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品三國之悲劇軍人—魏延-----企業文化顧問李光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28年冬,漢中蜀軍大營。

戰敗逃回的馬謖臉如死灰,跪在校場上。

隨著一聲令下,劊子手高舉大刀,砍下了他的頭顱。

旁觀的蜀軍將領中,鎮北大將軍魏延緊緊咬住牙齒,神色中既有不忍,也有壓抑不住的怒氣,最終,他長嘆一口氣轉身而走。

魏延不忍,是因為馬謖雖然戰敗,但也是蜀中一位難得的人才,就這樣被殺確實可惜;而怒氣,卻是因為北伐大好戰局被逆轉,這對一個軍人來說是最難受的事情;而長嘆,卻是因為在北伐失敗的對比下,自己曾經提出而未能實施的子午谷計劃就顯得更為可惜。

在三國人物中,魏延是蜀國後期最優秀的軍事將領,卻又有著悲劇結局:智勇雙全,但情商極低,在諸葛亮死後與人爭奪軍權失敗,被夷三族。

可嘆的是,他被殺時無人出來為他辯護,但千年之後後人卻多在為他叫屈。

魏延在蜀漢軍中初次嶄露頭角,是以部曲身份隨劉備攻取益州之戰時,「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部曲在東漢三國時期,既是軍隊基層編制,也用來稱呼豪門大姓私兵。

史書未記載魏延跟隨劉備是在什麼時候,但魏延是河南義陽人(今南陽),而劉備起兵是在黃巾起義時的中平元年(184年),先後轉戰徐州、青州、冀州等地。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討伐劉備,劉備被迫轉投劉表,被劉表安置在新野抵禦曹操。

新野亦屬南陽,魏延很可能就是在這一時期投靠劉備。

而以部曲私兵身份,很顯然於劉備而言,魏延屬於比較親密的親兵關係。

三國演義中魏延出場時,為劉表部下將軍,後在長沙義救黃忠投降劉備,就是小說家言了。

三國志中,對魏延在攻取益州之戰前沒有記錄,此時的魏延職位應該不高。

益州之戰因「數有戰功」,封牙門將軍。

雖然只是一個雜號將軍,但牙門將軍為劉備首創,任此職者,為統帥左右,參贊軍謀,統領親兵,非劉備心腹不能擔任。

如果用現代的職務來進行對比,那麼8341部隊司令和牙門將軍比較接近。

擔任牙門將軍這一軍職的,先是跟隨劉備幾十年的趙雲,後為魏延。

真實的魏延與劉備關係,遠比三國演義中親密。

益州之戰後的魏蜀漢中之戰,是在雙方最高統帥都親臨戰場的情況下展開的。

能在正面擊敗曹操,這是劉備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史書上沒有記載魏延在戰役中的表現,甚至沒有記載他是否參與這場戰役。

但在劉備親臨戰場的情況下,以「統帥左右、統領親兵」的牙門將軍身份,魏延肯定參與了這次戰役。

漢中之戰的勝利,也給魏延帶來了一生中難得的機遇。

作為益州(四川)的北大門和北伐中原的前進基地,漢中對蜀漢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奪取漢中後,由誰來鎮守這一戰略要地,蜀漢全軍都十分關注。

此時的蜀漢軍中,能獨當一面的大將並不多。

資歷最老、戰功最大、威望最高的關羽此時在東線荊州,北防曹操,東御孫權,不能脫身;漢中之戰中立下大功的黃忠年紀太大,且很可能受了傷(黃忠在漢中之戰的第二年就去世,三國演義中黃忠戰死在東征吳國確實也是演義)馬超英武絕倫,曾割據一方,有潼關之戰打的曹操大敗的記錄,但卻是降將,且其在與漢中接壤的隴右少數民族中威望很高,劉備對他並不放心;這樣算下來,同時具備威望、資歷、能力可以擔任漢中太守的將領,其實只剩下了趙雲和張飛兩人。

而張飛與劉備關係更親近,戰功也更高,全軍上下都以為漢中太守必然是張飛,張飛暗中也認為自己是當然人選。

但最後的結果,卻是劉備破格提拔了魏延為漢中太守,以至蜀漢「一軍皆驚。

作為劉備的親衛隊隊長,魏延毫無疑問是得到了劉備的信任的。

但這並不能代表蜀漢全軍都相信魏延有能力鎮守漢中。

劉備也深知這點。

於是,有了這段精彩對話:劉備大會群臣,問延曰:「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對曰:「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先主稱善,眾咸壯其言。

事實證明,魏延確實沒有辜負劉備的信任。

他在鎮守漢中的十多年裡,兢兢業業,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將漢中打造成了一個水潑不入的金湯陣地,讓魏軍望而興嘆。

與此同時,在諸葛亮多次出師北伐時,漢中作為後方基地,提供了大量的糧草和後勤物資。

史載:「先主留魏延鎮漢中,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

及興勢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其制。

」魏延死後,繼任的王平延續了魏延在漢中的「實兵諸圍」防禦方針,同樣擊退了魏軍的大規模進攻,充分證明了魏延在漢中防禦方針的有效。

所謂實兵諸圍,就是在漢中各處險要地點,建造堅固的防禦陣地,並放上一定數量的兵力。

若有敵人進攻,則節節抵抗,利用堅固陣地大量殺傷敵人,待敵人遭到削弱後大舉反攻,進而擊敗敵人。

這種「實兵諸圍」的戰法,與現代軍語中的支撐點戰術較為相似。

魏延在鎮守漢中十多年裡,一直貫徹這一防禦方針,以遠較對手為少的兵力使魏軍對漢中望而興嘆。

魏延死後,魏國大將軍曹爽率軍十餘萬進攻漢中,引發「興勢之戰」。

接替魏延擔任蜀漢鎮北大將軍的王平人馬不到三萬,兵力懸殊幾倍。

但「承其(魏延)制」的王平在興勢山堅守,魏軍屢攻不下。

得到增援的蜀軍大舉反擊,一舉將魏軍逐出漢中,魏軍在興勢之戰中蒙受了重大損失,此後20年,一直未能再對漢中發起攻勢。

直到公元263年,因姜維放棄魏延「實兵諸圍」的防禦方針,改為「誘敵深入」戰法,結果被魏軍趁虛而入,鄧艾偷渡陰平小道,漢中這才失守,並導致蜀漢滅亡。

漢中的不同命運,證明了魏延是如何的智勇雙全。

但堅守漢中不是魏延唯一的功績。

在接下來的北伐中,他將迸發出更耀眼的光彩。

公元228年,蜀漢出師北伐。

這是蜀漢的第一次北伐,也是蜀漢前後16次北伐中出兵數量最多、聲勢最為浩大、前期戰果最豐富、但結局也最讓人嘆息的一次。

這次北伐,蜀漢出兵十萬,幾乎是蜀漢的全部兵力。

據史書記載,後來蜀漢亡國時,全國總兵力也未超過十萬。

即使考慮到第一次北伐時,正是夷陵之戰後蜀漢國力軍力最為雄厚的時期,但從未超過百萬的人口,決定了蜀漢的兵力肯定有一個上限值。

如果算上在蜀吳邊境、漢中、南中、益州等戰略要地都必須留下一定兵力,那麼當時蜀漢全軍兵力最多也不會超過十三萬。

換句話說,蜀漢第一次北伐出動了全軍絕大部分的兵力,連戰略預備隊都未留下(剩下的三萬軍隊是用作鎮守地方的,一旦這些地方發生戰爭,連這三萬軍隊都不夠用)。

以精銳程度論,隨諸葛亮北伐的這十萬大軍,更是頭等主力。

這一次北伐,前期打的十分出色。

蜀漢出兵後,魏國從中央到地方毫無防備,完全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中。

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望風而降,諸葛亮乘勢分兵攻打各處城池。

然而,變數出現了。

魏國雍州刺史郭淮死守上邽,拖住了蜀軍主力。

接著魏國名將張郃在街亭一戰擊敗了紙上談兵的馬謖,斷了蜀軍後路,迫使諸葛亮全軍撤退,第一次北伐前期取得的戰果全部丟失。

敵前撤退是最難的戰術動作,尤其是在打了敗仗的情況下。

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西城面對司馬懿(實際第一次北伐時魏軍主將是張郃)從容撫琴將其嚇退從而平安退兵的小說家言不同的是,面對魏軍的追擊,蜀軍不得不倉促撤退,蒙受了重大損失:既在街亭之戰中遭受了很大傷亡,又丟失了前期攻占的土地,最後還丟失了大量軍資輜重。

只有以謹慎聞名的趙雲,兵敗時「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

而諸葛亮自己帶領的主力部隊,則是「「街亭軍退,兵將不復相錄」,用現代語言理解就是部隊編制完全被打亂,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

在這樣混亂的情況下,可以想像部隊的輜重有何等巨大的損失。

這樣的損失,對國力孱弱的蜀漢來說是難以彌補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一次慘敗,魏延在戰前提出的子午谷計劃,才引起了人們巨大的興趣,爭議延至千年之後。

所謂子午谷計劃,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按照史書記載是: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

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聞延奄至,必乘船走。

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

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咸陽以西可定矣。

」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這一段記載的是諸葛亮在南鄭與手下將領商議北伐戰略,魏延提出:關中魏軍主將夏侯楙魏國皇帝女婿,膽小無謀。

我自己帶兵一萬,其中精兵五千,負責輜重的後勤部隊五千,從褒中沿子午谷小道出兵,十日內可到長安。

夏侯楙聽聞魏延忽然出現,必然乘船逃走,則長安必能攻克。

以橫門邸閣糧倉與長安四周百姓的糧食,足以完成部隊的補給。

魏軍從東方中原支援,按路程需要二十天,而諸葛亮帶領的主力部隊在二十天內也完全可以趕到長安。

這樣一來,整個關中平原都可以平定。

第二個版本是:「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第二個版本與第一個版本最大的區別是:魏延出關中後,首要攻擊目標不是長安,而是潼關。

無論是第一個版本還是第二個版本,諸葛亮都認為這個計劃太危險,不如出兵隴右,斷魏國右臂,再攻打關中。

蜀軍第一次北伐就是執行諸葛亮的計劃,結果是大敗而歸。

這一結果,也導致魏延在其後多次埋怨諸葛亮不用自己的子午谷計劃,為兩人的矛盾激化乃至魏延最後的悲劇結局埋下了禍根。

應該說,第二個版本比第一個版本的子午谷計劃更可信。

第一個版本的計劃即使成功,也只能攻下長安城和半個關中,並且還要在關中平原與強大的魏軍騎兵進行後續作戰,風險很大,這也是後來爭議極大的原因。

而第二個計劃,魏延要攻取的是潼關,以千古雄關潼關為鎖鑰,擋住從河東而來的魏軍援軍,而以諸葛亮的主力攻克長安並一舉拿下整個關中平原。

從邏輯上講,第一個計劃明顯不成熟,冒著如此巨大的風險,卻只能拿下半個關中,還要和魏軍進行決戰,這怎麼看怎麼不靠譜,也根本不象是疆場宿將魏延提出的計劃。

而第二個計劃則完全避免了第一個計劃的缺點。

但無論魏延提出的是那一個計劃,都沒有得到諸葛亮的採納。

鑒於兩個計劃的可信性和可行性,我們只從第二個計劃展開討論。

子午谷計劃在後來引發延續千年之久的爭議,就在於哪怕是第二個計劃,也是一個十分大膽、一旦成功回報極高但也極為冒險的計劃。

說大膽,是因為子午谷地勢險惡,崎嶇難行,一萬人的軍隊從這裡穿過,困難極大;說回報極高,是因為一旦成功,整個關中都將被蜀漢占領,在戰略上將形成魏國中原和隴右被分割、且關中在地理上俯視中原的戰略優勢,既可以成為整個蜀漢的屏障,也能成為未來恢復中原的出發基地。

說冒險,是因為在地勢險惡的子午谷行軍,一旦被魏軍發現,必然是全軍覆沒。

對一生謹慎的諸葛亮來說,如此大的危險是不願意去冒的。

而地勢相對平坦的隴右,則成了他的首選。

後人對子午谷計劃爭議極大,其中對計劃的責難集中在以下幾點:其一,路險難行,一萬人的軍隊能否在保密的情況下到達長安乃至潼關誰也無法保證。

其二,諸葛亮的主力部隊能否及時趕到並攻下長安,保證魏延後路的安全並給魏延提供及時的支援;其三,魏軍如果及時增援,魏延的一萬人馬將陷入前後夾擊,必然失敗。

那麼,魏延的子午谷計劃是否具備可行性?

必須承認,子午谷計劃是一個十分冒險的計劃,存在著極大的風險。

正如人們指出的那樣:路險難行、主力部隊是否能夠及時趕到、是否會陷入魏軍前後夾擊是計劃成敗的關鍵。

而這些關鍵因素,又不是完全依靠蜀軍的努力就能夠完全克服的。

直白地說,子午谷計劃帶有非常大的賭博性質。

莫說是一生謹慎的諸葛丞相,就是換了其他將領,照樣會對子午谷計劃產生懷疑。

但是,卻沒有人認真想過,作為坐鎮漢中與魏軍關中軍團直接對陣十多年又長期征戰的名將魏延來說,他提出這樣一個冒險的計劃,難道就不會把這些危險因素都考慮進去?魏延為人狂傲是事實,但卻絕不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而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將軍。

正如他對劉備的許諾那樣:「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他做到了這一點。

而他針對敵我形勢和漢中地理條件提出的「實兵諸圍」戰術,確保了漢中幾十年的安全。

如果把子午谷計劃中那些危險因素一個個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這些因素,其實並不是無法克服。

在魏延提出子午谷計劃的前後,有兩個相似的戰例可以佐證魏延的計劃。

在魏延之前的戰例,是楚漢戰爭時期韓信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出漢中占領關中。

當時韓信出漢中走陳倉道,其路程之艱險困苦,絲毫不亞於魏延走子午谷。

而韓信當時面對的敵人,是以章邯為首的楚軍。

要知道,章邯當時可是僅次於項羽的名將,比魏延面對的夏侯楙要厲害的多。

但韓信通過精心準備,依然做到了出其不意,攻下了關中。

在魏延之後的戰例,則是同樣著名的鄧艾偷渡陰平滅亡蜀漢之戰。

魏國攻蜀,主力鍾會部在劍閣被姜維死死擋住,進不能取勝,退則前功盡棄。

進退兩難之際,鄧艾率精兵萬人(正好是魏延子午谷計劃中的兵員數),偷渡陰平小道,行無人之地700里,一路鑿山通道,造作橋閣。

時「山高谷深,至為艱險。

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

」期間所遇到的艱難險阻,路遠難行,糧食睏乏,與魏延子午谷計劃中可能遇到的困難一模一樣。

尤其是在綿竹一戰中,鄧艾遇到了比自己兵力多出一倍的諸葛瞻率領的蜀軍,經過激烈戰鬥才取得勝利。

與韓信取關中相比,鄧艾滅蜀的戰例與子午谷計劃相似度極高,都是面臨極大危險,都有著不可預知的因素,取得勝利的關鍵都不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不同的是,鄧艾將計劃付諸實施並取得了勝利,而魏延的子午谷計劃則未能實施,空留下千古遺憾。

因此,第一個危險因素「路險難行」,基本上可以排除。

可以相信的是,魏延作為計劃的提出者和蜀漢在漢中的最高指揮軍官,他是到實地做過現場勘察才能得出這一結論的。

按魏延的計劃,出子午谷經過長安然後攻下潼關,封閉關中與中原的大門。

從子午谷到長安全長700里,長安到潼關270里,全程按照漢朝里數約1000里。

按照魏延的計算,經子午谷到長安需十日時間,而長安到潼關130公里距離,急行軍約3—4天。

如果做好保密,魏軍一直到蜀軍出現在長安城下才得知消息,從長安出發報告國都洛陽,再到洛陽做出反應出兵到潼關,大概也需要十天。

這樣,魏延就有大概6—7天的時間可以用於攻克潼關並做好防守中原魏軍增援關中的準備。

來自背後的敵人是最危險的,也是最有威懾力的。

何況潼關的魏軍無論是從戰鬥力還是數量上都遠遠不及魏延的部隊,一旦魏延從背後出現在潼關,確實有可能達到鄧艾出陰平小道進入四川平原後很多蜀漢城市望風而降的效果。

第二個危險因素:諸葛亮的主力部隊是否能及時到達並攻克長安。

從第一次北伐情況看,蜀軍確實達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魏國從中央到地方都未能預料到蜀軍的行動,在前期戰鬥中節節敗退,天水三郡乾脆直接投降。

且這次北伐,蜀漢是唯一一次在戰場兵力上占有優勢。

如果諸葛亮採納魏延的計劃,率主力部隊出關中攻擊長安,以當時雙方力量、將帥能力(夏侯楙在第一次北伐戰爭中表現的確實很差,此戰後就再沒有出現在戰場上)、蜀軍善於山地行軍等綜合分析,在魏延出子午谷拿下潼關後,諸葛亮要攻克長安,絕非是一個妄想。

第三個危險因素:能否擋住魏軍的及時增援,守住關中。

如果魏延真的拿下潼關,那麼,他將面臨能否擋住魏軍增援的問題。

魏軍的戰鬥力是很強的,尤其是急行軍能力並不亞於蜀軍。

前期的夏侯淵就有「三日五百(里)六日一千(里)」的傳說,後期的司馬懿在平定新城孟達叛亂時,也有8日行一千二百里的記錄。

因此,魏延即使拿下潼關,也要面臨魏軍的猛烈反撲。

但潼關為天下險關,據關而守,魏延有天然優勢,更何況魏延鎮守漢中多年,在防守上有著豐富的經驗。

只要諸葛亮能及時拿下長安,給予支援,守住潼關封閉關中,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這些討論都是事後的紙上談兵。

戰爭沒有打起來,誰也不知道真正的最後結局。

而無論是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還是鄧艾偷渡陰平小道滅蜀,又或是未能實施的子午谷計劃,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冒險,甚至是賭博。

但話說回來,什麼戰爭不是冒險?不是賭博?成功的韓信和鄧艾,他們在實施自己的戰爭計劃的時候,其冒險和賭博的成分,又何嘗比子午谷計劃少?但他們成功了。

與之相比,諸葛亮認可並付諸實施的「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的第一次北伐計劃,最後卻落到了大敗的結局,人馬輜重損失慘重——傷亡的士兵人數遠遠超過了子午谷計劃如果失敗將損失的那一萬人。

所謂「十全必克而無虞」也被事實證明是一個大笑話。

隨後諸葛亮與姜維連續十餘次北伐,都沒有從子午谷進兵,但也沒有一次成功。

相比之下,與子午谷計劃極其相似的鄧艾偷渡陰平,就滅亡了蜀國。

這樣的北伐結果,如何能讓心高氣傲的魏延服氣?又怎能不口出怨言?

只是,歷史無法假設,更無法改變。

魏延的遺憾,永遠只能是遺憾了。

子午谷計劃未能實施,給魏延留下了終身遺憾。

但作為一名忠勇的軍人,作為蜀漢後期最重要的軍事將領,在諸葛亮歷次北伐戰役中,魏延魏延在戰場上依舊奮勇拼殺,立下了赫赫戰功。

蜀漢建興八年(公元230年),曹魏大司馬曹真出兵伐蜀,魏延與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交戰於陽溪,大勝。

建興九年(公元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對陣司馬懿。

魏延作為主力之一直接與司馬懿交戰,與其他部隊一起戰敗司馬懿,繳獲「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司馬懿逃回大營,從此深溝高壘,再不敢與蜀軍交戰,一心一意等待蜀軍糧盡退兵。

這種畏懼之態,連魏軍將領都看不下去,嘲笑其「畏蜀如虎」。

司馬懿與郭淮都是曹魏後期最善戰的將領,司馬懿曾經創造了八日行軍一千二百里平定孟達叛亂與百日平定遼東公孫淵的戰績,而郭淮也曾經多次擊敗蜀軍。

魏延與這樣善戰的對手交戰並取得了耀眼的勝利,充分說明了他在戰場上是怎樣一個善戰的將軍。

然而,戰場上的常勝將軍,在朝堂上卻往往屢戰屢敗,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經常出現的現象。

無論是韓信、岳飛、還是戚繼光,這些為國家立下了無數戰功的大將,最後都輸在了朝堂上那些他們不擅長甚至根本就不明白的計謀中。

魏延不過是他們中的一個罷了。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依舊未能成功,壯志未酬,星隕五丈原。

臨死之際,諸葛亮做了退兵的安排:「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令人疑惑的是,諸葛亮這一安排,是在十分保密的情況下與自己的心腹楊儀、費禕、姜維商議後進行的,卻排除了軍中重將魏延。

按理,諸葛亮一旦逝世,無論從職務、資歷、戰功等方面,魏延都是當之無愧的軍中第一人,是必然接替諸葛亮的指揮權的。

但諸葛亮沒有把指揮權交給魏延,沒有與魏延商議退兵的安排,卻讓楊儀、費禕、姜維統率大軍撤退,而只讓魏延斷後。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這都不是一個讓人疑惑而對魏延而言是侮辱的安排。

故而魏延在得知了退兵安排後勃然大怒「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魏延與楊儀互相攻殺,最後被自己身死,三族被滅。

諸葛亮不將大軍指揮權交給魏延,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其一,在諸葛亮心裡,魏延不是他屬意的接班人,他選定的接班人是姜維。

僅此一點就決定了他不可能將全軍指揮權交給魏延。

其二,魏延善戰,但情商極低,為人高傲,幾乎得罪了所有的同僚。

這樣一個為人處事很差的將領,可以領兵作戰,但確實不是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諸葛亮做出這樣的安排,有其合理性。

其三,諸葛亮逝世之後,魏延一旦掌握了指揮權可能帶來的風險,諸葛亮不能不考慮。

與魏延被劉備破格提拔為漢中太守時出乎所有人預料一樣,諸葛亮給自己確定的接班人是姜維而不是魏延,同樣出乎幾乎所有人預料。

按《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冀時論必當以代亮——當時的輿論都認為接替諸葛亮握蜀漢軍政大權的必定是魏延。

但是,作為軍人的魏延在戰場上是無敵的將軍,但在朝堂上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低能兒。

由於高傲的性格,整個蜀漢除了丞相諸葛亮,其他無一人能入魏延法眼。

以作為諸葛亮心腹的楊儀為例,與魏延水火不能相容,經常發生衝突。

魏延每次與楊儀發生衝突,都要拔出刀子衝著楊儀痛罵,而楊儀則一定會放聲大哭。

同事之間有衝突並不奇怪,關鍵是要會處理。

但魏延動口之餘卻要動刀,在別人看來無論如何都是輸理的。

而從楊儀後來的表現看,其性格根本就不是在魏延面前表現出來的那樣軟弱,卻更象是一種以退為進博取眾人同情的有效方法,在實際上也確實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得到了幾乎所有人對楊儀的同情和對魏延的反感——畢竟沒有任何人喜歡有人拿著刀隨便對著自己和同事比劃。

高傲性格加上為人處事太差,位高權重的魏延實際上在朝廷乃至軍中都沒有什麼盟友,而這對一個政治人物來說是致命的弱點。

這一點在最後一次北伐退兵的時候立即暴露了出來:諸葛亮安排退兵,參加軍議的的人里沒有魏延;統率大軍撤退的是無論資歷、職務、戰功都遠遠不如魏延的楊儀、費禕、姜維,而魏延只能作為斷後的將領,這對魏延無疑是一種侮辱;當魏延與楊儀互相彈劾對方造反,後主劉禪詢問群臣誰可信時,滿朝文武居然沒有一個人為魏延說話,所有的人都表示相信楊儀;當魏延孤注一擲與楊儀刀兵相見時,僅僅王平在陣前一聲大喝「丞相屍骨未寒,爾等焉敢如此」,魏延手下所有的官兵就全部逃散,只剩下父子數人——連最講戰友情義的軍隊中,魏延都沒有一個可以生死相托的人!

做人失敗到如此地步,魏延的失敗又怎能不說是必然!

對於魏延的性格缺陷可能帶來的由他統率大軍可能帶來的隱患,與魏延一起征戰幾十年的諸葛亮非常清楚,也不能不加以考慮。

可以設想,一旦諸葛亮身死,魏延統率了全軍,但由於魏延的性格缺陷,蜀漢軍中幾乎沒有一個將領喜歡接受他的領導;而在朝堂上,也沒有一個文臣是魏延的盟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魏延掌握了大權,不要說在他的領導下繼續發動對曹魏的北伐,就連蜀漢政局的穩定都很困難。

與之相比,被諸葛亮視為接班人的姜維,儘管是魏國降將,資歷無法與魏延相提並論,戰功更是遠遠不如,但沒有魏延那高傲的不可一世的性格缺陷,與同僚關係和睦;從軍事才華上講,姜維也是三國後期的名將,即使在當時還沒來得及展現,但後來的事實也證明諸葛亮沒有選錯人:在諸葛亮之後姜維曾經多次北伐與曹魏交戰,在蜀弱魏強的情況下仍然打出了勝多敗少的戰績。

而姜維品性清白,廉潔奉公,這一點更是同樣清廉、死時「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的諸葛亮所看重的。

這樣一對比,諸葛亮願意選姜維而不是魏延做自己的接班人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魏延的悲劇,不僅僅是因為諸葛亮沒有接受他的子午谷計劃,未能建功立業,還在於自己的性格缺陷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對自己的性格缺陷和與之而來的嚴重後果毫無認識,以至最後死在小人楊儀手中,還被株連三族,留下千古遺憾。

如果魏延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陷,只做一個在戰場征伐的將軍,而不去爭奪更大的權利;如果他不是那樣性格高傲以至得罪了所有的同僚,那他的結局,至少不會如此悲劇。

將軍決戰,豈止在戰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後諸葛時代——繼承者的面壁計劃

對中國歷史的敘述,不外乎以人物為主線的紀傳體和圍繞時間軸展開的編年體。然而這一篇文字若採用紀傳體,則有很多三位主要人物共同經歷的歷史事件不得不重複敘述。若採用編年體,則無法講述人物的早期經歷。...

冤死鬼魏延,三國後蜀漢時代第一猛將

提起魏延,多數人可能認為這個人是個叛將,最後被諸葛亮死後還設計斬殺,其實這裡面是有很多的誤會和曲解。魏延可以算是三國時期蜀漢的名將,也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屢立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攻下漢...

《小劉說三國》魏延真的必須死嗎?

大家都知道,小說三國演義里,蜀漢名將魏延的形象不是很好,一開始要投靠劉備的時候,就被諸葛亮說成忘恩負義,腦後有「反骨」,就是天生的叛徒。後來魏延雖然為蜀漢南征北戰,但是始終得不到信任。在諸葛亮...

魏延造反!究竟是不是被諸葛亮逼的?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擋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數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死前說魏延必反 得知真相後讓人心寒

前兩個疑案中,我們發現蜀漢政權中三大勢力的權力鬥爭頻繁,諸葛亮不得不通過 「依法治國」協調各方。建元元年(公元228年)馬謖被殺;建元九年(公元231年),李嚴被廢。這兩記重拳,雖然暫時緩解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