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兵黷武的蜀國,鞠躬盡瘁的丞相,夢三國孔明的偉大情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現在有很多人在否定諸葛亮,為了吸引眼球,很多匪夷所思的標鑒被蠻橫地貼在我們民族這位智慧與忠誠的化身身上,虛偽、嫉妒、專權、陰險、狡詐、獨斷專行、擁兵自重、好大喜功、窮兵黷武------,我不知道有些人何以致此,何忍致此?為了一己一時的虛名,甚至是罵名,竟冒此天下之大不韙,難道真的是無恥者即可無畏嗎?
死者長已矣!諸葛亮何辜?在離開這個世間近兩千多後,他還是得不到他所期冀的寧靜。
這種不幸,與其說是諸葛亮的不幸,不如說是我們這個民族的不幸,一個民族對基本的道德認可與精神信仰的無謂,在這個層面上就讓我們體會到了其間的悲哀!
諸葛亮北伐曹魏之戰,即《三國演義》中所謂的六出祁山,這是最為人所詬病的,認為他是妄動干戈、窮兵黷武,將原本疲弱的蜀漢國力消耗殆盡,以致蜀漢成為三國中最早被滅亡的一國。
其實這是很偏面的看法,既沒有理解諸葛亮在北伐的政治理念上的出發點,也沒有認識到北伐對蜀漢的軍事戰略上的重要性,並且也沒有真正去了解北伐給蜀漢帶來的影響。
諸葛亮受劉備託孤之重任,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情操,即使明知當時蜀漢的情勢很是艱難:「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
卻仍然堅持自己及先主劉備的政治理念: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他以此為自己及整個蜀漢王朝的使命,因而把當時篡奪漢室,占據帝位的曹魏視為不共戴天的仇敵,一有時機,便發兵北伐,以圖北定中原,統一天下。
北伐------對於諸葛亮來說,是他明知不可能完成卻又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務:「凡事如是,難可逆見。
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後出師表》中的這段表白,已經有些盡人事而聽天命的意味了,我們由此可知諸葛亮的無奈,並且更可以由此體會到一位悲愴,壯烈的諸葛亮,去感受這位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的老臣的耿耿赤誠之心。
而在軍事戰略方面,諸葛亮的北伐也是必須之舉,蜀漢僅據有當時天下十三州的益州一州之地,與據有九州的曹魏、據有二州的孫吳相比都處於劣勢,而且益州西邊是不通人跡的混沌之地,南面是蜿蜒逶迤,瘴癘遍地的雲貴高原,東面是湘鄂山區,北面橫亘著秦嶺、大巴山,是個名副其實的四塞之地。
所以雖然是「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卻沒有太多的進一步發展的餘地,面對土地四倍於蜀,人口五倍於蜀的強敵曹魏,和平與時間都只會對曹魏更有利,當時的曹魏也正是基於此,採取了休養生息,掘壕堅守,靜待吳、蜀之變的國策,積蓄力量,以圖待機一舉消滅吳、蜀。
諸葛亮也正是看清楚了這一點,為避免蜀漢落入坐以待斃的僵局,才化被動為主動,以攻為守,不斷出擊騷擾曹魏以消耗其軍力、國力,打亂曹魏的發展部署。
事實上諸葛亮在很大程度上也成功達到了這一戰略目標,曹魏因蜀軍的行動而疲於奔命,不堪其擾,司馬懿,曹真,張郃這些曹魏的主要軍事統帥都被調到西線以對付蜀軍,假如當時東線的孫吳能有同樣積極有效的表現,情勢發展的結果會大不一樣。
實際上守蜀從來就沒有成功之例,不管是蜀漢之前的公孫述,還是之後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成漢,西蜀,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蜀,後蜀,乃至元末的大夏國明氏。
都是一遇外敵進擊,便一擊即潰,有什麼理由說蜀漢就可以例外呢?把蜀漢的敗亡歸咎於當時已逝去二十七年之久的諸葛亮,何其荒繆也!
而指責諸葛亮長期用兵,耗盡蜀漢國力也只是妄加臆度。
固然,戰爭會對蜀漢的實力有一定消耗,但是,諸葛亮本身處事嚴謹,每次出征都會在有充足準備的情況下進行,首先他在國內休士勸農,開拓農田、興修水利、發展生產。
使蜀地生產力躍居全國前茅。
開始成為中國富庶、繁華的地區之一。
出現了「田疇僻,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的良好局面。
並且他每次用兵都量力而行,力求速決,注重後勤補給,一有不利便果斷退卻,而且總是將戰場推進到曹魏境內,取曹魏的物資來打擊曹魏,所以在長期的戰爭中,蜀軍以弱擊強,卻總是能夠占據優勢,縱有失敗也只是小敗,沒有遭遇過什麼大的損失。
事實上諸葛亮的北伐限於蜀軍兵力不足,每次的規模都並不是很大,所謂六出祁山只有第二,第五兩次北伐真正到達過祁山,第四次北伐是對曹魏三路伐蜀的防守反擊,也正是因此,所以蜀軍始終不能擴大戰果,因為實力上處於完全的劣勢,蜀軍根本經受不住任何重大挫折,因此諸葛亮要在最大限度地避免蜀軍的損失的條件下對魏軍進行打擊,他只能採取正面推進,穩紮穩打的戰術。
對於他在第一次北伐時未採納魏延的建議,奇襲子午谷,進取長安,一向多有非議,甚至有人說因為魏延腦後長有反骨,所以諸葛亮對他心懷顧忌,不願他立此大功,也有說是諸葛亮為維持個人威信,對在軍中聲望素著的魏延深感嫉妒,故意加以掣肘。
其實反骨之說,純屬小說家言,說諸葛亮嫉妒魏延而陰險地陷害他,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諸葛亮不用此計,很簡單只是因為蜀軍根本沒有能力維持這樣漫長的一條戰線,即使魏延能夠順利地奪取長安,但是面對隨後潮湧而至的曹魏各路大軍,他不可能有機會穩住陣營,更別說有什麼發展,別忘了當年馬超率領戰鬥力遠比蜀軍慓悍的十萬西涼聯軍也曾占領長安,打到潼關,而且馬超身後還有經營多年的根據地涼州,各方麵條件都遠遠優越於孤軍深入的蜀軍,結果都不免兵敗家毀,魏延面對的是比當年更加強大的魏軍,除了徒自犧牲,甚至將整個蜀軍拖入泥潭外,這樣冒險的行動不可能有什麼樂觀的結果。
圖片選自於《夢三國2》諸葛亮形象
因此,諸葛亮對曹魏的戰爭是在不損及蜀漢根本的前提下進行的,在對外保持戰爭高壓狀態,以消耗強敵的同時,保證國內人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繁庶,這正是諸葛亮的高明與偉大之處,也正是千百年來他深受人們愛戴與頌揚的原因,蜀人因為懷念諸葛亮,在他死後頭裹白布為他帶孝,一直不忍摘下,致成風俗延續至今,諸葛亮遺愛之深由此可知,作為一位封建時代的偉人,限於時代,他有自己的缺陷與瑕疵之處,但是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情操,正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他那集智慧與崇高人格於一身的卓越魅力,永遠在幽遠的歷史長河中顯耀出璀璨的光芒,千古完人,人臣楷模,也許,某些時候的諸葛亮被推崇到了一個太過遙遠的高度,但是,他確實如同一座巍峨高峰,兀立於歷史的風雲間,世世代代,為人們所敬仰!熱愛!
淺析「失荊州」後蜀漢的出路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時期極其重要的歷史事件,令無數蜀漢迷扼腕嘆息,也是蜀漢政權由盛轉衰的關鍵節點。那麼,荊州是否真的如此重要?蜀漢在丟失荊州後的衰亡是不可逆的?除北伐外蜀漢是否還有其他出路?
荊州對劉備有多重要?為何丟失荊州,蜀漢再也無法入主中原?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到底發生了什麼,劉備為什麼要借荊州呢?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郡之中,曹操占據荊州最大的南陽郡,孫權緊緊攥住江夏郡和南郡,劉備吞入荊州南部四個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曹...
諸葛亮北伐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真相讓人肅然起敬
托三國演義的福,三國這段歷史恐怕是我國民眾最熟悉的古代歷史了。在三國那段歷史中,蜀漢理論上是正義和正統的象徵,而其也一直進行了北伐中原的大業。由於蜀漢國力在三國之中最為弱小,而且最終北伐也沒有滅...
魏蜀吳中蜀國實力最弱,諸葛亮為什麼還堅持北伐?
每次讀《三國演義》,都會被諸葛亮扶大廈於將傾的情懷感染。明知劉禪非明主,仍殫精竭慮盡力輔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概括了諸葛武侯的一生。身處魏蜀吳三國中實力最弱的蜀漢,仍堅持王室不偏安,明知...
三國時期蜀漢為何沒有在曹魏曹局動盪時大舉北伐?
在《三國演義》中直到諸葛亮生命走向盡頭也沒有完成「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願景。而他也只能將大任交給後世之人。後主劉嬋曾經問過他,丞相百年之後誰可以繼承相位。諸葛亮說,蔣琬可以。後主又問蔣琬之後...
為什麼諸葛亮六出祁山而師勞無功?
諸葛亮在中國民間一直被視為智慧的象徵,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歷來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千百年來民間和官方對諸葛亮的讚譽可以說是車載斗量,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更是將諸葛亮加以神化,成為三國智...
諸葛亮北伐,為什麼不聽魏延的計謀,兵出子午谷,襲擊長安?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在諸葛亮北伐期間,名將魏延提出了一個「子午谷」奇謀方案,意欲領五千精兵兵出子午谷,襲擊長安?但是諸葛亮沒有聽從?
神機妙算諸葛亮,最終憾死五丈原,原來早有伏筆
羅貫中《三國演義》里的諸葛亮神機妙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為了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漢家江山基業可謂是耗盡了心力。晚年明知曹魏強大仍然六出祁山,最終國力耗盡,客死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