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三國——魏延篇
文章推薦指數: 81 %
每每看點評三國的文章,當提到三國里誰死得最冤的時候,魏延都排第一,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先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這個人物。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今河南省信陽市溮河區三里店)人。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劉備入蜀之時,率領部曲隨劉備入蜀,作戰英勇、屢立戰功、深受劉備信任。
劉備稱漢中王后,提拔魏延總督軍事要地——漢中,加封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蜀漢建立後升為鎮北將軍。
此後魏延隨諸葛亮北伐,曾率軍大破魏將郭淮等人,加為征西大將軍。
魏延曾向諸葛亮提出著名的「子午谷奇謀」,勸諸葛亮出奇兵攻取長安、潼關。
但遭向來謹慎的諸葛亮反對,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
諸葛亮死後,魏延因不願受長史楊儀所約束而於退軍途中燒絕棧道,反攻楊儀,卻因部屬不服而敗逃,被楊儀所遣的馬岱所斬。
腦後沒長反骨 只是政治上太幼稚
現在有很多人對魏延的軍事才能評價很高,甚至拿魏延和關羽相比,覺得這兩個人都屬於優點和缺點同樣突出的人。
其實,魏延的確是一個軍事奇才,但是沒有充分發揮他的才能。
從某種意思上來講,魏延同韓信比較相似:軍事上是一流的奇才,但是在政治上很不成熟,很幼稚。
所以說,一個人有多大的優點就有多大的缺點,永遠都是並存的。
他的才能
諸葛亮選拔的接班人——姜維的才能遠不如魏延,因為魏延守漢中凡十五年,漢中固若金湯,沒有放一個敵兵進入自己的防區。
接任的王平完全按照魏延的既定方針辦,也以少勝多,在興勢打敗曹爽率領的十餘萬魏軍。
而姜維輕易改變魏延的戰略部署,卻直接導致蜀漢的滅亡。
魏、姜二人軍事才能之高低豈非一目了然!可見劉備在用人和識人上,確實要比諸葛亮高明得多。
勇略過人
魏延勇略過人,他馳騁沙場,所向披靡,可以稱之為善戰無敵。
曹魏方面,除司馬懿以外,能與魏延匹敵者幾無其人。
蜀漢建興八年(公元230年),魏延率兵,「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溪,延大破淮等」《三國志》卷四十《魏延傳》。
此次戰役,並無諸葛亮指揮,而是魏延單獨領軍作戰。
對手郭淮乃曹魏關西首屈一指的重將,號稱「方策精詳,垂問秦雍」。
郭淮曾敗馬謖,「摧破廖化,擒虜句安」《三國志》卷二十六《郭淮傳》。
即使諸葛亮亦畏懼他三分,但魏延卻能「大破淮等」。
另外,在諸葛亮的幾次北伐中,魏延也立下赫赫戰功,《三國志·諸葛亮傳》注引《漢晉春秋》載:「宣王(指司馬懿)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
」史稱司馬懿「畏蜀如虎」,這個「蜀」不單指諸葛亮,恐怕也應包括魏延在內吧。
以治軍而論
魏延「善養士卒」,與張翼德「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不可同日而語,而與關羽「善待卒伍」相似。
《三國志》卷三十六《張飛傳》。
以此觀之,魏延統大軍能獨當一面,克敵斬將,治軍有方而勇猛過人,絕不遜於關羽、張飛等蜀漢一流大將也。
諸葛亮首次北伐,魏延提出出子午谷、奇襲長安的戰略:「聞夏侯楙(時鎮長安)少,主婿也,怯而無謀。
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
長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
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
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諸葛亮「以為此懸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三國志》卷四十《魏延傳》注引《魏略》。
可見在治軍和戰略方面都很優秀。
他為何冤死
魏延第一次登場亮相是在劉玄德敗走江陵的時候。
書上原文是這樣描寫的「忽後城中一將默然跳起,引樹百人徑上城樓,來殺蔡瑁,張允。
此人是誰?身長九尺,面入重棗,目似朗星,如關雲長摸樣,武藝獨魁。
江表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長。
延大呼曰:『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也!汝等何投曹賊?以圖爵祿,非義士之所為?吾今願請使君,入城誅賊!』」
由此證明魏大將軍跟趙雲一樣,都是在劉備最背的時候前去投靠,只是在這次因為劉備急著逃難,與魏延失之交臂。
而後在長沙,魏延不殺昏主,則黃忠必亡,而獻長沙城則是老早就像投靠劉備了。
一切行動都證明了魏延當機立斷的大將之風。
可能是孔明對紅臉的大將都沒有什麼好感,一見面就是一大堆歪理要殺魏延。
要是按照老諸的理論,張松,法正之徒則都是賣主求榮之臣。
而後劉備進位漢中王,欽封「五虎大將」,並委任魏延為漢中太守。
列位看官注意了,此時在蜀漢政權里,魏延實際上是僅次於關羽的第2號大將。
理由一:古人曾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識人用賢等方面,劉備在三國里絕對稱的上是首席。
對魏延的重任,劉備肯定與諸葛亮進行過激烈的爭論。
但是後來仍然堅持己見,劉備一貫對諸葛亮言聽計從,所以這次是極不常見的,從側面也證明了魏延的能力。
理由二:漢中地理位置的絕對重要性與對魏延的絕對放心性。
劉備當上了漢中王,而此刻五虎在何處?關羽鎮守荊州,絕對的封僵大吏。
張飛此刻在閬中,閬中並不是當時的要衝,而四面環山,三面環水,絕對易首難攻。
趙雲此刻鎮守的棉竹(今德陽附近)更是不疼不癢。
因為棉竹往上有梓潼(今綿陽一個縣),有陽平關,各路都有把守。
書中雖然沒有明確交代,估計此刻黃馬應該都在成都。
在當時蜀漢,在面對突發事件,也只有關羽跟魏延兩個武將身份的人享有調兵權。
可是就是這麼厲害的一個人物就這麼不斷的重複重複再重複的被諸葛亮一遍一遍又一遍的排擠,打壓。
以至最後有些心志失常,但即便是最後關頭,魏延仍大罵曹賊,不肯投降,在諸葛亮死後,也只是想殺掉楊儀,並不想造反。
可是……魏大將軍還是玩不過諸葛亮。
綜合一切因素,排名冤死武將第1名.
魏延-忠誠到沒有朋友
魏延 - 忠誠到沒人相信!說到魏延,大傢伙們可能第一個想到的是那個面目猙獰,拿著大刀,腦後長反骨的。不過呢,你們有可能是無雙三國玩多了。真正的魏延面目只不過和張飛一樣粗狂了一點。魏延是一個頗有爭...
三國最真實的魏延,劉備和孔明處處庇護他,被殺原因超乎大家想像
魏延是蜀漢後期的一員猛將,也是個有才能的人,獻計出子午谷,也是他能力最有力的證明。還有就是據《三國志》記載「劉備召集將領商討關於漢中太守的人選,最初大家都以為會選張飛,可沒想到劉備最後選了魏延...
給魏延洗白白!諸葛亮臨死前的秘密會議就是沒叫魏延
權且魏延這人身長八尺(一米八多),面如重棗(跟二哥有一比)。勇猛過人,又十分擅長帶兵打仗,人事管理能力強,對待自己手下也是十分的好。但是魏延這人缺點就是,長得跟關羽一樣,性格也跟關羽一樣,都是又...
魏延驍勇善戰為什麼始終得不到諸葛亮的信任?並不是因為天生反骨
三國時期的大將魏延,字文長,是劉備手下的一員猛將。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稱魏延「天生長有反骨,日後必然造反」,是「天生的反賊」。小說畢竟是小說,那麼,歷史上真實的魏延是什麼樣呢?驍勇善戰,戰...
背叛成性?我真不是那樣的男人!
說起《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許多歷史名人被羅貫中大大黑得很慘,比如曹操、曹真。但就是在這部以「崇劉抑曹」為主基調的作品中,有一位蜀國大將卻同樣被黑得要死要活。這位蜀漢大將能力不比關羽、趙雲差,卻...
魏延:最具有爭議的三國名將 他若不死或改三國歷史
三國時期,魏延是蜀漢集團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只可惜才沒有用盡,還落了個叛逆的名聲的下場。下面就從魏延的一生來看一下這個最具爭議的三國名將,是一個怎樣的人! 魏延為蜀漢集團的壯大和發展立了汗馬功勞...
其實吧,他本是劉備陣營中的猛將,但是一直被黑了幾百年
由於小編本人是大一的學生,所以是要學習滴!但是我超級愛歷史的!放假的時候爭取一天兩更,周末雙休日爭取有爆發!希望大家多多諒解!多多支持,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評論哈。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出現之...
蜀國最悲劇的大將,為劉備盡忠26年,卻被當做叛徒慘遭滅門?
作為曹操一生的勁敵,劉備在用人和收買人心上一直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在劉備幾十年的創業歷程中,他從一個織席販履的社會底層人物,青雲直上,成為了虎踞一方的王侯霸主,這與他身邊一群忠心耿耿的賢臣名將的...
諸葛亮死前為何要設計殺魏延,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嗎?
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蜀漢除了五虎上將以外還有一員大將,就是魏延了,諸葛亮在臨死前擔心在自己死後魏延會有反叛之心,自己在世的時候還能威懾魏延,自己一但去世了,掌有兵權的魏延就會造反,於是諸葛亮就給...
蜀漢五虎將誰最厲害?不是關羽趙雲,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他!
三國這段歷史,其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國人耳熟能詳的。裡面有一個蜀漢五虎上將的稱號,是劉備授予他手下最厲害的將軍的至高榮譽。這五個人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雖然有的版本里是馬超取代了魏延...
劉備麾下兩大猛將,絲毫不弱於張飛、趙雲,結果都被小說給黑了
一直看著《三國演義》里的五虎上將表演,真的有點倦了,其實劉備麾下真的不止五虎上將,至少有兩人,能力不遜於五虎上將;但是卻都被《三國演義》給黑了,來看看這兩人是誰吧。
三國蜀漢排名第二的大將,不是張飛,卻被夷滅三族,三國第一悲將
雖然在三國蜀漢歷史上,最出名莫過於「五虎大將」,分別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然後卻有一位雄才大略的武將,在蜀漢政權里,實際上已經成為排名第二的大將,他就是征西大將軍魏延。
三國亂世:假如魏延不死與姜維聯手能否成就蜀國霸業?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今河南桐柏)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
三國被低估的武將,軍事能力強於趙雲,姜維,卻被誣陷成反賊
「視其人,身長八尺,面如重棗;乃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長」。這是演義中對魏延出場的描寫。魏延以部曲(部曲本是軍隊編制的名目。《後漢書·百官志》說:大將軍營分為五部,部下有曲,曲下有屯。後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