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打不贏,卻對劉備伐吳表示默認,諸葛亮到底有什麼難言之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剛剛稱帝不滿一個月的劉備,決定以為關羽復仇之名,發動伐吳戰爭。

此時的蜀漢政權,剛剛經歷荊州之敗,文武大臣都認為當前的主要任務應當是整理內政,充實國力,靜觀天下有變。

秦宓就公開反對說:天時不當,難以取勝。

翊軍將軍趙雲也認為,國賊是曹操,即使出兵,也應將曹魏作為主攻目標,曹魏一滅,則吳自服。

當眾大臣都認為伐吳操之過急之時,諸葛亮的態度卻很值得玩味。

史書中沒有記載諸葛亮對劉備伐吳的態度,《三國志集解》曾記載諸葛亮在劉備戰敗後發出的一句感嘆:「法孝直(法正)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可見,對於伐吳,諸葛亮至少是沒有公開反對的。

那麼諸葛亮對於伐吳究竟是持什麼態度呢?

早在《隆中對》時,諸葛亮為劉備構建的戰略格局就是聯吳抗曹,而出兵道路則是益州和荊州兩地。

如今荊州丟失,吳蜀交兵,《隆中對》戰略便出現了兩處矛盾。

矛盾一:如果伐吳收復荊州,那麼吳蜀聯盟必然破裂;

矛盾二:如果默許荊州丟失,吳蜀聯盟或將繼續存在,但蜀漢出兵道路僅剩益州一處,克復中原將難上加難。

顯然,對於劉備發動伐吳戰爭,諸葛亮內心應該是矛盾的。

但無論諸葛亮內心是否支持伐吳,有一點是很明確的,那就是蜀漢即便取勝,也只是收復荊州,而無法滅亡東吳。

諸葛亮早在《隆中對》中就說的很明確:「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東吳的根基遠比蜀漢要深,實力也在蜀漢之上,即便劉備打贏了伐吳之戰,實力更為強大的曹魏也不會放任劉備統一整個南方。

所以,劉備滅吳是不可能贏的。

那麼劉備最終目的究竟是只收復荊州,還是想徹底攻滅東吳呢?

東吳在長江中下游,蜀漢如果想要徹底滅亡東吳,水路並進打東吳措手不及才是最佳戰術。

陸遜在給孫權的上書中,也非常擔心劉備會水路並進,溯江而下。

但劉備卻在夷陵棄船登陸,集中兵力與東吳對峙。

劉備的這一戰術,絕不是因為他愚蠢到不知兵的地步。

陸遜說的很明白:「(劉)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

劉備之所以集中兵力,主要原因還是他自知無法滅亡東吳。

劉備伐吳的兵力約為4萬(一種說法是6到7萬),而東吳僅陸遜率領的兵力就已多達5萬。

在雙方實力均等,東吳水軍戰力又強的情況下,劉備顯然無法做到分兵多路進擊。

所以,劉備在戰前的構想,其最大的戰果是收復荊州,恢復《隆中對》設計的戰略格局。

當然,除了收復荊州,劉備還有一個目的。

魏蜀吳三國當中,唯有劉備根基最淺。

他既沒有龐大的宗族勢力做後盾,前期也沒有穩定的地盤儲備人才。

所以,劉備必須以禮賢下士的姿態,才能籠絡人才。

但劉備東征前,秦宓提出發對意見,被其下獄,趙雲反對,被令留守後方,對於其他眾臣勸諫也絲毫未聽。

以至於連諸葛亮也不敢公開反對,只是事後感嘆,法正如果活著,肯定有辦法勸阻。

對於劉備出現如此大的轉變,曹魏侍中的劉曄猜透了他的心思,他說到:「劉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

可見,劉備不顧一切發動不合時宜東征,是為了「以威武自強」。

一方面,劉備已稱帝,對於領土丟失、主要將領被殺,必須表現出「讓人畏我,我不畏人」的威武姿態;另一方面,益州將領原為劉璋舊部,他們需要通過戰爭立軍功,而劉備東征可以為這些人提供機會。

綜上,劉備伐吳的目的,其一是恢復《隆中對》戰略格局,其二便是「以威武自強」。

對於第一個目的,身為《隆中對》的構想者,諸葛亮是無法堅決反對的;而對於第二個目的,身為臣子,又是荊州集團代表的諸葛亮,更是深知帝王權術的。

這也是諸葛亮不敢公開諫阻劉備伐吳的原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羽死亡之謎:竟是諸葛亮的見死不救?

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機妙算、鞠躬盡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學系教授朱子彥在新著《走下聖壇的諸葛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中,對三國史上一些著名的舊案作了新的詮釋,如諸葛亮出山時為何選擇劉備?...

夷陵烽火,漢昭烈大帝的遺恨

東漢後期,奸臣宦官釀禍,導致全國大亂,國家四分五裂,各路諸侯獨霸一方,有皇室血統的劉備痛心不已,以復興漢室為己任。公元207年左右,他遇到了奇才諸葛亮,諸葛亮建議他以政治勢力相對薄弱的荊州和益州...

諸葛亮、五虎將那麼牛,為何蜀國先亡了

蜀漢政權,以劉備之德,孔明之智,五虎之勇,又有十萬大軍,加之漢室正統的身份和蜀道奇險的拱衛,被人們寄以無限厚望,卻在鄧艾的奇襲之下瞬間便轟然倒塌,並且先於東吳滅亡近二十年。人們不禁會問:蜀國即使...