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人讀書有用,你讀書沒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 乖乖貓的毛

古人云,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上學的時候,我很喜歡找一個下午,泡上一杯茶,借著不溫不燥的陽光,讀一本書。

沒有功利性的讀書總是值得享受。

工作後,也許是為了應付工作,也許是為了升職加薪,讀書的目的也變得不那麼單純。

與上學學習時的讀書大有不同,工作常常要求迅速了解某個領域的知識,並且馬上運用到實踐上。

大量的輸出意味著大量的輸入,對多數人而言,閱讀,是最好的輸入方式。

我的書架上擺著很多書,從詩詞歌賦到人文社科,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

雖然看似讀了很多書,但當我需要誇誇其談或者實踐運用的時候,能夠做出的有效輸出仍然非常有限。

我常常想為什麼別人讀書有用,而我讀的書卻和讀書用的時間一樣一去不復返了,我甚至常常懷疑自己的書是不是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萬不得已,只能認命,當我覺得我已經快被讀書速度慢和記憶力差給玩死了的時候,碰到了這本《實用性閱讀指南》,它有效的解決了我的問題,讓讀書變得真正有用起來。

《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是每年閱讀300本書以上的日本知名講師,Role Job法的創始人,研討會培訓指導。

大岩俊之自述曾經也是一個閱讀能力為零的人,但最終卻靠讀書成功創業,與其他的專家不同,大岩俊之將讀書這件事拆分為三個步驟,這三個步驟不僅能提高閱讀效率,同時還能讓讀過的內容真正的學以致用,極具操作性。

關於提高讀書效率

讀書的方法有很多種,大部分人是翻開書從第一章開始讀然後讀到最後一章,這樣的方法讀虛構類圖書當然沒有問題。

但是對於商務用書,當我們時間緊迫又必須有所輸出的時候,這種方法就不那麼奏效了。

翻開一本書,我們最先看到的一定是序言,目錄,最後看到的一定是後記。

序言濃縮了一本書的要點,它包括作者的自我介紹和撰寫原因,同時涵蓋書籍的主要內容和各章的總結,通過目錄,我們能了解一本書的主要脈絡,而後記通常會有對全書的總結。

因此,為了提高閱讀效率,大岩俊之建議我們先閱讀序言目錄和後記,這可以幫助我們先大致了解書的主要內容,也便於我們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當我們想靜下心來讀書的時候,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歷,突然一個新聞推送或者微信通知就會讓你把剛剛拿起的書放下,而等你放下手機的再次想讀書的時候時間已經不知不覺過去了很久。

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大岩俊之在《實用性閱讀指南》中建議我們,在讀書開始前先預定一個讀完整本書的時間,然後將時間拆分到每一天,比如每天讀一個小時,這樣讀書時的注意力和集中力都會提高。

我們都知道著名的二八定律,也就是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閱讀,就一本書來說,重要內容只占20%,而其中也只有4%是最重要的部分。

也就是說如果一本書有200頁的話,如果我們能夠掌握其中最精華的8頁,那麼即便是其他部分我們不讀,得到的效果也是和全部讀完一本書差不多的。

捨棄80%

讀書筆記-思維導圖

讀書筆記有助於整理知識,加強理解,幫助記憶。

讀書筆記也有很多方法,比如劃線,標記,貼便簽等等。

當然,還有我們熟知的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思考方法,它是指將我們腦中思考的內容,用可視化的圖形來呈現。

與其他讀書筆記的方法相比,思維導圖可以輕鬆地疏導一本書的主要內容,層次結構,更有助於我們整理思路,提高記憶力。

就這一點來講,不論是傳統的手畫導圖還是imindmap一類的軟體,並沒有太大的差異。

大岩俊之介紹的思維導圖由四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包含一本書的基本信息,包括書名,發售日,作者,出版社等。

第二部分,需要通過序言目錄和後序中的內容進行整理,主要內容應該是希望通過本書了解到哪些內容,或者說是閱讀的主要目的,這樣一來,在接下來的閱讀過程中就會抱著疑問進行閱讀,更有助於我們的日後理解。

第三部分,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第二部分的答案,或者說是深入思考的目的,通過第二部分的思考,將關鍵內容總結到第三部分上。

第四部分,是一些總結性的內容,包括感想感悟,也包括突然產生的想法。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導圖的基礎是每一個枝椏上的內容是關鍵詞,而不是文章,比如把「去旅行」改成「旅行」。

簡單的關鍵詞有助於我們發散思維,衍生更多的目的。

思維導圖範本

學以致用

書讀了很多,也忘了很多,真正能付出的行動幾乎為零。

怎樣將讀到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能力,大岩俊之在《實用性閱讀指南》中向我們傳授了三個技巧。

首先從讀到的書中發現行動目標,比如讀了關於閱讀的書,改變自己的閱讀方法,或者讀了營銷的書修改博客的標題等等,然後實踐。

在行動開始前,細化行動目標並將目標寫在紙上,比如要在多長時間內完成哪一項目標。

設定目標要考慮實際情況,如果超出情況太多,不僅無法達成還會造成心理負擔變成一種折磨。

第二,客觀分析自己的現狀,分析與需要達成目標之間的差距,然後明確為了填補差距需要付出的行動。

第三,將目前的狀態加上10%制定行動計劃,將計劃細化成明天就能開始的小步驟。

比如,為了完成一次演講,接下來的一周里我能做些什麼,在這一目標下,設定每天行動的主題。

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行動的目標太大,但是當你越來越數量的操作以上幾個步驟,每一步行動就會變成容易實現的目標。

《實用性閱讀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從一開始不喜歡讀書到成功成為研討會講師,因為親身經歷,他將我們日常讀書遇到的困難進行了清晰明了的闡述,並通過親身經驗淺顯易懂的向我們傳授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技巧。

為了便於理解大岩俊之通過大量的配圖和整整一個章節的實例來向我們解釋如何克服這些困難,並將書中學到的內容學以致用。

讀過很多書,卻仍然不記得書里到底講了什麼,知道很多道理卻仍然無法實踐,為什麼別人讀書有用,你讀書沒用,在 《實用性閱讀指南》中你會找到答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個步驟,讓你的知識變成能力

以前常常在跟朋友聊天的時候,說到讀書,我都會說,嗯,這些年其實也讀過不少書。但要講到書中的內容,卻會發現很多都想不起來,就算能想起某些細枝末節,還常常張冠李戴,把這本書里的情節當成那本書里的內容...

每年閱讀300本書的知名講師教你三步讀書法則

讀過很多書,卻不記得書中講了什麼?不知道如何才能立刻實踐書中內容?你的每一次讀書,是否都成了無用功?帶著這三個問題,翻開《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教你只用三個步驟,牢記一本書的內容,切實將其轉化...

如何才能將自己讀過的書變成自己前進的燃料?

讀了那麼多書,最終都會忘,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在我看來,這屬於放著寶藏不用,以為光看著就能為自己帶來諸多好處的行為。《實用性閱讀指南》教你用3個步驟將書中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即如何有效率地讀書並牢...

終於找到有效讀書的好方法

曾經做過一個小調查,幾乎每個人在讀書上面耗費的時間都挺多,有些人一本書讀完甚至要花上一個月的時間。如果是少年時期,有時間去慢慢研究書中精髓的話,那麼成年以後,在工作、人際交往中如果還要花費大量的...

功利化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閱讀居然還要功利化?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估計要火冒三丈朝我扔磚頭了。閱讀怎麼能夠變得功利化呢?這大概和為了五斗米折腰一樣讓人感到羞恥吧,更何況我還是這麼明目張胆的大肆討論如何功利化地閱讀,你...

如何在短時間內把讀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你是不是也曾和我一樣,酣暢淋漓的讀完一本書,合上書之後發現什麼也沒記住,一個字也講不出來。那個時候甚至會有挫敗感,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能力把書讀明白,為什麼讀過的內容都記不住呢?在很長一段時間我被...

讀100本書,不如用好1本書!

當面前有一桌豐盛的菜餚時,你光看能飽嗎?不吃飽能有力氣幹活嗎?讀書也一樣,光看書但不用書中所傳授的知識,即使你一年讀300本書也沒用。道理就跟吃飯一樣,光看著好吃的食物我們不會飽,讀書後不能將知...

無目的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習

胡適先生在《怎樣讀書》中寫過:讀書的功用,從前的人無非是為做官,或者以為讀了書,「顏如玉」、「黃金屋」一類的東西就會來;現在可不然了,知道讀書是求智識,為做人。自古以來,讀書都有

一本書讀完就忘?你需要這本閱讀指南

俞敏洪在大學裡讀了800本書,他說他在新東方面試時提的問題不多,第一個就是「你大學讀了多少本書」。他心目中的最低標準是200本,如果面試者只讀了幾十本書是肯定不會要的。很多人都建議你多讀些書,可...

你有一份實用性人生指南,請注意查收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來自台灣作家高陽寫的《紅頂商人胡雪岩》。說胡雪岩是大清首富,可人到中年卻得了抑鬱,這是為什麼呢?原來胡雪岩派手下到各地開拓市場,租房、僱人、各種稅費打點,還要做慈善事業...

信息爆炸時代,一年高效閱讀300本書,不是夢

很多時候,讀過的書一轉眼就忘記了,總覺得有些精闢的文字在哪裡見到過,但著實想不起來,然後還在用三毛的這句「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

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前兩年我花了大量的時間閱讀了上百本書,但對大多數書的記憶已經很模糊了,我的生活也並沒有太多的改變,經常有一種無奈: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實用性閱讀指南》這本書的作者大岩俊之曾...

知識轉化為行動是一種能力

參加同學會時發現,初中畢業的那些人,竟然過得比你好,而你拿著月薪四位數的工資,每天還要低聲下氣。此時的你是否在慨嘆百無一用是書生?數據表明: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