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取得西川之地,為何有人勝利有人卻失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戰國時期,秦朝髮際於蜀地,出關後掃平六合,定鼎天下;漢高祖劉邦也因入主西川,最終而成帝業。
而劉備也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最終取得了蜀地益州,最後為何卻以失敗告終。
其中有三個方面原因導致劉備取得益州後,無法光復漢室。
天時
劉備可謂戎馬一生,前期一直寄人籬下,疲於奔命;等到三顧茅廬,與諸葛亮隆重決策後,才決定了接下來的人生規劃。
可以說,劉備是有能力,但卻沒有進行系統性的規劃,所以才導致一直落敗的原因。
有了規劃,就要開始執行了,所以公元208年,劉備聯吳抗曹,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之後取荊州、奪四郡、入西川,並在漢中戰役中大敗曹操,一時風頭無人可與之爭鋒。
然而就在一切貌似均在劉備的掌握之中之時,孫吳趁關羽北伐樊城之際,奪取了荊州,並擒殺了關羽,引發了後來的夷陵之戰,雖然最後孫吳取得了勝利,但雙方均是損兵折將;而且在劉備入主西川之時,中原大部軍閥已經覆滅,三足鼎立已經形成,所以從其他勢力給予曹魏勢力的牽制並不太多,即使取得益州,也無法有決定性優勢,失去了天時。
地利
古代的經濟繁榮地區與現代有很大區別,東漢時期共分十三個州,從後來曹魏、孫吳、蜀漢的版圖看,曹魏獨占了當時的經濟發達,錢糧充足的九個州;孫吳後期則占據揚州、荊州和交州;而蜀漢則只有益州一地,以益州一地的人口、財政、糧草儲備等方面均是無法與占據九個州的曹魏相抗衡的,後面的六出祁山和之後的北伐失敗也就是在情理之中。
所以在諸葛亮與劉備的隆中對中,也有提及「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
也就是說,劉備需要同時據有益州和荊州;由於益州易守難攻,可以用於儲備錢糧兵馬,荊州則作為前線,最後兩路兵齊出夾擊關中地區,則霸業可成,可惜劉備剛取得了益州不久,荊州就已丟失,失去了地利。
人和
劉備中期可謂猛將如雲,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五虎上將,文有諸葛亮、龐統、馬良、法正等一批謀士文臣;然而後期為何會出現無人可用的境地;這主要與領土疆域以及人口有關,人口少自然出現能人異士的幾率就低一些,放到現在人們也是會往大城市跑,當時的有才幹的人肯定是往洛陽、長安、許昌這些地方去打工賺錢,而不會跑到蜀漢偏僻的地方。
而且另外孫劉聯盟的破裂,又是劉備一個人和失利的體現,導致劉備丟了關鍵的荊州;後期蜀漢連年征伐,也導致國內勞民傷財,益州軍民人心思安,也導致流失了部分民心,失去了人和。
三個原因,導致劉備即使取得了益州這樣的天府之國,也難以與北方曹魏抗衡。
當然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歷史已然定格,是非曲折交由後世評說。
是非功過「隆中對」 --一個投資人眼中的戰略與戰術
作者:張守哲 編者按:格隆匯會員深度思考系列文章,自前年以來,發表了數百餘篇經典文章,其中諸多經典之作,廣為傳播,洛陽紙貴。在此,格隆匯繼續為大家帶來會員深度思考系列文章。今天為大家分享來自張守...
諸葛亮為何沒能幫劉備完成統一霸業?毛主席:一開始就是錯的!
當初劉備求賢,所有人都向他推薦諸葛亮,還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劉備是幸運的,他三顧茅廬求得了諸葛亮,臥龍有了,經赤壁之戰後而得荊州之地;龐統主動投奔,鳳雛也有了,益州之地也得到了。但...
諸葛亮北伐,目的為何?是自取滅亡嗎?
網絡上,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是非利弊,爭論極大,從不同的側面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本文從多個角度來考察諸葛亮北伐的方方面面,試圖給出一個全面、公允的評價。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是自取滅亡之...
讓劉備引以為恨的人: 直接破壞了蜀漢大計
在三國當中,劉備一直是一個爭議較大的人。有人說他是個理想主義者,一輩子都在為「興復漢室」的大事奮鬥。有人說他是個野心家,他給自己的兩個兒子取名為劉封、劉禪,「封禪」,正是顯示了劉備稱帝的野心。不...
諸葛亮的隆中對有一個極大的錯誤,改了滅曹有望成功
提到三國中的蜀國很多人就一陣唏噓,覺得太可惜了。因為名著《三國演義》里有明顯的尊劉貶曹傾向,再加上作者把許多人寫得十分傳神,所以很多人都對劉備集團感到惋惜不已。荊州名士司馬徽曾經說道「臥龍、鳳雛...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會失敗?關羽這個失誤給他造成了麻煩
劉備死後,諸葛亮身為蜀漢丞相,手握大權。為了完成劉備「復興漢室」的宏偉夙願,諸葛亮從228年到234年,連續五次出兵北伐中原,再加上還有一次防禦了魏國進攻的戰役,民間往往稱為「六出祁山」。不過諸...
有人質疑隆中對是諸葛亮忽悠劉備而提出來的,毛主席對此有話要說
《隆中對》本無篇名,節選於《三國志·諸葛亮傳》,只有三百餘字,也叫「草廬對」——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
三國謀士排第一:諸葛孔明的傳奇一生
三國亂世前後近百年,湧現了許傳奇英雄人物。其謀臣策士,流風餘韻,名傳千古。諸葛孔明是其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遠超同輩。史上說他是「英霸之器」,英雄當中稱霸的,遍觀古今也不作第二人想,
三國最強軍師對決,諸葛亮才智過人,為何司馬懿成大贏家?只因他有一超群能力無人可及
東漢末年,連年戰亂後,原來割據一方的大小諸侯們紛紛被消滅, 逐漸形成曹魏、蜀漢、東吳三國鼎立之勢。蜀漢政權在建立之前,原本雄霸荊州、益州廣闊的地域,卻在關羽大意丟失荊州之後,面臨的嚴重的生存危機...
諸葛亮數次北伐是否屬於窮兵黷武 為什麼?
真不是。這事兒,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先看外部,開宗明義一句話:多次北伐是符合諸葛亮乃至蜀漢集團一直以來的最高戰略部署——隆中對的。隆中對的核心在於天下三分,占據荊州、益州,聯吳抗曹。但是...
「隆中對」其實是千古失策
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劉備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諸葛亮躊躇滿志,制定天下三分和北伐戰略,劉備遂開創了蜀漢一方霸業。千百年來,這一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人們被諸葛亮的曠世奇才所折服。殊不知...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
《隆中對》有個致命錯誤,使劉備不能統一中原,毛主席如何評價他
諸葛亮之才智,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是非常有名的。其輔佐劉備,從四處流走的困境,到割據一方,同曹劉三足鼎立,著實不易。而這一切,誠如劉備當年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在《隆中對》的一番規劃。可見當時候的...
荊州對劉備有多重要?為何丟失荊州,蜀漢再也無法入主中原?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到底發生了什麼,劉備為什麼要借荊州呢?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之中,曹操占據荊州最大的南陽郡,孫權緊緊攥住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吞入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曹...
三國蜀漢文有諸葛亮龐統,武有五虎上將,為什麼會滅亡?
說起三國,幾乎無人不曉,蜀漢是大家都喜歡的政權。文有巔峰智者諸葛亮和龐統,武有萬人敵的關羽等五人,大有收復中原、興復漢室之勢。然而,蜀漢卻成為三國中最先滅亡的國家,這是為何呢?
關羽進攻樊城完全是違背隆中對規劃,也註定隆中對無法實現
在我國,關羽大意失荊州的典故大家都知道。赤壁之戰後,荊州被瓜分,劉備按照隆中對規划進軍益州,於是留下關羽鎮守荊州。劉備集團進軍益州時,荊州形勢很微妙,三方形成了一個平衡。公元219年關羽率軍從南...
明明蜀漢的實力明顯低於曹魏,為什麼諸葛亮還要反覆不斷北伐
建安二十四年,蜀漢大將關羽在北伐曹魏的戰鬥中高歌猛進,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困曹仁。此時的盟友孫吳卻背信棄義,乘機奪取荊州,關羽被迫敗走麥城,被吳軍俘虜並殺害。章武元年,痛失二弟的劉備傾蜀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