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強軍師對決,諸葛亮才智過人,為何司馬懿成大贏家?只因他有一超群能力無人可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連年戰亂後,原來割據一方的大小諸侯們紛紛被消滅, 逐漸形成曹魏、蜀漢、東吳三國鼎立之勢。

蜀漢政權在建立之前,原本雄霸荊州、益州廣闊的地域,卻在關羽大意丟失荊州之後,面臨的嚴重的生存危機。

同時還意味著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闡述的,待天下有變時,便可自荊州、益州兩線同時出兵,實現統一天下的宏圖大業,但在失去荊州的情況下,將變得遙不可及。

劉備名義上說攻打東吳是為關羽報仇,其實質仍然是要重新奪取荊州,甚至藉機一鼓而下,直取東吳可能也是此次出征的目標。

然而,一生都在征戰的劉備,對於戰爭雖然他並不陌生,可在戰場上的戰績卻差強人意,很少有取得勝利的經驗。

對於東征伐討孫權,劉備卻是自信心爆棚,不僅聽不進諸葛亮、趙雲的諫言,反而將兩人棄之不用,自己親自領軍出征。

劉備還一反以往曾經虛心請益的形象,在收復益州之後變得剛愎自負,聽不進逆耳忠言。

雖擁有三十萬大軍,但軍中既無良謀,也缺能征善戰之將,公元222年八月,劉備的蜀漢大軍被陸遜火燒連營而擊敗。

劉備的一意孤行,外加驕傲輕敵,終致大敗而歸,於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後,公元223年四月,劉備去世。

諸葛亮以實現統一天下為己任,但他接手的益州內部也並不穩固,各種勢力或利益集團盤根錯雜,南部少數民族也是蠢蠢欲動。

為此,諸葛亮採取了先安定南部邊患為主的軍事策略,他採納了馬謖的建議,用攻心為上之策應對南方的叛亂,並取得有效的成果。

蜀漢安定了南中並可從其地獲得大量的特產物資,並且組建了無當飛軍這支勁旅。

為了消除南方割據勢力的反覆不定,諸葛亮不惜本錢,從南中將青羌萬餘家勁卒遷徙至蜀地,號為飛軍。

便是無當飛軍的來歷。

他們成為蜀國的軍戶,世代以為蜀國當兵為生,成為古代的職業軍人。

南中夷族素重勇士,無當飛軍中凡有空缺名額,必奔走相告,踴躍加入並以此為榮。

231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糧食,諸葛亮看中當地麥熟,乘機割麥於上邽,司馬懿追亮至鹵城,並不與蜀漢交戰,而是吩咐將士掘營自守,有部將譏諷他「畏敵如虎」。

在山地戰方面,蜀漢有無當飛軍這樣的古代特種部隊,戰力超強,曹魏軍隊無法與之相抗,但司馬懿明白一點,蜀漢軍隊一旦軍中缺糧自會退去。

234年二月,已經是初春時分,天氣開始轉暖,諸葛亮率領蜀漢的十萬大軍,兵出斜谷攻伐曹魏,同時,諸葛亮又派遣使臣出使吳國,達成與東吳同時出兵伐魏之約定。

司馬懿堅守不出戰,諸葛亮屢屢下戰書,還贈送巾幗婦人之飾予仲達,想用激將法迫使其出戰,但司馬懿真能忍屈受辱,並用向曹睿請示出戰與否的妙計平息眾將之怒火。

論智謀孔明略勝一籌,這點仲達也承認。

若論心機,仲達明顯高於孔明。

為何最終司馬懿成為最終大贏家?古語有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凡成功者大多是在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均占優勢的情況下才能取得。

在失去荊州這一重要戰略重地後,蜀漢已經無法對北方曹魏形成真正的威脅。

無論諸葛亮如足智多謀、用兵如神,也是難以撼動北方的。

蜀漢的命運其實在關羽失荊州之後,大局已定。

諸葛亮數次北伐中原,但卻屢屢受制於「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個難以克服的天然缺陷,不僅大軍行動遲緩,關鍵是糧草供給難以及時到位,嚴重地影響了蜀漢軍隊的軍事行動。

在司馬懿成為魏軍主帥後,他清楚地看出蜀漢的優勢與劣勢。

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人有旦夕之禍福!諸葛亮採用分兵屯田之策,在魏國境內與魏國的百姓們一起種糧自給自足,打算長期駐紮下去,卻終因過於操勞而病逝。

司馬仲達並未與諸葛孔明爭一時之長短,他用健康的生命戰勝了智謀出眾的諸葛亮,成為三國最強軍師爭奪戰中最後的勝利者。

並在曹魏內部的權力爭鬥中最終勝出,足見其有過人之處,那就是超強的隱忍能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大軍師司馬懿最佩服的人

#沐心堂*談古論星# 181.8.20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文學家諸葛亮出生 陳壽在《三國志》里說,諸葛亮「身長八尺,容貌甚偉」、「少有逸群之...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