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就表明其不是奔著中原去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一直打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旗號,企圖北伐曹魏,克服中原,不過就但是的實際情況來看,漢末十三州,蜀漢就占據益州一州之地,所說是易守難攻,但是同樣增加了蜀漢北伐的困難,同時益州民生凋敝,在《出師表》中已有所表現,蜀漢的國力是不可能和曹魏進行大規模戰爭的,原本隆中對的計劃是,掌握益州、荊州兩地,可以同時出兵,對曹魏形成夾擊的態勢,可是關羽錯失荊州,沒有了戰略態勢,也失去了大量的人口資源。
擺在晚期諸葛亮面前的情況是,蜀漢實力過於弱小,而想要實現克復中原是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的,需要蜀漢幾代人的奮鬥方可,就像昔日大秦帝國一樣,所以說諸葛亮的北伐不再克復中原,而在消弱曹魏實力,增長蜀漢實力,這也就是為什麼諸葛亮北伐會走祁山這條路。
漢中和關中被秦嶺所隔,諸葛亮北伐的出兵路線只能在於秦嶺中的幾條路線,而祁山可以說是最繞的一條路,之所以選擇兵出祁山,一點是祁山這條行軍路線正好沿著西漢水,利於後勤補給亦可在兵敗後快速撤回漢中,更重要的是攻占曹魏的隴右之地,獲取人口資源,在軍事態勢上,有可形成對曹魏的夾擊態勢,攻占隴右之後修養生息,逐漸蠶食曹魏領土,循序漸進克復中原。
世人都不知道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北伐只是他的一個幌子!
從公元228年春到234年秋,諸葛亮先後五次對曹魏用兵,進行北伐。在演義中,這段歷史被稱為「六出祁山」,實際上根據《三國志》的記載,諸葛亮只有兩次從祁山出兵。只可惜這幾次北伐均無功而返,甚至連無...
諸葛亮的隆中對有一個極大的錯誤,改了滅曹有望成功
提到三國中的蜀國很多人就一陣唏噓,覺得太可惜了。因為名著《三國演義》里有明顯的尊劉貶曹傾向,再加上作者把許多人寫得十分傳神,所以很多人都對劉備集團感到惋惜不已。荊州名士司馬徽曾經說道「臥龍、鳳雛...
諸葛亮和龐統誰的能力更強?
諸葛亮和龐統人稱臥龍鳳雛,同為荊州青年才俊,諸葛亮一出山就給劉備集團設計了聯吳抗曹的戰略規劃,未出茅廬而知天下三分,端的厲害。劉備高興的說,我得孔明,如魚得水。龐統剛開始沒被劉備重用,在魯肅和...
諸葛亮數次北伐是否屬於窮兵黷武 為什麼?
真不是。這事兒,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先看外部,開宗明義一句話:多次北伐是符合諸葛亮乃至蜀漢集團一直以來的最高戰略部署——隆中對的。隆中對的核心在於天下三分,占據荊州、益州,聯吳抗曹。但是...
三國如果關羽沒有失荊州,劉備統一天下的幾率又多大
首先拋出我的觀點 : 就算關羽不失荊州,劉備統一天下的機率還是很小,為什麼這麼說,請看下文分析。扯開一下,關羽想要不丟失荊州,最好的辦法是什麼?那就是窩著荊州三郡不動,只要按兵不動,曹魏就不會和...
諸葛亮數次北伐損兵折將竟然不是興復漢室而是為這一目的?
三國時代的蜀漢政權不息打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暗號,擺在晚期諸葛亮面前的情形是,蜀漢實力過於弱小,而想要實現光復華夏是不成能在短期內完成的,必要蜀漢幾代人的奮鬥方可,就像舊日大秦帝國一樣...
諸葛亮明知不可能滅亡曹魏,卻兩次出兵北伐,原來是不得已而為之
諸葛亮前後七次北伐,可謂是窮兵黷武、勞民傷財,最終因為常年北伐消耗過於大,最終被鄧艾區區數萬人所滅亡,令人嘆息。其實諸葛亮也明白,以蜀國自身的實力,是不可能滅亡曹魏的,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兩次出兵...
諸葛亮舉全國之力北伐,目的何在?克復中原不過是個幌子罷了
從公元228年春到234年秋,諸葛亮先後五次對曹魏用兵,開展北伐大業,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六出祁山"。可是當我們看到《三國志》對於這段歷史的記載則有些許出入,書中記載諸葛亮真正從祁山出兵的北伐僅...
如果諸葛亮不出祁山,蜀國會怎樣?
諸葛亮不出祁山,有兩層含義,字面上的理解可以認為是諸葛亮「不出祁山,不進攻中原,而是在蜀漢境內先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積攢實力而後再圖中原」,這樣的話,進取中原可能要等到後輩去做了;第二層含義,就...
誤解千年:諸葛亮六出祁山非為興復漢室,而是這個目的!
而諸葛亮的計劃是大軍出隴右,沿祁山而進,大家要注意他的目標不是直取長安,而是先取西涼,再回過頭取長安.這個計劃的可行性有四點:其一,地形較複雜,便於隱蔽行軍;其二,西涼是曹操晚年才吞併的,統治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