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群雄逐鹿 諸葛亮家族的必贏賭局 被司馬懿領著兒子給攪黃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三國爭霸、群雄逐鹿的歷史大戲中,主角自然是曹操孫權劉備。

但是沒有荀彧郭嘉、張昭魯肅、諸葛亮法正這些男二號男三號的出演,三國大戲也沒有這麼精彩,唱獨角戲的曹操劉備孫權也難免要落一個董卓袁紹公孫瓚的下場。

雖然我們現在老說董卓殘暴、袁紹草包、公孫瓚太二,但是我們要看到,這幾個人其實也是當世梟雄,也都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要不然也不會聚集起那麼多智謀之士和忠勇之將。

但是失敗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或者是有謀士而不會用,或者乾脆就沒有謀士。

如果沒有荀彧郭嘉的「十勝十敗論」,曹操贏不了袁紹;如果沒有諸葛亮的隆中對和法正勾引劉備入蜀,夾在曹操孫權中間的劉備也會被像餡餅一樣吃掉;而沒有張昭這個三朝元老的輔佐,孫權甚至不可能順利接班,至於魯肅,更是孫劉聯盟的主要促成者。

至於毒士賈詡,那是一個只知道明哲保身的極端利己主義者;司馬懿狼顧鷹視,一直想著三馬食曹,根本就不曾忠於過曹操,更別說大漢王朝了。

要說三國里最想光復漢室的,莫過於荀彧和諸葛亮了。

荀彧下場不太好,雖然他的死沒有直接證據證明是曹操下的手,但兩人等於已經翻臉卻是實情。

因為荀彧眼看著曹操權力越來越大野心也越來越大,離篡漢就差一步了,而曹操的興起,自己曾經推波助瀾,鬱悶至極的荀彧只好告別人世。

荀彧的失策,就是把興復漢室的希望都寄托在曹操一個人身上了。

這在投資領域,屬於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了。

曹操背棄起兵時興復漢室的初衷,荀彧一點辦法都沒有。

張昭和荀彧不一樣,他一心只忠於孫氏家族,魯肅更是早早勸說孫權稱帝,以至於孫權稱帝之後還念念不忘魯肅的好:我能坐到這把龍椅上,魯肅居功至偉。

現在話題該回到蜀漢政權曾經的男二號,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男一號諸葛亮身上來了。

有人說諸葛亮不輔佐曹操是因為曹操那裡謀士太多,自己去了頂多是郭嘉的角色,永遠比不上荀彧;不去孫權那裡,是因為東吳有可以去孫權家登堂拜母的張昭周瑜,自己可能還要在魯肅之下。

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因為以諸葛亮的才智,後來居上並非不可能,比如曹魏的司馬懿、孫吳的呂蒙陸遜,原先也都是小角色。

諸葛亮選擇劉備,就是因為他姓劉,而且是劉姓諸侯中做能幹的,要不然他完全可以找自己的姨丈劉表,但劉表只是個坐談客,益州劉璋更是「守戶之犬」,只有劉備是曹操和袁紹都敬畏的天下梟雄,曹操跟劉備出則同車食則同席,劉備去投靠袁紹,袁紹離城二百里出迎,可不是像別人說的那樣是個只會哭和跑的窩囊廢。

諸葛亮幫劉備,實際是在幫大漢王朝,所以「隆中對」的核心是先三分,後一統,「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當皇帝的不管是劉備還是漢獻帝,大漢都不會亡。

所以無論是劉備進位漢中王,還是劉備稱帝,雖然演義中總是諸葛亮挑頭張羅,但是在史書中,進位漢中王的勸進表是馬超領銜,諸葛亮排第五,這就有點消極怠工的意思了。

而劉備稱帝,是太傅許靖倡議、安漢將軍麋竺附議,諸葛亮排第三。

其實在諸葛亮看來,劉備不是不可以稱王稱帝,因為劉家江山劉備是坐得的,總比曹操來坐要好,但是漢獻帝還活著呢,這種先斬後奏的自己給自己加官進爵,諸葛亮心裡有些疙疙瘩瘩是難免的。

其實在諸葛亮的心裡,一直在下一盤大棋,如果他贏了,那麼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孫權,都得乖乖地當大漢王朝的忠實臣子,並且可能還得受諸葛家族制約。

這盤大棋要從赤壁之戰開始。

當時孫權讓諸葛亮的親大哥諸葛瑾去勸說諸葛亮跳槽到江東,別再保那個被攆得屁股冒煙的劉皇叔了。

這時候諸葛瑾的態度就很耐人尋味:估計夠嗆,我弟弟不會來的。

諸葛瑾還沒跟諸葛亮見面咋就知道他不會來江東?那麼答案只有一個:這哥倆已經商量好了,你在江東我保皇叔,誰贏了咱家都不吃虧。

這時候有人說了:可能是這哥倆根本就沒啥來往,關係也不好。

但諸葛兄弟感情真不好嗎?當然不是,諸葛瑾是個好大哥,歷史上記載的他們在一起關係很融洽,諸葛瑾對繼母也是十分孝順。

更重要的是,這哥倆中間後來還多了一個聯絡人——諸葛瑾把自己的次子諸葛喬過繼給了諸葛亮(當時諸葛亮的親生兒子諸葛瞻還沒出世呢)。

劉備駕崩後,諸葛亮成了蜀漢政權事實上的一把手;而諸葛瑾也不像演義說的那樣不堪,孫權稱帝,諸葛瑾就被任命為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要單論官銜,比劉備那個左將軍豫州牧還大,而且更有實權,實際已經是三軍總司令兼省長了。

想想吧,一個是蜀漢一把手,一個是東吳總司令,這哥倆在三分天下的兩大勢力中已經掌握了絕對話語權(諸葛亮)和軍事指揮權(諸葛瑾),這幾乎已經足以掌控歷史發展的走向了。

但這還不算完,諸葛家族還在曹魏乃至司馬政權安插了一顆釘子,那就是諸葛誕,諸葛瑾諸葛亮的堂弟(先祖都是諸葛豐),在曹魏那裡當上了鎮東將軍,而且假節(有專斷之權)都督揚州諸軍事,還跟司馬師一起打壓另兩個曹魏名將毌丘儉、文欽。

只可惜後來諸葛誕有點性急,已經當上征東大將軍的他,直接要跟東吳聯合反攻曹魏和司馬家,並且還幹掉了樂進的兒子樂綝。

但是上天不佑,本來指望一場大雨能夠給親征的曹髦和司馬昭來場水淹七軍,可是當時正值雨季卻滴雨不下,諸葛誕兵敗被殺。

諸葛誕被殺,手下幾百嫡系被俘後寧死不降,全部從容就義——這一點我們看出,諸葛家族為了興漢大業(您要說是為了自己執政也可以),是培養了一批死士的。

但是諸葛家族千算萬算,沒算到曹魏冒出了一個司馬家族,這個家族不但幹掉了曹魏,也先後剿滅了西蜀東吳,諸葛家族百年布局功虧一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扒一扒《三國演義》中容易被忽略這些歷史大咖

作者:山色歸讀 侵權必究,授權轉載見文尾。談到三國英雄,我們就會想到曹操、劉備、孫權三分天下,建立三足鼎立的曹魏、蜀漢和東吳政權;也一定知道曹操的惡來典韋、虎痴許褚勇冠三軍,劉備帳前關羽、張飛、...

三國之國士無雙:荀彧、司馬、諸葛和魯肅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問鼎中原,謀士將帥層出紛紜,堪稱國士無雙的大有人在,但青史留名的卻屈指可數。曹魏前期的荀彧、後期的司馬懿,蜀漢的諸葛亮,及東吳的魯肅都堪稱國之棟樑,但唯獨司馬氏一統天下,何也...

三國十大謀士排名,諸葛亮出山太晚只能列第四

東漢末年,漢室落魄,群雄紛爭,最終以曹操、劉備、孫權割據一方,形成三國鼎立之勢。而在三國鼎立的背後,更是各大謀士雲集之場所。小編從其謀略、成就、影響、治國、才能等方面對比綜合得出如下排名,僅個人...

真正一統三國的並不是司馬懿,而是他!

東漢末年,公元184年,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杆而起,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腐朽的東漢王朝已實亡。之後,各地徵集鄉勇...

三國時期最強20位謀士排行榜!

第二十名:徐庶   初仕劉備,後成為曹操的部下。徐庶與博陵人崔州平、汝南人孟公威和本郡人石廣元同稱為四大名士。徐庶幼年愛擊劍,行俠丈義,常以仁俠自居,他替人鳴不平,將人殺死後逃跑,後被官兵捕獲,...

三國著名謀士,前三被曹魏陣營包攬

上一篇文章我們也是說到了三國十大謀士,十大謀士中我們也只是列出了四位,那麼我們這篇文章就繼續來說一說餘下的幾位謀士,讓我們來領略一番獨領風騷的幾位謀士吧。話不多說,我們就接著往下看一看吧。

三國這個家族一門三人傑,竟可操縱三國局勢!

東漢末年,群雄紛爭,連年征戰不休,各地有名望的士族土豪紛紛占地為王,瓜分天下,很多家族由強變弱,幾近滅族,如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也有不少家族由若變強,如司馬家族,前期默默無聞,後期竟然可以三家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