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書「戀愛」的89個技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戀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一個人開始喜歡另一個人,也許是從一件微不足道的善意小事讓你開始關注他,也許是長期的相處讓你喜歡上他。

慢慢深入了解之後,也許之後的興趣會變淡,就此打住。


也許,產生與之交往的衝動,並且付諸行動,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動,你們會進入下一個階段。

總而言之,戀愛的過程,是一個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


相較於這個過程來說,當你讀一本書的時候,何嘗不是一次與書戀愛的機會呢?


在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閱讀》一書中便細緻的羅列了關於如何與書戀愛的書。


總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如何培養讀書的濃厚興趣,第二階段如何迷戀上閱讀並沉迷其中,第三階段如何得到有效的知識並為自己的人生助攻。



且在當前社會,信息增長速度越來越快,我們如何與書更快更好的「相識相知」,並且從投入型閱讀,轉換成實現自我價值輸出的產出型閱讀,在取得豐富知識的同時,快速形成自我思考,更快一步轉換成為自己的人生知識,比別人更快一步付諸於行動,達成目標。


在《高效能閱讀》這本書中,作者原尻淳一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了89條讀書技巧,從不愛讀書到沉迷讀書,再到自己著書立說,作者用簡單實用的技巧一步步教你變成高效能閱讀達人。


作者原尻淳一出生於日本,曾獲得龍谷大學研究所經濟科研究碩士學位,有著豐富的營銷和企宣工作,也是企業的培訓講師。

對於商業圖書有著豐富的閱讀經驗,並形成了自己的讀書觀點。



在原尻淳一的《高效能閱讀》中,我著重分為以下三個模塊。


一、如何培養讀書的濃厚興趣

首先,降低讀書的門檻

例如書中小技巧有讀名人的薄書,聽作者的現場演講會。

這都是你降低門檻認識書的一種好的方式。



當要開啟一本書,在不清楚這本書時,我們內心會有一種不安全感,當我們一旦降低讀書門檻,我們的勇氣就會上升,會是進入一個新接觸領域的好方式,等我們積累到一定程度,我們可以逐步緩慢加深了解。



就像我們在冬日寒冷的早晨,對起床的恐慌,只要我們做出一點降低起床門檻的事,比如說,先打開熱空調,或者在前一天晚上準備好早上要穿的厚厚的大衣,讓我們足夠用勇氣面對外面的寒冷,我們在面對起床這件小事就會容易很多。

閱讀亦是如此。


當我們嘗試一件從未做過的事情的時候也是如此,我們會在心裡設置種種障礙,那是我們的心裡的門檻。

當我們的勇氣不足的時候,我們往往拖延著,最終不了了之,即使你可能有著足夠的能力完成這件事。

因此,初始,當我們邁出第一步,開始閱讀的時候,我們便成功了一半。

其次,明確自己的讀書理由

我們並不為了閱讀而閱讀,而是為了應用在實際行動中而讀書,進而形成,閱讀——實際行動——糾正錯誤——閱讀,這樣的循環,會一步步使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的順利,讓我們的讀書驅動力會更大,內心追求美好生活的鞭策足以讓我們想要閱讀,只要我們進入了這樣的良性循環,我們就會更愛閱讀一點了。



例如,在我們工作中,做一個實踐項目的時候,往往一時間不知道如何下手,這時候,我們就會自主的看相關的書,並且以最快速度掌握書的大致精華,運用到自己的項目實際運行中,這個時候就是我們的閱讀指導了我們的實踐。

也是在這個時刻,我們的閱讀效率也會比平常日子更高。



但還有一種知識,是需要積累期,因此我們也需要在當下慢慢開始閱讀積累,有一句話,你現在所學到的,總有一天你會用到。

二、如何迷戀上閱讀並沉迷其中

首先,加深對作者及書的背景知識的了解

要做到沉迷在一件事情中,並不是容易的,當然像玩遊戲這種純屬於消遣類型的除外。


當我們想要對閱讀感興趣並沉迷的時候,需要一定的契機,可以先對作者及其背景知識產生一定的了解。


比如,在我聽了《邏輯思維》,羅振宇對明朝歷史的有點意思的解讀,讓我一個原本不喜歡歷史的,更加對明朝不感興趣的一個人,去特地的找了他推薦的書,以及對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並且基本了解的那個時代之後,一下子通篇讀完了,並且還對其他的歷史時期也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


這就是我們對一件事情沉迷的時候,總有一個契機,就是興趣的激發點,當我們的興趣被激發,那我們就很容易熱愛並沉迷其中了。


其次,我們需要找到自己的求知興奮點

什麼意思呢?就是當我們感到疲憊或者是厭倦的時候,我們大多數時候總會就躺下,允許自己頹廢一會兒,懶惰一會兒,當然這樣的時間我們需要放鬆,但是時間久了,我們需要一個內在動機,在內心裡激勵自己。



比如看TED演講,TED演講大多限制在18分鐘內,邀請各種學者或者在一定的範圍內的知名人士跟我們來傳到他們取得成就或者達到自己預期的經驗。


當我們看這個的時候,我們內心更加會想要更好的靠近他們,告訴自己,我們也可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樣子。


所以在我們疲憊的時候,可以找到一個短時間的激發我們內心的東西來激勵自己。


再者,我們需要自行創造讀書環境

當我們需要長期保持閱讀這個習慣的時候,我們需要在一定的時候或者環境之下,慣性下,進入閱讀的環境。


所以,我們可以借鑑古老的「孟母三遷」的例子,其他因素也不一一說明了,總而言之,環境很重要。


給自己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是我們能夠堅持下去的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了,比如我們可以買一些無印良品的小物件,給自己的家裡創造一個小小的讀書一角;


我們也可以經常去大學圖書館,或者咖啡館,安靜的環境下,專心閱讀。

在這樣的環境氛圍下,我們能夠經常被環境所提醒,我們更能夠平靜的閱讀,久而久之,會有助於形成我們的閱讀習慣。


三、如何得到有效的知識並為自己的人生助攻


首先,掌握速讀技巧。

很多人總是抱怨時間不夠,我也想閱讀呢,但是沒有時間怎麼辦?但其實閱讀一本書,其實並不需要花費那麼多時間,一本新書來說,你只需要花費1-2小時,就能讀。

那麼該怎麼讀呢?


首先進行泛讀,翻看目錄,了解大致書的結構,在快速翻看的過程中選取重要的章節,做好便利貼等標記,比如你應該學習的位置,應該學習的教訓或成功之處。

然後大致形成自己的理解,掌握書的整體感,再對書中的關鍵字、重要內容進行思考,帶著思考再重點閱讀,和作者找出你們之間的差異,那麼這個時候,這本書就帶給你了思想的碰撞,最後得出我們獨特的個人思考。


其次,垂直和水平型閱讀。

垂直型閱讀,指的是在你的所在的專業上,進行深耕,爭取通過大量知識的攝取在你的位置上變成「專才」。

水平型閱讀,就是指,廣泛性的對各學科的涉獵。

在商業中,作者提出了對個人技能的三種分類。

「企業特殊技能」,就是該技能,只為該公司內部所重視,對其他公司並不通用;

「普通技能」,該技能是在任何企業都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

「職業專業技能」,若是同一個職業種類,在其他公司也都能夠通用;

職場人士所需要做好的是,「職業專業技能」,在招聘時,公司所購買的是你的這部分技能,這是你的「金鑰匙」,而非「普通技能」或者也不能單靠「企業特殊技能」。



在招聘剛畢業的大學生時,可能只看重大學生的「普通技能」,或者是學習能來等其他方面,但是在進入職場後的幾年後,當你在三十歲之時,若還沒有用用「企業特殊技能」,那麼,到那個時候,可能三十歲的你競爭不過剛畢業的大學生,終將被淘汰,所以我們需要趁著剛進入職場迅速打造自己的「企業特殊技能」。



谷歌有一個知名的「投資基準」,70-20-10模式,就是將70%的資金和時間用於充實現有服務,20%用於充實現有服務的周邊服務,10%投資於全新的未知領域。



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模式去應用在我們學習閱讀的比重分配中,要有規劃的花70%的時間對我們的行業或者工作業務進行投入,花20%的時間對職業的新業務或者延伸的領域進行延伸學習,10%的時間用於完全未知的領域閱讀。

當我們的垂直型閱讀和水平型閱讀相結合之後,我們的思維會更加的立體化,不固化在一個層次內,形成多維思考,將其他人的經驗「改革特色化」,更好的指導我們自己的生活。


最後,產出自己獨有的知識

我們的閱讀不能僅僅一味的投入,我們也要創造自己的產出型閱讀,你可以著書立說,可以在職場編寫專屬自己的「教材」,可以衍生其他很多技能,這就是我們需要的產出型閱讀。


將閱讀轉換成我們的自己的思想,並且創造有價值的東西。

我們的閱讀,最重要的目的是通過他人的經驗教訓,形成閱讀——思考——實踐——改正錯誤——閱讀——思考——更好的實踐,我們要形成這樣的良性的循環之後,我們會對閱讀越來越上癮,且通過創造自己的產出,也能對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好,創造專屬自己的人生道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以產出為目的的讀書才是高效能閱讀

這段時間一直在學習如何提高閱讀效率,連續看了幾本相關的書。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這本《高效能閱讀》。很多人覺得讀書無用,因為讀完之後並不能使自己的工作或學習有任何改變,就如同網上經常有人說,懂了那麼...

怎樣讀書如山倒

不知道什麼時候,「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這句話開始廣為流傳。看著書架上那一本本整齊排列著的書,有幾本是我們可以對內容娓娓道來的?看過的公眾號文章,我們能有個大概印象的有多少?書架上的,手機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