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曹魏何以失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北伐曹魏何以失敗?
熊彭宇
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正月,諸葛亮和他的將領們商議北伐的方略。
第一次北伐時,趙雲還在,諸葛亮手下文臣武將極多,南方孟獲又歸順朝廷,沒有內憂。
諸葛亮以趙雲、鄧芝作為北伐先鋒,斬了韓德父子三人,兩軍陣前罵死魏國司徒王郎,天水收服姜維,上圭、安定等處都望風歸降。
蜀漢大軍逼近長安,又有上庸的孟達準備背叛魏國。
可以說,諸葛亮這一仗,是北伐中成功幾率最大的一次,但是諸葛亮最終以失敗告終。
很多的人認為,諸葛亮北伐失敗是因為不聽取鎮北將軍魏延的意見,也就是著名的「子午谷計劃」,但鄙人覺得這是不正確的——即使真的按魏延的計劃行事,諸葛亮也未必能取得勝利。
打仗的事,多少含有賭博性質;勝負之數,所系的因素太多。
兵多、將廣、糧足的一方,可以打了再說,敗了捲土重來;正如賭本雄厚的賭徒,可以千金一擲,輸了面不改色。
反過來說,兵比魏國少,將沒有魏國多,糧食更是成問題的諸葛亮,實在是雖然明知有勝利的可能,而仍舊不宜輕易冒險的。
何以說魏延的計劃是冒險呢?當時的長安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城市,幾百年來修築得甚為堅固,而魏延走的是險峻的谷道,連士兵的補給品都是靠人馱,當然不可能帶什麼攻城器械;憑那五千名戰鬥兵和五千名輜重兵,要想攻取長安,實在是勉強得很。
即使攻下了,也難免敵人不從洛陽和宛城給魏延來一個反包圍。
而魏延設想的諸葛亮主力能在二十多天內就趕到長安來接應他,時間扣得太緊了,長安西部關塞重重,只要再出現一個郝昭類的人物,就足以狙擊蜀漢的進攻了。
關鍵是諸葛亮本錢少,他冒不起這個險。
而且諸葛亮剛剛當上丞相,下面有很多的人對他的能力表示懷疑。
雖然當時已經平定了南蠻,但是在很多人看來,諸葛亮只不過是打敗了外族人罷了,這不算什麼本事,打敗了曹魏才算是真本事。
所以諸葛亮急需要一場勝利來穩定自己的政權,哪怕是一場小勝也好,而魏延的計劃太過於冒險,諸葛亮輸不起,不起敢賭。
所以,諸葛亮不採納魏延的計劃非常自然。
以鄙人之見,諸葛亮北伐失敗除了不敢冒險採納魏延的計劃之外,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沒有聯繫羌族。
大家知道,馬超在羌人中的威望是非常高的,雖然那個時候馬超已經死了,但是馬超的弟弟馬鐵、表弟馬岱等人還在,諸葛亮完全可以派遣馬鐵、馬岱等人前往羌族那裡請求他們出兵。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不可能的,漢族人內鬥,怎麼可以請外族人呢,但是請君不要忘記了,曹魏的虎豹騎中也有不少是烏桓人,東吳的部隊裡面也有不少的山越人,就連蜀漢的部隊也有不少的南蠻人。
更是有野史說,諸葛亮北伐的部隊大多是南蠻人。
所以鄙人認為諸葛亮讓馬鐵、馬岱等人去請羌族人出兵,「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結成抗擊曹魏的統一戰線是完全可以的。
二是不去救孟達。
《費詩傳》記載:「魏遣司馬宣王征之,即斬滅達。
亮亦以達無款誠之心,故不救助也。
」根據《魏書明帝紀·裴松之注》記載:「達既為文帝所寵,又與桓階、夏侯尚親善,及文帝崩,時桓、尚皆卒,達自以羈旅久在疆埸,心不自安。
諸葛亮聞之,陰欲誘達,數書招之,達與相報答。
」可見孟達是真心想反叛魏國,後被司馬懿所攻,諸葛亮不救孟達是一失策之處。
有人會說:諸葛亮就算出兵救孟達,孟達也會敗亡,因為申儀能斷孟達與蜀國通路,諸葛亮不能救。
其實不然,司馬懿的部隊是一定要將孟達的部隊消滅的,畢竟曹睿就在長安呢,諸葛亮要是可以派遣一些部隊前往救援孟達,依靠城池之利足以拖延司馬懿大軍很久。
三是沒有聯合吳國一起出兵。
吳國想要擴展的話就必須要通過合肥,但是合肥一直都是由「東吳煞神」張遼所守之地,個人認為東吳已經被張遼給打怕了,所以一直沒有出兵。
但是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張遼已經死了,諸葛亮若是可以聯合孫吳一起進攻的話,曹魏就會兩線交戰,這樣曹魏也沒有這麼多的兵力來救援,減少了自己這邊很大的壓力。
而起鄙人認為東吳會出兵,畢竟兩國一起出兵,不管怎樣,對於自己來說,壓力比以往單獨出擊都要輕鬆的多。
四是用人不當。
在蜀漢方面,雖然有三個郡的許多城池響應,但是魏國邊防軍還在堅守包括祁山在內的邊境各要塞堡壘;各郡郡兵有被消滅的、有投降的、有叛亂的,也有一些固守的城池如天水郡的重鎮上庸(今天水市)、冀城(天水郡首縣,今甘肅伏羌縣南)等,都還在魏國控制下;隴西、廣魏兩個郡固守城池,仍然忠於魏國。
可以說,雖然形勢一片大好,但仍然有暗流。
擺在諸葛亮面前最緊迫的就是要急速控制祁山和街亭。
前一個任務,他決定自己親自擔任,因為奪取祁山和掃平隴西各郡的魏國殘餘勢力、撫慰三個郡的暴動吏民是一個連貫性的任務,軍事手段與政治手段必須交融並用,他認為除了自己無人可完成這個任務;而後一個任務,他出人意料地決定交給從來沒有獨立帶兵打過仗的馬謖。
運用馬謖守街亭,這是諸葛亮最大的敗筆——這已成定論。
諸葛亮平定南蠻時,馬謖給他提供了不錯的計謀,是一個很不錯的謀士,但他也只能夠是一個很不錯的謀士,不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統帥。
劉備早在白帝城時就對諸葛亮說了:馬謖此人言過其實,不可重用,但是諸葛亮不聽。
在下認為,街亭應該可以讓魏延等人駐守,甚至諸葛亮可以自己親自去街亭,將控制祁山的重任交給其他人。
有人可能會說,諸葛亮應該是坐鎮中軍,調度四方。
但是調度各路軍隊在街亭也一樣可以調度的啊,蜀國雖然少馬,但又不是沒有馬匹,可以徵集所有的馬匹,用來傳遞消息。
五是刻意打壓其他各派。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是南陽人,但他一直以荊州一派自居,所以他想要多提拔一些荊州的人來做高官。
諸葛亮北伐期間為將者都是以荊州派居多,馬謖、魏延、向朗等都為荊州派之人,其他派系的人可謂是少之又少,這樣就導致了一些其他派系的人才沒有前往北伐。
荊州派的馬家沒有了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馬謖當時被諸葛亮任命去守街亭,也是迫切的想要他取得成就穩固荊州派,所以出了派馬謖守街亭的昏招——這個政治上的昏招,奠定了諸葛亮一生軍事生涯由盛轉衰的基礎。
馬謖就算聽諸葛亮的話,就能守住街亭?網友:蜀不留才是關鍵!
根據「隆中對」方略,蜀漢以荊,益為基礎,東以荊聯吳,西以益出漢中取隴西聯西戎形成鉗形攻勢謀取天下。東部荊州關羽貿然單方出兵,失荊州自亡,劉備罰吳失敗身故,造成鉗形攻勢的一邊自廢,進而益州內亂,諸...
劉備臨死前,提醒過諸葛亮一件事,諸葛亮沒有聽,歷史從此改寫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劉備作為蜀漢建立者,可以說是從一窮二白到獲得三分之一的天下,創造一段傳奇的歷史。然而劉備在稱帝之後,就接連遭遇挫折,先是兄弟關羽失荊州,被殺,劉備為關羽報仇,興兵東征,在夷陵遭...
諸葛亮北伐與街亭之戰 諸葛亮五次北伐的過程
蜀漢章武二年(魏黃初三年,吳黃武元年,公元222年),劉備死,諸葛亮以丞相秉政。為了完成興漢大業,諸葛亮六出祁山,致力北伐十數年。而街亭之戰是諸葛亮首出祁山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戰役。三國時期的街亭,...
臥龍諸葛亮和常山趙子龍,2條龍一起上,卻被此人打得狼狽不堪
三國時蜀漢有兩條龍,乃是劉備手下的兩員文武大臣,一個是臥龍諸葛亮,一個是常山趙子龍。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代表謀士智者中的一流水準,趙子龍則代表武將勇士中的一流水準。如果這兩人聯手出戰,最聰明...
諸葛亮:「這一生也就這個遺憾了」
眾所周知,諸葛亮在歷史上划上了「英雄」稱號,但是平生而言就是生前最大的遺憾就是收回魏國的國土。而這位百世流芳的英雄,也有他遺憾的地方。在世的時候,曾「六出祁山」都失敗了。 228年1月出祁山,後...
諸葛亮在政治軍事上三國裡面舉世無雙,但是在用人上差劉備千里
毛澤東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當領導的主要是做好兩件事,一件是出主意, 一件是用幹部。毛主席的話說得沒錯,要想干好工作就得用好幹部。多少年以來被中國人 頂禮膜拜的諸葛亮就是一個玩幹部的高手。
諸葛亮不經意間重用一位降將,卻幫助司馬懿提前掌控魏國大權
當年劉備征伐東吳一戰耗盡蜀漢逐鹿天下之力,無奈在白帝城「託孤」,將一個千瘡百孔的蜀漢政權與一個「扶不起的阿斗」交到了諸葛亮手上。此時臨危受命,縱然是有臥龍之稱的諸葛亮也有些力不從心,畢竟自己看...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會失敗?關羽這個失誤給他造成了麻煩
劉備死後,諸葛亮身為蜀漢丞相,手握大權。為了完成劉備「復興漢室」的宏偉夙願,諸葛亮從228年到234年,連續五次出兵北伐中原,再加上還有一次防禦了魏國進攻的戰役,民間往往稱為「六出祁山」。不過諸...
諸葛亮為何六次北伐全部失敗,真相驚人,死後司馬懿稱他天下奇才
諸葛亮接受劉備的遺命以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聯合吳國共同抗擊魏國,這是由於在夷陵之戰之後荊州的歸屬問題已經確定了,吳蜀之間的矛盾逐漸緩和,但是他們和魏國的矛盾卻逐漸加深,因此諸葛亮想要聯合吳國共同...
六出岐山:諸葛亮是為興復漢室打一劑強心針?還是因為個人之好惡
諸葛亮終於出兵了。時為公元227年,蜀漢建興五年,魏太和元年。漢相諸葛亮上疏漢帝劉禪一封千古名篇《出師表》後,提兵北上,軍屯漢中。由此揭開三國後期最可歌可泣的史詩序幕。在後世的演義和傳說中,這一...
如果這兩位天才謀士不死,劉備必進兵中原,掃平魏國,挾天子以令諸侯
說到劉備的軍師,大家都認為是諸葛亮,而實際上,還有兩個人對蜀漢集團的影響力也是很大的,就是龐統和法正。此二人對劉備入川和蜀漢政權的建立有卓越的功勞,可惜兩人去世都太早。《三國志》中對二人的評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