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在書架中多看了你一眼,我學會了高效能閱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這個時代是個提倡人人閱讀的時代,除了大眾傳媒之外,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等工具的普及,新興自媒體也興起,「為寫而讀」「為產出而投入」,正是時代的要求,如何為了產出而快速閱讀,以及能夠從書中獲取多少信息,變成了關鍵所在。

我們處於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更需要我們掌握「閱讀技術」。

《高效能閱讀》這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愛上讀書,快速讀書。

本書由日本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原尻淳一所寫。

原尻淳一教授閱讀了已出版的百餘冊讀書術書籍,並結合自身實踐寫出來的。

本書分為七章,總結了89個讀書技巧,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一、變得喜歡讀書

打折季,我們都愛買買買,當然也包括書,就我本人來說,買回家大多都是不看的,有的連包裝袋都沒撕,就圖個心裡安慰。

怎麼解決呢?

A繞道讀書,我們可以通過百度閱讀作者的軼事(很遺憾我沒有搜到本書作者的)將感興趣的對象從原文轉移到人物、主題等周邊事物上,然後再從中一點點發掘興趣我們還可以先傾聽作者的聲音,一般作家發布新書,就會到全國各地去演講,宣傳新書,我們可以去參加,直觀感受作者的人格魅力,你也會更加感興趣作者的文字。

B我們可以通過「遊牧讀書」保持緊張感,如果是為了消遣,在家讀書是很愜意,但是如果是為了輸出而讀書,家裡或者宿舍就變成了一個誘惑的環境,人的大腦本能都是願意偷懶的,為了集中精力讀書,我們可以去家附近的咖啡廳,如果家附近沒有咖啡廳的話,在家讀書的地方一定要沒有床和沙發。

C從較薄的書讀起。

讀偉大學者的薄書,對於不善讀書的人來說,要儘量降低讀書的門檻,讀太難的書,會降低自己讀書的興趣,比如我想學習mba的課程,如果一開始就讀mba教材,我肯定讀不下去,但是換成《認識商業》就會好很多。

D、2D學習與3D學習相結合。

學校里的主流教育都是通過教科書為主的二維學習,這種方式的弊端就是,學生空有理解而缺乏實際感受,不知道如何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社會結合起來,所以感到無趣。

比如會計中的許多理論都是數學公式證明出來的,數學老師上課時就只會寫滿一黑板的計算過程,會計老師就說不懂沒關係,會背就行,學生不懂的學這個理論在以後工作中有什麼用,自然提不起興趣。

三維信息就是讓學生找到真正的興趣愛好,然後在體驗過程中培養出精益求精的意志,激發探索的願望。

兩者相結合就是學生通過社會實踐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然後會閱讀相關書籍,做調查,之後產生新的問題,再帶著新的問題實踐,形成一個學習閉環,這樣會讓學生覺得讀書不再是苦差事,而是自己的事。

E打造家庭圖書館。

為自己創造一個讀書的環境,藉此讓自己堅持讀書,愛上讀書。

二、速讀

書太厚,不想讀?看到就犯困?別著急,我來教你這幾招。

A活用「指針」,快速找到重要位置。

我們看書時,會做筆記,會在重要位置劃線,可以用便簽紙指示出重要的位置,讓人一目了然。

B抓住碎片時間讀書,超過10分鐘以上的時間,我們就可以讀書,雖然不能深度思考,但是了解作者的觀點還是可以的。

C通過索引閱讀,進行精準定位。

通過自己閱讀索引,選出重要的字句和有趣的部分吧進行閱讀,在進行產出寫作時非常有用。

D通過找尋關鍵詞讀書,書中給我們介紹了目錄讀書和黑體字讀書。

目錄讀書就是仔細閱讀目錄, 選定自己該看的章節。

然後對特定章節跳讀,中間覺得必須讀的地方貼上便簽,過後仔細閱讀,並且還要讀便簽前後部分。

黑體字讀書就是讀作者著重表達的位置,這樣能大致掌握作者想要表達的東西。

讀了那麼多書,怎麼才能讓自己最大效率的吸收書中的精華呢?

三、使知識立體化。

A垂直型閱讀。

想要成為專才,在垂直方向上深化特定領域的讀書是必須的,多讀這些書,積累實踐,就會在生活的各個方面用這種思維看待問題。

B類比閱讀。

當思考的主場形成以後,就如同上面說的,我們可以用我們的知識看待一切情況,如果有意外發現,世界觀也會豐富起來,知識的有趣之處,就是兩種不同領域的結構也能結合,碰撞出新的火花。

C解剖讀書。

用剪刀剪下對自己業務有幫助的資料、圖表、排名等信息,然後用透明文夾保存起來,也可以貼在手帳本上,這種做法適用於雜誌和報紙。

D製作「教訓手冊」和營造思考的主場

商業讀書,就是吸取他人的教訓,嵌合自己的工作。

照搬書本知識,結果通常都是不如人意。

關鍵所在就是把書本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然後通過實踐加以確認。

將自己的「教訓」積累起來,是形成「思考主場」的關鍵。

E打造「書脈」。

用你的思維結構,把書分類擺放,通常我們都是按照尺寸擺放,可是如果按照「書脈」擺放,在產出階段會很方便,比如我要寫一個主題書單,與主題相關的書都是擺在一起的,讀起來會很方便。

四、用於產出的體系創建和結構化

A利用讀書卡來集中管理讀者興趣

理解了整體結構,現在我們聚集於信息收集部分。

大師們一般都擁有自己的資料庫,資料庫可以通過讀書卡,日記,照片組成。

自己去建讀書卡有點難,可以去圖書館。

圖書館是發掘主題書歷史與流淌在其根部的本質性關鍵詞的最佳場所。

去圖書館挑出值得一看的書,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B產出時用文件夾統一管理材料

資料庫積少成多,每次查找很費時,我們就需要整理。

將必要數據統一放在一個文件夾里。

這樣在需要用時非常方便。

C在雲端創建原始資料庫

在社交媒體上構建資料庫,關鍵在於貼標籤,所有信心可以通過標籤和時間軸進行管理。

然後只要不斷上傳信息。

D早晨是產出的時間

大家都知道村上春樹四點鐘起來寫作。

早晨醒來,大腦高速運轉,這樣的時間我們可以用在與產出有關的讀書上。

早晨,一般也不會有人打擾。

是深度思考的最佳時段。

這麼好的時間,千萬別睡覺了。

原尻淳一所著的《高效能閱讀》這本書小到讀書輔助工具的選擇,大到個人云端資料庫的建立,面面俱到,並結合作者的閱讀智慧和生活哲學。

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從需要的地方開始讀,有的讀書技巧已經學會的,可以跳讀。

懂的很多道理,卻過不好一生的人隨處可見,知道了方法,但不去堅持練習,還是沒用的。

到後來,反而比不知道方法的更痛苦,早知道…哪來那麼多早知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以產出為目的的讀書才是高效能閱讀

這段時間一直在學習如何提高閱讀效率,連續看了幾本相關的書。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這本《高效能閱讀》。很多人覺得讀書無用,因為讀完之後並不能使自己的工作或學習有任何改變,就如同網上經常有人說,懂了那麼...

怎麼做才能讓自己成為閱讀量很大的人?

最近看完了一本《高效能閱讀》,作者告訴我們,想要從書中得到什麼,你得先愛上閱讀。學富五車出自《莊子 天下》,稱讚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辯客和哲學家惠施學識淵博,古人的書為竹簡,極其貴重,若一個人...

為寫而讀書

據英國學者詹姆斯·馬丁統計,人類知識的倍增周期,在19世紀為50年,20世紀前半葉為10年,70年代縮短為5年,80年代末每3年翻一番,而如今隨著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等工具的普及,信息生產和流通...

如何讀書,才能加速成長?(下)

前文連結:如何讀書,才能加速成長為何要多讀書?在短短几個小時裡能夠掌握作者幾十年的經驗整理,模擬體驗別人做事的模式,花很少的錢買到別人的教訓,提高自己做事的成功機率,這是多讀實用型書籍帶來的最大...

怎樣讀書如山倒

不知道什麼時候,「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這句話開始廣為流傳。看著書架上那一本本整齊排列著的書,有幾本是我們可以對內容娓娓道來的?看過的公眾號文章,我們能有個大概印象的有多少?書架上的,手機里的...

養成高效能的讀書體質究竟有多賺?

未來學家凱文·凱利在《必然》裡面曾經說過,「在信息豐富的世界裡,唯一稀缺的資源就是人類的注意力。」在資訊發達的現在,各種信息唾手可得,如果不加甄別地接收,很可能就被信息的洪流淹沒。而培養自己的閱...

如何高效能閱讀?看看這本書就夠了

《高效能閱讀》是日本作家原尻淳一的作品。原尻淳一是龍谷大學經濟學部的客座教授。他與其他作者合著有《「職業未來地圖」的畫法》、《整理的藝術3》等作品。他在研讀了市面上100多本閱讀類書籍後,總結了...

一年讀100本書,你也可以做到

昨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個數據:2017年的圖書零售市場總體品種數同比增長8.19%,新書品種數20.4萬。注意,不是20.4,是20.4萬。再看那些讀書達人一年100本的閱讀量,以前一個月只能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