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機妙算諸葛亮,最終憾死五丈原,原來早有伏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羅貫中《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為了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漢家江山基業可謂是耗盡了心力。
晚年明知曹魏強大仍然六出祁山,最終國力耗盡,客死五丈原,留下了悲情的結局。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諸葛亮傳奇輝煌但是悲情的結局,其實早有伏筆。
諸葛亮出山前的《隆中對》對劉備提出的戰略方針是先攻占荊州、益州後圖巴蜀聯合東吳抗擊曹魏,爭取三分天下。
可是荊州在長江上游,對下游的東吳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威脅,拿刀頂著的人能成為兄弟麼,顯然這是孫權所不能容忍的。
劉備方面本來人才就短缺兵力不足,還派大將分兵把守荊州。
其時劉備入川之後,荊州作為跳板,已經失去其戰略意義,不應再孤守這一飛地,而應進行戰略收縮,對其進行戰術性放棄。
即便不放棄,也不應派關羽這樣的大將去鎮守,果不其然,其後孫權派陸遜秘密帶兵攻打荊州,致使關二爺敗走麥城,並導致後來一些列的慘敗。
貪心占著荊州反而得不償失,此為伏筆之一。
《出師表》一開頭寫道:「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諸葛亮也知道當時國力空虛,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那為什麼不好好發展經濟呢?讓人民休養生息,增強國力,儲備兵員,培養人才這才是當時的緊要任務。
可是諸葛亮反而大動刀兵,六出祁山,要跟強大的曹魏爭天下正統。
最後國力越來越弱,兵員嚴重不足,分兵把守已經自顧不暇,諸葛亮死後,姜維根本無力回天。
諸葛亮主政蜀中,以攻代守的戰略方針在沒有強大國力的支持下從根本上是行不通的,此為又一伏筆。
最後在說說諸葛亮的用人缺陷。
眾所周知,蜀漢後期人才斷檔嚴重,而魏延作為蜀漢後期的代表性新興將領,武藝高強,有謀略,可與姜維比肩,但是諸葛亮就單單以他「有反骨」為名,斷定他日後會造反,而不放權加以重用。
魏延沒有幫手、沒有死黨、沒有自己的私兵,怎麼造反?要知道直至諸葛亮死時,魏延還在奮不顧身的與敵人拼殺,夏侯霸退走還追殺二十餘里。
在一個是過分信任馬謖,以至於街亭失守斷送了本來大好的北伐形勢。
縱觀諸葛亮一生,用人出現差多的極少,可是偏偏在後期這兩個關鍵的用人上出了差錯,難道真的是蜀漢氣數將盡?
不管怎樣,神一般存在的諸葛亮受到後世歷朝歷代敬仰,建祠供奉,近乎完人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正是有了這些可愛的人物才使得三國的歷史如此的豐富生動。
神機妙算諸葛亮,最終憾死五丈原,原來早有伏筆
諸葛亮北伐曹魏何以失敗?
諸葛亮北伐曹魏何以失敗?熊彭宇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正月,諸葛亮和他的將領們商議北伐的方略。第一次北伐時,趙雲還在,諸葛亮手下文臣武將極多,南方孟獲又歸順朝廷,沒有內憂。諸葛亮以趙雲、...
諸葛亮為什麼冒著耗損蜀漢國力的風險,而執意北伐呢?
公元221年7月,在關羽大意失荊州,殺害張飛的部將投奔東吳後,劉備決定對吳國發動一場復仇之戰。可惜的是,一輩子都沒衝動的劉備,這第一次衝動就收穫了慘痛的夷陵之敗。在完成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背負了...
揭秘三國時代,國小兵弱的蜀漢為何越戰越強?原因很簡單只有三點
三國時期,魏國、蜀國和吳國三國鼎立,魏國占有大漢十三州的九州,吳國占有揚州和交州,外加荊州的六郡,而蜀國只有一州就是益州,不過益州的領土可是頂上曹魏的兩個州,只不過都是無主的荒地,開發比較慢
世人都不知道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北伐只是他的一個幌子!
從公元228年春到234年秋,諸葛亮先後五次對曹魏用兵,進行北伐。在演義中,這段歷史被稱為「六出祁山」,實際上根據《三國志》的記載,諸葛亮只有兩次從祁山出兵。只可惜這幾次北伐均無功而返,甚至連無...
諸葛亮北伐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真相讓人肅然起敬
托三國演義的福,三國這段歷史恐怕是我國民眾最熟悉的古代歷史了。在三國那段歷史中,蜀漢理論上是正義和正統的象徵,而其也一直進行了北伐中原的大業。由於蜀漢國力在三國之中最為弱小,而且最終北伐也沒有滅...
姜維,畢其一生北伐,給蜀漢帶來的除了民困兵疲還有什麼?
蜀漢自公元221年建國至263年劉禪投降曹魏,共計43年歷史。前十年丞相諸葛亮主導全國軍政,中間二十年蔣琬、費禕輔政,後十年大將軍姜維獨挑大樑。
窮兵黷武的蜀國,鞠躬盡瘁的丞相,夢三國孔明的偉大情懷
現在有很多人在否定諸葛亮,為了吸引眼球,很多匪夷所思的標鑒被蠻橫地貼在我們民族這位智慧與忠誠的化身身上,虛偽、嫉妒、專權、陰險、狡詐、獨斷專行、擁兵自重、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我不知道...
若由魏延鎮守荊州,結局會如何?東吳不敢輕敵,蜀漢不會過早衰頹
在《三國演義》之中,魏延是一個一出場就註定了結局的將領,因為魏延剛剛一上場,就被諸葛亮認定他腦後有反骨,將來必定造反,只不過劉備憐惜魏延武力不俗,這才將魏延留了下來。然而在諸葛亮死後,魏延認為再...
蜀國國力最弱,為何卻頻繁出兵北伐
三國時期,魏、蜀、吳時期蜀國是國家實力最弱的國家。但是在蜀國政權40多年間,先後發動十數次北伐戰爭,最終都已失敗告終或無攻而返。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他的繼承者「姜維九伐中原」。蜀漢國...
個人觀點:三國蜀漢後期人才凋零的真正原因!歡迎探討
劉備死後,蜀漢總體文臣武將:文有蜀漢四相(諸葛亮、蔣琬、董允、費禕)等,武有趙雲、魏延、王平、姜維等人才上且可以,但是後期諸葛亮死後呢?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句話: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廖化能力其實...
為什麼諸葛亮六出祁山而師勞無功?
諸葛亮在中國民間一直被視為智慧的象徵,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歷來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千百年來民間和官方對諸葛亮的讚譽可以說是車載斗量,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更是將諸葛亮加以神化,成為三國智...
如果諸葛亮不出祁山改奪荊州,歷史會被改寫嗎?
歷史上諸葛亮任蜀漢丞相時期,對曹魏發動了六次戰爭,可是出祁山次數只有兩次,不是《三國演義》中的六出祁連山就算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蜀道之難還是難於上青天,以至於後代很多歷史學者,都評價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