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絕代智謀,為何北伐屢屢失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千百年來,諸葛亮一直都是智慧的化身,《三國演義》更是將諸葛亮空前的神化了。
但這樣一位神機妙算,經天緯地的天才,卻沒有實現他克復中原,興復漢室的理想,不禁讓人感嘆。
《三國演義》中把「將星墜落五丈原」作為諸葛亮這一偉大政治家的人生謝幕,但透過真正的歷史,諸葛亮失敗的悲劇其實早已註定。
小說家言三國之中,曹操得天時,孫權得地利,劉備得人和。
其實,偏安一隅的蜀國不得天時,不得地利,也不得人和。
所謂天時,即為天下形勢,要知道,所謂三國,其實是一個魏朝,加上兩個地方割據勢力,所謂蜀漢,也只有一個益州而已,而曹魏卻占有了天下的三分之二。
土地決定了人口的多少,物資的豐匱,也影響了軍事的實力。
蜀國的整體實力遠不如曹魏。
在制度上,魏國的「九品中正制」也更能得天下士族之心,曹魏那邊有了士族的支持,可謂安定團結。
而蜀漢選官是因才選拔,士族們失去了原有的特權,在蜀漢內部,士族們更渴望依靠門第就可以升官進爵的曹魏制度,其實從內心中更渴望曹魏可以一統天下來解放他們,可以說是「身在漢營心在曹」。
蜀國內部,士族們只是貌合神離。
所謂地利,即是剛才所談到的,蜀漢其實只有一個益州而已。
益州就是今天的四川,眾所周知,蜀這個地方地勢險要,看看地圖就知道,益州北有漢中,東有三峽,劍閣之險,夔門之守,何況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因此益州自古就是偏霸之地,從公孫述到劉璋,都是憑藉益州地處偏遠,地勢險要而自立門戶。
此外,諸葛亮最初的戰略規劃是「距有荊益,待天下有變,兩路出兵」,可到了諸葛亮北伐時期,荊州已失,且天下無變,如此倉皇北伐,豈能成功?
不得人和,一方面是因為剛剛所說的,蜀國內部的士族已是離心離德。
另一個方面在於蜀國的人才的匱乏。
蜀國的文官武將主要可分為有三個集團,劉備從荊州帶來的原班人馬,劉璋入川時帶來的的東洲人氏,以及益州原住民。
到諸葛亮北伐時,武將如關張馬黃等已相繼去世,文臣如法正龐統也不在人世。
諸葛亮既要料理政務,又要管理軍務,難免分身乏術。
蜀中人才匱乏,以至於曹魏笑話到「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如此種種,可見諸葛亮的失敗早已註定。
歷史的趨勢讓孔明縱使神機妙算,智慧絕倫也難以實現漢室的復興,只留下五丈原的秋風供後世感嘆。
可能有人會問到,既然興復漢室無望,為什麼諸葛亮還要頻頻北伐,勞民傷財呢?難道諸葛亮不知道自己的處境嗎?當然知道,諸葛亮是何等聰明的人,怎會不明白天下大勢。
那他為何如此執著呢?請看下期小編繼續為大家講解。
蜀中無大將,為什麼會出現這人才凋零局面?原因其實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喜歡三國的朋友,一定聽說過「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這句俚語,雖然表達了廖化這位老將,在蜀漢後期的重要性,但是也側面的反應了,三國後期,尤其是蜀漢已經出現了「無大將」的尷尬局面...
三國時期的這五條規律,第四條最耐人尋味,跟已有認知不一樣
《三國演義》開篇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作為中國歷史發展過程的總結,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曹丕稱帝時,《三國演義》四句評語:兩漢經營事頗難,一朝失卻舊江山。黃初欲學唐虞事,司馬將來作樣看。...
蜀中無大將,也怪諸葛亮?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這個典故出自《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三回,一般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解釋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將,必須使用廖化這樣平庸無能的人做先鋒。比喻沒有傑出人才,平庸者也僥倖成名。這個解...
同樣取得西川之地,為何有人勝利有人卻失敗!
戰國時期,秦朝髮際於蜀地,出關後掃平六合,定鼎天下;漢高祖劉邦也因入主西川,最終而成帝業。而劉備也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最終取得了蜀地益州,最後為何卻以失敗告終。其中有三個方面原因導致劉備取得益州後...
三國蜀漢文有諸葛亮龐統,武有五虎上將,為什麼會滅亡?
說起三國,幾乎無人不曉,蜀漢是大家都喜歡的政權。文有巔峰智者諸葛亮和龐統,武有萬人敵的關羽等五人,大有收復中原、興復漢室之勢。然而,蜀漢卻成為三國中最先滅亡的國家,這是為何呢?
真正原因出乎意料!到底是什麼讓諸葛亮堅持北伐?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歡迎您關注我們,為您帶來新視角新體驗。】各位讀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這段時間子淵和大家聊過不少三國人物,前天子淵也說過蜀國的費詩(不是費禕),就有讀者就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