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於漢室 諸葛亮絕對不是第一 曹操陣營此人才是漢室第一忠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中,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總有一批胸懷天下的謀士,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無論是在曹操陣營,還是在劉備陣營,他們唯一的心愿,就是「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重整劉氏江山」,只是很奇怪,東吳勢力中,無論是張昭還是魯肅,雖然人品高尚,個人能力也比較出眾,但是他們卻只想讓自己的割據勢力強大,甚至都有代漢情節,比如那個被演繹成「老好人」的魯肅,一心想的,是怎麼讓孫權當上皇帝。
魯肅看似忠義,但是他與孫權的對話和以後孫權的追憶,都證明了魯肅從來就沒有把當時的正統——漢獻帝放在眼裡。
其實魯肅的武功也是很高的,他曾命人把盾牌立在地上,遠遠開弓射去,箭把盾牌都射穿了,並以此震懾了袁術的追兵,魯肅的膽子也很大,他曾單刀赴會約見關羽,並把關羽駁得啞口無言。
魯肅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構想:曹操、劉表與孫權,並鼓勵孫權說:「漢朝廷已不可復興,曹操也不可一下子就能除掉。
您正好趁這種變局,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盡力占有長江以南全部地方,然後稱帝建號以便進而奪取天下,這有同漢高祖建立大業啊!」
以至於孫權稱帝後還念念不忘:「魯肅早就叫我這麼幹了,現在想來,還是他有遠見。
」
但是在「奸雄」曹操和「梟雄」劉備那裡,卻總有一批智能之士以光復漢室為己任,或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或者被主公忌憚,以至於最後鬱鬱而終或者被迫害致死。
奉天子義令不臣首創者 毛玠
《三國演義》里,毛玠被忽視甚至被抹黑了,關於他唯一的描寫,就是與于禁一起接替蔡瑁張允掌管水軍,並且被孫劉聯軍一把火燒了個乾淨。
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話,叫做「挾天子以令諸侯」,似乎這就是曹操的一貫做法,而事實上,從來就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說法,只是袁紹曾經罵過曹操:「你想挾天子以令我嗎?」
而毛玠給曹操的建議是「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這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最早版本,請注意,這是尊奉天子,一切以漢獻帝為核心,等於在表揚曹操的時候,又給他套上了枷鎖:你只能尊崇皇帝,自己做一個輔佐的周公或者齊桓晉文。
曹操對毛玠的這個建議,是既佩服又嫉恨,以至於後來找了個藉口,把毛玠下獄、免職,毛玠在家中鬱鬱而終。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
很多人現在還奇怪:諸葛亮為什麼出山幫助房屋一間地無一壟的劉備?曹操、孫權都比劉備有前途,就是那個劉表,也跟諸葛亮是實在親戚(劉表是諸葛亮妻子的姨夫,蔡瑁是諸葛亮妻子的舅舅 ),投靠劉表,那【憑著自己的本事和過硬的關係,弄個第一謀士的位置,也不是不可能。
而當時劉備還在依附劉表,手下武有關羽張飛兩個鐵桿兒親信,文有發小簡雍、大舅哥糜竺,自己去了,信用程度只能在上述文武之後。
而事實上,諸葛亮當初到劉備陣營,地位並不是一等的,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得到了「軍師中郎將」這個職位,是個二等雜號將軍,比關羽張飛差了許多,甚至不如降將黃忠。
但是諸葛亮看重的是劉備敢與曹操叫板的勇氣和漢室宗親的身份——把這樣一個弱小的軍閥輔佐起來,他一定會聽自己的,也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劉備一直也是那麼說的。
所以當劉備稱帝的時候,諸葛亮實際上是比較消極的,以至於「勸進表」都不肯由自己這個「丞相」來領銜,而是許靖、法正等一批西川降將來力主強推。
劉備也看出了諸葛亮幫自己的真實目的實際是在幫朝廷,所以一直不肯給諸葛亮開府治事,而按照漢朝規定,丞相是有單獨的辦公機構和行政人馬班子的,直到劉備去世、劉禪接班,諸葛亮才開府獨立行政,並且在蜀漢國力蹙厄的情況下,堅持北伐,以至於累死在五丈原。
其實諸葛亮的願望很明顯:我活著不能看見大漢復興,那麼就讓我死在光復大漢的征途上吧……
曹操陣營的第一漢臣 荀彧
現在很多人吹郭嘉,總是說「郭嘉不死」當如何如何,其實不過是標新立異博眼球罷了,不值得一駁,就讓他們通過語出驚人來求得一點精神上的慰藉和關注吧——反正在現實生活中也沒人把他們當回事。
曹操手下第一人,不是夏侯或者曹家兄弟,也不是五子良將,更不是崔琰郭嘉之類,而是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荀彧,曹操有個比喻,說荀彧是「吾之子房也」,估計這個比喻荀彧聽了心裡是不舒服的:「我是你的張良張子房,你豈不成了漢高祖劉邦?」
荀彧在曹操手下,不但是第一謀臣,還是第一權臣,權利大到可以與曹操分庭抗禮,比如曹操在迎獻帝之後的官職為司空(也叫御史大夫),荀彧為尚書令(對君主負責執行一切政令的首腦),每次曹操外出征戰,都是荀彧看家,而且看得很好,以至於諸曹夏侯都把荀彧當做長兄、叔父乃至老師,處處為荀彧的安危著想。
滅袁紹、呂布乃至劉表,都是荀彧力主的,打劉備和孫權,荀彧也贊成,因為在他看來,這幾個傢伙都是不尊漢室的亂臣賊子,割據一方的壞軍閥。
荀彧在進入曹操陣營初期,就給曹操立了仨規矩:奉主上、秉至公、扶弘義。
這三條規矩告訴曹操:你要做個忠於皇帝的好臣子,而當時曹操也沒有要取代漢獻帝的意思,《上雜物表》更是感動了幾乎全天下的士子,以至於天下人才都匯聚到了曹操門下。
那一段時間,荀彧與曹操親密無間,曹操給予荀彧絕對的信任和權力,荀彧對曹操也是忠心耿耿,捨死忘生為曹操看家護院。
可是後來曹操野心膨脹了,在手下的攛掇下一步步想跟漢獻帝掰手腕了,這就惹惱了荀彧:咱們當初說好的「奉天子」呢?咱倆還能不能好好玩耍了?
事實證明,這對搭檔已經玩不到一塊兒去了:曹操要當魏公,還要加九錫。
而歷史證明,建立自己的宗廟(公爵可以自建宗廟稱孤道寡,領地稱為國家)並加九錫的,後來不是篡權成功,就是被皇帝鎮壓幹掉。
而這兩種情況,都是荀彧不想看到的。
與是在董昭(先為袁紹、張楊屬下,後為獻帝舊臣)提出要曹操晉魏公加九錫的時候,荀彧站出來反對了:曹操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荀彧痛苦地說:我活著的時候,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
遜於這樣說的時候,已經知道,自己「興復漢室,還於舊都,重整劉氏江山」的夢碎了,而無情擊碎自己夢想的,就是自己傾注了畢生精力的曹操及其手下,自己半生努力,等於是助紂為虐。
與是荀彧死了,曹操成功上位,後來乾脆稱了王,這都是活著的荀彧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我們不要假設「荀彧不死,曹家會不會篡漢」,因為那是誰也阻擋不了的,既是歷史潮流,也是大勢所趨,腐朽的漢朝必然轟然倒下,而毛玠、諸葛亮、荀彧等文人志士的漢室興復夢,只能破碎成春夢了無痕……
尬說三國那些事 3由關羽之疼荀彧之死,看你被老闆忽悠了嗎 妙玄
關羽,山西運城人,三國蜀漢五虎上將之首。早年平黃巾之亂結識劉備張飛,三個屌絲在桃園拜了把子,聯手創江湖。虎牢關溫酒斬華雄,一戰成網紅。戰徐州時,為保護劉備妻小投了曹操。曹操和袁紹在官渡約架,關...
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一句話奠定曹操霸業,被曹操投入大牢逼死
關東聯軍散夥後,曹操的部隊沒有固定的稅收來源。曹操的部隊,刨墳盜墓,屠城搶劫,無惡不作。曹操那個時候,也沒有什麼長遠的政治綱領,抱著過一天算一天的心態,任由部隊胡作非為。在曹操前路迷茫的時候,一...
曹操版「隆中對」是誰提出的?不是郭嘉也不是司馬懿!
根據陳壽在《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中的記載,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面對誠意滿滿的劉玄德,諸葛亮為他分析了天...
一代戰神關羽之死解密:是誰策劃了這場「謀殺」?
「過五關、斬六將」一代梟雄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飲恨而亡。是狂妄讓他敗給了呂蒙,還是本就是這一場策劃好了的「謀殺」?心懷漢室,漢壽亭侯大義凜然 說起「關羽」之死,不得不提一人——曹操。早年...
「奉天子以令不臣」,並不是曹操原創,他們也想這麼幹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崇尚「君權神授」的觀點。「天子」是國家一切事物的最高領導者。但是當大權旁落的時候,那就是「落魄的鳳凰不如雞」,人人可以在天子身上踩一下。東漢末年的紛亂局面正是如此。我們都熟悉曹操...
曹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麼?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天下打亂,在後來被稱為梟雄的曹操,為了在眾多諸侯中發展壯大,進而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搬出皇帝,為我所用。曹操採納了毛階的建議:「夫兵義者...
三國為什麼能成為三國:曹操、劉備、孫權各有各的「隆中對」
文 | 江隱龍 三國時代特殊的歷史背景與時代特徵,將英雄亂世這一主題發揮到了極致。最後曹魏滅蜀、司馬代魏、西晉一統天下,雖然有北方綜合國力遠勝於南方的大前提,但東漢末年從諸侯割據到三足鼎立的歷史...
趣味歷史:其實三國的歷史便是一部士族崛起的紀實(完結篇)
最後我們談談曹魏。司馬懿從曹魏的臣轉變為曹魏的主,是通過高平陵之變。那麼再問一個問題,為什麼高平陵之變可以成功,而國內沒有掀起大亂?陳寅恪在《魏晉南北朝講義》中將曹魏集團形容成「法家寒族政權」。...
《三國演義》中被忽略人,卻為曹操獻了最重要的計策
三國時期,曹操手下人才濟濟,名將輩出。對大多數人而言,相比於郭嘉、荀彧、荀攸、司馬懿、賈詡這些大名鼎鼎的謀士,他實在是太不起眼。但是他為曹操所獻的計策,卻對成就曹魏的霸業至關重要,絲毫不亞於諸葛...
魏蜀吳早期各有個戰略分析師,你知道都是誰嗎
戰術是為戰略服務的,戰略為一個集團發展指明方向。魏蜀吳早期各有一個戰略分析師,他們為各自的主公規劃著未來的發展。曹魏之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在兗州時,毛玠(字孝先)向他建議:今天下分崩,國主遷...
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是敗筆,曹操沒占到好處,反而差點為此喪命
文 | 江隱龍三國時代,提及劉備的霸業自然不能越過諸葛亮的「隆中對」。207年,漂泊半生而無寸土的劉備遇到了諸葛亮,聽從其建議,占有荊、益,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終於成為了三足鼎立中的一極。
三國歷史中足以和隆中對相比的那些戰略構想
公元207年劉備到隆中拜訪諸葛亮,請他出山為其出謀劃策。諸葛亮審時度勢,分析當下局勢,提出千古傳頌的隆中對。隆中對為劉備的蜀漢大業規劃了內政、外交、軍事的方針策略,而後劉備按照隆中對行事,終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