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沒能幫劉備完成統一霸業?毛主席:一開始就是錯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初劉備求賢,所有人都向他推薦諸葛亮,還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劉備是幸運的,他三顧茅廬求得了諸葛亮,臥龍有了,經赤壁之戰後而得荊州之地;龐統主動投奔,鳳雛也有了,益州之地也得到了。

但是卻並沒有真如諸葛亮期初為他規劃的那樣,稱霸可成,漢室可興。

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劉備不僅都得了,還得了個法正,其智謀不亞於臥龍鳳雛。

三大智庫都沒能讓劉備霸業可成,到底問題出在哪?

毛主席曾經認為諸葛亮是必敗的,這麼評價:其始誤於隆中對,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

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也就是說其實諸葛亮和蜀國的失敗,從起初諸葛亮規劃的戰略定位就是錯的,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對》是此後數十年劉備和蜀漢的基本國策。

但是隆中對僅在當時形勢而言是正確的,在割據混戰的初期,曹操占據兗州、豫州(山東南部、河南),袁紹占據冀、青、並、幽四州(河北省、遼寧省、山東省、山西省及河南省北部)後被曹操擊敗,劉表占據荊州(湖北、湖南省),孫策占據江東(長江下游),劉焉、劉璋父子占據益州(四川)。

從各方勢力而言,劉備想要謀圖霸業,首先得取得立足之地,而就各方勢力而言,荊州、益州自然是最可取的。

相信即便不是諸葛亮,換做另外哪個好一些的謀士,只要能夠充分分析形勢,也會給出這種策略。

但是占據荊州、益州之後分兵兩處,可能真是如毛主席所說,諸葛亮欠考慮了。

兩地相隔千里,川蜀之地交通險阻,荊州一遇變故,益州的兵馬能否及時趕去救援?如果遇大事,兩處兵力不能及時合兵一處,就極大削弱了各自的戰鬥力,給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因素也決定了劉備、諸葛亮治下的蜀國無法取得最終勝利:

1、龐統、法正過早的去世了,讓劉備失去了半臂。

謀士只有諸葛亮可當大用,但諸葛亮也不是萬能的,在軍事謀略上可能還不如法正。

龐統的投奔儘管有諸葛亮舉薦之功,但臥榻之側豈容他人安睡,諸葛亮和龐統並不能長久共事,龐統死之前還在跟劉備說諸葛亮怕他取西川獨占大功。

有時我都懷疑這個時候龐統的死是一場陰謀,有種種疑點可尋。

如果他沒死,兩人繼續共事,相信遲早也會鬧出矛盾。

2、沒能處理好與孫吳的關係。

三國鼎立,魏國獨強,本應和孫吳密切合作共同有無,但是蜀國和吳國關係並不好,只能是關鍵時候互相利用而已。

當然,也可以關鍵時刻為一己之私互相拆台,關羽竟不是死於魏軍之手,殺張飛的兩員叛將竟投奔的是東吳。

這不僅僅決定了蜀國必敗,東吳也必敗!

3、戰略方向沒能依時依勢而變。

個人覺得,諸葛亮、劉備都應該看到三國鼎立之時各方的實力水平以及關係發展的變化。

並進一步修訂戰略政策,而不是堅持隆中對的原有基準政策不動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英才諸葛亮沒能幫劉備統一霸業,原因在這裡

最初劉備求賢,所有人都向他引薦諸葛亮,還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全國!」劉備是走運的,他草廬三顧求得了諸葛亮,臥龍有了,經赤壁之戰後而得荊州之地;龐統自動投靠,鳳雛也有了,益州之地也得到了。可...

蜀國的滅亡是不是因為諸葛亮的戰略錯誤

諸葛亮可以說在蜀國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可以說在《三國演義》中也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諸葛亮本人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劉備當時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劉備說出了當時三分天下的大計。就是現在...

隆中對有個致命錯誤,使劉備不能統一天下

《隆中對》太有名了,不論在歷史上還是《三國演義》中,它都是一部重頭戲。創業屢遭失敗的劉備,拜訪茅廬里待價而沽的諸葛亮,諸葛亮為他分析天下形勢和未來的戰略規劃,聽得劉備陶醉不已。把諸葛亮請出了茅廬...

三國謀士排第一:諸葛孔明的傳奇一生

三國亂世前後近百年,湧現了許傳奇英雄人物。其謀臣策士,流風餘韻,名傳千古。諸葛孔明是其中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遠超同輩。史上說他是「英霸之器」,英雄當中稱霸的,遍觀古今也不作第二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