出罷了。

你比如關羽,性格是驕傲了點,但是他要是不驕傲,還是關羽嗎?

一個謙虛本分的人一般不會殺人,殺了人一般也不會當逃犯(自首啊),當了逃犯一般也不會跟異地的一個紈絝子弟(劉備還是個沒什麼錢的紈絝子弟)混,混了也未必會追隨那麼久(劉備集團一直都有人離開,比如徐庶就是一個曾經偏執後來本分的人,再後來,他就離開劉備了,即使後來他在魏國混得也很一般,但也沒有過什麼雄心做什麼大事,相反姜維是一開始就在魏國,結果為了「大志向」而投靠了蜀漢:一個為了母親而回家,一個甩下母親而離家,這就是所謂的吳起母喪不歸——「幹大事」的人,確實向來比較絕情,不知道關羽在涿郡的時候,他的父母怎樣?他的兄弟怎樣?如果有兄弟的話,會不會和《水滸傳》里李逵的哥哥那樣,替他坐牢?替他受刑?甚至替他而死?……貌似扯遠了)。

但是,一個謙虛本分的人也不可能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膽子不大敢嗎),也不可能斷然拒絕大集團老總(曹操)的邀請而叛逃追尋故主(劉備)——關羽要想追求利益的話,以他斬殺顏良的功勞來看,絕對可以混得風生水起,當時劉備已經是破產好幾次的人了,跟他有什麼價值?

我們看張遼徐晃張郃這些人,他們在追隨曹操之後都混到了極高的地位,關羽的能力比他們強,資歷比他們老,功勞比他們大(這些人在200年前對曹操的功勞都不及關羽),受曹操的尊重也不及關羽,可見只要關羽肯留下,何愁名利祿?

但是關羽最終還是選擇了走人,他要是一個徐庶那樣的性格,會這麼選擇嗎?

關羽是如此,其他三國人物、歷史人物也不例外。

再說了,地位不同,人考慮的事情也不同。

你比如東吳這邊吧,孫權作為一方諸侯、總帥,理應想到殺死關羽後所帶來的不利後果,而且通過史書我們會發現孫權確實是一個有大局觀念的人,就是能力比較脫離罷了。

但是從他往下一級,朱然、潘璋二人在偷襲荊州過程中所考慮的就僅僅是如何防止關羽逃脫。

再往下一級,像馬忠這種級別的人大約就只會考慮搶人頭建功立業之類的事情,所以我說關羽被殺是下級自作主張的結果合情合理。

就性格而言,朱然、潘璋這兩人本就是倆大老粗。

史載呂蒙評價朱然「膽守有餘」(按中國人說話習慣,這話其實還隱藏了另一層意思,就是朱然別的地方缺了點,說難聽點就是一介武夫,不用腦子),你指望他們二人臨場發揮出什麼高級政治覺悟可能性不是很高。

而相對來說,朱然這人比潘璋還是稍微好點,為人比較質樸,「常在戰場,臨急膽定,尤過絕人」(《三國志-朱然傳》),而潘璋則直接是「為人粗猛」,這廝出名前便「性博盪嗜酒,居貧,好賒酤,債家至門,輒言後豪富相還」,就是經常吃喝嫖賭欠錢不還,一被追債就說「等我闊了再說」,之後也是靠不斷砍人頭而崛起的,你說他這麼一個人遇見關羽又詐降欺騙他的感情,會是什麼想法?再等他一聽說他被手下捉了,會是什麼想法?

或者直接就下令砍頭,或者去提審一下關羽,結果雙方都是暴脾氣,於是潘璋一言不合關羽就被就地正法了,這不是很自然的嗎?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作為潘璋的手下,那個馬忠大概也是個粗人。

根據潘璋傳記的記載,他的部下「吏兵富者,或殺取其財物,數不奉法」,導致孫權手下多次檢舉他,孫權則「惜其功而輒原不問」。

這樣的一群人去追驕傲的關羽,結局會是怎樣呢?大家應該都懂的。

等關羽已死的消息傳到兩三百里外的孫權那裡時孫權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大概一邊嘴上嘉獎,一邊心裡痛罵這兩個傢伙坑死人不償命。

但是事已至此,除了徹底投靠曹魏,他也再無與劉備談判的籌碼了。

帖子講到這兒,原本可以畫個句號了的,但是文首我提出的幾個問題卻並沒有完全被解答,比如說——

關羽為什麼要出征北伐?

三、關羽為什麼要出征北伐?

是的,關羽為什麼要出征北伐?

這是探討關羽之死問題中的重要一環,因為如果關羽不北伐,那他就不會因為與曹魏的二虎相鬥而遭孫吳偷襲,自然也不會因此死在逃亡的路上。

但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意義了,那麼關羽為什麼要北伐呢?

普遍觀點認為關羽是為了貫徹實施諸葛亮對劉備的制定的兩路出擊夾攻兩都(長安、洛陽)的計劃,但這裡就有個疑問了:其一,劉備在當年只進攻了漢中,其二,之後關羽在襄樊攪得風生水起的時候他也沒有對長安發動襲擊。

按諸葛亮的計劃,蜀漢方面必須兩路夾擊才能完成最後大業,而關羽既不是在劉備攻打長安的時候北伐中原,而劉備也沒有因為關羽的北伐而攻打長安,這顯然跟隆中對是相違背的。

我們採用反證法推理一下。

首先假設關羽確實是想實現隆中對的計策,但劉備卻沒這個打算,可關羽卻因為通訊不便而做出了誤判,於是擅自行動出兵北伐,這,是否可能?

仔細推敲過後我們可以說此觀點是不現實的,因為劉備冊封關羽前將軍的時候是派了大量人馬過來,如果他真的要關羽出兵北伐,一定會借費詩或者別人之口告訴關羽——這麼大一個決策,不可能悶著不說。

那麼我們再假設劉備確實有此計劃,而且是想要關羽先打洛陽,然後他再出兵打長安,這是否有可能呢?

也很難成立。

且不說劉備軍剛拿下漢中,士卒疲憊,不存在進一步北上的能力,而且史書記載了劉備在漢中之戰後便親自返回了成都,留魏延鎮守此地(《三國志-先主傳》:「於是還治成都。

拔魏延為都督,鎮漢中。

」),可見他至少是沒有立刻北上的意向。

所以就算此時關羽北伐,劉備也不大可能立即呼應。

而既然劉備不立即呼應,那就談不上是什麼「兩路出兵」了。

以之前最後當孫權向劉備討要荊州之時劉備的答覆是「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三國志-吳主傳》),以及後來諸葛亮北伐的情況看,蜀漢集團是深知此時進攻長安沒太多勝算的,原因有三:

一是當時的北方還很穩定,不符合諸葛亮所說的「天下有變」——劉邦韓信能成功,是因為黃河流域被項羽攪和成了一鍋粥,另外章邯等人又因為坑死了關中人民數十萬而漢王有約法三章在先,所以秦朝遺民們都巴不得劉邦去救他們於水火。

這種情況在219年的中國並沒有出現。

二則諸葛亮也不是完人,隆中對的時候他去都沒去過益州,估計沒預料到秦嶺那麼難翻,之後漢中之戰劉備和諸葛亮都發現北伐遠比想像的難,光是走路就累個半死,自然也就發現了當年隆中實在有些太理想化。

三則是因為長安乃兩漢重鎮,等閒也確實拿不下來。

據《三國志-武帝紀》記載,曹軍於建安二十四年兵敗漢中,夏五月「還長安」,可見長安此時是有重兵把守的。

關中地區不比漢中,平原廣布,正適合曹魏騎兵行動,此時的劉備就算要北上,頂多打涼州,步步蠶食曹魏的邊境,掃清長安西面屏障,然後徐徐推進,而不是直接打長安。

關羽是久經沙場幾十年的老將,劉備不會打長安這件事應該不會不明白。

如果承認關羽的北伐是遵循隆中對的計策,那麼有一個問題是怎麼也繞不開的,那就是他出兵的時間,不前不後。

早一點吧,你可以說關羽是為了響應劉備對漢中的征伐;晚一點吧,你可以說他是在等待劉備休整好了然後一起出動。

可是他恰好卡在那節骨眼上,明擺著劉備沒休整好,他偏偏出兵了,這該作何解釋?

我們當然可以有無數種解釋,但是上帝喜歡最簡單的答案。

與其想破腦袋地證明一個怎麼都說不通的命題,不如直接這麼寫上答案:對不起老師,這個命題錯了。

這就好比上世紀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科學家們都發現牛頓經典力學在許多新領域行不通,於是大家想破了腦袋都想修正牛頓體系的漏洞,結果愛因斯坦說:不是牛頓的有漏洞,是因為在更廣大的領域裡,他的理論是錯誤的。

現在我們也只能說這麼一句話,那就是:關羽的北伐,絕不是為了隆中對里的那什麼「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而是別有所圖。

圖什麼呢?

讓我們轉入另一個問題,那就是——

誰給關羽下達的北伐指令?

四、誰給關羽下達的進軍令?

是的,這個問題,難道大家都忽略了嗎?

關羽是劉備方面鎮守荊州的地方大員,北伐這樣一次如此重要的軍事行動,豈能是隨隨便便寥寥草草就能進行的嗎?那麼問題就來了:是誰,給關羽下達了進軍北伐的命令?

近些年來莫名其妙的歷史學腦殘層出不窮,其中之一部分便提出了雷死人不償命的「諸葛亮殺害關羽」觀點,說關羽之死是諸葛亮為了掃清自己通往蜀漢政權巔峰而採取的措施,刻意讓關羽北伐,然後讓他死在外面。

對此我看著也是醉了,且不說諸葛亮在劉備去世前的職務大概就是一個首長秘書,在軍隊中也沒有什麼實力,官銜上也比關羽差了十萬八千里,殺了關羽,他就能上位?更重要的是,為了坑死關羽而丟掉荊州,這該腦殘到什麼地步才會做出如此決定?

所以諸葛亮謀害關羽一說真沒什麼好說的,一派胡言。

諸葛亮要是一口氣把關羽張飛法正都殺了,我就信是他給關羽下的軍令,不然我們只能說除了劉備,沒有人能給關羽下達指令。

問題是,關羽北伐是劉備下達的指令嗎?

前面我們也已分析,以當時的形勢,劉備不大可能下達這樣一個冒進的指令,因為他本來就只有兩個州的地盤,益州出去打漢中還靠譜點,江陵上去北伐就有點爆冷了——曹魏的政治中心雖然在河北鄴城,但南方的許昌仍然是其重要的據點,所以在於禁軍隊被消滅前關羽是不可能嚇得曹操討論遷都的。

而且在於禁被打敗之前關羽對襄樊的攻略也沒有盡全力,因為呂蒙在稱病後關羽才「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再聯繫到他抓了于禁的俘虜卻糧食不夠而要去搶孫權的糧食,可見在此之前關羽是絕沒有預料到自己能取得初次輝煌勝利的。

換而言之,就是他一開始就沒有做好打大仗準備的。

本來襄樊之戰就充滿了各種偶然性,至少我們知道關羽不是諸葛亮,不懂什麼借東風之類的把戲,古代也沒有天氣預報,誰能知道漢水會突發暴雨發洪災呢?漢水不漲,何來水淹七軍?不水淹七軍,關羽有把握降于禁斬龐德?

所有這些都指向一個事實,那就是:關羽的北伐,原本就是一次有限度的小規模(相對於隆中對的大戰略而言)的行動而已。

五、真相

真相可能就是這樣的:劉備出兵漢中的同時或者之後捎了口信給關羽,說大哥我就要出兵了,你也別閒著,在荊州嚇唬一下曹操,意思意思一下。

至於這個「意思一下」是意思到什麼程度,我想曹操的行動告訴了我們。

當劉備大舉出兵漢中時,曹操居然沒有在第一時間趕來與之對抗,為什麼?

忙著處理自己在朝廷的政治鬥爭肯定是一方面的(曹操這幾年很忙),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正是關羽的存在,掣肘了曹操的行動。

在當時孫劉兩家之中,只有關羽所鎮守的荊州是唯一具備直接威脅黃河流域的重鎮:劉備益州打黃河流域首先要爬山,其次爬了山後打的也是關中地區,並非北方的經濟中心(關中早就不是了);而孫權的揚州要想北伐,呂蒙也說了,陸戰不給力,拿下很困難,就算拿下了,那也不一定能守住。

唯有荊州地區,往北就直接插入曹操的心臟地帶,關羽本人又有出色的陸戰經驗,曾經還在曹操手下公幹過,這些優勢都讓曹操不得不防,不做好周全準備曹操是不可能向西方進發的。

所以關羽在建安二十三年末和二十四年初的任務就是牽制曹魏,為劉備在漢中的行動獲得戰機。

接著劉備拿下了漢中,關羽於是趁機北伐想要敲一竹槓,讓曹操往返於東西之間疲於奔命——這種計策正如當年田豐建議袁紹時所說的「簡其精銳,分為奇兵,乘虛迭出,以擾河南,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敵疲於奔命,民不得安業」。

北方不是天下沒變嗎?那就沒完沒了地噁心曹操,玩多了,我就不信他們能每次都鎮壓得住叛亂,起碼曹操六七十歲的人了,多跑跑,死得也快些嘛(大家都比曹操年輕)!

然而突發的大水打亂了關羽的所有計劃,原本就很優秀的他准了戰機,一把水淹了七軍,威震了華夏,此時他的騷擾任務早就已經完成了,是繼續留下擴大戰果,還是見好就收,率兵回師呢?

以前我認為關羽想做軍閥,想為他的子孫留下一片更廣闊的天空,所以為了利益,而繼續留在了北方前線。

現在看來,也是受厚黑分析歷史影響太深了。

在又讀了很多歷史傳記之後,我現在所下的結論就是:關羽這麼做,就是因為他想這麼做而已。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就是因為他與眾不同。

而且英雄中的大部分,都不謙虛。

關羽和很多人一樣,就是驕傲自滿,而且放在他那個時代,他也完全有驕傲的資本:

①個人武藝方面,關羽屬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傳說級武將,殺的還是河北赫赫有名的顏良,這戰績,足夠他吹一輩子了。

②軍事統帥方面,關羽常年擔任劉備集團二把手,劉備不分兵則已,一分兵則只給關羽以重任,說白了關羽就是長時期做領導做習慣了,自負心當然也日漸加重。

③道德情懷方面,關羽在當時便已是全國的道德楷模,對故主不離不棄——我們平時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讓座也會有那麼一絲「自豪感」,關羽做了一件這麼偉大的事情,內心能不自豪?這自豪自豪著慣了,變得極度自負不是很正常的?

④作為一個武將,關羽能讀《左傳》,這是非常難得的。

雖說算不上文武全才,但是我們翻開《三國志》,裡面有幾個將軍會讀書?大字不識幾個的倒是有提到一個王平,其他我沒特別留意,但應該還有。

古代文化普及率本來就低,一個城樓前貼個告示就那麼一兩個人能看懂,其餘都要聽他念是什麼內容。

打仗的人原本就沒空讀書,要有空讀書也早就投身行政圈子去了,幹嘛要拿自己的生命做賭注?

關羽文化水平未必很高,但是作為一個武將,能知曉春秋大義就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放今天完全可以到某大學掛個教授名額,你說他能不自負?

襄樊之戰將關羽的聲望一下子推到了另一個巔峰,如此成功面前,他失去了冷靜的判斷,或許,他覺得光靠自己就能拿下河南呢?你無法想像一個失去理性的成功人士會想什麼,他們的思維本就不同於一般人,發瘋的時候就更為尤甚了。

此外,當時的劉備諸葛亮等都遠在益州地區,他們一個是遙控不了襄樊的局勢,再一個,聽說關羽取得了如此大的勝利,是否也想著乾脆默許他去算了,或許,隆中的對策真能這麼稀里糊塗的成功呢?

每一個英雄都是一個賭徒,歷史本就充滿了各種偶然,有時候(尤其是戰時)還真不是看你下的決定有多麼英明,而是看你下決定的速度是否快速。

比如,曹仁要是真棄城而走了會怎樣?或者漢江的水再高個那麼幾公分會怎樣?或者,曹操早死幾個月會怎樣?那時候別說孫權敢不敢偷襲荊州了,就是偷襲了,關羽也不至於被驅逐到荒郊野嶺去做野狗,不是嗎?

六、尾聲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

長生者,活得長之意也。

關羽若沒有殺人做逃犯,能否在亂世活得長呢?當然,他去世時候年紀也不小了,但是被斬首顯然不是我們中國人心中的完美長生。

倘若關羽不殺人,他會有一段怎樣的人生呢?

或許徐晃的經歷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徐晃是關羽的同鄉,年紀稍微大一點(《蜀記》說關羽要稱呼徐晃為「大兄」)。

他早年在郡里作小吏,因隨楊奉鎮壓黃巾起義有功,被拜為騎都尉。

因為有見識,所以他勸說楊奉護送漢獻帝從李傕郭汜手下逃回洛陽,所以被封為了都亭侯(徐晃也是曹操集團中比較少見的罕見的帶爵入股武將)。

後來在曹操底下做事,幾經沉浮,最終以高壽而病故(死於227年,比關羽還大,比關羽死得晚八年,那年紀應該是不小的)。

徐晃的經歷,可能就是關羽在另一個平行世界的軌跡。

以關羽的個人素質,最終應該還是去從軍的可能性比較大。

而他又識字,那麼做一個郡吏大概也綽綽有餘。

之後東征西討,應該也能建立一番功勳。

所遇若非劉備之類的梟雄,大約也不會從一而終(關羽也不是沒投降過曹操,可見他是真心服劉備,而非逮個主子就忠誠不二的)。

估計,關羽最後還是可能混進曹操集團(畢竟是黃河第一),然後表現得比徐晃要好,成為五子良將之首完全有可能。

不過歷史還是開了個玩笑,關羽是長生沒做成,變成了雲長——大約關羽以前也不叫關羽,因為羽和雲長比較對應,跟長生不大對應(或許關羽以前叫關壽?)。

改名字,應該是因為殺了人。

長生,一聽就是一個四平八穩的名字,雲長,一看就不是尋常人的稱號。

關羽最終還是成為了一個不尋常的人,超越了同時代甚至是全中國歷史上的所有人,成為了真神大帝,雖然最後是以自己的腦袋為代價的。

蜀漢方面給關羽的諡號也挺有意思的,「壯繆侯」,壯大家都懂的,繆這個字卻耐人尋味。

諡號里「繆」這個字一般和「穆」和「謬」二子聯繫起來,前一個字比較褒義,後一個字明顯是貶義。

大約,蜀漢集團對於這位曾經的二把手的感情也是很複雜的,所以才給了這麼一個名號給他吧!

好吧,最後這一段就是隨手寫的,見笑了!

更多樓主在三國方面的原創,歡迎網上搜索「劍橋三國史」,以「全言」署名發表的就是了(頭條號一時半會兒補不全,但以後也會慢慢放出)。

一家之言,充滿了太多的主觀臆測,希望各位能理性看待——本文,僅代表樓主個人觀點。

此帖終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關羽之死:被劉備和諸葛亮謀害?

一千多年來,人們對關羽丟失荊州、身死麥城,而蜀漢方面先不支援、後不救援,有種種議論。較為普遍的觀點,是諸葛亮計劃不周,和劉備的疏忽遲鈍。但章太炎先生不認同上述觀點,他認為:「關羽,世之虎臣,……...

關羽之死真的是一出骯髒的權力狗血劇嗎?

美人白頭,英雄遲暮,古往今來最殘忍的事情莫過於此。《三國演義》中最令人悲傷的故事莫過於關雲長敗走麥城,過五關斬六將時如天神下凡的英姿,卻落得敗走麥城時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境地,最後還竟然被一個不知名...

諸葛亮為何對關羽見死不救?真相曝光

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於漢室,還是存有「自取」之謀?關羽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種種分析,卸下了諸葛亮頭上的歷史光環。關羽孤軍北伐,攻打襄樊,是戰略上的嚴重失誤。稍懂三...

千古懸案:諸葛亮有沒有借刀殺關羽?

對於蜀漢政權來說,關羽失荊州是一個致命傷,也是蜀漢歷史上的最大悲劇。關於蜀漢在荊州戰役中不發救兵的問題,大多數人都認為是來不及去救。但因為《三國志》中沒有記載,所以後世對此也是猜測紛紛。然而到了...

關羽形象辨疑——從襄樊之戰談起

中國歷史上,凡是被稱作「聖」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輩,三國時期的關羽被後人譽為「武聖」。不過,越是偉大的人,爭議也就越大,關羽一生爭議最多的就是襄樊之戰。有些人認為關羽為人驕傲,缺乏戰略頭腦,擅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