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六出岐山」,為何屢敗屢戰?其實他什麼都明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的一首《蜀相》道盡了一代名臣諸葛亮鞠躬盡瘁的一生。

諸葛亮

在蜀漢後期,諸葛亮曾多次對曹魏用兵,我們習慣上稱「六出祁山」,但實際上諸葛亮與曹魏交兵七次,只兩齣祁山。

這七次交兵分別是:第一次在建興六年春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谷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於斜谷,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

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

張郃出拒,大破馬謖於街亭,王平獨木難支,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

第二次在建業六年冬,諸葛亮出散關圍陳倉,糧盡而退還漢中。

魏將王雙來追,被魏延所斬。

第三次在建興七年春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二郡。

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退。

遂得二郡。

第四次在建興八年秋,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張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

諸葛亮駐軍於城固、赤坂。

時大雨三十餘天,魏軍撤退。

第五次亦在建興八年,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

第六次在建興九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

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

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亮還。

諸葛亮在木門道設計,連弩射殺為名將張郃。

李嚴廢為平民。

第七次在建興十二年二月,諸葛亮率大軍出斜谷道,據武功五丈原(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

司馬懿據守不出。

八月,諸葛亮卒於五丈原。

楊儀等率軍還楊儀因與魏延不和,謀反罪誅殺魏延。

諸葛亮

諸葛亮

三國時期,魏蜀吳之中,整體實力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綜合國力,是蜀漢最弱。

智慧如諸葛亮者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

但是諸葛亮卻屢次主動與曹魏交兵,並且屢敗屢戰。

這其中的事情,其實諸葛亮看的很清楚。

一、益州這片區域情況複雜,至少有三方勢力存在。

一是益州本地人;二是劉璋舊屬;三則是劉備帶過去的這部分人。

劉備占領益州後,益州的社會逐漸穩定下來,進而出現的就是這三方的矛盾越來越凸顯,因為這牽涉到一個利益分配的問題,誰也不願意外來的勢力去瓜分本屬於自己的財產。

這種矛盾在蜀漢後期越發的尖銳。

諸葛亮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寄希望於對外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以最大限度的延長蜀漢王朝,劉備出兵東吳很大程度上也是出於這種考慮,不過劉備是信心漫漫的希望吞併東吳,而諸葛亮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

三國鼎立

除了轉移國內矛盾,諸葛亮還有一層個人方面的考慮。

一是「鞠躬盡瘁」,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二是成就自己的賢臣美名。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多少也帶有幾絲悲涼。

講到這裡突然想起演義中水鏡先生給諸葛亮的評價:「孔明雖得其主未得其時」,這也奠定了諸葛亮悲慘的結局。

諸葛亮

諸葛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天才軍事家諸葛亮為何連續五次北伐失敗?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早年隨...

諸葛亮「六出祁山」寸功未立!

諸葛亮「六出祁山」的說法出自民間戲說,正史記載諸葛亮率軍與曹魏徵戰,前後共七次,其中只有兩次聚兵於祁山。至於某些標榜歷史的電視劇還用「六出祁山」的說吧,就不知所謂了。諸葛亮興兵北伐,趙雲、鄧芝領...

權謀大家-諸葛亮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於琅邪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邪的漢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父親諸葛圭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母親章氏病逝,...

諸葛亮北伐的經過:諸葛亮五次北伐的過程

第一次北伐①子午谷之計228年春天,蜀軍準備好北伐。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計,據魏略記載:魏延建議由其率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進...

諸葛亮六出祁山,為什麼沒有打敗司馬懿?

熟讀三國歷史,大家因受到《三國演義》的深遠影響,導致大家都認為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論智慧,論兵法,論謀略,諸葛亮都遠勝於司馬懿一籌,什麼「空城計」、「火燒上方谷」等等,甚至諸葛亮死後,都要...

歷史上諸葛亮並沒有六出祁山!

三國里的諸葛亮真有六出祁山這回事?不,正史中諸葛亮並沒有六出祁山!先引凌雲雕龍關於祁山、岐山地理位置的片段:「祁山與岐山不同,岐山為山名,位於今日陝西省岐山縣東北附近,古公亶父曾率領周室遷居於此...

諸葛亮北伐始末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在228年至234年間發動的對曹魏的戰爭,共五次,雖然在局部取得了一些勝利,奪得武都陰平二郡,使得魏軍損兵折將且處於下風,但未能達成攻取關中地區或是奪取隴西等目標;而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