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魯肅只是一個老好人?非也,此人可以說和諸葛亮不分上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家都知道隆中對,諸葛亮向劉備提出三分天下的戰略,為未來的蜀漢天下奠定了基礎。
然而,在東吳其實也有一個隆中對,這個「隆中對」的提出者就是東吳的第二代大都督——魯肅。
大家對魯肅的刻板印象可能局限於那個東吳的老好人。
其實不然,魯肅不僅僅是那個東吳老好人,更是東吳有名的戰略家,他幾乎憑藉一人之力促成了孫劉聯盟的形成,對於孫吳政權可謂是功不可沒。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雙洞察力絕倫的眼睛:他是除了諸葛亮之外唯一一個看出天下大勢的人。
在官渡方面還打得激烈的時候,孫策趁機偷偷秣馬厲兵,準備偷襲曹操後方。
卻不料遭遇刺殺,不幸陣亡。
孫權新立,年僅十八,是個未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年輕人,東吳上下都對他保持懷疑,政局十分不穩定。
而此時一個落魄的年輕人主動投奔孫權,說有大事相告,他就是魯肅。
魯肅此次過來,就是要和孫權商量一下天下大勢。
魯肅認為,此時雖然曹袁兩個人打得不可開交,但是最後的勝利者一定是曹操。
曹操將會占據北方。
而孫權應該發大軍進剿黃祖,蠶食劉表,占據荊州,掌控整個長江中下游,與曹操平分天下,然後就可以重效劉邦的偉業。
這就是魯肅向孫權提出的榻上策。
可以說,魯肅和幾年後劉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有異曲同工之妙:占據荊州,分割天下。
說他是三國時期最偉大的戰略家之一,也沒有錯。
此後,孫權就按照他的設想,討伐黃祖,攻打荊州。
但是,魯肅提出的戰略設想有個十分大的缺陷:那就是他忽視了四川的重要性。
魯肅在榻上策中隻字未提對於西蜀的戰略。
然而一旦曹操掌握了上游,就可以死死地卡住下游的脖子。
在後來的晉軍滅吳之戰中,也是長江上游的樓船勢如破竹攻破下游的防線。
可以說,這是魯肅的一大失策。
除此之外,魯肅還有一個重大的誤區:他只提出了討伐黃祖,占據荊州,與曹操形成對立,而沒有具體提出攻打北方的戰略。
就像後來呂蒙所說的那樣:如果孫權方面和曹操在徐州一帶展開決戰,將會輸的家底不剩,因為孫權方面缺少反制騎兵的手段。
所以在榻上策里,魯肅的通篇意思是保持戰略防守,與曹操平分天下。
而不像諸葛亮那樣,雙路進攻,進取中原。
消極的防守,是榻上策的最大失策。
雖然有著種種不足,但是榻上策仍然不失為那個年代最好的戰略規劃。
孫權也按照這個計劃,一步一步完成了自己的霸業。
為何說諸葛亮的知音只有魯肅?兩分天下的幕後主使正是這兩大謀士
文 | 江隱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正是諸葛亮的失敗,使其功績止步於「三分鼎」。正如諸葛亮自己所言,三國亂世「非惟天時,抑亦人謀」,荊州之失固然令蜀漢元氣大傷,但由此而來的《中分天下盟》戰略卻未必不...
隆中對的經典決策不只劉備之於諸葛亮,你知道他們的「隆中對」嗎
對諸葛亮的了解,最深刻的應當數《出師表》,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這...
三國三大雄圖:除了榻上策和隆中對,還有一個知道的人可能不多
三國時期不缺乏頂級的謀士,一個最出色的頂級謀士不僅要擅長臨陣決斷和決勝於千里之外,還要高屋建瓴對大勢作出準確的預測和判斷並提出戰略雄圖。這樣的謀士在三國也不乏其人,其中最出名的有三人,他們站在不...
此二人在三國去世後,東吳再無爭天下之志!
在三國歷史上,魏蜀吳三國鼎足而立,曹操、劉備、孫權爭鬥了數十年。其中,關於統一天下的這個話題,很多人經常是從曹操或者劉備的角度,而很少說東吳為什麼不能統一天下。進一步來說,三國前中期,曹操是最希...
魯肅是老實人麼?從《榻上策》看出一代軍師戰略大家的超遠眼光!
魯肅,字子敬,安徽人,和周瑜是老鄉,也是三國著名的戰略軍事家,政治家,繼任周瑜位置的水軍大都督,東吳四英將排行第二,也是東吳皇帝孫權中期最重要的謀士參謀長,力主和劉備軍事集團建立聯盟的外交家。
他是與諸葛亮、周瑜比肩的風雲人物,被演義塑造成一個迂腐形象
1被歷史誤讀的三國大人物魯肅三國魯肅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由於受小說《三國演義》以及老版電視劇或三國戲的影響,大眾的印象中的魯肅是個厚道人,但不免有些懦弱、憨魯。在草船借箭時怕的要死,對周瑜的大...
三國演義里的老好人窩囊廢,其實眼光比諸葛亮還厲害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一提起魯肅,大家都認為他是個老好人、窩囊廢。比如說在赤壁之戰里是諸葛亮的跟屁蟲,在單刀赴會裡是關老爺的墊腳石。其實在歷史上,魯肅還真沒有那麼慫,可以說得上是文韜武略樣樣精通,你...
《三國演義》最被低估的人是他!有勇氣、有眼光還最忠誠
在《三國演義》中被低估的人很多,但是最被低估的人應該是魯肅。雖然《演義》給他足夠多的戲份,但演義把他的形象大大貶低了。《三國演義》里魯肅的形象就是個老好人,沒有主見,耳根子軟,被諸葛亮玩弄於股掌...
魯大師的東吳版「隆中對」
劉備請諸葛亮出山相助後,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劉備集團便按照隆中對的戰略方針一步步實行,直到公元220年,關羽兵敗荊州被殺,最後一步被扼殺,劉備集團失去了一統天下的希望,只能據益州自立。...
三分天下其實並不是諸葛亮第一個提出來的
《三國演義》寫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他分析形勢時說到: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百萬大軍,而他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候已經不能輕易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已經三代。...
三國頂尖謀士,只此兩人,郭嘉和司馬懿等都靠邊站!
三國英雄人物很多,猛將如雲,智謀之士也燦若明珠,在這些人物當中,出色的有李儒、田豐、審配、陳宮、賈詡、郭嘉、程昱、荀彧、許攸、張昭、周瑜、龐統、法正、司馬懿、楊修等,然而,在這些謀士中,只有兩個...
三國謀士系列之七十:東吳未來的國策,源自此次的對話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在「榻上對」的一開始,孫權便向魯肅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孫權表示:如今漢室衰落,天下大亂,自己繼承父兄的遺志,力圖實現春秋時期齊桓公、晉文公那樣領導諸侯、匡扶天下的功業...
三分鐘了解東吳五十年戰略演變,孫權諸葛亮合謀瓜分曹魏帝國
文 | 江隱龍 如果說建安年間前期,諸侯間的主戰爭基本位於北方,那自赤壁之戰之後,長江以南也開始「誠多務也」。先是劉備得荊州四郡,再是魯肅為勸孫權將南郡借給劉備並組成孫劉聯盟,再後來劉備應劉璋之...
只知隆中對,不識榻上策
隆中對選自《三國志》作者陳壽西晉史學家,中國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時的談話內容(促成三國鼎立的戰略決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隆中拜訪諸...
周瑜燒赤壁,呂蒙取荊州,陸遜敗劉備,那麼魯肅的戰績呢?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曹魏擁有張遼等五子良將,蜀漢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等大將,而對於東吳來說,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四位大都督同樣非常耀眼。就東吳四大都督來說,周瑜火燒赤壁,奠定...
他的功勞比周瑜更大,一個戰略影響東吳數十年!
三顧茅廬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典故,講述了劉備多次拜見,邀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在這座小茅廬中,諸葛亮提出了名震天下的「隆中對」,即:劉備先取荊、益二州為根據地,再命一上將率荊州之軍出宛、洛,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