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差?你只是沒認真讀書而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貌似很多網友對諸葛亮嗤之以鼻,還有人說諸葛是三國中最不喜歡的人... 原因嘛,從原先的「諸葛近妖」,翻案成現在的軍事才能差,不善奇謀,不會打仗,甚至還有不會用人,不會培養人乃至架空後主云云......

諸葛的王佐之才就不說了,《三國志》里陳壽說的,「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竊以為,三國時代有王佐之才的,唯有諸葛孔明和荀文若二人...... 不扯遠了,說諸葛的軍事才能吧。

    現在網友認為諸葛軍事才能差,依據的不外乎:

    1、陳壽的兩句話:

    「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

    「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與?」

    2、北伐最終沒有成功。

    於是乎,在當今這個逐利社會,成功者自然非曹阿瞞、司馬仲達莫屬,加上現在的網絡叛逆心理以及《三國演義》過分的渲染,諸葛自然成為批判的對象... 恩,最近還看到有網友說了最惹人厭的網文嘛,裡面就有拿諸葛出來批判,以自己為史學家的,呵呵......

    諸葛的軍事才能究竟如何呢?

    先來看陳壽的話,

    「治戎為長,奇謀為短」,「治戎為長」,是說諸葛善治軍,莫非治軍不算軍事才能?「兵聖」孫武剛上任是幹嘛?他第一件事情就是治軍。

    三令五申,然後殺了兩個吳王寵妃,嚴明軍紀。

    一下子,軍隊的戰鬥力就出來了。

    吳王闔閭雖然不爽,但從治軍上,他看到了孫武的軍事才能,從而成就了「兵聖」的傳奇。

    至於「奇謀為短」,是和前面那句「治戎為長」對應的(這兩句是漢語裡的並列句,如果連這都反對,那......)。

    也就是說,孔明在「奇謀」方面的才能比他在治軍方面的才能要差,但陳壽說過諸葛亮「不善」奇謀了嗎?說過諸葛亮「不會」奇謀了嗎?蓋當代人妄自猜測耳......

    同樣的,「理民之干,優於將略」,這裡也是兩種才能的比較,是說前面的比後面的「優」,可同樣沒有說「將略」就差啊... 後面那句更是疑問句,陳壽可沒敢下定論。

    後面還會說到,陳壽是史官,對兵家並不擅長,他的判斷自然不如兵家的判斷。

    再說,陳壽說的就完全正確?據《晉書 ·陳壽傳》,陳壽的父親原是馬謖手下的參軍,失街亭馬謖被斬,陳壽的父親也被諸葛亮處以「髡」刑(即削去頭髮)。

    而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很瞧不起陳壽。

    因此不能排除陳壽的這個評價是帶有個人感情色彩,而且當時正是司馬氏高壓統治,蜀漢是魏晉的敵對國,因此陳壽不得不刻意迴避這類問題,說些「優於將略」這樣的含糊隱諱之詞。

    好了,不咬文嚼字,正面說下諸葛亮的軍事才能。

    都知道三國里蜀漢最弱,孔明的BOSS劉備,是一個勢單力孤的人士,白手起家,沒有家族勢力可依靠,先後投靠公孫贊、陶謙、袁紹、曹操、劉表,居無定所,到處流浪,惶惶如喪家之犬。

    可得到孔明後,諸葛給出了經典的「隆中對」,成為蜀漢集團的立國之策。

    此後蜀漢開疆立國都是用這一細想體系,但不可否認,提出這個觀點的,是時年27歲的諸葛亮。

    捫心自問,哪位三國牛人在同樣年齡就給出過這麼清晰的超強戰略思路(魯肅的執行不了)。

    而且還成為BOSS採納的立國之策?至於後來此戰略思想沒法實施,一個是該戰略思想是建立在穩固的同盟的基礎上(東吳顯然不是),另一個就是荊州的丟失(這個可是蜀漢重要的錢糧來源地,且關羽手下那撥人,乃長年跟隨劉備的精銳之士)。

    這樣的頂層設計、戰略思想的,就不算軍事才能了?

    就說戰術上的好了。

    網友常用諸葛不用魏延子午谷之策,來說諸葛軍事才能差,不多說了,沒根據的過分要求而已。

    諸葛北伐未果,綜合國力使然。

    每次蜀軍兵力都少於曹軍(關鍵的是蜀軍基本無騎兵,因為沒馬匹,到了關中平原,嘿嘿...),兵種也處於劣勢(步兵對騎兵),沒能成功,可也沒什麼大敗,可這就被說成是諸葛軍事才能差了。

    難道都要是天才,每次以少勝多才算得軍事才能好啊?那同樣道理,曹操漢中與劉備打,兵力遠勝劉備卻未果,也算軍事才能差了?

    陳壽自己也說,「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成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

    亮之器能政理,抑管、蕭之亞匹也。

    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耶?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第一個,對手是「人傑」司馬懿,第二個,寡不敵眾,請注意是在冷兵器時代;第三個,手下沒有韓信、城父那樣的名將;最後,陳壽說是「天命有歸......」,拍司馬氏的馬屁去了...

    (以下引用均為裴注三國志)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國,其戰士人民,蓋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貢贄大吳,抗對北敵,至使耕戰有伍,刑法整齊,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慨然有飲馬河、洛之志。

    仲達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無擒敵之意,務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來自去。

    若此人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則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

    亮死至今數十年,國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

    「魏明帝自征蜀,幸長安,遣宣王督張郃諸軍,雍、涼勁卒三十餘萬,潛軍密進,規向劍閣。

    亮時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險要,十二更下,在者八萬

    」【仔細看下雙方的兵力對比!!!】,而蜀軍「相謂曰:「諸葛公之恩,死猶不報也。

    」臨戰之日,莫不拔刃爭先,以一當十,殺張郃,卻宣王,一戰大剋,此信之由也。

    」 諸葛治理的蜀軍戰鬥力和士氣可見一斑。

    就是那位縮頭烏龜司馬懿,「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而魏國名將張郃出軍追擊蜀軍,為諸葛亮設計射殺。

    魏明帝聞知大驚,在朝堂上當著群臣嘆道:「蜀未平而郃死,將若之何?」

    客觀講,當時魏明帝的戰略思想就是守,司馬懿也就樂得縮在營里不出了。

    可優勢兵力+強盛國力(輸得起),司馬一直不敢與蜀軍決戰。

    可笑現在還有網友說他軍事才能強於孔明,那在優勢兵力下,直接把蜀軍包餃子殲滅,不是可以提前統一了?至於說什麼就是想耗死你什麼的,你既然想耗死那就退兵就不要過來追啊,明顯存在一種想打又怕打不贏,好不容易來機會了,我就去幹掉你。

    結果也呵呵。

    可見,「今仲達之才,減於孔明」。

    而諸葛去世後,司馬懿來到蜀軍營地,見其營壘井井有條,不由稱讚說:「天下奇才也!」南宋思想家陳亮曾說司馬懿此嘆乃「恍然自失,不覺其言之發也。

    可以觀其真情矣。

    另外,說諸葛亮沒有軍事才能的人,往往只說諸葛亮北伐,不談諸葛亮南征。

    諸葛亮南征之事,《三國志》原文記載得非常簡略,只有十餘字:「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

    裴松之注《三國志》引《漢晉春秋》載,諸葛率軍南征蠻夷,「至南中,所在戰捷。

    」對南人部落首領孟獲採取「攻心為上」的辦法,將孟獲「七縱七擒」,使孟獲對諸葛亮心服口服,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前面說到陳壽是史官,對兵事不熟悉,評價自然不如兵家的評價準確。

    兵家推崇的「武經七書」之一的《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涉及到的軍事家有十七人,多次被提到的軍事家有八人,被問及的次數如下:

    孫武21問;諸葛亮13問;姜太公9問;曹操6問;司馬穰苴5問;管仲3問;吳起3 問;韓信3問。

    三國人物就諸葛亮和曹操入選。

    摘錄一些:

    太宗曰:「平突厥時用奇兵,今言正兵,何也?」靖曰:「諸葛亮七擒孟獲,無他道也,正兵而已矣。

    」------莫非正兵不算軍事才能?

    太宗曰:「儒者多言管仲霸臣而已,殊不知兵法乃本於王制也。

    諸葛亮王佐之才,自比管、樂,以此知管仲亦王佐也。

    但周衰時,王不能用,故假齊興師爾。

    」---------這裡可是以諸葛亮是王佐之才,推出管仲是王佐之才!

    靖曰:「臣前述進黃帝、太公二陣圖,並《司馬法》、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歷代名將用其一二而成功者亦眾矣。

    但吏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

    」---------請注意這裡的語氣,「吏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歷代名將只用了陣法的十分之一、二,就獲得軍事成功的人太多了,如果用了全部呢?

    這個可是在《三國演義》前就成書的,為唐初軍事家李靖所著,北宋陳師道等認為是宋人阮逸偽托,元代馬端臨則認為是宋神宗熙寧年間王震等人所校正,但不管怎麼說,兵家經典對諸葛亮非常推崇,難不成他們也不懂兵?

    最後簡單說說諸葛亮的軍事理論研究,目前流傳於世的《將苑》與《心書》各一卷,「皆言為將用兵之法」,舊題為諸葛亮所作。

    其實據學者考證,均系後人偽托。

    署為諸葛亮所作的兵書還有《六軍鏡》、《心訣》、《兵機法》等,蓋因諸葛亮名氣太大,後人假託其名以售其術而已。

    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蓋宋以來兵家之書,多托於亮。

    難道兵家自個的書,要假託軍事才能差的人為名?我們這些當代人還真的比古代兵家更懂兵?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寫了這麼多,只是不想當今網友們陷於人云亦云,不求事實地翻案求名。

    最後引一下我們偉大的詩聖杜甫對諸葛亮的歌頌之詞吧,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白羊論古:三國之諸葛亮沒有那麼神

    三國的故事,恐怕是亞洲人民心中最熟悉的故事之一吧,已經不是單單的中國,就算是韓國朝鮮,還是日本菲利賓,印度尼西亞還是新加坡,只要說三國的故事,恐怕哪個國家的人都能跟你說出個123來,有的時候甚...

    三國著名謀士,前三被曹魏陣營包攬

    上一篇文章我們也是說到了三國十大謀士,十大謀士中我們也只是列出了四位,那麼我們這篇文章就繼續來說一說餘下的幾位謀士,讓我們來領略一番獨領風騷的幾位謀士吧。話不多說,我們就接著往下看一看吧。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先生到底算不算名將?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早年隨叔父諸...

    揭秘司馬懿警告諸葛亮的肺腑之言究竟說了什麼

    在三國演義里,諸葛亮是個神機妙算的軍師、統帥,他在草船借箭後對魯肅講了一番話:「為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利,不知奇門,不曉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是庸才也。亮於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霧,因此敢任...

    軍神諸葛亮

    諸葛亮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他是偉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今天,我跟大家聊聊,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很多人因為陳壽的三國志而感覺諸葛亮軍事才能很一般,但是今天我們就從諸葛亮的幾件小事說說他在軍事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